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爱上海书展
评论君说
我和很多人一样,都爱上海书展,真诚地相信阅读带给这个世界的进步不会中断、不会停止,盛宴静静流淌。
作者 |张明扬
倘若让我试着为8月这个时节的上海做一则个人化的描述,我希望是这一句:那是一个附带了城市的书店。
每年8月的这一周,是属于上海书展的。我看不见城市,只看得见书,只看得见爱书人,就像海明威定义了巴黎,乔伊斯代言了都柏林,维也纳定格于茨威格,伍尔芙缠绕着布卢姆斯伯里。
在很多人心目中,上海书展就是中国最有趣的书展。
上海书展究竟是干嘛的?
上海书展当然是卖书的,每年我都可以看见提着大包小包的读者欣喜的为难的游走在上海展览中心一带,这在这个网络书店动辄就打五折的时代简直是个奇迹。在这个带有催眠感的场域里,很多人会短暂地遗忘当当和京东,梦游一般地买下一本或一堆书,哪怕他们平时在网店购书时表现得多么像一个精算师。于是乎,在书展现场买书成为了一种带有仪式感的行为,你尽可以催眠自己,在星爸爸牛饮一杯咖啡,能和在巴黎的花神咖啡馆点杯咖啡一样么?
上海书展当然也是一场大型粉丝见面会。中国最顶级最有人气的作家学者像候鸟一样飞到了上海。对了,我这么说可能也不对,因为上海书展的一大特色就是已经主办了十年的“国际文学周”。我想,不仅是我,很多人见过的大部分国外作家都是在“这一周里”。在这一周里,上海那么多那么多书店和文化场所都无法装得下这些书展活动,以至于还有人找一座咖啡厅搞自己的新书沙龙。
据说,今年的上海书展有700多场线下活动,这还是因为疫情生生限流下来的数字,2019年你知道有多少场?1200多场。
今年上海书展的特色在于,有300多场“云书展”。上海书展每年都让人感兴趣的“八卦”是,数数哪些签售活动的排队人数最多,哪些作家“赶场”的场子最多。
我见过最狂热的逛书展方式是,拿着书展官方的日程表,无缝连接地赶场自己心仪的活动,直到我带孩子去过上海迪士尼之后,才懵懂地发现,这两处的“游园方式”是如此的惺惺相惜。
和迪士尼一样,上海书展也是这个时节的夏日遛娃圣地。很多上海家长早早安排好了日程表,带孩子参加这个一年一度的大型图书游园会,这可能是上海书展和国内其他书展最大的区别之一了。
上海书展的参与者中,非专业读书人的热情一点也不小于大大小小的所谓专业读书人。当你见到一群孩子一手提着购书袋,一手吃着麦当劳的时候,你大概会觉得,书香和薯条香是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的。
我依稀记得,在现场曾看到一个小学生和妈妈大谈谁是“武元衡”,还说他和白居易是好朋友,妈妈露出尴尬的笑,我没有尴尬,偷偷地百度了一下。看到这些我想象中的读书种子,我最大的希望是,你们千万不要只在书展这一周才买书啊。但我还是相信,能快快乐乐逛书展的孩子,哪怕一年只逛这么一次书店,他们和书的联系总是有个快乐的定语。
就各路图书从业者来说,上海书展更是一个出版业的年度嘉年华。我在去年的书展中还听说过一个或许是夸张过的段子,很多北京的出版人或是作者,上一次见面是前年的上海书展。
每年的上海书展前,中国各路文化精英,乃至海外的华人文化精英,都开始满怀期待地等待各种召唤,召唤他们前往上海延安中路1000号。或是老友多年不见,或是久仰久仰只欠一见,或是一年一度的聚会,或是一本潜在的伟大作品正等待作者与编辑的一次碰撞。总有一种让你寤寐思服的理由,在这个季节召唤你来上海。
我最喜欢的一个段子是,在某些上海以外的出版社中,一开始来上海书展出差占用的周末是可以“补假”的,但鉴于每年报名的编辑过于踊跃,领导只能以取消补假来减少报名者,不过,效果并不明显。
你要知道,上海书展的举办地位于这座城市最潮的地段。在这一周的晚间,附近的饭店和酒吧的酒香都混杂着油墨香,酒话都掺杂着出版界黑话,如果你不小心听到了最俗套的商业合作,也多半不是啥张嘴就来的“陈总,这两个亿的风投就说定了”,而是“陈老师,这个选题的书稿咱们就说定了,你千万不要再去考虑其他家”。
谁不爱这样的嘉年华呢?
只愿上海书展永远没有个完,每一个来过的逛过的人的回忆与其他人的都不相同。
我和很多人一样,都爱上海书展,真诚地相信阅读带给这个世界的进步不会中断、不会停止,盛宴静静流淌。
上海书展的一周,从今天开始。
※ 编辑|李勤余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阅读】
陈剑被封了,谁是“阴暗流营销”的粉丝?陈建新不知道陈建新出书,公众却要知道
是否“诬陷”陈建新,不是浙江省写作学会说了算
铲毁万亩庄稼突击退耕还林?形式主义的怪胎
旅游“诚信指导价”有用吗?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