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腰带金耳环金簪子金臂甲,想戴一下吗?|新刊推荐

大遗产 大遗产 2023-10-30

  ▲ 图为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西汉金豹,重达9000克,遍身布满捶揲而成的斑点状花纹,据推测, 金豹或为国库的镇库兽,显示出所有者的富有和权势。  摄影/拿破破

对于金银器,

很多人应该不陌生,

就算没佩戴过金银首饰,

也该在博物馆中,

隔着展柜见过亮闪闪的金银器文物,

最不济,

在许多的影视剧造型中,

我们也经常能看到其身影。


即便是完全不懂历史和文物的人,
也能很容易get到
那金光闪闪、银光熠熠的奢华之美。

但看完金银器物,
肤浅的说一下哪件真漂亮,
哪件工好,
或是盲猜下价值几何,
这就够了吗?
或许我们还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

比如,

先秦时期黄金的地位

为什么会败给了玉器和青铜?

到了汉代,为什么黄金又突然上位,

成为贵族们喜爱的陪葬品?

金银器在唐宋时期为何风格突变?


还有,
古人是怎么淘金的?
金银器的加工技术又有哪些?
……
怎么样?
是不是突然发现自己对金银器其实也不咋了解?
没关系,有一颗好奇心就可以了,
看完这期《金装银饰》
以上问题保准你都全会。


▲ 点击图片🔍🔍 查看清晰目录
黄金何所用

中原人不爱黄金


▲ 这是一件工艺精湛的战国“鎏金嵌玉镶琉璃银带钩”,集齐了金、银、玉、琉璃等四种珍贵的材料,白玉在其中处于绝对的C位,而鎏金不过是位于边缘的装饰。  摄影/鞠骁
世界各地的古文明,无不视黄金为至宝。唯有中原文明对青铜和玉石情有独钟
在中国礼乐文化的奠基之作《周礼》中,以玉器敬天通神,被当作制度记载下来。随着玉饰的普及,玉又逐渐被视为“德”的象征。玉石温润、刚毅,恰如君子。
青铜器的地位仅次于玉器,它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实用的容器,同时也是宗庙中的礼器,是国家社稷的象征。
如此一来,先秦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宗教、礼制、王者之权、君子之德,都被玉石和青铜占满了。黄金,就算再稀有、再贵重,也取代不了玉石和青铜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通体鎏金的长信宫灯,反映出时人对黄金的喜爱。  摄影/李慧力


古蜀金器

神权文明的象征

 图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戴有黄金面具的青铜人头像。 摄影/樊哲

金杖、金面具、太阳神鸟金箔前无古人。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金器以品类奇异、精湛绝伦著称于世,金器在商朝只是青铜器的配角,在古蜀却是王权与神权的象征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 摄影/冯建吾

范铸法与错金银

从青铜器走来

先秦的金银器加工技术,源于青铜器铸造工艺,而后发展壮大:铸器成型嵌金错银……古老的技艺,成就了金银器的初代辉煌。


汉代金银器
江山如此多金

  图为江苏盱眙南窑庄出土的西汉金豹。它重达9000克,是目前中国考古发现的最重的金器。 摄影/拿破破

在事死如事生的西汉时期,黄金彰显了帝王贵胄的高贵身份,由于相信“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黄金还承载着时人长生升仙的愿望。正因如此,汉代金银器无论是品种、工艺还是数量上,都远超先秦


古滇国金器
与国运共沉浮

▲ 这件青铜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上,威风凛凛的金身骑士头梳椎髻、身着铠甲、腰系长剑,可能即为身份显赫的滇国国王。滇人爱金,可惜金矿资源有限,恰好成就了聚焦亮点的点“金”之笔。  摄影/孙小权
西汉中期,滇国的黄金制品数量开始增多。这是因为,汉武帝统一西南后, 大量黄金进入了滇国,不仅为滇国打开“金脉”,更造就了滇人的“黄金时代”。


