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用温情和敬意,对文庙书市说再见
阅读总有这样一种效果,让我们对生活的过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
”
文 | 张明扬
10月7日,上海文庙迎来闭园前最后一批游客。10月8日,上海文庙暂停对外开放,实施修缮改造,预计工期两至三年。
作为上海文物保护单位,上海文庙自有其独特的儒家文化意义和古建筑意义。但是对于很多上海市民而言,文庙更是这座城市最有代表性的旧书集市,承载着淘书往事的追忆:从1993年开始,文庙周日旧书集市已运行了28年。
我最后一次去文庙大概也是六七年前了。事实上,那也是我最后一次去各类型的旧书市场了。在那前后,我买旧书的需求,基本都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满足。再之后又有了“多抓鱼”,我不仅买书,偶尔还卖一些书。甚至,我连实体书店都不太去了。
想起来颇有一些唏嘘,多少还有些羞愧。我曾经是一个如此热爱逛旧书市场的人,不仅是文庙,从家乡扬州到上大学的南京,从复旦门口的旧书店到多伦路一带的旧书店,我乐此不疲了十多年,家里还堆了很多封面泛黄的“战利品”。
然而有一天,母亲突然问我:“我们很久没有一起去淘旧书了?”我当时只顾着茫然,却不知如何回答。不久后,我看到母亲买了一堆旧连环画回家,这既是她的青春回忆,也是她陪伴儿女成长的家庭回忆。
于我而言最感念的是,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带我共享着这样一种淘书与阅读的欢乐,让我受惠至今。
回忆固然是一种心理现象,但是总有些地方、有些人、有些事物,可以帮你把记忆固定在心灵的某一个深处,不至于无所依托。我真的早已称不上一个旧书市(店)爱好者,文庙这样的传统旧书集市对我而言,仅仅是一个回忆。
但是我仍然怀念逛旧书集市的昔日欢乐,视作我生命当中一段无法被替代的记忆,也因此为文庙书市的关闭感到惋惜。
我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心理:有些地方即使自己早已不去,但还是将其视作生活的一个可选项,只是“暂时”不去而已。这自然是一种矫情,但最好的相忘于江湖,难道不是仍然保有相见的机会么?
我知道,即使到今天,还是有不少人保有着逛旧书集市的习惯,这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我只要想到这样一种美好的旧时风物,因为有人参与而令其保持真实世界中的活力,我就感到一种莫大的安慰:嗯,它没有因为我的疏离和漠视,而渐行渐远。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潮中,很多旧时风物都在褪色中,这或许是一个经济规律。但人类的独特情感就是:在承认规律、接受结果的同时,固执地想放缓这一过程,让过程飞得更久一点,甚至身体力行地做一个“不合时宜”的人。
好在,如我一样很多年不去书市的人,或许还可以这样宽慰自己:我们还在阅读,读书和买书只是换了另外一种形式存在,它还在那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庙和书市参与构建的青春阅读回忆,已经内化在我们的生命里。书市可以消逝,但它带给我们的成长不会消逝,这条生命的文脉还在静静流淌。因为成长,回忆更加珍贵。
唏嘘之余,我想,一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还是默默希望:文庙旧书集市还会在两三年后回来,无论是以哪种形式。据说,阅读大体上总有这样一种效果,就是让我们对生活的过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
编辑|王磊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更多澎湃精彩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