孩子入园不适应,作为家长能够做什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 123 篇文章。
作者:郭禾米,两娃妈,关注0-6岁幼儿教育的心理学博士。本文来自公众号:禾米田。
在⼀次心理成长的专业⼯作坊中,⼀位⾮常优秀的女士谈到自己童年印象最深刻的事:
爸爸把我送到幼儿园,头也不回地就走了,有⼀次放学了,我眼巴巴地向门⼜张望,却发现爸爸躲在窗户外面偷偷看我,却不来接我。
爸爸的⾏为至今仍让她感到创伤,那种不安全感和被抛弃的感受时常侵扰着她,甚至影响了现在的亲密关系。
听完她泪流满面的分享,我心中⼀惊,难道这不是刚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家长的惯常做法吗?
作为家长,我们要表现得果断利落,把我们的担忧小心藏好,给孩子独⽴的机会,帮助他们实现从家庭到集体的跨越。等到孩⼦对上幼⼉园不再有任何反抗了,入园适应也就算大功告成了。
难道这样的做法对孩子来说不对吗?怎么才能做得更好?尤其对我那高敏感型的女儿来说?
我的女儿今年四岁,她从出⽣伊始就表现出强烈的不安全感,几乎没日没夜地哭了几个月才逐渐缓和。她⼀两岁时我带她去早教中心上课,她永远是哭得最多的那个。我⽤高敏感型儿童的量表逐条观察女儿,她几乎条条符合。所以入园适应,我知道对她来说会是⼀个巨大的挑战。
入园前的那个假期,我没少给女儿做心理建设,她也对幼儿园生活充满了期待。第⼀天上学,快到三岁的女儿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迈进教室,甚至都没有回头看我⼀眼。看着她那么兴奋地迈向新⽣活,我如释重负,看来前期⼯作没白做。然⽽,真正的挑战从第⼆天才开始......
那段时间,女儿每天早上醒来的第⼀句话就是:“妈妈我今天不去幼⼉园”,说完便开始撕心裂肺的痛哭,⼀直哭到走进幼⼉园。这样的日子,持续了整整四⼗天。如果以哭闹的时长作为衡量⼊园适应好坏的标准,我的⼯作的确乏善可陈。可是我心里很清楚,入园适应的每⼀步,我们走得有多么的扎实。
作为⼀名心理学工作者,在我心里⼊园适应⾄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在保障安全感的同时促进独立性的发展;
2. 建立初步的社交概念和社交兴趣;
3. 形成明确的适应意识并对适应能⼒产生自信。
正是因为我心中有这样的设定,我知道我的目标不是缩短孩子抗争的时间,而是这个过程中孩⼦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心理成长。
为了这个目标,我做了哪些⼯作?
1. 保障安全感:
情绪接纳与情感连接
3岁的孩⼦突然离开熟悉的家庭,离开亲爱的妈妈,进⼊⼀个陌生的环境,不舍和害怕是最正常的反应。这个年龄段孩⼦的特点是:他们的观察感应能力很强,但逻辑分析能⼒很弱。
我们成年⼈希望⽤坚定的表现来推动孩子的独⽴性,可是孩⼦兴许会认为,爸爸妈妈不要我了。可是这种感受,这么⼩的孩⼦通常⽆法⽤语⾔表达,只能⽤哭闹来表达。后来他们不再哭了,那些曾经的不安全感看似淹没,悄然⽆息不被觉知,然⽽说不定哪天它们又跳出来,就像我在⼯作坊中看到的那样。
当然这并不是说,家长在送园问题上不应该表现出坚定,⽽是应当温柔与坚定并⾏。不能因为孩⼦哭闹就不送幼⼉园,送园分别时也不能过于拖泥带⽔,但是对孩⼦情绪的接纳以及亲⼦间情感的连接,我们可以做得更细腻。
前段时间我的⼀位朋友向我咨询⼊园适应的问题,她的⼥⼉同样也是每天上学前哭闹不⽌不肯出门。她说她⽆数遍地跟孩⼦强调:“不要哭,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可是这句话对她⼥⼉没有⽤。
我告诉她:⾸先,⼀个时期能解决⼀个问题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要期待孩⼦在第⼀次独⽴时还要学会情绪管理。第⼆,哭是可以的。对初⼊幼⼉园的孩⼦来说,妈妈对⾃⼰情绪的不接受只能让雪上加霜。孩⼦内⼼的感受是:“妈妈,我想哭,可是你觉得这样不对,那么,我也会认为,我这样不对,可是妈妈,我控制不住内⼼的害怕。”
可是我们通常是不希望孩⼦哭的,我们更害怕⾃⼰的“软弱”让孩⼦哭得更厉害。但其实,想象⼀下我们期望伴侣怎样对待我们,就知道孩⼦更需要怎样的对待。
假设我们刚⼊职时百般不适应,回家以后向伴侣倾诉哭泣,甚⾄表⽰不愿意再去,我们希望伴侣坚定地说“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是允许我们痛痛快快地哭⼏场,“哭吧,我知道你现在很不安”?
