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可下载打印】

 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猜你肯定喜欢下面的考试资料,只点击蓝色字就可以下载了哦!


语文试卷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11套)【可下载打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15套)【可下载打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15套)【可下载打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15套)【可下载打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试卷(15套)【可下载打印】

部编版一,二年级下册期末试卷(15套)【可下载打印】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试卷【可下载打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可下载打印】

2020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可下载打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可下载打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可下载打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全册复习资料【可下载打印】一年级下册期末30篇课外阅读训练题【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30篇)【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题【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题训练-答案【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训练题(含答案)【文末查看下载说明】

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1)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从上期平常学习和期末考试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1、数与代数本册教科书有关数与代数的知识安排了分数;分数加减法和方程。这几部分内容 联系是紧密的,分数的学习是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以及学生前面掌 握的整数四则计算是学生学习方程的基础。

2、空间与图形本册教科书在空间与图形安排的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中, 充分体现“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通过观察物体、制作模型、数学实验等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在这些表象的支持下,通过亲身体验来帮助学生获得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本质特征的 认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 本册教科书的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折线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形式。学习重点不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上面,而是放 在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来了解信息,应用信息上面,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达到增强学生统计观念的目的。

4、实践与综合应用本册安排的综合应用有三个: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一年吃掉“多少森林”,发豆芽。在编写方式继续采用了程序性的活动方式,为学生设计出基本的活动程序并指导 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活动,并在每个程序下面都给学生留有记录、分析、计算和写建议的地方,明确要求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能找出10以内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知道分数和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联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3、会进行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运算及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 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并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6、通过实例,了解体积(或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单位长度的实际含义。

7、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8、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9、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10、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察和统计观念。

四、教材主要特点

 1、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3、重视学具操作和数学实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4、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5、配合教学内容安排数学文化,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 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学习中,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生动有趣, 富有现实性和数学意义的教材, 以便于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但随着年级的增高,教材中安排数学知识的难度加深。所以,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二)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每个在校的儿童,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 活动经验与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可以广泛的接触到数、 量、空间、图形、数据、可能性、关系等丰富的数学世界。因此一方面注重日常生活、现实空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即学生已有经验、知识、能力、情感、态 度、兴趣等。使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 (三)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我在教学中也力求保持和发 扬这一传统,并做好以下两点: (1)加强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2)努力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 、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并非是机械地去重复历史 上的“原始创造” ,而应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小学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 是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 联系,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基本的实践能力。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安排一些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奴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 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 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量单位、 计算法则和基本数量关系。 对计算的要求适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计算速度存在的差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计算速度;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算法,不用单一的思维理解算理。 (六)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教学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在评估结果的处理上,注意多种方式的结合,是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尽量做到试题 类型多样化,难度适当,不出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着重观察计算的正确性,计算中的思考活动,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更 多的重视自身的纵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而不是首先关注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评价体现激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 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七)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多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帮他们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课时安排

内 容                             课 时                  周 次   

(一)倍数与因数                        12课时            第1周-—第3周

(二)分数                              13课时            第4周-—第7周 

(三)长方体、正方体                    15课时            第7周-—第10周

(四)分数加减法                         6课时            第11周-—第12周

(五)方程                              14课时            第12周-—第15周

(六)折线统计图                         3课时            第16周-—第16周

(七)总复习                             5课时            第16周-—第17周
(八)测试与评讲                      根据试卷情况处理     第18周—-期末
 此计划于2016.2.23日开始执行,若有不恰当之处,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予以调整。

 

 

                     计划人:宛杰

                      2017.2.13

  

 

第一单元 倍数和因数

      倍数、因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乘法关系的进一步理解,理解倍数、因数的概念,了解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

    2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介绍有关数学的趣味知识,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倍数和因数,并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教学过程】

NO.1

    一、故事引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的数学学得好吗?认识这些数吗?(板书:0,1,2,3,4,5……)

        生笑并读出这些数。

        教师: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数吗?学生:自然数。

        教师:在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有许多非常有趣的联系。今天,我们在非零自然数中来找一找。(板书:非零自然数)什么是非零自然数呢?

        学生:就是不包含0的自然数,也就是1,2,3,4……(教师擦去“0”)

    二、自主学习

        教学例1

        教师:现在给你们36个士兵,要求每排人数一样多,有哪些排列形式?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

        学生思考。

        教师:你是如何安排的呢?

        学生:排成4排,每排9人。

        教师:我们可以根据他的安排来写个算式。

        生1:4×9=36。

        生2:36÷4=9。

        (板书两个算式)

        教师:4,9,36这3个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4和9相乘就得到36。

        生2:36能被4和9整除。

        教师:我们可以这样说:4和9都是36的因数;也可以说:36是4的倍数,也是9的倍数。(板书)大家说一遍。

        教师: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吗?我们直接用36=()×()的形式来表示。

        学生自己试着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教师:36的因数包括哪些?

