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喝凉茶败火,但偷放西药就是违法犯罪

刘远举 澎湃新闻评论 2021-01-29


评论君说

      这是严重挑战《食品安全法》底线的,是一颗危害公共健康的不定时炸弹。



作者 |刘远举


近日,广州警方查处了一批在凉茶里非法添加西药的凉茶店铺,抓获涉案人员15名,缴获有毒有害凉茶原材料一批。


广州警方在番禺区范围内的凉茶铺中,随机取样40份进行检测,其中有15份样品不同程度含有西药“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布洛芬”“马来酸氯苯那敏”“甲硝唑”等成分,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定。


随机抽40份,就有15份添加西药,可见这是一个行业共知的潜规则。在2017年7月,广州一凉茶铺老板因在凉茶中添加西药,被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法庭上,凉茶铺老板供认不讳,但辩称在凉茶中添加西药的做法很普遍,不知道该行为是违法的,也不认为该行为有危害性,添加西药之后没有顾客反映喝了其所售凉茶后有不良反应。


这种认识当然是错误的。


首先,在凉茶中添加西药,是违法的,会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凉茶作为一种含中草药成分的饮料,是按食品来管理的。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除非添加的是所谓“传统药食同源”物质,但其目录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的,主要就是决明子、赤豆、枸杞子等。除此之外,任何添加中西药物的行为都是违法,甚至犯罪的。


其次,在凉茶中添加西药的危害很大。从通报的情况看添加的药主要非为三类。甲硝唑是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的。日常生活中的牙龈肿痛、牙齿痛,还有口腔里面长溃疡、疱疹,有些就是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是的,这恰好对上“上火”的症状。


另一类是马来酸氯苯那敏、氯苯那敏,是抗组胺药,简单的说,就是抗过敏药,用于鼻炎、皮肤黏膜过敏及缓解流泪、打喷嚏、流涕等感冒症状。中国人说的热伤风中,也会包括这些症状,喝了含这些药的凉茶,就可能会感到清热降火的效果。


最后一类,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为解热镇痛类,用于头痛、肌肉痛、关节痛以及神经痛、痛经。按传统的清热降火说法,将这些症状归为上火,以为凉茶能败火,殊不知人家居然是靠布洛芬在“败火”。


消费者日久天长地喝,会隐约觉察到凉茶的“败火功效”,就会去买特别“有效”的店的凉茶。店家违法添加药物的动力,也正在于此。


生病吃药,得找医生,即便是非处方药,也有副作用,不明不白、糊里糊涂吃下药危害更大。比如,氯苯那敏的副作用是困倦感、口干、眩晕、恶心等,本身也可以造成过敏,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而且,如果消费者同时服用其他药品,就可能造成药效叠加、抵消效应、产生危害。比如,甲硝唑容易和酒精发生反应,出现双硫仑样反应,酒后一杯凉茶解酒,反而危害身体。


虽然谈毒副作用离不开剂量,凉茶里的药量未必会有危险,但添加药物,既然能让消费者感知,那么毒副作用也能显效。更何况,糊里糊涂的白白让身体承受这些副作用,也毫无必要。


中药添加西药的事,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是潜规则。降压类的一般加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止咳类里一般加盐酸麻黄碱;减肥中药除了泻下药外,基本上要加芬氟拉明;外用治皮肤病的药膏一般加地塞米松、抗生素。有些无良药厂,为了躲避检查,甚至把西药加在胶囊里。近年来,针对加西药的中成药的风险,国家食药监局也多次发警示。


你以为这款凉茶很“败火”,殊不知人家用的是甲硝唑,这是严重挑战《食品安全法》底线的,也是一颗危害公共健康的不定时炸弹,必须彻查、严惩。















































































































    ※ 编辑|沈彬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炒股追剧罚交通执勤,用硬惩罚管住公职人员“摸鱼”
端午假期,安全在心
人民,就是这座城市的尺度
外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的启示:合则两利
别以为在互联网戴上面具,就能为所欲为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