我们⼼中知道明天依然要去上班,可是在家⼈那⾥,我们希望这些负⾯情绪能够得到完全的接纳。孩⼦也是如此。
不仅接受孩⼦的情绪,我们⾃⼰的情感也应当充分表达。当孩⼦更明确地感受到⽗母的爱并不因为分离⽽改变,他们即使有很多哭闹的表现,内⼼的安全感也不会真正受损。
孩⼦刚⼊学时,很多幼⼉园会建议孩⼦把家中最喜欢的⼩玩具带来,这个朝夕相处的玩具会带给孩⼦安全感和熟悉感。我⼥⼉也带了⼀件,不过不是她常玩的玩具,⽽是我新买的⼀条编织⼩鱼。在⼥⼉⼼中,这条⼩鱼代表了和妈妈的亲密关系。因为下⾯这本绘本......
亲爱的小鱼
启发精选国际大师名作绘本
[法] 安德烈·德昂 / 著
余治莹 / 译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7.11
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我喂你⾯包,你要快快⻓大。每一天我都会亲亲你,我答应你,永远不不会忘记。亲爱的小鱼,你越长越大,总有一天,再也住不下小鱼缸,我会带你到海边,让你自由。尽管你是那么开⼼地离开,亲爱的小鱼,我会想你的。
《亲爱的⼩鱼》是我和⼥⼉都特别喜欢的⼀本绘本,记得她刚两岁时,我第⼀次给她讲完这个故事,我问她:“你知道这个故事在说什么吗?”她眨巴着眼睛回答:“知道啊,是妈妈爱宝宝的故事。”后来的⼀年⾥我们经常⼀起阅读这本书,⾥⾯温暖深沉的亲⼦之情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母⼥。
所以当我把这只⼩鱼挂饰拿给⼥⼉时,她完全明⽩其中的含义,带着⼩鱼上学,成了那段时间对她来说⾮常⾮常重要的⼀件事。
出门前摸摸⼩鱼放在书包⾥,她虽然哭但还是可以上学;如果某天忘带了,那⽆论如何也要半路折返回家拿⼩鱼。我能感受得到,这条⼩鱼对于缓解她的焦虑情绪多么重要。仿佛⼩鱼在⾝边,妈妈就在⾝边。在幼⼉园门口,妈妈虽然毅然决然地离开,但是⼥⼉知道,妈妈的⼼仍然像⼩鱼⼀样陪着她。这条⼩鱼也为我带来了安定感,虽然我不能在送园时表现得拖泥带⽔,可是这条⼩鱼帮我传递给孩⼦所有的爱。
2. 培养社交感:
表达性艺术创作
⼥⼉⼊园第⼆天哭着对我说:“妈妈,幼⼉园⼀点都不好,教室没有咱们家⼤,玩具没有咱们家多,吃的也没有咱们家好!”
我的第⼀反应是赶紧让她打消这样的念头:“怎么可能呢?幼⼉园多好啊,又⼤又漂亮,玩具⽐我们家多多了,饭菜妈妈见过,都特别好!”说完⼥⼉不接话了,可是我看得出来,她⼀点没被我说服。
接下来⼏天她还是这样跟我哭诉幼⼉园⾥什么都不好,我把她抱到膝盖上,笑着跟她说:“你说的也许都对,可是有⼀点幼⼉园有的家⾥没有,⽽且⽆论如何妈妈都变不出来。”⼥⼉好奇地望着我:“那是什么呢?”我故作夸张地⽤双臂画了⼀个⼤圈:“那就是,幼⼉园有好多好多的⼩朋友,那是妈妈⽆论如何都变不出来的!”⼥⼉被我的表情逗得破泣为笑:“对!妈妈变不出来幼⼉园那么多⼩朋友!”
看到⼥⼉眼睛⾥闪耀的⼀道光,我知道在她⼼⾥撒下了⼀颗⼩⼩的种⼦:幼⼉园最好的地⽅,不是有宽敞的空间,不是有好玩的玩具,不是有好吃的饭菜,⽽是有那么多她可以与之玩耍的⼩朋友。
可是,对于敏感内向的孩⼦来说,迈出社交的第⼀步并不容易。尤其⼥⼉是春季插班,班⾥的其他孩⼦已经相互认识和熟悉了。她经常回来哭诉:“妈妈,我⼀个⼩朋友也不认识!⼀个⼩朋友也不认识!”
那,我们就来玩游戏吧!