        学生:1,2,3,4,6,9,12,18,36。

        教师:36最小的因数是谁?最大的因数是谁?

        学生:36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自己。

   教师:把书翻到第3页,填一填。观察这幅图,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找到36的因数的?

        学生:看哪些数相乘能得到36,这些数就是36的因数。

        教师:反过来,36就是这些数的……

        学生:倍数。

        教师:我们根据12×3=36填空:12的()倍是36,()是12的倍数。

        学生:12的3倍是36,36是12的倍数。

        教师:36还是哪些数的倍数?

        学生:36还是1,2,3,4,6,9,18,36的倍数。

        教师: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36是它所有因数的倍数。倍数和因数是相对的,A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你能举个例吗?

        学生:6是3的倍数,3是6的因数。

三.巩固

四.课堂小结。

NO.2

一.复习引入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2

        教师:下面我们来看,怎么找一个数的倍数。(出示:在6,30,55中,哪些数是6的倍数?)你能判断吗?

        生1:6是6的倍数。因为6=6×1。

        生2:30是6的倍数。因为30÷6=5,30能被6整除。(师出示:整除)

        生3:55不是6的倍数。因为55不能被6整除。

        教师:我们刚才是如何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6的倍数的?

        学生:看这个数能不能被6整除。

        教师:你能在1~100的自然数里,找出7的所有倍数吗?

        学生:7的倍数有7,14,21,28,35,42,49,56,63,70,77,84,91,98。

        教师:7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学生:7的最小倍数是7。

        教师:那8的最小倍数呢?

        学生:8的最小倍数是8。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就是它自己。

        教师:我们能找到一个数的最大倍数吗?

        学生:找不到。

        教师:所以一个数的倍数有无限个。

       2.课堂小结

        教师:从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倍数和因数是两个非零自然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这跟我们以前学的一个知识联系非常大——那就是整除。如果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教师:对于倍数和因数,你们还有什么发现或者疑问吗?

 三、课堂活动

        教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家人团聚。(示范:先请1个学生上来,说出自己的学号。下面的学生中,谁的学号和他的学号有倍数或因数关系的,就跟他是一家人,请站起来,并说出自己的学号和这个同学的学号的关系。)

        1完成书上第3页的课堂活动

        (1)第1题,先跟同桌说一说,看谁说得多,然后请几个同学说。

        (2)第2题,先独立判断,然后引起争论,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3)第3题,独立完成,看谁写得多。教师最后总结一下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作业:练习一(根据时间灵活安排)

 

                             2,3,5的倍数特征         

 NO.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奇数和偶数,知道2,5的倍数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经历探索2,5的倍数特征的过程和圈数、涂色、走迷宫等数学活动,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体验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探索2,5的倍数特征,认识奇数和偶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2,5的倍数的特征与它们的个位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生活中的自然数:全校学生人数、班级人数、邮政编码、工资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1.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很多信息与数有关,例如全校学生人数是1876人,全年级有265人,本地区的邮政编码是400700……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课前所搜集到的生活中的自然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5,1,40,22,18,25,265,1395,1876,310016,400700,7220……

        教师:如果现在我们把黑板上的人数、邮政编码、工资都看成一个数,你们能不能马上判断出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2.揭示课题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2,5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奇数和偶数(教学例1)

        教师:要研究2的倍数特征,就先找一些2的倍数来观察。请说说,2的倍数有哪些?(2,4,6,8,10……)2的倍数说不完,说明2的倍数有无数个。

        教师:观察2,4,6,8,10……它们是2的倍数,也就是能被2整除的数。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吗?(偶数)偶数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双数。偶数是几的倍数?偶数能被几整除?0是不是偶数呢?你是怎么想的呢?(0能被2整除,0是偶数。)

        教师:偶数有一个好朋友,知道是什么数吗?(奇数)怎样的数是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单数。)

        试一试:哪些数是偶数?哪些数是奇数?

        16 21 34 58 70 87 92 99

        教师: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关键是看什么?(看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能被2整除就是偶数,否则就是奇数。)

        2.探索2的倍数特征

        教师:“试一试”中的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2,4,6,8)个位上是1,3,5,7,9不行吗?请任意写一个个位上是单数的数,验证一下你们的结论。

        教师:看来2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2,4,6或8。(板书:2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或8)

        3.探索5的倍数特征(教学例2)

        教师:5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学生:是5。

        教师:你还能说出5的倍数有哪些吗?把5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我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是0或5。

        教师:是不是任何自然数,只要是5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或5?请同学们任意写一个5的倍数验证一下。

        小结:不管是几位数,5的倍数的个位上一定是0或5。(板书:5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

        试一试(第130页):下面哪些数含有因数5?它们是5的倍数吗?

