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察 | 再谈技术降级与引进技术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亮仔牛奶 西北野战军 2021-01-22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听人好好说话呢】


昨天写文章谈了谈韩国工业发展的一些情况。可能是状态来了,顺便把谈论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发生了“技术降级”现象举例说明了一下。


然而我万万没想到,我没有受到来自公知恨国党的围攻。反而是工业党大佬对我口诛笔伐——在他看来中国改革开放不存在技术降级情况。



我本来以为这是个讨论问题,但对面始终坚持我造谣,对方已经预设我是一个“只知道运十、红旗”的人,天地良心啊,我从来没有拿这些举例,对面已经画个靶子开始辟谣了。


有了前车之鉴,为了广大读者着想,阅读本文请注意一下


一,如果谈及爱国主义就想到U型锁,请速离开。虽然U型锁伤人的凶手就没接受过什么教育,但能在不少中国人心中算是接受完整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可以代表全中国爱国者……有这种逻辑就别看本文了,放过彼此,岁月静好。


二,如果谈及“独立开发自主创新”就精神错乱,满口『中国技术落后』『需要引进技术建立标准化』,眼前浮现『运十』『红旗』字样,时刻准备扣帽子搞批斗。



请务必放弃阅读!生命安全最重要!

 

但是我保证两点,

 

一是我不会涉及太多爱国主义的说法,只是谈一些发展故事。

 

二是本人绝对不会以『运十』『红旗』『株洲厂』为举例,虽然我不知道工业党大佬们经历了什么痛苦打击,以至于用有色眼镜看我这么一个悲惨的营销号简直莫名其妙。但我还是保证做到:万一不幸被某先生看到了,他和他的小伙伴也不至于群魔乱舞神经失常,再冲过来给我扣一个极左的帽子。哎呀,其实他们怎么骂我都无所谓了,我尽力做到敬老吧。所以请放心观看,也请某先生和他们的朋友放心,别着急咬人了,极左毛左XX余孽的帽子缓一缓放一放行吗?

 

下面开始正文。(信息量极为巨大,高能预警)


先解释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技术降级并不是改革开放开始,而是在特殊的那十年就开始了。看过我微博的朋友都知道,1958年中国的工业有出色的成绩。但是我限于字数没说清楚的是,中国在1958年的工业成绩是国家政策扶持,企业灵活发展的共同结果,比如企业开设学校,使很多零基础的工人成为技术人员。企业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在全国遍历寻找进口材料替代方案。企业为国家提供应急过度产品的过程中突破创新(中苏交恶时期中国企业面对不亚于2018中兴危机)



然而计划体制傲慢起来,当企业的发展没有纳入国家计划内,就丧失了合法性。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钳制。因为国家计划部门也不是万能全知的:


计划部门既不掌握需求的信息和知识(国家给774厂下达的计划只占产能10%不到)

也不掌握材料供应的信息和知识(当时全中国企业都是自力更生解决原材料和替代零部件方案)


更不掌握技术变化的信息和知识(谁也想不到中苏会交恶,也不会想到苏联会撤专家,所以企业为国家解决应急过渡产品完全是被逼的,根本不可能计划到)。

 

所以计划体制是必定会导致中国技术发展出问题的。举个例子,当时亚洲最大电子管厂北京电子管厂(774厂)在1959年就拉出第一根锗单晶,使得中苏交恶时期即便是苏联停止供给锗材料也可以正常生产,中国半导体硅材料和硅器件的开发也是在774厂,然而四机部急于全国铺开,要求774厂不断的移交锗硅器件生产线,结果导致本来在技术探索需要重点投入,狂肝重氪的企业只剩下一条内裤(1967-1968年774自己只剩下一条锗低频小功率管生产线)。



这还不是最惨的,774厂在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道路上几乎是被国家计划不断拆散又重组,比如1965年774被分为774、775(北光)和700(建中),结果1970年775又并回774。这么来回折腾对企业生产与发展技术的影响还算小的,774厂在之后的岁月里几乎是承担大量的中国建厂支援项目。当时中国的思路不是依托现有企业,而是新建专业化工厂,也包括当时面对苏联威胁将产业战略转移偏远山区。这等于让企业处于长期失血,无法阻止有效的技术攻关队伍。甚至军管制时期,774发展晶体管半导体反而被训斥“电子管厂搞什么晶体管!电子管就应该好好做电子管!”现在看来真的是英雄落泪十分委屈。

