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掐灭事故“火星”|澎湃社论
每一次事故,都是对当下和今后的一次提醒。
”
事发现场。 截屏图
今天上午8时20分,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222号发生爆炸,目前事故已造成4人死亡、3人重伤、44人轻伤。现场视频显示,街道上一片狼藉,附近部分建筑有坍塌。
就在一周前的10月14日,台湾高雄市“城中城”大楼发生火灾,造成46人死亡、41人受伤。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随后下发通知,要求深刻汲取台湾高雄火灾等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加强当前消防安全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通知还提出了诸多较为细致的要求,如全面排查整治商住混合体建筑火灾隐患;结合秋冬季火灾规律特点,组织全面排查,及时整改隐患问题;对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要盯住不放、一抓到底,果断采取关停、查封等有力措施督促落实到位等。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眼下已进入秋冬季节,降水减少、空气干燥,也是各类火灾事故的高发期、易发期,更需要各地方各单位打起十二分精神,严防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据央视新闻消息,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南街222号,即王二牛烤骨头店。20日晚上,附近市级燃气管线维修,该饭店处于停气状态,于21日早上恢复供气。目前燃气公司确认为燃气爆炸,但是正在排查饭店是否在停气期间使用液化气罐。
燃气安全,向来是消防安全的重点关注领域。今年6月13日,湖北十堰一集贸市场发生重大燃气爆炸事故,造成26人死亡,138人受伤,教训沉重。10月2日,应急管理部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并指出,燃气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暴露出一些地方和企业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缺失等突出问题。
有突出问题,就要有针对性的重点整治。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事故的发生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安全阀”一定要时刻拧紧,“火星”一定要及时掐灭。不要觉得防范工作太细、太多、太烦,更不要觉得这些工作没意义。
今年9月1日,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明确,安全生产工作应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安全感的建立,正是在于日常性的预防,在于把保障工作提前做到位。
下月初,2021年“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就将启动。这既需要政府机构、消防部门、企事业单位等进行联合演练,强化应急联动,也需要全体居民的广泛参与。拧紧燃气阀门、杜绝电动车楼道内充电、不乱扔烟头……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应当在思想上形成红线,在行动中形成习惯。
安全无小事,也无事后诸葛亮。每一次事故,都是对当下和今后的一次提醒:各方拧紧“安全阀”,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捉矢于未发。
编辑|王磊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更多澎湃精彩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