我拿出⼏张五颜六⾊的彩纸,和⼥⼉⼀起先把它们剪成半圆形,稍稍⼀卷贴上透明胶就成了最简易的指偶。我们⼀共做了⼆⼗多个指偶,将它们⽴在垫⼦上围成⼀圈。
“哈哈,看它们像不像你们班上的⽼师和⼩朋友?”“像!”⼥⼉很兴奋。“那我们给它们写上名字吧!”“好!”
⼥⼉开始回忆班⾥⼩朋友的名字,每想起⼀个都格外开⼼。当然有她想不起来的,可是我⼼⾥已经把微信群中⽼师发的班级名单默默记住了,时⽽提醒⼀下,她就能回忆起来,⽽且为⾃⼰能回想起来得意不已。
写好名字后,我们把其中三个指偶放到中间代表三位带班⽼师,⼥⼉时⽽⽤指偶扮演⽼师跟⼩朋友们互动,时⽽扮演⼩朋友跟⽼师及其他⼩朋友互动。平时她在幼⼉园还不敢这样轻松⼤胆的跟⽼师⼩孩沟通,这下在家⾥都实现了。那段时间,⼥⼉⼏乎每天都要跟我玩指偶游戏,她⼀会跟这个对话,⼀会跟那个对话,玩得不亦乐乎。
受此启发,我们学英⽂字母时也⽤到了⾓⾊扮演的⽅法。从A到Z代表26个幼⼉园⼩朋友,他们或是围坐⼀圈,或是三两成群。有时⼥⼉扮演厨师给他们做排⾻吃,BOD胖乎乎的饭量⼤,要给他们多发点,L太瘦了发烧今天吃不下给她留⼏块明天吃。
有时⼥⼉⽤没充⽓的彩⾊⼩⽓球给⼩朋友们穿⾐服,A脑袋尖尖的当帽⼦戴,U两⼿举⾼⾼的穿⼿臂上,Y只有⼀条腿穿上像美⼈鱼。有时⼥⼉⽤她的头绳和发卡给每个字母扎头发戴发夹,MIRZ这样脑袋平平的可以顶个发夹,HVX这样尖尖的就扎上头绳。可以想象,⼥⼉玩这些游戏时是多么快乐。
为什么玩这些游戏?这是通过⾓⾊扮演的⽅式帮助⼥⼉在社交上舒缓情绪、培养兴趣、增强信⼼。能在虚拟情境中跟象征物良好互动,就向着现实情境中顺畅沟通迈进了⼀步。
除了⾓⾊扮演,我们做了更多。
有⼀天我跟⼥⼉建议:“我们把⼩朋友画到纸上来吧!不过,具体怎么画,你来设计好吗?”女儿福至心灵:“妈妈,我有个好主意!我们先做⼀个船,然后让⼩朋友们⼿拉⼿在船上玩!”
虽然以她的年龄既不会画船也不会画⼩孩,都是我帮她剪的,但是她自己设计怎么布局摆放,然后涂胶⽔粘贴,还选了其中⼀个小孩代表自己。我从完成的作品中看到,⼥⼉对于⼈际关系态度⾮常积极,也渐渐融⼊了集体之中。
开学第⼆个⽉⼥⼉⽣⽇,⽼师在教室⾥给她开了⼀次⽣⽇会,她给⼩朋友们分发蛋糕,度过了⾮常愉快的⼀天。放学回家,我们⼀起把⽣⽇的场景也⽤⼿⼯的⽅式做出来。看到她选了那么多亮晶晶的材料来表达她的喜悦,我知道她的⼊园适应已经完成得很好了。
我和⼥⼉⼀起把画作贴在墙上,让这份美好的记忆伴着她在幼⼉园中找到归属感。为什么要做这些作品?在⼼理学中,这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式之⼀。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借助绘画、⾳乐、舞蹈、戏剧、⾓⾊扮演等⽅式,帮助⼈舒缓情绪,减少防卫,激发灵感,促进创造⼒和洞察⼒。相较于语⾔,艺术这种⾮语⾔形式传达的信息更为丰富,获得的体验也更为深⼊。在表达性艺术中孩⼦们会把他们的期待、紧张、欣喜等诸多情感都投射在作品⾥,同时他们也会把创作过程中获得的⼒量带⼊到现实⽣活中。
以我⼥⼉为例,内向的她在现实⽣活中⾯对那么多陌⽣的⼩朋友⼀开始是很害羞的,可是在绘画、⼿⼯和⾓⾊扮演中,她可以很轻松地实现她的愿望,渐渐地她觉得在现实⽣活中与⼩朋友交往也没有那么难。同时,创作的过程又是那么有趣,让她对社交⽣活产⽣了强烈的兴趣,对如何交朋友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其实这些⽅法不仅可以⽤于⼊园适应的孩⼦,对于想要提⾼孩⼦社交能⼒的家长,不妨在家也试⼀试。与其告诉孩⼦⼀百遍要多交朋友还不如跟他们⼀起创作⼀幅相关作品,玩⼀次⾓⾊扮演的游戏。
3. 培养适应能⼒:
对经历的回溯与总结
⼥⼉⼊园半年后,⼩区⾥遇到其他新⼊园的⼩朋友,她像个⼩⼤⼈似的告诉她们,“⼀开始不适应很正常,慢慢就适应了!”我听了哑然失笑,这话跟我常说的⼀模⼀样。