 

我这里给大家报一个数据:1956年至1984年的28年里,北京774厂援建部属厂、所18个,地方厂、校13个;输送干部2186名,技工1326名。774厂历年开发500多个产品,有230个被国家计划划拨其他企业,自己不得参与生产。而在这30年里,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经济规模一直没有扩大,774厂反而丧失形成规模经济的能力。就这样迎来改革开放,774厂明摆着死路一条啊。

 


在不少老一代的记忆中,不少企业曾经辉煌,却似乎一夜之间就完蛋了。真的是他们在改革浪潮中不堪一击吗?英雄迟暮,不该受辱,放尊重点,留点口德。有些人别说得那么轻松,我认为工业党也是将良心,讲人性的吧?

 

中国从1960-1970年代,客观存在『技术降级』,这个阻力是国家计划体制傲慢钳制企业发展,那么改革开放后,国家计划体制开始调整宽松,企业应该获得技术升级的大好时机,然而中国企业走得并不顺利,『技术降级』影响依然存在,并长期影响,这是为什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是当时的主旋律吗?是什么成为了新的阻碍因素?

 

回答这个问题前还是要说个point:其实说到引进技术,除了苏联在一五期间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中国引进外国设备和技术也不是新鲜事,1968年774厂就把引进的全套日本设备支援了4430厂。中国引进技术即便是在上世纪50-60年代也不是稀罕事,当年援助罗马尼亚中央还企图以罗马尼亚为『西方科技橱窗』,有一个中年干部开启了传奇的……(等等!咱能不作死吗?我也专门写过这一段,链接在这里自己去看行吗http://t.cn/E56YYzN )



问题是出在态度上,我这里以历经774厂和北京东方电子集团(简称京东方,京东方也是774厂重组后的名字)两个时代的一位资深工程师(1985年大学毕业进厂)在2013年5月接受访谈的回答启发大家思考。

 

『我进厂的时候,单晶炉什么的都还在那儿。工厂的技术虽然落后但却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自己什么都会做。例如,现在的年轻人一搞开发就会说,没有这样的材料或设备就没法做,总认为有很多制约。但我们在电子管厂开发新产品的时候就不受这种制约,需要什么就自己做什么,包括测试的仪器、设备、工具都可以自己做,不出工厂院子就能自己做。……我在那儿受益特别大。因此,我现在做技术开发的时候这么一种观念:无非是把(协作)圈子扩大,让其他人来配合你做,没有现成的材料、设备都不是障碍,障碍是没有帮手。搞技术开发不是看有没有现成的设备、材料,这些都要靠自己去找,无非过去是在工厂院里找,现在是找其他厂商配合。只要你的技术提案有价值、想法有价值,其他厂家都可以配合你。我的这种思想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那时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搞全新的技术,但现在回想起来,原来技术开发是可以那么干的。』


引进技术只是中国获得技术的一种手段,不是唯一途径。即便是技术封锁时期,独立开发自主创新也并不是闭门造车。只是后人忘记了,想起来也瞧不起。

 

有一个故事,说有位长者去中国某研究所。问询有什么困难,单位里各种张口,有的说钱,有的说没设备,各种各样。长者最后发话,钱的问题我们解决,设备我们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能解决吗?在场的人们安静了。



我们忘记了什么,我们混淆了什么,我们现在应该拾回什么。

 

于是就出现了我之前微博科普中国改开『技术降级』的部分乱象——有本小说《材料帝国》就描述过当年中国各地方盲目上马洗衣机项目。我在po文http://t.cn/EVdmnIK 以彩电行业为例,各地盲目引进西方的生产线却『没有考虑技术引进』,对!当时中国连『技术引进』的概念居然都没有。我说的『技术降级』就是关于这一段。

 

我被工业党大佬们扣帽子的那个po文引用1985年李铁映的谈话亲口承认“七五”期闻,中国无法解决1000万台彩电的生产任务。因为『没有买技术』。

 

