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儿童戏剧教育凭什么风靡欧美发达国家?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533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构建可复制的成全式教育生态
题图:米粒儿和小土豆们
作者:米粒儿,稚得其乐工作室首席戏剧教师。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多年专注于儿童戏剧教育,拥有11年的舞台实践经验和一线戏剧教育经验。擅长带领5-12岁的戏剧教育活动。
输
写在前面:
从2018年起,一土就开始与稚得其乐工作室深度合作,为孩子们开设校本戏剧课程。作为稚得其乐工作室的戏剧老师,米粒儿已经和“小土豆”们一起度过了两年多的时光,在15个原创及改编剧目中,和“小土豆”们一起呈现了许多有意思的故事和印象深刻的角色。本篇文章也是米粒儿本学期的戏剧课教学手记,戏里戏外,有着最真实的孩子的成长,和在戏剧课里润物细无声的有温度的教育。
正是参考了IB教育体系中对戏剧课的要求,我们的戏剧课教研一直在努力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如何调动孩子们的工作感,而不是游戏开心就好?
·如何将这些各有各想法的孩子组织成一个团队?·如何综合音乐、文学、舞蹈等元素,使戏剧课成为综合容器,而不要只为了表演效果而训练?
坚持让孩子自己选择故事 坚持让孩子自己选择故事 坚持让孩子自己选择故事 |
架构教学体系 |
增加挑战的难度 |
团队合作,共同进步 |
最后,分别聊聊每个班吧!
仙人掌班:勇敢试错
随着对剧情和角色的深入理解,班上的女孩子们表示故事中大多是男生角色,女生的角色太少了,大家有了更换故事的想法。我一边鼓励大家:女生也可以演男生角色,或者在故事中创作女生角色,同时也在做着另一手准备:找新故事。
在大家的坚持下,我们又来了一轮找故事,为期一周。我们约定如果下一周的课仍然没有更合适的,那我们就继续《穿靴子的猫》。此时,其他班已经进入有条不紊的排练中,时间对于仙人掌班来说太紧了。
NY同学推荐的《糖果屋》受到了大家一致喜爱。不是所有的童话都适合孩子们搬上舞台,也不是所有故事写成剧本后可以平分每个人的戏份。出自安徒生童话的《糖果屋》便是这样的故事。但是我愿意尊重孩子们的选择,也愿意去成全他们的想法。
剧中有一个继母的角色,大家都不愿意扮演,ML挺身而出揽下了这个反派角色。(虽然ML当时也不愿意演这样一个反派角色,但是为了整个剧顺利的排练只好牺牲了自己的小执念)。本就落后于正常进度的我们加时加点地排练,期间还牺牲掉了几次午休的时间。
和另外两个二年级班级相比较,《糖果屋》的呈现也许没有那么细致,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孩子们齐心协力完成了想做的事情,从“无”到“有”的过程才是孩子们最大的收获。戏剧节后的课堂上,大家坐下来一起总结与分享时,扮演继母的ML同学说下次如果再演这样一个继母的反派角色,她会演得再凶一点儿!
爬山虎班:挑战肢体剧
爬山虎班的剧是YR同学推荐的绘本《小黑鱼》。这个戏肢体动作的表达占据了主要部分。肢体表达对于成人演员来说是非常难的一种表演形式,那就更别提一帮二年级的娃娃们了。除此之外还有小红鱼们不断变换的造型和队形,难度不知道上了几层楼。
排练期间我们一起做了很多的尝试:如何表现海底的世界,如何表现小鱼们欢乐玩耍的样子,如何一起组成一条大鱼。
我大胆借用了京剧的队形“二龙出水”和“十字靠”来表现小鱼玩耍的场景。小土豆们一遍一遍反复练习,乐在其中。
木偶部分的制作是由我们团队的舞美担当木马老师带领孩子们制作完成的。
操作大金枪鱼头的XL同学说操偶演戏比自己演戏要难太多太多了,自己的身体情绪可以很好的控制,但是通过操控金枪鱼偶的嘴巴来表达它的情绪真的是太太太难啦。
因为难,所以成就感也特别大,不是吗?在戏剧节演出的时候,表现鱼们在大海里生活游戏场面的戏足足有五分多钟,毫无对白,完全靠表情、装扮、动作、队形来呈现,观众都能理解,还不时爆出会心的笑声,效果非常好。
红景天班:绘本没有说的事
