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好的育儿方式,就是先用爱去养育我们自己

2017-04-20 小嘉 ☏5186888 遂宁妈咪圈


最近热播的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通过育儿,将几种非常典型的婚姻状态赤裸裸的剥开给我们看。


- 01 -

伊能静:老公也是我的孩子


伊能静在跟秦昊的关系中,更像是一个妈妈跟儿子在相处。伊能静的肩上背着的不但有女儿,还有这个像儿子一样,小她10岁的男人。

当一脸疲惫的她,带着大包小包来找这个所谓的老公,结果老公不但不能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还需要她时不时的跑过来帮自己收拾烂摊子。



秦昊带孩子时,应节目要求要给孩子搭建一个小天地,在搭建的过程中,他则不断的砸到孩子的头,对于这个还没有长大的爸爸来说,不是陪孩子玩,而是真的在“玩孩子”。他不知道去观察孩子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而是看自己怎么样更高兴。


有网友质疑秦昊在照顾孩子上太过粗线条,秦昊在接受采访时也说“我的能力只到这里了”。


对于伊能静来说,自己眼睛肿了,老公不但无法分担照顾孩子的责任,去医院的时候,还要为他做好丰盛的晚餐。


回家的路上,她略带委屈的说,其实我也想大哭的……


或许秦昊在和伊能静的关系中,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也付出了很多,所以才会让伊能静如此在意和他的关系。对于他们我不做过多评判,因为我们不了解全貌。


爸爸沉浸在自我的世界,玩得不亦乐乎,以为赚钱就是尽了家庭责任,妈妈辛苦的维系两个人的关系,有了孩子之后,自己的空间被严重压缩,然后牺牲自我,却得不到体谅的状态,比比皆是。很明显,在这样的家庭里,爸爸是缺位的。生活上不能照顾孩子,陪伴孩子,心理上不能给孩子安全感和慰藉,行动上似乎又不能支持到妈妈?


成为生理上的爸爸很容易,成为事实上的爸爸却要很多年,甚至一辈子都不知道孩子是怎么长大的,以为孩子都是自己过着过着就长大了,却不知道这背后女人要付出多少辛酸。


镜头下,与伊能静在微博上晒出来的状态不同,微博里美娃娇妻贤夫,现实中却让人感觉到绝望,或许微博里的状态是伊能静的理想状态,现实是她不忍揭开直面的伤疤。


所以她让自己很努力很努力,才能说服自己,现实距离理想已经很近很近了,只要自己再努力一点点,多付出一点点。孩子总会长大的,老公也总会长大的,熬到他们能够知冷知热的时候就好了,可是具体到什么时候才算熬出来了,恐怕她也不知道。


- 02 -

包文婧:我自己还是个孩子


与伊能静、秦昊相反的是包文婧和包贝尔。这种相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相同。因为都是一个是家长,一个是孩子的状态,夫妻中像家长的一方更像是孤军奋战,不但要带孩子,还要带像孩子一样的配偶。


只顾自己玩手机,对孩子各种不耐烦。女儿哭了,自己不会安慰只会跟着哭,还跟女儿向妈妈争宠,从没有给孩子做过饭、洗过澡、换过尿布,没有陪孩子睡过觉。



孩子心中,按照重要程度排序是这样的:姨姥姥、姥姥、爸爸,没有妈妈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家里是没有妈妈的角色的。


能跟孩子争宠,估计包文婧的心理年龄也不会太大,这种身体长成了大人,心理上却停留在了孩子阶段的人,背后常常也会有帮他们擦屁股的人,不然她不会维持这种状态这么多年。


我们常常会去责备他们:太不负责任,幼稚不成熟,没有担当,责备之后,再默默的帮他们收拾起烂摊子。看到别人的不足,责备很容易,但想要让自己不去配合对方,继续玩这种责任转嫁的游戏却很难。


一个过分沉浸在自我的游戏中,只顾跟自己玩的人,往往都会有一个过分照顾这段关系,忽略自我的人在配合。如果没有这份照顾,或许只跟自己玩的人早就醒了。牺牲自我不伟大,沉浸自我也不是自私,某种程度上来看,两个人其实是各取所需。牺牲的人不要觉得委屈,因为你是在为自己的没有自我买单,而不是在为对方的过分自我买单,不然你早就离开了。


- 03 -

马雅舒:追求完美的妈妈


有一个片段,马雅舒担心孩子被伤到,于是把客厅里所有的家具都拉走了,一家人铺一张野营时用的布,当餐桌,丈夫极力反对,还偷偷把家具重新拉了回来,结果她给丈夫下了通牒:有家具没你,有你没家具。