西风频东送

草原金器
绿野“金”踪

▲ 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托罗斯塔坟冢出土了这只金项圈,画面下部为格里芬噬咬马匹,中间饰希腊式卷草纹,上部为两个斯基泰人缝制皮袄——其左侧的母马抬起后腿挠痒痒,右侧的母马则在哺育小马,生动展现了草原上的斯基泰人的日常生活及精神世界。  供图/TPG

在甘肃天水马家塬战国墓地中,出土了颇具中原风格的青铜礼器带有鲜明草原风格的金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金银器背后,呈现出一条自西亚、中亚草原而来的传播脉络。

草原民族偏好的黄金,与中原民族偏好的青铜,同时存在于马家塬墓地之中,这两种不同的材质虽然共存,却基本不见混用,除了其背后的不同文化背景,也应当与黄金和青铜的物理性质有关:沉重的青铜器陈列于宗庙,而精美轻巧的黄金,装饰身体、装点车辇,以此彰显财富和地位。


波斯来客
谁给中国送来金苹果?

图为宁夏固原出土鎏金银壶上的帕里斯与海伦,他们的私奔引发了特洛伊战争。 摄影/我是绿石

南北朝时期,从中亚、西亚输入的金银器,轻松虏获了中国皇室贵族的芳心。这些珍宝,往往同时集合了罗马、印度的工艺特点。一件金器,闪耀着大半个文明世界的光辉。


▲ 图是大同出土的北魏八曲银洗,学者推测这应该是嚈哒统治阿富汗时制作的产品。 摄影/馒头控





唐代金银器
从胡风拂面到大唐芳华

▲  西安何家村窖藏金银器中的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棱上饰有细密的联珠纹,杯把上指垫宽厚,利于持握,是件具有粟特风格的唐代金银器。摄影/泓伊


胡瓶、带把杯、多曲长杯、高足杯……唐代金银器中的“胡”风,浓郁而热烈。这些异域风情的餐饮具,传入开放的大唐后,走过了漫长的中国化历程,焕发出新的生机。

▲  何家村金筺宝钿团花纹金杯。与粟特风格的带把杯相比,杯把已明显变细,且没有了标志性的宽指垫,反倒是从环把上伸出一个叶片状的造型,与环把组成一个6字形。杯身呈筒形,其上是大唐流行的团花纹,从造型到纹样均已中国化。  摄影/鞠骁



捶揲:金银工艺之基

▲ 唐代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 黑色漆地衬托金色鸾鸟,色彩对比鲜明,至今没有脱落,足见唐代髹漆和金银捶揲工艺双绝。  摄影/卡拉·蔡

考古研究一般把金银锭类的材料捶打成各种形状的工艺,称之为捶揲(yè),它利用了金银质软、极富延展性的特点,借助捶打来改变其形状。捶揲技术不仅为器物塑型,还用于制作浮雕纹饰,它是所有雕琢刻绘的基础,缺了它,所有工艺将如水中月一样缥缈无依。

▲ 捶揲技术中,锤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既可塑型,亦可借助錾子制作细部的浮雕,图为现代金匠同时使用两种工具制作浮雕的场景。 供图/IC photo



中国新时样

扬州制造

当金银成为商品

图为江苏镇江丁卯桥窖藏出土的部分金银器,现藏于镇江博物馆。 摄影/川后

唐代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中心转移至东南地区。万商云集的扬州,进一步确立了贸易都会的地位,也成为全国最大的金银集散地。扬州工匠手艺精湛,但是作为作为商品的唐代扬州金银器, 除了工艺精湛,还实现了金银器的商品化。为此,扬州工匠以提高工艺水平,来压缩金银材料的消耗量,从而降低成本,可谓是扬州金银器的独门绝技。此外,扩大生产规模,采用“标准化”生产,也能起到降低成本的效用。


