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缪是坠亡的我,我是活着的缪缪
01
江苏常州,五年级小女孩缪可馨在校园跳楼惨死,事发至今十多天,没有原因,没有真相,没有悲悯;却只有涉事老师坦然上课,只有家长受命点赞,只有死者被踢出同学群,只有相关方面变着法儿转移视线推卸责任。他们毫不顾及孩子亲人的悲痛,急于想达到的是息事宁人,巴不得校园地上的血迹快干,一门心思如何把自己为此事承担的责任与“代价”减到最低!
摘自新京报
看看,多么熟悉的“套路”,只要“排除他杀”定性,“因何自杀”并不重要,在他们看来剩余环节就是讨价还价“谈赔偿”。
而且他们很容易把一口重重的锅最后甩到家长头上:瞧瞧,这家长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俺们赔不起,不行您走法院打官司吧哈……
02
而这正是一些地方对于此类悲剧事件的惯常处理手法,比如对待矿难死者、对待农民工工伤死亡,经常以金钱开道,简单粗暴实用,事实上也很“管用”。多少同类实例证明,人命没了无法挽回,如果没有构成太直接太明显的犯罪侵害,或缺少足够的证据支撑,尤其又遭遇强权,多少亲人终不得不隐忍悲愤,终在一纸冷冰冰的赔偿书面前无奈地吞下全部苦果。
种种迹象表明,从缪可馨坠楼的那一刻开始,当地相关方面就把这起事件当作一次止损的“操盘”实践,心心念念算计的是如何将大事化小,从而达到“少赔钱、摆平事”的卑鄙目的——这正是比缪可馨坠亡本身更加让人不能承受的巨痛与悲哀!
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他们所干的一切都有迹可循——
03
6月4日事发当天,缪可馨家长在急于见到孩子而不得的情况下,被警方带到派出所“录口供”三个小时。
缪可馨妈妈自述文章截图
而对于涉事老师,相关方面负责人却称:“还没有跟这个老师当面启动这项调查”,“因为现在袁老师的心理上处在一个极度的惶恐阶段,如果我们现在直接启动调查对这个老师的伤害也特别大”。
新京报视频截图
孬孬的,街上抓获畏罪逃逸的现行恶性嫌犯,你们也会顾及其“惶恐”“伤害”感受而延缓擒拿、放任调查吗?这么高尚的人道主义为何不分一点点给失去生命的孩子和她的家属?!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官方除了为涉事老师辩解,竟然还公开“代言”说孩子作文是抄袭。
澎湃新闻截图
十二岁的小学生,把疑为百度词条上那一小段起到画龙点晴作用的文字引用到练习作文上,怎么就算抄袭了?并且老师当堂对待孩子那么多疑点待解,恰恰不存在过问抄袭之说,如今官方却“此地无银三百两”地把这个拿来放大,是想往孩子身上泼脏水,从而搅混水吗?
04
现在看来,当地官方是坚定地站在袁老师一边,或者换句话说,他们坚定地站在该老师所膜拜的“正能量”一边,他们共同结合在一起就代表了强大无比的力量,所向披靡,无所不能。
或许在他们眼里,有些生命只是可以议价交易的符号,有些生命真的如同草芥。
所以威武的袁老师,可以从事发到现在一直拒见孩子家长并能轻松坦然地继续上课,还被官方无比心疼体贴,包括其他已经毕业的多位学生举报线索在内,都不对其展开调查,在舆论掀起巨浪时校方才客气礼貌地“建议”其回家休息一阵子。
早期学生发给缪可馨家长举报截图
而另一方面,事发之初警方首先对缪可馨的父母盘问三个小时,将孩子的奶奶单独带到派出所“审”了五个多小时,民警电话深夜打到家里对缪缪父母发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肯定找得到你”的威胁(详见“缪可馨世界第一可爱”的新浪微博)。加之官方流露出的所谓孩子自己划线改作文、作文抄袭之类,都无不显露出有人在刻意人为操控、欲盖弥彰的真实魅影。
然而毋庸置疑,他们这一切无非是想要促使事件“代价最小”地“完美收场”。
05
当地称目前由校方、警方、教育局一起进行协商赔偿事宜,但未达成共识。还称”即使是在校方全责的情况下,家属要求的赔偿额度仍不合理,校方无法满足其意愿”。很显然,他们不仅在和家属讨价还价,而且对于家长要求的额度表示不满。
可是你们连缪可馨之死事件中好多关键问题都没有厘清,就催促家长谈赔偿,如此操之过急,不觉得有失法理伦理和情理吗?
尽管其他地方不乏此等武断处理的先例,但用在疑团重重的缪可馨死亡事件上,也绝对过于草率和残忍。
尤其以你们这般冷血虚伪的态度及表现,更无可”商量”!
另外说”即使是在校方全责的情况下,家属要求的赔偿额度仍不合理”,这话恐怕更可以由家长反过来说,就是:
如果真是校方全责的情况,你们拿出多少赔偿又能“合理”!
赔偿有价,生命无价。
12岁的缪可馨啊,她鲜活的生命用什么“额度”可以换回来?!
缪可馨生前和妈妈散步时的温馨画面
06
截至现在,不仅真相成谜,涉事老师一直在练缩头功,而且出场相关各方没有一人公开表达过对死者的悲痛惋惜和最低限度的自责,有的只是无端辩解、自造悖论、肆意往死者及家属身上泼污水。
人性中最大的恶,是对生命的漠视。哈利法克斯说,”恶意和仁慈都是放大镜,但前者的放大倍数更大。”
而他们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伤到事件中的人,也会“放大”到让教育蒙羞,令国家添耻。
对恶的纵容是对善的恶意践踏。
对死者及其父母伤痛的冷漠与傲慢,就是在踩踏底线,是在激化和加剧相关家庭甚至全社会的矛盾。
如果一场惊天悲剧最后化成仅仅是个体和组织之间、弱者与强势之间的一场力量对垒、利益博弈,那是我们共同的悲哀,所有人都可能在任何境况下,遭此厄运。
龙应台说:“检验一个国家与城市文明的标准,是对待弱者的态度。”
所以我强烈建议缪可馨家长跟当地官方死磕到底,予以巨额索赔,如协商不成不惜请名律师打一场官司。不为别的,就为让他们还孩子之死一个真相与公道,并为之付出真正该付的代价!
记住曾经受害学生说的那句话:
缪缪是坠亡的我,
我是活着的缪缪!
——这是很多人此刻共有的心声。
让悲剧不再重演,
让天道光耀人间。
”缪可馨之死”专题链接——
扫二描维码,加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