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啊,写号的宝妈居然还有团队?"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西瓜籽妈妈 Author 于小戈小号

‍为啥被骂?👇
《二胎,又被骂了。》

恒温舒缓 颈部spa

别急,女艺人的新照片,在文末👇

前阵子写了一系列讲新消费泡沫的干货文👇

新消费|集体暴雷?不,是连环诈骗
新消费品牌的泡沫,这么快就要破了?
新消费|投资人的钱,是有多好骗?
新消费|再不挣钱,连刷单都刷不起了

突然被很多创投圈的行业媒体转载,很多朋友转给我看各大投资小群大家的反馈


原计划我今年年底就有几场有关新消费的行业探讨,这篇文《新消费|集体暴雷?不,是连环诈骗》爆了以后,更多行业峰会找上门,被问得最多的就是:

为什么一个育儿博主,会那么懂消费投资?
天啊,我以为宝妈是一个人写号,居然还有团队?

好可爱的问题啊

我也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向陌生人介绍我自己,连follow了我10年+的老业主,其实也不是很知道,我到底在干嘛。

我写行业观察,已经很多年了,初衷只是为了记录阶段性和创投圈好友的交流笔记。

早年写过一篇《互联网老炮懂什么新消费?先把品牌和厂牌分清再说吧》,被很多行业号转发,引起了很多争议和误读

在评论区里,我brief了核心观点👇


这是2019年的旧文,今年下半年又被一些投资人提起


今年10月底,有一篇行业爆文,叫做《深度研究:新消费的“病”到底出在哪?》,文中又再次cue到了我的旧文观点👇


这篇文一天之内很多同行发给我,连@杨天真也发给我看

情怀化是主流舆论对于媒体人的符号化tag,但其实,我那篇讲《互联网老炮懂什么新消费?先把品牌和厂牌分清再说吧》的文,真的不是在就情怀论情怀,相反我是个在大账上特明白的生意人,不喜欢走看不到终局的路。

那篇旧文,并不是从企业社会责任,品牌精神文化的出发点去讲情怀。

我所说的“品牌”和“厂牌”的差异,是直接关系到品牌生命周期,到底该如何提前规划、管理。
不同的用户定位,不同的品牌商业模型,这绝不是锦上添花的事儿,是做品牌的关键性生存命题。

一点都不务虚
相反,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A part of Business,是商业的组成部分,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做品牌,把帐算清,把终局测算明白,是核心基本功。

我是在算账问题上,摔过大跟头的人。
所以,对做品牌,立项开局,帐算清楚这事儿高度敏感,帐算不清楚的创始人,我是绝对不会投的。

我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经历了我妈把一个服装品牌,从0到1建立,到最后被收购的全过程。
小学时,给妈妈的品牌走秀,大学暑假去挨家专卖店做神秘顾客抽检,每一个环节我都亲身经历过。
选款,订货会,经销商网络,拍catalogue,签代言人,开店选址,showroom搭建,媒体关系,设计师团队管理......

非常非常非常庞杂操碎心的工作

佟晨洁、马艳丽给我妈妈走秀的年代,我还在后台跟穿衣工们一起给模特们提鞋子。

这也是为什么,你们现在再问我做不做童装牌子?
别跟我提做服装,对服装赛道,我是真的有阴影。

我妈折腾的那牌子,当年也开了上百多家专卖店,选址都在当时最火的百货。
销售额是起得很快,可是根本没有什么利润,库存多到压死人,帐跟本算不过来。

至今,我对于太trendy的赛道,都不敢碰。

一盘大帐真算不过来,这两年看到贝拉维拉那么惨,忍不住跟我妈说,幸亏你们早就被收了,否则苟延残喘到今天,也是这个下场。

个体的卓越,
根本摆脱不了行业下滑的势能。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15年果断离开纸媒,“等你当上了王,国都亡了”。

我在BAZAAR的那一段老业主都很熟悉了,从实习生做到杂志的执行主编,新媒体的总经理,花了9年半。

在15年底辞职创业之前,9年半的工作经历,摸透了整个精品业相关的消费生态,利益链、行业共谋,权利游戏怎么玩儿,把整个时尚传媒的商业模型和运转方式都摸透了,我才走的。

与其说辞职,不如说是毕业。

我对商业的兴趣,远远大于T台看秀,和明星做朋友,参加奢华派对之类的时尚浮华。

在时尚圈从业,更有价值的是搞明白,全球奢侈品行业,经典商业传奇的背后,历史背景,核心方法论,财务模型,更重要的是,是否有可能被复制,必要的外因是什么?背后是否有被颠覆的可能性?