        5  12  20  35  39

        三、课堂活动

        (1)(第5页)第1题:涂色找规律。

        按要求完成后,观察到同时涂上红色和蓝色的格子里的数是10的倍数,也就是同时能被2和5整除的数。那么2和5共同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呢?(个位上是0)

        (2)(第6页)第2题:怎样才能走出迷宫?

        (3)猜一猜: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一定是偶数。对不对?为什么?

        得出: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怎样学会的?

        五、作业

        练习二第1,2,3题。

   

NO.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3及课堂活动,练习二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体验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探索3的倍数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3的倍数特征与它各位上的数字和有关。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0个小圆片(可用纽扣、棋子代替),第7页课堂活动中的6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1)游戏:听数打手势。(判断能被2,5整除的数)

        出示:这个数若能被2整除,则出示左手2个手指;若能被5整除,则出示右手5个手指;若能同时被2,5整除,则出示两只手。

        145 160  72  375  820  964  6000

        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看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可以根据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来判断。

        (2)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可能认为是看个位)谁能举例找一个数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3的倍数有没有特征呢?如果有,是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特征。(板书课题:3的倍数特征)

        二、探究新知

        1.摆一摆,找规律(教学例3)

        将一些小圆片放在图中(第131页)表示成一个一位数或两位数。再填表,判断所组成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教师示范:用3个小圆片摆成数12,并示范完成表格中的第1列。

        让学生拿出小圆片,同桌合作将它们摆在书上的数位图中,(圆片可重叠摆放)并填表。

        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内摆一摆、填一填,看哪组完成得最好,合作得最好。

        教师:用3个圆片还能摆成哪些数?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吗?

        想一想: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3的倍数与圆片个数有什么联系?

        (1)圆片个数是3的倍数,所组成的数就是3的倍数;

        (2)圆片的个数等于所组成的数的各数位上数字之和;

        (3)3的倍数中各数位上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

        小结:组成的数各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圆片个数,圆片个数是3的倍数时,所组成的数就是3的倍数。一个数各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试一试

        学生翻开书第7页,在方格中把3的倍数做上记号。

        算一算:在表中任取一个3的倍数,把它的个位上数字与十位上数字相加,和是3的倍数吗?

        教师:请同学们任意写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验证一下,是不是所有3的倍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一定能被3整除。

        3.概括3的倍数特征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摆一摆的实验和试一试的验证,用自己的话说说: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概括:一个数,如果各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教师: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

        4.练习

        出示开课时的游戏中的数:

        哪些是3的倍数?

        四、课堂活动

        (1)第7页课堂活动。

        (2)在下面每个数中的□里填上1个数字,使这个数有因数3。各有几种填法?

          □7  4□  2□44  56□

        (3)快速说出下面哪些数有因数2,哪些数有因数3,哪些数有因数5。

        18 57  75  91  120  186  732  4335

        五、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怎样学会的?

        六、作业

        (1)练习二第4,5,6题。

        (2)思考题:

        先求出下面每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看能不能被9整除,再算一算下面各数能不能被9整除,最后总结出9的倍数特征是什么。

 

                                  合数、质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它们的意义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2.理解质因数的概念,会分解质因数,了解短除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类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分解质因数。

        【教学难点】

        分解质因数。

        【教学过程】

NO.5

一、自主学习

教学例1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因数,大家会找一个数的因数了吗?请大家把书翻到9页,写出例1中每个数的所有因数。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你填对了吗?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它们都有因数1。

        学生2:每个数的最大因数都是它本身。

        学生3:这些数的因数个数不一样。

        教师:如果我们根据因数的个数分一下类,可以分成这样几类:1个因数,2个因数,2个以上因数。(板书)我们来看一下,书上这些数分别该属于哪一类?

        生汇报,师板书。

        教师:观察一下,只有1个因数的数是1。大家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数只有1个因数?(没有)

        教师:有2个因数的数都比较特别……

        学生:它们的因数都是1和它本身。

        教师:这样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2个因数,叫做质数。(板书:质数)除了黑板上写的这些,还有其他的质数吗?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最后写一个省略号。

        教师(指着黑板上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这些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叫做合数。(板书:合数)除了黑板上写的这些,还有其他的合数吗?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最后写一个省略号。

        教师:谁能来把黑板上的质数和合数分别用一个圈圈起来?

        两个孩子上来圈。师引导,要圈上省略号。

        教师: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

        学生: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师:请孩子们观察黑板上写的这些质数和合数,你又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1:我发现2是最小的质数。

        学生2:我发现4是最小的合数。

        学生3:我发现质数要少些,合数要多些。

        教师:你知道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吗?

