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间隔年本来就有意义,还要你去创造什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十月Octobre Author Jamie
大概是同频的灵魂终将相遇?我和 Olivia 相识于网络,正准备间隔年的她偶然看到我在印度的故事,俩人便有了互动。回国后,我们终于面基了,两个姑娘,一个疯癫,一个温婉;一个回味着刚过去的间隔年,一个展望着未知的旅程,就这么在饭桌上擦出了火花。
于是,我为她的公众号“十月Octobre”撰稿回顾了间隔年的心路历程,也放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之前还没说的那些故事。
01
执笔之前,我去知乎搜索了“间隔年”, 排名第一的问题是 “经历了间隔年(Gap Year)的人,你们觉得是值得还是后悔?” 而最高赞的答案却有点出人意料。
接着,大家热烈地评论起了间隔年、旅行到底有没有用。而面对父母同样的质问,我似乎也无法证明自己在做一件“有用”的事。
作为一个 gapper, 其实我不希望大家赋予间隔年过多意义,它只是给你一个机会,去体验另一种人生罢了。所谓的意义,无关间隔年,关乎你自己,因为你才是旅程中创造一切的人。
同时,也别太在乎这件事情有没有用,只要全情投入,就没有一段生命是浪费的。
02
那为什么我选择了一毕业就出走?
我多想给你一个逻辑严密的分析,但或许那不过是为了支持当初的心动。
早在大三,我就想休学去间隔年了,但一个老师阻止了我:“ 间隔年可以让你更优秀吗?留下来好好实习、找工作,毕业就进500强不更好吗?” 字字扎心。从小到大,我都算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习惯在光荣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习惯活跃在大小舞台,习惯要跑在别人前面,我似乎很难接受自己不再“优秀”。
于是我开始焦虑,花了很大力气说服父母,给我报了一个四万多块的求职班。在秋招那年,我努力包装着简历,练行测、刷网申、模拟面试。那是我一如既往努力的一个学期,也是我内心声音萎缩的一个学期。
当我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管培生offer、月薪比同龄人高出一截时,我还是快乐不起来,这条看似很光鲜的道路,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我又陷入了迷茫期。为什么辛苦学来了求职技巧、层层打怪斩获了offer、那么用力地想变得优秀, 我还是不清楚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我在饭堂外看到了一个摄影展,展出着同学们在全世界拍到的照片。这样的展我看了四年,但那次的感触却尤为深刻。我看着笑脸如靥的锡兰孩童、连绵不断的挪威峡湾、蓝得静谧的爱琴海,忍不住留下了眼泪。那时的我,已背包旅行过13个国家,心中还有着那么多想往的地方,那么多渴望探索的未知,如果可以在最美的年纪去实现,那该多好啊。
我在波兰搭便车
过去22年里,我做了很多“该做的事”,能否给自己一段时间,跳出外界的认可,单纯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呢?或许,在最真实的状态下,我更能看清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想要怎样的生活。
如果我的生命只剩下了一年,我必须找到这个答案。于是,“间隔年”的火苗又重新燃起。
是的,我容易心动,但却不是一个彻底的冒险主义者。从心动到行动,我经历了数月的纠结。最后,我还是让自己停止算计,选择了那条更激动人心又充满未知的路,就当赌一把。
现在回头看,其实不必过于着急地寻找一个答案,因为真正的答案总是会在酝酿成熟的时间点出现,往往还不止一次。
当它出现时,你摇摆的心会变得笃定。你会知道,是时候出发了。
03
我的间隔年选择了在印度,一个从不缺负面新闻的国家。显然,这遭到了全家反对,我怎么也没有说服他们。最后,我一个人带着大学里两万多的积蓄出走了,再也没有问父母要过钱。
我不鼓励叛逆,只是想独立地为自己人生负责,学会如何面对风雨,这样就算父母不同意,也少点担心。
(图: Igor Ovsyannykov)
2016年8月,我抵达了印度,开始边旅行边工作。
我在"亚洲硅谷"班加罗尔,为一家大数据创业公司做品牌推广,有幸见证了他们从0到1的过程,和总监一起运营了多个市场项目,快节奏的工作也逼着我快速学习。这种“参与感”,对一个实习生来说,实在难能可贵。
创业团队的合影
半年后,我申请了远程工作,不再拘泥于办公地,开始背包环游印度。
相比于水泥森林,我更乐意纵情山野。今年四月,我在印度开始了第一次徒步,登高探索恒河之源;六月,我完成了安娜普尔纳大本营线 ,还创下了其中一天连续徒步10多小时、完成1800米海拔抬升的记录;八月,我暴走22天、200多公里,完成了世界顶级的徒步路线——珠峰大环线。
@鱼尾峰,安娜普尔纳大环线
@Chukhung,珠峰大环线
相比于走马观花,我更爱挖掘风景背后的故事。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我走访过亚洲最大的红灯区,在没落的中国城还原印度华人的辛酸史,在恒河边和苦行僧对话,在贫民窟和穷人共进晚餐。
在加尔各答中国城听华人的口述史
在浦那的贫民窟
我在年初开通了个人公众号,已坚持写作14万余字,成为了简书旅行优秀作者。我总想把写作当成事业,一直经营下去。如果说过去的旅行是一个人的自嗨,那现在我渴望去发声,鼓励更多青年人走出舒适圈,到“世界大学”去,重拾求知欲和独立精神。
现在,我已经回国两个多月了,却总觉得间隔年没有结束。因为自我探索和成长,是一辈子的功课啊。
04
最后,我想回答一下很多人对“间隔年”的疑问。
Q1: 它算不算一种逃避?