做主编时,最不后悔的是,没把时间浪费在和明星有钱人攀交情,而是抓住了每一个和品牌创始人、集团CEO学习商业核心机密的机会。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仙人指路。

我是在09年-11年,频繁出差欧美,结实了一些奢侈品集团的创始人和家族成员,打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洞悉了原来欧美时尚圈的顶层利益链,是这么玩儿的。

因为工作关系,才见识了LVMH集团收购策略的前瞻性,意大利的精品业巨头法拉利家族、Tod‘s家族、Ferragamo家族是怎么联动幕后操盘的,见识了欧洲的政商联结版图。

那时,我还年轻,像个乡巴佬一样见识到原来整个时尚圈顶层的权力人物,其实都是在一张饭桌上,把几十年后的大事儿都给规划了。

逻辑上,和咱们现在的创投圈差不多,哪几家专做天使轮、A轮,哪几家是PE,哪几家专门Buy out fund,术业有专攻。
有专门买“皮儿”的(收集各种文化legacy),有专门负责商业放量(产业组织力惊人)的,有最后负责接盘的。
只不过这些产业起家的巨头,会做得更重,基本上各家都发挥特长,联手操盘,没有大的失手可能。

说实话,在这些欧洲老爷子们的饭桌上,我才见到了真正的时尚圈背后的权力地图。

最近“上下”被EXOR控股了,我一点都不惊讶,很多人看不懂这条新闻意味着什么,爱马仕把“儿媳妇”做的牌子控股权给卖给了“法拉利家族”诶。
(EXOR拥有玛莎拉蒂、法拉利、菲亚特...不计其数的产业,网上根本查不尽)。

都没懂经的人跟我八卦这条新闻,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神秘的EXOR和背后的家族,最出圈的陈年八卦,也不过是菲亚特二公子和朱珠在Gucci上海大秀上的一见钟情。

总之,当你真的了解全球奢侈品行业,权力中心化到什么程度,就知道,你掏钱买一个爆红icon Bag的时候,不过是老爷子们下的一盘大旗中的一粒尘埃。

美国也一样,捧红Jacquemus的,和当年捧红Carven的,是同一波人。

同样,OFF WHITE的爆红背后,是NGG娴熟的操盘体系
(特别想认识这哥们,脑子太大了,炒亚文化的高手,低买高卖,势能把握极准,把操盘玩得跟炒股一样easy)。

作为消费者,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的牌子,幕后全都是同一搓人,同一波大脑在运筹帷幄,下一盘大棋。

咱们国内也一样,当年买过背背佳的人,大概率也买过好记星,若干年后,又入了小罐茶的坑,杜国楹老师对这群人的心性吃得死死的。

读大学时买过ayaya的人,工作后,又变成了名创优品、WOW COLOUR的消费者,还是逃不出叶国富老师的一盘大棋。

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的消费决策链路,早就被牛X的操盘手一步一步都算准了。

简单的来说,在时尚圈的工作经历,给了我一个国际化的跳板,见识到了产业的核心秘密。

欧洲人美国人做过的模式,后来日本人又照着搞了一遍,很多年后,在中国也有这么一波时代的机会。

我15年底辞职,16年创业,第一个项目从新媒体跨到了做社区APP,从PGC转型到UGC。

15年是个万众创业的热钱时代,人人都在做APP。

早期我做了一个“发现全球小众之美”的视频采访项目,在纽约、巴黎、米兰、伦敦,挖掘采访了一批小而美专家化品牌,后来又把这个项目延续到了中东、希腊、匈牙利、印度......

折腾了那几年,没挣到什么钱,但涨了很多知识,为后来开始摸索JV反向控股模式,rebranding、操盘消费品牌,交了很多学费。

差不多我是在16、17年,开始接触到一批欧洲专门做rebranding的大牛操盘手,对眼界的颠覆度不亚于,09-11年,刚坐上老爷子们的饭桌。

哦,原来在老爷子的一盘大棋里,必须是要有这么一群高人,在帮他们做“织女”,从legacy变成品牌,从品牌变成商业网络,是这么一个高效的组织结构。

一直到了17年,我才知道,原来Cire Trudon和Buly 1803,就是同一个人操盘的,怪不得那么像。

当年,我正迷Buly 1803迷得不行不行的,现在想起来亚文化的商业效应,真是很牛X。

我去巴黎左岸见Victoire的时候,商业脑洞还没有现在那么大,以我当年的商业洞见,撑死了也就能想出带个LP过去,用中国市场做杠杆,谈个对赌,反向控股。

我必须承认,我从一个小主编,进化到现在做试水产融结合,背后必然是有仙人指路的。
没有投资圈大佬指点,以我的金融知识储备,经验链条上是断层的,即便资源好,大饼掉在我眼前,我都不知道该怎么下嘴。