⼥⼉⼊园哭闹那些天,我经常和风细语的跟她说“开始不适应很正常,慢慢就适应了”。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注意⾃⼰的语⽓,务必传达出准确的信息:这不是要求,只是陈述。要求带来压⼒,⽽描述带来安定感。但这句话最重要的意义不是在孩⼦适应前,⽽是在孩⼦适应后。
度过那段哭闹抗争的⽇⼦后,我常常带着欣赏的口吻问⼥⼉:“你有没有发现,⼀开始觉得好难好害怕,慢慢地就适应了?”⼥⼉连连肯定:“⼀开始我就哭啊哭啊哭,后来就好了。”
我补上细节:“那段时间经常说⼀个⼩朋友都不认识,现在有这么多好朋友了!”“好多好多!”⼥⼉⾃豪地说,还得意地报出好朋友们的名字。
正好那段时间⼥⼉集中试听了⼀些少⼉教育机构的兴趣课,跟刚⼊园⼀样,⼀开始她也很紧张,她躲在我的⾝边,犹豫着要不要⼀个⼈进教室。有⼏次我都听到她喃喃⾃语:“⼀开始不适应很正常,慢慢就适应了”,仿佛在给⾃⼰打⽓,过了⼀会就⿎起勇⽓⾛进教室。每当试听课结束,她回家都会对我眉飞⾊舞的述说克服恐惧适应环境的成就感。看来,⼥⼉已经知道把这种适应观迁移到其它情境中了。
此后的⼀段时间⾥,我和⼥⼉经常就⼊园适应的过程进⾏回溯和总结,因为⼊园适应是孩⼦成长中⼀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它是孩⼦独⽴⽣活的起点,对这个过程的回顾会引发他们强烈的共鸣,并激发他们的勇⽓和信⼼。
对那些⼊园适应不太顺利的孩⼦来说,这个过程可能充满沮丧和挫败感,如果能对这段经历进⾏叙述和重构,⽆疑能让孩⼦获得更积极的能量。
虽然我⼀再强调慢慢会适应这句话,但落脚点并不是适应两个字,⽽是希望孩⼦认识到,困难都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虽然⼥⼉⽐别的孩⼦的⼊园适应过程都要慢⼀些,可是正是因为慢和难,克服和跨越的体验就更深,她也因⽽获得了更多的勇⽓和信⼼。
当⼥⼉刚⼊园时我跟她说慢慢就适应了,这句话对她来说是⼀个道理;当她经历了整个过程,这句话对她来说变成了⼀种体验;当我们再去回溯这个历程,这句话就内化成⼀种信念。
在这样的信念下,⼥⼉在这⼀年多的时间⾥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因为⼯作关系,⼥⼉随我们两次转园,最近⼀次还是在异国他乡接受全英⽂的环境。可是⼥⼉对此不以为意,在她⼼⾥,困难都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
看着⼥⼉如今成为充满安全感,热情又活泼的⼥孩⼦,我真是⽆⽐欣慰。她每天的⽇常就是开怀⼤笑各种欢腾,跟⼏年前简直判若两⼈。
很多朋友都跟我说:“从来没有见过像她那么爱笑的孩⼦”,“她的笑特别有感染⼒”。她在幼⼉园和⼩区都有亲密⽆间的好朋友,我在她⾝上看到她有很好的跟⼈建⽴深层连接的能⼒。虽然她很多内核的东西并没有变,但她发展出多元化的特质,让她今后可以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当然,不是所有孩⼦⼊园适应时都需要这么精细,⽐如我们家⼩宝,天⽣安全感满满,情绪稳定,以我的判断不需要⾛这么多过程就可轻松实现⼊园适应。
不过,每⼀个孩⼦都有⾃⼰要⾯临的独特议题,每⼀段柳暗花明的经历都是他们的宝贵财富。让我们相信⾃⼰的头脑也相信⾃⼰的⼼,陪伴孩⼦开始这⼀难忘的旅程吧!
- END -
推荐阅读
了解一土学校的建校历程、教学理念、招生介绍,请点击菜单。
想对一土有更全面的了解,请点击阅读原文。
如果您想分享自己对教育的见解和心得,
请给邮箱 tougao@etuschool.org 投稿。
欢迎转发分享,未经作者授权不欢迎其它公众号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