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he Innovation | 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发展基于生态系统质量管理的新型生态经济

Yongsheng Wang TheInnovation创新 2024-02-05

导 读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受制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现实难题,需要构建新的符合生态保护理念的经济形式,重塑社会经济结构,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及其稳定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基于生态系统质量管理,通过“理论-网络-体系(TNS)”范式,大力发展新型生态经济,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


图1 图文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针之一,中国明确提出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及其稳定性的目标。生态系统质量的自然和社会“二元系统属性”决定了对生态系统质量认知和测度的主客观“二维认知特性”(图2),这使得生态系统质量状态及其演变具有“随时而变、因地而异、因人而异、与时俱进”的复杂性。“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稳定持续”的自然生态系统,能为人类社会和地球生命系统不断地提供丰富而优质的生态产品、稳定而永续的生态服务。因此,应基于生态学原理,采用“多生态学等级、多功能学维度、多应用目标、多学科认知”的思维范式,加强生态保护与系统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客观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主观质量需求。

图2 生态系统质量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及生态学机制

备注:图片来源于[于贵瑞, 王永生, 杨萌.生态系统治理及其状态演变的生态学理论和评估方法之探索.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233(4): 865-877.]

在农业文明时代,农产品及手工业品是主要的商品,农耕自然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工业文明以来,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以工业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交易构成的工业经济逐渐取代了农业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新主体。在工业革命后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与电子商务等经济形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内容。然而,人类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和强度的持续增加,改变了生态系统质量及其稳定性。因此,在生态文明时期,需要有符合生态理念的生态产品、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系统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型生态经济是基于生态理念,生产具有生态属性的产品,设计和创造符合生态需求的产业体系,并通过流通、交易等经济方式,重塑社会经济结构。发展新型生态经济的根本在于生态产品的内涵逐渐从狭义的人工设计和创造转向具有生态经济属性的生态化产品。生态系统质量及其稳定性是发展新型生态经济的基础,新型生态经济应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规律,6个重要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为:生物集聚与结构嵌套的自组织、生态要素关联及生态过程耦合、生态系统整体性及功能涌现、生态服务外溢及功效权衡、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适宜性的协同互作、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交互影响;3个重要的网络为:“自然—自然”级联共生网络、“人—人”社会行动网络和“人—自然”交互作用网络;3个重要的体系为: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及其稳定性的技术体系、发展生态资本增值和生态产品价值显现的产业体系、协调生态系统有效供给与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市场体系。基于以上6T-3N-3S的管理范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


总结与展望



中国通过“人与自然及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发展观,创新开展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及其稳定性的生态工程与科学实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的工程投资、运营执行的经济收入、工程增加的生态系统产品及服务的价值实现等经济活动,将重塑社会经济结构,使生态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新型生态经济将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和2050年现代化强国目标提供重要的战略决策和实现路径支持。




责任编辑


王剑晓    北京大学

邱思航    国防科技大学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the-innovation/fulltext/S2666-6758(23)00119-4

本文内容来自Cell Press合作期刊The Innovation第四卷第五期以Commentary发表的“Ecosystem quality-based manag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eco-friendly economy” (投稿: 2023-04-16;接收: 2023-08-01;在线刊出: 2023-08-02)。


DOI: https://doi.org/10.1016/j.xinn.2023.100491


引用格式:Wang Y., and Yu G. (2023). Ecosystem quality-based manag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eco-friendly economy. The Innovation. 4(5), 100491.



作者简介


于贵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引进海外杰出人才计划”资助。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生态系统生态学教研室主任,担任《应用生态学报》主编,《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和《中国科学数据》副主编。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联盟(ChinaFLUX)理事长,兼任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综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奖。出版专著10部,授权专利7项,发表论文7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

王永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学与人文地理学交叉研究,重点关注乡村人地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农业资源利用及其环境效益,生态系统质量与新型生态经济等研究。担任《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青年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大数据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科创中国—地标生境科技服务团专家组成员。获北京市优秀人才、全国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个人等荣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编写地方规程1项,出版专著1部,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




往期推荐

_

由木及林:碳汇的多重限制


► 点击阅读

_

气候变化:缓解与适应策略


► 点击阅读

_

迈向全球可持续草地生态系统的新征程


► 点击阅读

_

“碳湿地”:富碳湿地土壤碳保护新范式


► 点击阅读

_

国家植物园:全球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观察哨和排头兵

► 点击阅读

_

植物多样性保护——人类可持续未来的保障

► 点击阅读

_

竹藤: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 点击阅读



期刊简介



扫二维码 | 关注期刊官微


The Innovation是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与Cell Press于2020年共同创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向科学界展示鼓舞人心的跨学科发现,鼓励研究人员专注于科学的本质和自由探索的初心。作者来自全球55个国家;已被136个国家作者引用;每期1/5-1/3通讯作者来自海外。目前有196位编委会成员,来自21个国家;50%编委来自海外;包含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7位各国院士;领域覆盖全部自然科学。The Innovation已被DOAJ,ADS,Scopus,PubMed,ESCI,INSPEC,EI等数据库收录。2022年影响因子为32.1,CiteScore为23.6。秉承“好文章,多宣传”理念,The Innovation在海内外各平台推广作者文章。


期刊官网:

www.the-innovation.org

www.cell.com/the-innovation

期刊投稿(Submission):

www.editorialmanager.com/the-innovation

商务合作(Marketing):

marketing@the-innovation.org



Logo|期刊标识

See the unseen & change the unchanged

创新是一扇门,我们探索未知;  

创新是一道光,我们脑洞大开;  

创新是一本书,我们期待惊喜;  

创新是一个“1”,我们一路同行。



The Innovation 姊妹刊

生命科学

第1卷第2期

地球科学

第1卷第2期

材料科学

第1卷第2期

医学

第1卷第2期

生命科学

第1卷第1期

地球科学

第1卷第1期

材料科学

第1卷第1期

医学

第1卷第1期


The Innovation


_

第4卷第5期

第4卷第4期


_

第4卷第3期

第4卷第2期

第4卷第1期

第3卷第6期

第3卷第5期

第3卷第4期

第3卷第3期

第3卷第2期

第3卷第1期

第2卷第4期

第2卷第3期

第2卷第2期

第2卷第1期

第1卷第3期

第1卷第2期

第1卷第1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The Innovation | 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发展基于生态系统质量管理的新型生态经济

Yongsheng Wang TheInnovation创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