在网上,你几乎查不到Cire Trudon的拥有者是谁?背后的资本神隐。

是Ramdane 与Victoire 为背后的雇主重塑了Cire Trudon,CT的品牌生命是RV夫妇俩人重新创造的,他们只负责重塑rebranding,不负责商业操盘。

RV夫妇做完这桩案子后,就隐了,消费者是不知道CT是RV夫妇“生”下来的牌子。

CT火了以后,RV夫妇为自己重塑了Buly 1803,手法和当年做CT一摸一样,连故事都一样,CT是拿破仑家族的御用蜡烛制造商,而Buly是拿破仑家族的御用火柴制造商。

但是,这次是RV夫妇自己操全盘,结果,毫无悬念的,翻车了。
做品牌建设的人,不会做商业运营,很正常。

直到前几个月,LVMH宣布收购Buly 1803,我想这是Buly最好的归宿了。

Buly的产品线是有严重问题的,俩创始人不会算账,虽然把加价率做到天价,但是生意逻辑不通,用户生命周期,复购,赛道评估,都不在行。

Buly在他俩手上,夹生了很多年,我曾经一度想找资本联手买下来,重新捋商业逻辑。
但一方面,Victoire把Buly定的溢价过高,另一方面,资本普遍认为,Victoire和我的background惊人得一致,能力结构高度重合,都建议我自己下场操盘,没必要买。
(Victoire媒体人出身,小众美妆发烧友,杂志主编,和Colette的创始人,是高中同学。)

那是2017年,我觉得自己还是嫩,不敢下场自己操。
(现在看来,当时真的硬着头皮跳了,硬杠着上也就上了。毕竟2017年的竞争业态,跟现在不好比。)

虽然没自己下场干,但我也没闲着,15、16、17年,不断地在挑战自己的能力结构,给很多欧美小众品牌做中国市场的咨询。
起初是挑一些国外有名气,中国没名气的,测出了方法论能跑通之后,我们开始转向欧洲的domestic brand,区域性品牌。

故意去选一些只生存在当地的,非全球化品牌,在欧美主流市场没有awareness,中国更是0搜索记录的品牌,开始给自己加码,上难度。

我们不碰生产,只做中国市场的定位,不仅包括销售策略,主要是重新建构,到底该如何向中国消费者输出品牌的第一印象,为品牌去搭建不同阶段的中国战略。

虽然不碰生产,但是我们会反向影响生产,和创始人家族的沟通非常频繁。

在这个阶段,我们不涉及股权投资,还在练基本功。
(因为我也不是很确定,之前成功的案例,到底是因为我的战略,还是品牌基本盘和执行,当然还有历史周期性,有运气的成分。)

差不多,到了17年底,我才开始尝试用资本的方式,在欧美寻找,海量筛选,更能匹配中国市场消费需求,赛道相对空白的产品品牌。

那会儿没那么多钱,一个项目也就拿得出小几千万。
当年我谈的都是JV反向控股的模式,事实证明,这个模式真尼玛的坑爹,对于手感敏锐的操盘手来说,真的别碰业绩对赌-锁定估值-反向控股的模式。

除非标的已经很大了,销售在10亿美金之上,还值得搞一搞,太小的项目这么搞会把自己搞死的。

Anyway,过程之坎坷,踩坑无数,我就不说了,总之,期间,赶上了中美贸易战,当时我谈的2个JV,都是美国牌子,凄惨。。。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及时止损抽身,耽误了大半年吧,从此再也不想碰什么JV模式,不适合我们这种小玩家。

做不起来,各自埋汰,做起来了,又各自心怀鬼胎,JV这个模式就有问题。

中国市场的机会点,瞬息万变,以老外的沟通、执行效率,只能直接控股,利益分配机制就决定了搞不起来。
(后来我老公去创业,他们公司就直接飞到国外去控股了,不控股,真没法搞)

在被JV模式折腾了一通死惨之后,我又开始想搞消费基金,研究了一通发现,像我这样拖着个自己的公司,创业创了一半,出去做GP不太适合。

倒不是融不到钱,也不是投资机构不支持,是我当时的能力结构,还是有很多点状缺失,穿珠子串不起来。

好,那就继续沉淀。

继续折腾模式,看了THG,看了Seed Beauty,研究了Manzanita,不断地算模型,核心命题就是,如何把我们十几年来在精品业沉淀下的能力结构,价值最大化?
这个问题,所有的品牌操盘手,都要不断地自己。

17年,就有投资圈的前辈指点我,鼓励我要think big,大一点,再大一点,往大里想。

当时,有前辈对我说:

“你的能力结构是非常稀有且值钱的,要看你把它放在什么赛道。
做媒体,也就3个亿;
做渠道,50亿见顶;
Own品牌,1个品牌,就能做个几十亿。”