        学生:我的学号是××,××是质(合)数。

        教师:那你现在能说说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吗?

        学生: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就是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就是合数。

        教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

        学生:关键是看它的因数的个数。

        教师:我们来试一试,看看下面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二、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第9页最上面的“试一试”。

       三、小结

       四、作业

NO.6

       一、复习引入

二、教学例2

        教师:你能把42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吗?试一试。

        生在作业本上写。

        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写的?

        学生1:我是这样想的:42=6×7,6=2×3,所以42=2×3×7。

        学生2:我是这样分的:427632

        最后也写成了42=2×3×7。

        教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叫短除法(板书:短除法)。先写42,然后依次用质数做除数,除到商是质数为止。

        师在黑板上具体介绍短除法的格式和用法,并让学生在本子上写一写。

        教师: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最后都把42写成了2,3,7相乘的形式。2,3,7是42的因数,并且都是质数,就叫做42的质因数。(板书:质因数)

        教师:像刚才这样,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这个过程就叫做分解质因数。(板书:分解质因数)

        教师:你能用短除法将8,30分解质因数吗?

        学生练习,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结合板书说说自己的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四、课堂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第10页的课堂活动。

        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划去的数都是合数,剩下的数都是质数。

        要求学生能尽量记住这些质数。

        五、课堂练习

        1.判断

        (1)自然数中,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两个质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3)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4)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5)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2猜一猜

        一组号码由8个数组成,这8个数字依次是:

        (1)最小的质数。()

        (2)质数中最小的奇数。()

        (3)10以内的合数中,最大的偶数。()

        (4)最小的合数。()

        (5)合数中最小的奇数。()

        (6)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数。()

        (7)10以内最大的质数。()

        (8)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

        (这组号码是:23849172)

        3根据时间灵活安排,处理练习三的相关题目。

                           公因数、公倍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12—13页例1、例2及相应练习题。

教学目标:

1、  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  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  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4、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重难点:掌握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NO.7

一、导入:对于象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如果让你给它起个名字,应该叫什

么呢?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这就是我们就要研究的内容。

二、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顺次写出:52的倍数;和53的倍数。

2、观察2和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

例1:

(1)思考猜想: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能铺满哪个正方形?

(2)通过操作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3、引导:

⑴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

⑵铺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呢?每条边都能正好铺满吗?

根据刚才铺正方形的过程,在头脑里想一想,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都能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

4、揭示概念。

讲述: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

说明: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同样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例2:

(1)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你能试着找一找吗?

预设的方法有:

①依次分别写出6和9的公倍数,再找一找。

② 先找出6的倍数,再从6的倍数中找出9的倍数。

③ 先找出9的倍数,再从9的倍数中找出6的倍数。

2、点拨:(1)你是怎样找到6和9的公倍数的?又是怎样确定6和9的最小公倍数的?

(2)②和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一种方法简捷些?

(3)明确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18,指出: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

3、用集合图表示。

(2)指导学生填集合图,引导:12是6和9的公倍数吗?为什么?27呢?哪几个数是6和9的公倍数?

三、练一练:

1、在2的倍数上面画上“  ”,在5的倍数上面画上“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和5的公倍数有                 ,最小公倍数是           

 

2、把50以内6和8的倍数、公倍数分别填在下面的圈里,再找出他最小公倍数。

 

6的被数            8的倍数              6的倍数        8的倍数

未完,完整试题请关注下载就得到完整版试题了

需要本练习需要本练习的请关注后到后台发送《小学西师版下册教案 》就收到您想要的资料。


为您推荐以下资料下载,猜您一定喜欢:

需要以下练习的请长按下面或扫二维码关注后,到后台发送送关健词,《小学苏教版试卷》《小升初语文试卷》《小升初模拟试卷》《小学人教版教案》《小学苏教版教案》《小学西师期末试卷》《线上教学心得》《小学英语期末试卷》《小学语文期末试卷》《小学数学期末试卷》《小学数学100题》《语文课外阅读》《人教英语课件》《小学语文单元测试》《教科科学期中题》《教科科学教案》《教科科学课件》《道德与法治》就可以收到课件《小学语文课件》《小学数学课件》《课外阅读专项》都是关健词就会收到本资料。


后台发送《六下数知识点》《科普英语期中》《鲁教英语试卷》《课时学练就可以下载以上试卷。

关注我们,后台消息发送《期中试卷》《语文园地》《生字练习》《科学试卷》《数学试卷》《语文试卷》《道法期中试卷》可下载这几科打印,喜欢的朋友赶快行到吧!

只要长按或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就可以轻松获取以上资料


更多下载请复制到网址到浏览器打开:https://m.1ydt.com/下载更多学习次料。

需要中学更多知识点及试卷的资料请扫下面二维码。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点个在看鼓励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