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沙:那一转身,就是永恒——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观后
那一转身 就是永恒……文/风吹沙
那一转身 就是永恒……
文/风吹沙
本来不想写的,这部电影第二遍看了,第一遍时间太久,情节忘了差不多。
《西伯利亚理发师》,编剧、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俄罗斯著名导演,被誉为俄国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1998年的电影,还看过他的俄版《十二怒汉》(当然没有美国那部同名电影好看),最著名的应该是《烈日灼人》了,给我的印象太深太恐怖,完全超过这一部。促使我不得不写的原因,是电影最后的心动,整部电影就不剧透了,看电影人都知道,尽量少剧透。
电影拍的有史诗感,反映了俄罗斯民族在沙皇时代的风貌。广袤的大地、冰雪覆盖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红场、皇家阅兵、民族节日狂欢、冰上搏斗、伏特加、决斗……这些极力展现的俄罗斯元素的风貌,是对这片土地的讴歌,是这个民族的不能丢弃的精气神。
捍卫心灵的一次纯洁转身。 爱情不是添加剂,是高贵血液中神圣不可侵犯领地。这是具有和俄国大作家一样名字的安德烈托尔斯泰爱上美国女人珍妮所秉持的原则,为此他去决斗、雨夜狂奔、不计后果的表白、拿琴弓狂怒的抽向将军,最后是流放去西伯利亚……
年轻的冲动,爱情的神圣,不可侵犯的高贵,谁没有年轻时不计后果的行为。
这是一次骤然转身,是为捍卫心灵的一次纯洁转身。从此,在那片辽阔苦寒的大地上,接受一辈子的洗礼。
这种年轻的冲动和捍卫,触动了我心底深处的某种东西,它让人感动。当然,可能许多人都认为是傻,用一辈子去赎年轻时的一次冲动。
在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国度,这是不可理喻的。我们不会为了某些虚无的不实际的东西去付出大的代价,对他人坚守的道德、良知、品质总有讥讽和排斥。
《西游记》中,我们关注的不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唐僧取经,我们是看孙猴打怪,是嘲笑猪八戒,是看妖精,至于历经磨难的困守,心灵的坚持,没人关注。
但正是这样的坚持,成就了灵魂的高贵,这是人性厚重的地方,是灵魂卷曲的地方,是精神所向,是无与伦比的生命讴歌。
追寻真爱的一次永恒转身。 珍妮来了,用了十年时间,坚守着自身的秘密。可只用了二十分钟,一切的所向、坚持、等待,都成烟云,她知道,来迟了,这一迟就是永恒错身。在那小心翼翼的推门,在静谧的小木屋里,她一步步走向真实,泪水无声……除了转身,别无他途。
珍妮驾马狂奔,离开了西伯利亚,离开广袤的草原、白桦林、村庄,身后是无尽的决绝和荒凉。
就象万千次兜转,就是为了到这里一样,此时义无反顾地离开,更是与心灵的一次割裂,抛下和了断。这里已不属于她,十年,对某些人某些事很短,对有些人和事,就是永恒。
我很佩服这样的决绝,就象义无反顾的扑入,在一个巨大情感投入里的巨大抽身,所需加持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有时候我们认为是生活背叛了我们,但是很久以后才发现其实是我们自己背叛了自己。"珍妮对安德烈说。
人生若只如初见……
已经和羚羊、虎豹、狼豺一样敏捷的安德烈跳山坡、穿森林、趟溪流,与大森林融为一体,他远远的望着珍妮离去,慢慢点燃一只烟,再无昔日里的冲动,只有眼睛颤抖了下,青春如歌,那一刻已遥远。
我们秉持和坚守某些内心深处的品质,并为此付出巨大代价,这是成本,让你负重,但此生安宁,岁月静好。
二〇一八年一月二十八日
作者 · 简介
风吹沙:坐标安徽。喜欢读书和诗歌。读书是为了追寻常识。
以文会友,以真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