就这么被抽鞭子跑啊跑,摔啊摔,差不多到了18年,我才确定了核心模式。

先拆赛道,把高净值赛道拆出来,模型测出来,按照模型,投公司。
把我们能赋能的资源和能力模块,体系化。

只投两头,要么我早期少投点,几百万,少占点股,团队能力结构比较全面,投了也不管。
跑着跑着挂了,那就只能认自己眼瞎,挂了就挂了,愿赌服输。

要么呢,就是我高度看好的赛道,多投几个团队赛马。
钱留足,种子轮钱不会太多,和团队谈对赌,3年我做到多少,外溢多少,锁定估值,控股控掉,自己拼资源模块,找熟手操盘。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动态赛马机制,很公平。

你自己要有本事,我给小钱,占小股,出点脑子,不出力,纯财投。
你要是意识到自己核心能力模块缺失,起不来,那就我出大钱,出大力,下场,all in 咱一起干。

20年,大毛和她美国回来的朋友,起盘做KOKOMARS时,想问我要8000万,当时我测算了模型,她必须在12个月内,做出1.3亿,亏损率在-25%以内,否则我大概率会血亏。

结果,他们光研发就花了1年多,我特意没让KOKOMARS先上大眼睛。
当时他们先铺了线下,布局了全国的T11,金星先推火了一波。

一直到今年下半年,才在大眼睛过了选品会。

20年底疫情来了,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互联,简直方寸大乱,我在欧洲投的牌子,基本死光光,老外都被搞懵了。

疫情后,我也只能在国内看项目了。
看到这里,老业主一定会问,卧槽,那大眼睛呢?大眼睛这么多年在干嘛?

嗯,这是一个好问题。

首先,我投的牌子,并不一定会在大眼睛上卖。
LVMH旗下的基金,投了丸美,你见过LV给丸美站台么?

没有啊,纯财投。
我投的也不一定是牌子,只是深耕消费生态,有时候可能是一些生态工具。

总之,大眼睛独立运营,独立决策,过品测品,还是得靠产品自己能跑出来,是不是我投的没卵用。

目前在大眼睛上跑得最好的牌子,是一批英国牌子,这堆牌子背后是一家英国上市公司,跟我们业务合作非常紧密。

我没投这家公司,纯粹是人家选品会自己跑出来的。
(上市前,创始人倒是找过我投一点,想业务绑紧点。
但人家的主业是做技术服务的,我实在是没有能力去搞超出我经验范围的事儿)

其次,为啥不靠大眼睛赚钱,还要养几百人运营?
因为,大眼睛是我孵化器上游,重要的“脑”,能帮我测算出很多战术上的模型

说人话,

什么东西好卖?为什么好卖?
什么品相,体感,能把长决策周期的商品,变成短决策周期?
高UP值用户,在不同赛道上的品牌忠诚度,厌倦周期,是怎样的?
用户教育成本、消费决策链路的跷跷板,在不同赛道怎么调?
......

数据都是动态的,大眼睛是我很重要的信源,我搭了一套三角模型,大眼睛大概是在Top 2的层级里。

按照这套模型,所有的消费品牌,都必须测出利润中心,没有利润中心,就是烧钱烧出火葬场的模型。

所以,大眼睛其实是我孵化品牌的隐形风控,对我来说,是数据价值。

测赛道,做定位,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我主要看三块的数据,大盘包括天猫的数据我会看,线下渠道经销商纬度我会大量跑,大眼睛人群的数据模型我会看。

最后,到底是吊高打低,还是矩阵联动打法,要测出公域模型。

公域模型,大眼睛的数据价值就不是很大了,只能做早期的酵母,有些牌子可能连酵母都做不了。

总体上来说,我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砍掉很多我不该做的事,我不该看的业务,我不该投资的领域。

踩的坑多了,就知道,嗯,我没那种命,挣不了那份钱。
今年做的最重要的决定,终于我的人性和天赋。

事实上,我只懂一类人,要更专注更深入地把这一块市场人群弄吧明白。

无论是投,还是控,还是下场做,我都只能做这一小块。

处处有风,处处都有大机会,
但那些大机会,轮不到我。

希望此文,能回答你们的好奇👇
“一个育儿博主,怎么会那么懂消费?”

因为,有千千万万个你们,站在我身后啊
云小姨,你才是我的底气


抗氧提亮 淡化纹路

今日份小可爱

猜你喜欢
旗舰店集体翻车|被欺诈的尾款人
双十一我差点错过的巨型羊毛
忘掉创业光环,好好做生意

我的大号👇
内娱八卦秘闻
美容干货科普测评

绝望主妇的狗血日常
未成年女艺人成长日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