对,你没看错,『没买技术』。

 

很多工业党振振有词,举出很多工业大项目通过引进外国技术建立标准化,一下子摆脱了过去老旧破的格局。确实有这些成绩。我也很高兴看到这些成绩。这些是『引进外国技术成功的案例』,甚至是『非但引进外国技术,而且被应用于自主创新独立开发的成功案例』。比如微博著名汽车博主@懒得注册,他就写了一篇po文启发我,我摘录部分文字给大家看看,心潮澎湃

 

『中国人在斯太尔桥上下了极大的功夫,培养出全国80%的重卡传动系设计人员,截至目前位置,等于是把斯太尔桥重新设计了几个遍!如果把现在生产的斯太尔桥拿来和86年的斯太尔桥放在一起,外观上看不到多大区别,无非是换了端盖,制动鼓加宽,换了行程开关,再有就是悬架连接附件的变形,仅此而已,但事实上真的这样吗?这么说吧,现在的斯太尔桥上的每个零件虽然看起来和原始状态一样,但是无论材质、加工工艺、设计变形、技术级别都有质的飞跃,拿一个结构来说,轮边行星架的加工方式与原始设计简直天差地别,不但加工精度提升了一个等级,而且生产节拍缩短了近80%,这是原来没法比的,再比如中桥贯通轴轴承座,因为原始设计缺陷导致的一直无法解决的加工同轴度问题,我们用最新的轴承单元技术解决了,不但解决了,而且整桥的综合传动效率高达97%!世界一流水平!而这些都得益于这么多年来无数设计人员一边重新设计一边研究改进,才使70年代设计的产品到今天还能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所以,技术引进有用吗?有用!很有用!』



看见了吧?这才叫『技术升级』,这才叫『技术引进』,这还是『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的典型案例。然而,是不是所有的行业都是如此成功的啊?有些技术能买,可有些技术买不来怎么办呢?改革开放又不是科技比赛拿个大红花的就ok的,是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当年有句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忘了?

 

用『国外现成的解决方案』实现『投产即盈利』是很多企业的『成功之道』。至于技术消化,技术吸收需要的时间与金钱,甚至可能承担的风险和亏损的研发创新都被否决掉了!中国当时多少企业根本急不可耐。哪怕是赚个血汗代工辛苦钱也是抢着上马?『技术引进』在当时天子脚下都是可以打哈哈的,比如京东方集团边上的『北京·松下』,这个中国企业合资『引进外国技术』的真实情况是:外资对合资公司收取技术转让费和提成,且固定死了。中方仅仅负责装配,有问题外资公司派技术解决。合资公司不用研发。尤其是日本合资方对知识产权看得极重,合同中都会写明“技术出问题我负责”,合资公司是不可能有新的技术开发,责任权利都在日方。当时京东方向日本·松下供货根本拿不到认证,完全被日方控制,任何新管型的开发实际运作都要在松下开发向松下请示。



这种合资对中国方面是压倒性的不利,『北京松下』从成立到关闭,22年里,没有让中国人设计一根管子啊!一根管子都没有啊!全部技术都是松下负责,绝对不允许中国介入,即便如此,北京不但接受了,中央领导人视察也没有发表意见。大家看着生产线上源源不断产出的显像管,并没有考虑到未来会发生什么灾难。

 

@磁暴步兵蟹什卡 告诉我『 简单来说就是引进技术之后变成生产者还是变成买办』

 

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然而赚钱才是硬道理。即便是日本锁死了技术,收取了高昂的技术转让费和提成,但是赚钱啊,赚大钱啊!赚多少钱你们根本想象不到,我给你们说个真人真事,1995年京东方计财部副经理陈炎顺和王彦军去找『北京·松下』要分红,别看京东方是持30%股份的股东,却始终像叫花子一样被人看不起。当时对方也很豪爽,要求京东方两位干部喝酒,一杯酒20万,于是这两个人一口气喝了20杯。陈炎顺回家路上因为刮蹭一辆面的被揍一顿,第二天上班才发现脸都变形了。而要来的这400万是给集团公司发工资的钱!这个访谈是2014年9月23日陈炎顺亲口述说。

 

所以你们很难想象当时只是做装配工艺就可以赚大钱。这样的企业在当时中国有千千万万。反而是希望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独立自主创新开发的企业,因为资金困难,技术风险,没有市场而山穷水尽饿死路边!774厂死掉就是因为组建了超净生产车间用于改良技术打算做新产品,然而中央来人发话了,落成之日就是停产之时,当时军方订单是774唯一的希望,然而中国军方当时自己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何以保全774厂呢?!