宋代金银器
中国化的 “时样”
宋代以前,金银器只是皇室与贵族的禁脔,民间普通百姓无福消受。而宋代的金银器饰,却已走进了大街小巷、千家万户。史书载,“不惟士大夫之家崇尚不已,市井闾里以华靡相胜”。与此同时,金银器的模样也一变再变。传统的龙凤、如意、卷草、毬路纹、寿字纹这些经典祥瑞和几何化纹样依然风靡,但写实题材开始大量出现在宋代的工艺品上。这类写实题材,正是当时从庙堂到民间最爱的新兴装饰手段“像生”,也写作“象生”,深受唐宋以来工笔花鸟画影响,不同于夸张象征手法,而是更加忠实还原本真,是当时最流行的“时样”

▲  图为江西省博物馆藏宋代鎏金银凤簪头,图中凤鸟富有动态,可见宋代金银制作技术之发达。  摄影/路客看见

▲ 南宋荔枝纹金腰带扣饰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摄影/左冬辰


赴一场金银色的宋宴

1993年,四川省彭州市发现了一批宋代金银器窖藏,共出土金银器约350件,其中316件银器,细数董宅这些宝贝,碗、盘、杯、瓶、壶、盏……除了首饰外,最多的是酒食容器。十曲银盘中,樱桃娇艳欲滴;葵花金盏内,热酒喷香扑鼻。金碗盛汤,银瓶贮酒,南宋彭州董宅内的美味宋宴,即将开场。当金银酒食器成为社会风尚,奢华与风雅,在金银色的调和下,相得益彰。

▲ 彭州出土的莲花纹银碗(盏),仿莲花造型,腹部装饰多重莲瓣。 摄影/Makara.杉

▲ 图是彭州出土的瓜形金盏,可以看到,器壁上的瓜蒂等细节,被塑造得栩栩如生。  摄影/Makara.杉


穿金戴银

宋时风雅宋时情

▲ 图中这对纤细端庄的金凤银簪,出土于河北易县的宋辽时期窖藏,足踏祥云,身形灵动,是宋代金器的审美缩影。摄影/川后

在中国古代金银器史上,唐宋时代可谓是双峰并峙。唐朝的金银器包罗万象,常带着胡姬蛮儿的异域风韵。相较之下,宋时的金银器更像是传统的闺秀,端庄温婉中透着俏丽多情。

扬之水先生曾说,宋代金银器是“以日常化的叙事方式”来表达生活美学,“很像宋诗的风貌”。那么,妆点着闺阁生活、蕴藉着女子柔情的宋代金银首饰,则可比作一代词宗李清照笔下的婉约词篇,既有轻盈精妙之秀美,又有繁复绮丽之华贵,记录着两宋时代独有的闺阁之情。


极致手艺盛世花丝

▲ 图为明代花丝镶嵌冠,是益庄王妃万氏的随葬品。  摄影/一只饭包

花丝镶嵌是用极细金丝编结成型,再镶以玉石珠宝的一项工艺。它材料昂贵、费工费时,是古代贵族追求极致奢华的产物。而今,这项传统金银工艺中的顶尖绝活,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春明手中焕发新生,走向世界。


关于新刊
你最期待、想看到哪部分内容?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将随机选取三位小伙伴
送上本期杂志。

▲ 点击上图 一键下单

 编辑 |  方丽娟  设计 | ZWZ 

中华遗产官方视频号

CHINESE HERITAGE

让美相遇 让好发生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这里

中华遗产官方店铺 | 玲琅格

CHINESE HERITAGE

想收藏《中华遗产》往期的典藏过刊吗?点击下图▼进入官方店铺「玲琅格」还有更多精美图书、文创等你发现!

CHINESE HERITAGE


往期推荐


谁是乾隆的最爱?不是如懿,不是令妃,不是富察皇后,而是它……

2023-02-14

为什么小名要叫阿娇阿奴阿瞒阿蒙阿强?这下终于讲明白了!

2023-02-13

本命年很凶?拜太岁是智商税?

2023-02-10

生肖配对,是何道理?这下终于讲明白了!

2023-02-0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