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时空高考丨致二十年后参加高考的你

壮骢妈 Legal观察 2024-04-18

【本文写作于去年6月12日,公号开张的第一篇,没想到在粉丝只有几十个的情况下,就能有几千的阅读量,当时没有留言功能,旧文新发,如果大家有什么想纪念的,请在文末留言吧】


20年前(写出这个数字来,自己都被吓了一跳),参加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考试。【确切的说应该是19年零11个月前,因为那时的高考还是在7月】

现在已经记不清作文题目是什么了,更别提前两天网上传的98年高考的数学卷子,更是一道题都做不出来了,怀疑自己是不是参加了一场假高考。




关于高考失利




唯一记得的就是化学考试的时候,后座的同学突然把我的卷子抽过去,我没管,监考老师发现了,把他和我的卷子都拿到讲台上,我还是没管,兀自做题,后来老师不还我卷子,就上去找他要,老师还是很好的,把卷子还给我了。

那个擅自作弊的同学现在怎么样了,也不知道。只知道那次的化学考试成绩是本人历史最差成绩。

还算幸运的是,总成绩并未影响自己进入心仪的学校,也没有影响能从事感兴趣的法律行业。

一门考试的失利并不代表什么,甚至高考这次考试的失利也不能代表什么,所有的成功都是源于失败,没有马云面试肯德基的失败,可能就不会有现在阿里巴巴这个行业巨头,我们口袋里的钱也许能更安全一些(笑)。

所以,放宽心,即使没考好、没考上大学,只要你认识了自己的兴趣、就尽情的发展他就好了。



关于兴趣




考试完,估分后,就要报志愿。那是也是受了港剧的荼毒,一门心思想学法律,想做法庭上那个戴着假发,激昂陈词的大律师,亏得那年法大开始文理兼收,顺利成为了亚洲第一大法学院中的一名学徒。对法律、对公平正义的浓厚兴趣,支撑了十多的法律求学之路。

表弟就也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他没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喜欢飙车、玩摩托,初中毕业就不再上学了,从汽配工人做起,现在已经拥有两个摩托俱乐部和餐厅了。

所以,把兴趣当成谋生的手段,而不是把上学当成谋生的必备条件,应该是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了。【《有声之年,狭路相逢——写在无讼的365天》


关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




从县城来京的路上,是父母斥巨资包了一辆车,本来以为法大在市区,后来打听是在昌平,就一路跟着345的路线到了昌平,帮我办完报道手续。

父母还要回市里拜见一位在法大当教授的老乡,我随行,老教授对我进行了谆谆教诲。走时,父母租的车不愿再回昌平,问了教授,可以到积水潭坐公交车,父母就将我送至345总站。

母亲后来说,当时看着我头也不回的汇入人流中,心疼,暗骂,这死闺女,这就走了,连头都不回。

人生就是这样,说独立,就不分时间、场合的独立了。



当时的我,内心也是惶惶的,人生第一次自己坐公交车,还是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幸亏一上车,买票的时候,听一个男生说到政法大学,像见了救命稻草,一路上都在人群中盯着那个男生,生怕一不留神他下车了,自己没看见。

都不记得有没有听到报站,反正看到那个男生下车了,就紧忙跟着下了,一路上还尾随他,直到看到灯火通明的学校大门,才大步超过,把他甩到身后。

345支线有个好处,路上基本上不用把着哪,对于我这种矮族星人而言,车上的人口密集程度足够让你站的稳稳的,就是猛刹车时会随着人群进行摇摆。

又一次,中途车坏了,乌泱泱下来那么多人,感觉高速路上一平方公里都被占满了。心中暗自称奇,这些人是怎么装进那个三节车厢的?

学校还有个345诗社,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当时一趟进城大概需要四块五,对于每月生活费只有几百块的我们,已经很贵了,于是同学们发明了月票共享机制,隔壁宿舍的女同学可以用一种神奇的方法做出跟月票上面类似的蓝色印章,哈,如果算伪造有价票证的话,应该也过了追诉时效了。

只记得345车上的售票员对法大学生的票检永远是最严格的。


关于个体




还记得报名的时候,在法律系的报到处,先是看到1班有一个李斌,问了一下,发现不是我,又往前2班又有一个李斌,还不是我,直到4班,这个李斌终于是我了。同时发现同班中还有两个李冰。

后来,在4个班一起上课的阶梯教室里,果然就出现了点名困境:

老师:李斌来回答一下问题!

下面同学问哪个班的李斌?

老师:4班的。

同学起哄接着问:男生还是女生?

老师已然崩溃掉。

无论你原来在你的小城里多么的优秀出色,到了更大的一个世界,你很容易被同质化,如何能让他人来识别你、了解你,需要你给自己赋予更多的内涵或标签。

现在流行的斜杠青年,最基本的那个底色可能永远不变,比如你是东北人、山东人还是湖南人,但附加在你本色上的各种浓墨重彩就需要你自己一笔笔努力的勾描了。【《一个前公诉人的《奇葩说》》



关于时间管理




上了大学就没有人向高中时那样管你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也是第一次与家庭分离,完全的自己决定每日的一日三餐和生活。

如何把控自己是很重要的,我就经历了半年变胖20斤的生活,管住嘴可能现在大部分的小女孩都能做到了,为了美嘛。

还有就是把控自己的时间,大二那年学校服务楼开始有了电脑房,大批大批的男生就此沦陷。逃课、挂科,连锁反应。

十多年后再对同学们的发展进行回访时,虽然不一定当时好好学习的同学一定发展的好,至少那些没有好好学习的同学想从事专业化一点的事情时,还需要重新捡起书本,这个时间成本就是有点太大了。

所以,大学期间,一个真正自由的人,是能好好把握住自己的时间和身体的。莫虚度。



关于学习




学习是有趣的,尤其是当你对知识、未知感兴趣的时候。在外国刑法课上第一次见到阮老师,就被他的风趣、博学折服。后来又考上了他的硕士、博士,开始了这段漫长的师徒情谊。【那些年,和我的男神在一起的日子】

课上记得很清楚的还有杨秀清老师,她讲课条理清晰,再复杂的民事管辖问题,都能梳理的易懂易记。所以当时,我本来考研想考民诉的,教材买了,先看的刑法,觉得刑法怎么这么好玩呢,就开始了十几年的刑法征程。

所以,人的一生中都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唯一确定的就是你的学习能力和自我驱动能力是否一直保持或者提升。

当时高一的时候,本来想学文,后来一想到还要背政治,就央求父亲找老师改成了理科,学了三年理、做了三年题之后,再也不想做题了,于是高考学了法律。没想到一直到博士时,还在学政治。《作为村娃,我选了不同的学术之路》

从一个小县城到了北京的一个小县城,目睹了昌平在法大学生努力下的飞速发展。法大也教会了我什么是独立思考,什么是经世致用,埋下了批判而又入世的思想萌芽。

高考,毋庸置疑的是一次改变人生的考试,但后面这样的选择和岔道还有很多,正确的认识自己、调整心态,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为之努力,你就会实现这样的理想。


一个连看电影都不忘思考法律问题的公众号

推荐阅读:

1.《一个前公诉人的《奇葩说》》

2.《作为村娃,我选了不同的学术之路》

3.《转型三部曲之一:想和一群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

4.《有声之年,狭路相逢——写在无讼的365天》

5.《因为爱,所以爱——从事司法大数据有感》


关注本号,选取“实证调查”/"故事大王”菜单即可一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