 

这里就要说到一步步走向灭亡的上海广播电视工业集团(上广电)。上广电是中国发展液晶国产化项目的领头羊,与日本NEC合资,花了100个亿,购进了日本的第五代液晶生产线。上广电从此没有好日子。因为上广电的技术部门全部由日本工程师掌控,中国人不沾边,从上游关键零部件、设备、材料都被日本企业控制,这等于说成本是日本人说了算。上广电是看着自己一天一天走向亏损,却毫无办法。2009年4月份上广电解体了。它创造了一个耻辱的记录,是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倒下的第一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

 


其实,赔钱不可耻,亏损不该怕。胜败乃兵家常事,商业有赔有赚。但上广电可耻在于,手脚被外资捆绑,看着亏损却毫无作为。我们都不知道,其实上广电里的中国工程师们,都是好样的。很多中国工程师都是日韩留学,在外企工作,并且有深厚的从业经验与技术实力!他们从2004年开始就做过努力,试图技术自主设计新技术生产线。但是上广电这个集团本身是上海电子工业集合起来的集团。『在这个集合体里的每一个单元,都是严重依赖外国技术没有独立能力的。』不要光看赚钱赚的多,离开外国技术的氧气瓶说死就死。这样的集团,虽然招募了大量优秀的中国工程师,他们的努力都被来领导层的犹疑不决化为乌有。

 

这才是我反复强调的『技术降级』,这个悲剧不仅仅发生在上海,也发生在全国各地。随着中国廉价劳动力榨干榨尽,随着市场技术淘汰,多少中国企业面对外资逃离束手无策?多少地方政府面对空空的厂房和惶恐的工人?我之前po文描述2007年开始中国八大彩管和三个玻壳厂,这个产生了95%价值的中国彩电供应链体系死得干干净净。他们明明是有技术的,例如河南安彩集团当初差点被日本合伙人害死,生产线还被隐瞒一道工艺导致废品率奇高,后来组织攻关拿下技术,做成世界最大玻壳生产基地。但是,为什么日本厂商从生产显像管到液晶面板能够过度,韩国人也可以,中国台湾省也做到了。为什么中国大陆企业就只有死路一条呢?

 

安彩最后不甘心等死,强行上马了液晶项目,结果是来不及,为什么呢?

 

咸阳彩虹(4400厂)最后只有在玻璃基板和蓝光有所尝试,并没有进入液晶产业,为什么呢?

 

(这部分在2019年2月16日我主持的《液晶战争》有详细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我并不指望『技术降级』能获得一些工业党大佬的理解,像我这种无名鼠辈挖掘的材料,不过是个例,个案。但我依然要强调的是,中国制造2025就是想彻底摆脱『技术降级』的影响。中国不仅仅要解决贫困问题,不仅仅是靠出卖廉价的劳动力做代工组装,而是希望做到将西方先进技术引进,独立开发自主创新,解决中国市场的问题,并解决世界的问题。中国要『技术升级』,不仅仅是要完成国产化,而且要将别人正在探索的,也猜到,别人对未来构思的产品提前做出来。



这种事情已经实现了,2011年韩国抛出AM-OLED方案的时候,中国媒体哀鸿遍野,说京东方生产线还没上马已经落后。他们不知道,京东方的技术部门已经有近5000人规模,其中有大量的韩国专家,部分台湾省专家,少量日本专家。京东方已经通过生产探索出AMOLED的解决方案。鄂尔多斯的AMOLED生产线于2013年投产,而要知道这时候韩国人承诺2012年下半年上架的电视还不知道在哪里,2013年的样机55寸要8万人民币谁买啊!