这一次我们用反向思维,来研究绘本图画中没有展现的部分。当老鼠见到猫时作何反应,老鼠是怎样向蚂蚁传话的,蚂蚁是如何排着队出场的,虱子的肢体动作又是如何的。我们对每一个部分都做了展开和尝试,选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放到剧里。
其中虱子有一段戏是这样的,一只虱子蹦着跳到观众中间,闻着一个观众的头说:“诶呦!真臭!一闻就知道刚洗过头!臭死了臭死了!不喜欢!”于是蹦到旁边的观众闻了闻,说:“哇!真是太香了!一闻就知道已经半个月没洗头啦!”说罢,回头冲舞台上喊:“兄弟们快来呀!这有一个半个月没洗的头,可香啦!”随即从舞台上蹦出了好几只跳蚤冲向这位“半个月没洗头”的观众。这一段戏就是绘本中没有的部分,体现了戏剧所需要的现场感。
排练过程中扮演蚂蚁的演员们需要爬上爬下,全程膝盖着地。要求他们戴护膝也不肯,表示自己可以承受,完全没有问题。
戏剧节过后,大家一起坐下来分享总结戏剧课上的收获时,我才得知演出当天的后台原来不是那么的顺利。这个班有部分演员是需要赶装的,前一场穿着一身黑的衣服,后两场就需要换成蚂蚁或虱子的服装。TX同学口述,演出时把要换的服装放到了下场口,当需要换装的时候才发现,不好!衣服放错了地方。当时她并没有慌乱,趁着舞台上灯黑换场的时候迅速跑过去拿了服装再跑回来。遇到突发问题,镇定自若的去解决,有时是连大人都很难做到的事情。
小柳班:戏剧是所有人的
戏剧节结束后的课堂上大家一起回顾了演出的视频,有几个曾经在课堂上边缘游走的娃特别可爱,每当自己的角色要出现时,就迅速用帽子盖住眼睛,手捂住耳朵,不敢看不敢听。哈哈,身为演员的我曾几何时,不也是这个样子嘛!其实特别想看,但是就是不敢,哈哈~是害羞,兴奋?还是啥?不管是啥,游走在边缘的娃们不知不觉中也开始享受这门课了。
蜻蜓班:情感充沛的小大人们
蜻蜓是最早引进戏剧课的班级之一,这是我们一起的第二年,第四个戏。我们选择改编绘本《爱心树》。故事中每个阶段的树由不同的学生来扮演,其中苹果树由DR来扮演。我们排戏的基本顺序是,先有道具,再有服装。第一次拿道具的苹果树后面的裤兜里貌似也装着两颗苹果,供下面对戏的演员采摘。
▲苹果小仙女
道具除了苹果以外还有两根很重的树枝。最初的设想是用双面胶把苹果粘在树枝上,但是孩子们实验过后发现根本粘不住。到这里我对这棵苹果树的关注就结束了。舞台上呈现的苹果树是这样子的。是不是非常的棒!
演出前,RX同学急匆匆找到我,说扮演新娘的同学发烧不能上场,需要赶紧处理这个情况。当时的我在做着小柳班演出前的准备,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了RX同学,请他带头去班里一起想办法,找出一个和自己原本戏份没冲突的替补演员。AT同学自告奋勇,做了这个角色的替补,此时,距离下午场开场的时间还有十几分钟,没有时间再走一遍调度。一切的一切只能是“随机应变了”。
▲深入角色的“小土豆”
<< 滑动查看下一张剧照 >>
演出结尾处,扮演狗狗的YY同学说,米粒儿老师我很爱你,也很感谢你,虽然我的台词只有“汪汪汪!”。
借用蜻蜓班老师的话:“每个孩子都那么可爱,那么值得被看见。”
爱与被爱
我觉得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即使娃不在你的课堂上也会想起你。我收到了十一假期出去游玩的孩子,从火山口带给我的火山碎石。收到了教师节过后的第二天写给我的教师节日卡片(教师节那天没有戏剧课),收到了阳历生日的祝福卡片,还有分给我的半块零食……
我觉得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最大幸福莫过于,孩子们不把你当老师。每每孩子们和我打招呼都是这样的,“嘿!米粒儿!我要吃掉你!”,“小米粒儿!”,“米饭!大米饭!”,又或者是从背后突如其来的惊吓……
在戏剧课上大家分享收获时,有的娃说:“我收获了米粒儿老师带我们做游戏时候的善良搞笑和排戏时发飙怒吼的样子!“😅
我非常非常爱我的这帮孩子♥我们用彼此的方式爱对方。
我们工作室在一土的2年间,3个主课老师和10个班一起在469个课时里呈现了21个舞台作品,其中5个是原创。写下这些数字,心里满满的,展望下一个学期的精彩。剧透一下,下个学期的选材又会有一点变化哟。
- END -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走进一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