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超越贫穷,从来不是有钱就可以
努力让自己优秀,也尽力去回报社会,这是“走出贫困”最好也是最短的路。
”
文 | 张丰
在清华大学“树洞”,有一位安徽籍的学生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2014年前后,他读清华,那时已经可以乘坐高铁,他却只能乘坐T35空调列车。高考成绩排在安徽省前10名的他,有5000元新生奖学金,再加上助学金,够他生活了。他给自己的规划是,每个月控制在400元以内,每一顿饭都精打细算,菜谱让人看了想哭,但他还能每月剩下100元。
这种经济上的捉襟见肘,对一些年轻人来说,可谓“触目惊心”,却震惊不到我。2003年左右,我在北京读研究生的时候,听说中国农大有一个女生每天只吃馒头,让当时也相当贫困的我感到惭愧。
这个清华同学坐T35的经历,在我眼里也司空见惯。现在人们普遍坐高铁,以为T35是普通火车,但在我读研的年代,“T”字头(特快)列车,属于最高级别的列车。2005年,北京到上海的普快列车要开26个小时,我可以一直从北京站到上海。
这不是否认他的贫穷,我和他一样,都属于自己时代里的贫困者。不同的是,时代进步了,他的同学可以坐高铁,我那时的朋友普遍是硬卧,已经让我羡慕了。后来我工作了,特意坐了一次成都到郑州的卧铺车,满足自己的心愿。
这不是比谁更穷,而是强调在他的故事中,贫穷的那一部分没有打动我,真正打动我的,是他是如何“走出贫穷”的。
读本科时,他在北京很快找到了门路:出去做家教。在他的辅导下,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期末考试考了98分。读研时,他又可以帮老师做项目,挣一些钱,他甚至可以每个月可以攒下400元,去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
这才是最动人的地方。
“走出贫穷”,不仅意味着解决自己的贫困问题,还意味着有意愿、有余力,去帮助社会上的穷人。他由自己的命运看到了其他人的命运,决定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回报社会。
他的自述中,不止一次提到“德行”,这个词源于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是这样理解的:“我们所得到的一切,应该有相应的德性去支撑”,“我接受了这一切,那么我就应该做出相应地回报,匹配我的德行。”
真让人赞叹。在这位学生心中,父母健康,自己求学一路顺利,就是上天的馈赠,自己只有提高自己的德性,才能“匹配”。
这就是道德的真正含义。它是用来约束自己的,是坦诚的,是与自己灵魂的对话,他通过提升自己的内在(德性)和外在(知识技能),最终走出了自己的“贫穷经验”。他成为一个内心自足的人,而不是一定要去挣多少钱,不用等到自己成为大富翁给母校捐一笔巨款。这让他摆脱了贫穷施加给人的局限。
贫穷作为一种处境,其可怕之处是给人的内心造成阴影。很多年以前,有一句经典的话,“我奋斗这么多年,不是为了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讲的是一位名校学生很“争气”的故事。但是这种“争气”,某种程度上说仍是扭曲的,是在攀比,或者是在等待“报复”的机会——自己成为“人上人”的那一天,一定让你们知道我是谁。
这种心理,和另外一个曾经的网络流行语“凤凰男”很像。有些农村出来的孩子,可以读好大学,挣不少钱,但仍然对出身感到敏感,集中的体现就是自卑和自大时常交织在一起,不能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去,特别想摆脱早年贫穷的经历,最终反而让自己在心理上陷入泥潭。
摆脱贫穷的路径有两种,第一是保持开放性,不要拒绝别人的邀请,去尝试品尝美酒和咖啡,接纳不同的生活,这一种路径是“外向”的。另外一条道路,就是这位清华学生讲述的,是内在的、拷问自己灵魂的,不认为自己的贫穷是巨大的不公,相反,父母健康,自己成绩良好,就已是一种恩赐,自己要提升德性,回报这种恩赐。
努力让自己优秀,也尽力去回报社会,这是“走出贫困”最好也是最短的路。这名清华学生做到了。我们的社会有这样的年轻人,让人欣慰。
编辑|甘琼芳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更多澎湃精彩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