 

韩国人本来想用技术淘汰洗牌液晶市场,结果把自己洗了,2013年开始,韩国的AMOLED耽误了自身液晶生产,京东方反而成了韩国手机电视的平板供应商,日本厂商推出4K技术让韩国人更是雪上加霜,还是京东方继续赚韩国的钱。想起2009年韩国趁火打劫,真的很感触。

 

这里给你们看一张示意图,京东方到2014年通过8个生产基地和万人研发团申请专利的趋势图


(2014年京东方提交专利数为5116件2014年京东方提交专利数为5116件)


这里说一下从2007年开始,京东方有了成都4.5代线,随着每一年发展获得了新的生产基地,到了2014年已经拥有8个生产基地,专利数激增使得京东方2013年就已经把三星LG夏普一类厂商压倒。不要说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现在谁引进谁还不知道呢!打专利战争试试看啊!

 

其实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觉醒,比如《大国重器》里那些重工制造业,他们都是积极把外国技术真正做到引进吸收,而且不是单纯的复制,而是自主创新,能做到把国外的同行挤兑的拒绝邀请参展参观的地步。

 

而中国一些企业,比如青岛海尔集团,在和德国海尔进行合资的时候,将技术合作放在比赚钱更重要的位置上,是真正通过合资拿到了技术和设备,企业也因为合资改革一新(熟悉海尔历史的可以了解一下海尔的厕所革命和砸冰箱历史),不要以为海尔只是个做冰箱的,上世纪90年代起10年里,海尔先后兼并18家企业扭亏为盈,1995年海尔兼并红星的时候,红星负债率144%,三个月扭亏为盈,被哈佛商学院收录案例,叫《海尔激活休克鱼》。有意思的是,引导青岛双星改革的柴永森也是从海尔走出来的。这个老国企最后走出僵局,收购韩国锦湖轮胎,技术升级跨越的故事,就在今年春节央视第一财经的《改变世界--中国接触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中播放!


(青岛双星轮胎董事长柴永森青岛双星轮胎董事长柴永森)


所以我谈『技术降级』并不觉得羞耻,就像我自己给学生做检讨,声明我的不足,作为一名非985211的普通本科教师,我知道自己要更多努力加强业务学习。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就有出现了『技术降级』,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经济发展繁荣表现掩盖了很多企业『技术降级』的问题,但是我们反应过来了,我们发现了,我们迎头赶上,我们喊出中国制造2025,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说实话,如果工业党还要讲面子,还要扣帽子,还要玩党争,耍傲慢。我真的觉得,这是对工业最大的耻辱。也是对工业科普,号召工业文明的教育的最大障碍。为了我们祖国的未来,为了更多的少年投身中国工业建设,我们需要反思总结,勿忘历史,珍惜当下。

 

虽然很忙,但是还是一口气写出来了。想到哪里算哪里,要扣帽子随意吧,我这样还算极左?瘫软


所以我谈『技术降级』并不觉得羞耻,就像我自己给学生做检讨,声明我的不足,作为一名非985211的普通本科教师,我知道自己要更多努力加强业务学习。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就有出现了『技术降级』,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经济发展繁荣表现掩盖了很多企业『技术降级』的问题,但是我们反应过来了,我们发现了,我们迎头赶上,我们喊出中国制造2025,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说实话,如果工业党还要讲面子,还要扣帽子,还要玩党争,耍傲慢。我真的觉得,这是对工业最大的耻辱。也是对工业科普,号召工业文明的教育的最大障碍。为了我们祖国的未来,为了更多的少年投身中国工业建设,我们需要反思总结,勿忘历史,珍惜当下。

 

虽然很忙,但是还是一口气写出来了。想到哪里算哪里,要扣帽子随意吧,我这样还算极左?瘫软




本文作者@老师节操掉了一地


-  往期文章 -


🔗:观察 | 看韩国工业发展,解释中国改革开放后『技术降级』

🔗:兵语 | 好兵,阿庆

🔗:汤圆VS元宵,谁胜谁负?


-End-

微博@西野_Northwest,转载请后台留言

投稿邮箱:Northwest_Corp@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