当马雅舒带孩子去菜市场买菜时,孩子出于好奇,不断地用小手去碰鱼时,马雅舒的洁癖就犯了,尖叫着脏、臭,要求孩子扔掉。


洁癖的人常常有一种完美主义的追求。想要掌控住所有的细节,不能出一丝一毫的问题,力求完美,否则内心就会充满焦虑。相信马雅舒能够对老公说出“有家具没你,有你没家具”的话来,在她心里恐怕关注点更多的已经集中在跟孩子的关系上,老公变成了亲子关系的背景。


妈妈和孩子过分紧密,夫妻关系疏离,在育儿问题上,老公变得插不上手,在女人看来是老公不能承担当爸爸的责任,实际上却是妻子掌控欲太强,想要所有人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生活,一部分丧偶式育儿就是这么来的。很多妈妈都会有“完美妈妈”的情结,追溯她们的过往,你会发现她们对自己要求很高,不单单在育儿上,在其他事情上也会力求完美,一旦达不到便会内心崩溃,失控感就来了。


这种失控感会不断的告诉我们:你不行,你做不到,你不够好。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在价值不确定的时候,便会很怕听到这些,所以会不断地让自己避免面对这种场景,竭力要证明自己。


- 04 -

胡可:足够好的妈妈


英国著名儿童心理医生温尼科特讲过一个词,叫“足够好的妈妈”。即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来讲,60分的妈妈比完美的妈妈更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可以说,胡可就是这样的妈妈。


她竭尽所能的去满足孩子的期待,满足不了的时候,她会坦然的跟孩子道歉,并且耐心地解释原因。



她带着弟弟小鱼儿去体检,结果安吉已经放学等了她一个多小时了,这边体检却还没有做完,安吉哭着给她打电话,要她马上赶到,那边小鱼儿却因为她拿走了手机,自己不能看动画片而坐在地上大哭,那一刻,相信每个妈妈都会懂那种焦虑。妈妈真的不是超人,妈妈也做不到随时随地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妈妈也不是救世主,不是万能的神。


所以,不管妈妈为孩子付出多少,牺牲多少,终有一天,我们要面对,孩子对我们求而不得的现实,孩子终究要去自己面对自己的人生,而父母要做的不过是在这之前,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如何去面对生活,而不是代替他去生活。


许多妈妈不能接受这一点,所以孩子一哭,自己就会非常焦虑,开始不耐烦,不想让孩子哭,甚至强迫孩子把哭给憋回去。因为孩子的哭,常常会激发我们的无力感,让我们看清真相,即我们不是万能的,我们只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如果父母可以接纳自己的局限性,就像胡可一样,面对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可以告诉孩子:对不起,宝贝,妈妈不是故意的,妈妈尽力了,妈妈也不想让你等这么久,但因为弟弟那边有些项目没有检查完,所以让你久等了,对不起。


像一个平等的人一样,照顾到孩子的感受,也照顾到自己的感受,同时又到孩子尊重和解释,通过自己的道歉,既让孩子能够确认自己在妈妈心中的位置,也能安抚孩子心里的伤害,同时跟孩子一起面对这样一个真相:妈妈无法满足你所有的需求。看上去几句简单的话,背后却隐藏着胡可作为妈妈深厚的内在功力的。


孩子也是人,跟成年人一样的人。有思想,有喜好,有想法,有需求。他们有自我意识,但却没有自我负责的能力。所以他们需要在成年前,父母为他们负责任,并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负责,同时也需要逐渐发展出作为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能力。


他们需要去试错,去体会人生,去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去历练。


但孩子不是机器,不可能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去生活。他们在不断的挑战父母的极限,打破父母所有的矫情,帮助父母重新活一回。


- 05 -

婚姻和育儿是每个人的修道场


所有个人成长中没有被自己解决的问题,都会通过婚姻照出来,而婚姻中未被解决的问题,则会通过育儿反映出来。


看似是育儿的问题, 其实也是婚姻中存在的问题。婚姻和育儿就像是我们每人的修道场。在这个场里,我们逐渐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看清楚人生的真相。


有时,我们内心的投影就像幻境,我们以为自己从迷宫里走出来了,却不知其实还是在围绕已经被自我写好的剧本在表演,演不下去的时候,我们就会崩溃,才会思考,人生有没有别的可能性。


我们不能抛开婚姻,单独去讲如何去育儿,也不能抛开育儿,单纯的去评价一段婚姻。而这两者,都是与个人的心理成长、人格成熟度有关的,引用曾奇峰老师的一句话:在育儿上,你做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最好的育儿方式,就是先用爱去养育我们自己。或许这也是婚姻带给我们的人生终极意义。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往期内容

宝宝长牙齿宝宝剪指甲宝宝睡觉宝宝夜奶宝宝水疗小儿推拿妈咪圈精品指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