嗯,逃避什么呢?逃避“上学”、“上班”等该做的事?人生的活法有这么多,未必样样踩着预设的时间点吧?我认为,更负责任的做法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成长。
当时我很清楚,就算自己再迷茫,也不能逃避 "工作" 这件事。可以在国内入职的我,选择了去印度实习,拿着不到原来四分之一的工资, 更多是考虑到后者的灵活性,我能在新环境里尝试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另外,后者的试错成本也比较低;一旦正式入职,就不那么容易从体系出来了。
所以,对渴望成长的人来说,间隔年不是逃避,而是拿过了人生的自主权。
再说,人生不存在“逃避”两个字,你不喜欢此处,去了彼处也会有新的烦恼。逃得了环境,逃不过自己的心。
Q2: 空出整整一年,缺乏应有的社会压力,会不会浪费时间?
重点不在于空出了一年,而在于你在这一年里做了什么。
重点也不在于有没有社会的压力,而在于你有没有给自己动力。
对我而言,间隔年是我人生中特别高密度的一年。原因很简单,当我放弃了已知的稳定来到印度,一个人去面对无数的未知,不可能不心慌。当我知道同龄人不是在欧美深造就是在职场拼搏,不可能没有压力。当我想到自己只有这么一年的高度自由,就不可能不珍惜时间。
前公司不用打卡,大家基本11点以后才到,但我每天是6:30起床的,做瑜伽、冥想、写作、上网课、做饭......下班以后,我会主动思考自己在工作中的长处和短板,额外花时间钻研市场营销的干货,或者去试验自己头脑发热的点子,例如,做旅行博主。
为了坚持写作,我还特制了打卡表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真的一醒来就迫不及待地想投入新的一天,伸展着活跃的小雷达,去学习、探索和感受。
这么努力,不是因为想要在另一赛道上跑赢别人,而是我真的享受当下的时光,所以过得特别用力。
总的来说,过好一个间隔年是需要自制力和自省精神的。不过,如果这件事需要消耗你大量自制力,或许你还没那么爱它。
Q3: 那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不想给收获论大小,但有一点很想分享大家,那就是——听从内心,做自己。
来到印度后,没人认识我,必须撕下我曾引以为傲的标签,重新 build up 一个 Jamie。这也让我变得更关注自己是怎样的人、做每件事的感受和成长,而不是做了之后能获得多少掌声,因为一旦换了新环境,就没人 care 过去的掌声,他们只能感受眼前的我。
乔布斯曾说过,“勇敢地追随你的内心和直觉,因为它们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人生阅历不多,但还是很信这句话。我的间隔年看起来很充实,但我并没有做太多计划,除了实习,其他都是随心而动。
我喜欢徒步,就众筹了1万多元爬珠峰大环线;我在实习中负责了多个邮件营销项目,出于兴趣自学了文案写作,启动了自己的公众号,一路上挖掘着奇人趣事;现在入行广告,专门服务旅行类客户。
当我尝试把过去的一切串联起来,不难发现有某种共通的东西在牵引着我,那就是对世界的好奇和创作的热情。
想想年轻时能有一股傻劲,为喜欢的事情奋斗一把,也是无悔了。
最后,我也祝福你,把每一天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 推荐阅读-
你未必需要一个间隔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