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支部硬起来 村庄美起来

 编者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和政治责任。为使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党员群众学有方向、干有方法,按照省委领导同志要求,省委组织部会同17市党委和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在全省范围内遴选38个乡村振兴典型实例,自今日起,在“灯塔-党建在线”基层党组织建设网、山东e支部和微信公众号上陆续编发。希望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典型的好思路好经验,在推动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探索创造富有生命力、实效性的好路径好模式,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更加有力的方法和举措,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山东篇章,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作出应有的贡献。




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

支部硬起来 村庄美起来

 三涧溪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耕地5000余亩,全村1160户人家,140名党员。2018年6月14日,是全村党员群众欢欣鼓舞、永生难忘的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三涧溪村视察指导。“14年来,我们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强班子育骨干、强服务聚人才、强治理促和谐上下功夫,班子越来越强,村子越来越美。”向总书记汇报这些年村庄的发展变化,村党总支书记高淑贞坚定而自信。

  

总书记在三涧溪村同村民们亲切交谈 

 自信的背后是满满的收获: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三涧溪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平安家庭创建示范村”“山东省级文明村”,连续6年获得章丘区“A级平安村居”荣誉称号。作为领头雁,高淑贞也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两次荣获“平安济南”建设三等功,当选为十届、十一届山东省委候补委员,山东省妇联兼职副主席。



党建筑基:乡村由乱到治


 “三涧溪村就是神仙来了也治不好,她一个外村嫁来的媳妇能行?”高淑贞至今仍记得2004年6月1日傍晚,上级党组织任命她为三涧溪村党支部书记时党员群众那怀疑的目光。当时村里召开党员大会,全村70多名党员挨家挨户通知一遍,到会场的人数也就刚过半。


 过去的三涧溪村又穷又乱。6年换了6个村支书,村集体没有一分钱收入,还背着60多万元的外债,全村没有一条硬化路,闹事的、吵架的几乎天天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涧溪村视察时指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高淑贞对此深有感触,“村子乱与穷,根子就在于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要带领群众致富谋发展,就先从树立党组织的威信、提高战斗力开始。”从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第一天起,高淑贞就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固本强基、富民强村的关键之举。从此,她和村“两委”一班人坚持公平、公道,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要求自己,从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抓起,每月15日主题党日活动雷打不动。村里还实施“五个一”工程:“一面旗帜”带动群众、“一线通”连接群众、“一张卡”便利群众、“一支队伍”服务群众、“一个职介所”致富群众,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化解矛盾、消除隔阂,使党支部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三涧溪村的党员活动室有一块展板,全村每个党员的名字、要发挥的作用都标注在展板上,向村民公开。哪个党员工作不下力、不带好头,就让群众“戳戳脊梁骨”。同时,还坚持多年开展“党旗飘飘映四邻、四邻联动党放心”和亮出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等工作,创造性地实行“捆绑式、积分制”考评办法,把每个党员家属的表现也列入党员个人积分,每半年组织街坊四邻对“党员家庭”进行民主评议,让党员家属参加党员点评活动,起到了“一人带全家、全家带四邻”的效果。



总书记在三涧溪村同村民赵顺利一家拉家常


 党建工作理顺了,班子威信树起来了,村“两委”就把工作重心更多放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从哪里干起?村班子首先选择了修路。没有资金,村“两委”成员带头,高淑贞把自己的房子抵押贷款,还用自己的信用担保借钱。为保证工程质量,村干部顶着烈日靠在施工现场,嗓子发炎说不出话,就在纸上写字跟施工方沟通……


 修完路,村班子又想着让村民喝上自来水,不到半年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就这样,一条条民心路修好了,一座座连心桥架好了,一股股甘甜的自来水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清澈地流淌……



人才聚力:乡村由穷到富


 “要想让老百姓住得舒心,就得学上海、济南这些大城市的做法,实行网格化管理,公寓楼有楼长、片区有网格长,村里的事人人都有份……”在“青年创业党支部”党员大会上,1985年出生的李懞把自己酝酿已久的想法和盘托出。


 这个“青年创业党支部”,是村党总支为了吸引和凝聚年轻人专门设立的党支部,党支部定期组织年轻党员开展活动,每月15日还开设“青年论坛”,把年轻人聚在一起讲见识、出点子、提建议。“每次和年轻人在一起互动都能碰出不少火花,我们村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这些年轻人功不可没。”高淑贞向记者道出了发展的又一个“秘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过去,村里光棍多、老人多,小伙子宁可到外地挣点苦力钱也不愿留在村里,小姑娘也想着早点嫁出去,全村没一点精气神。这样下去,三涧溪靠什么发展?”高淑贞对此有着更真切的感受,“现在不一样了,这几年先后有70多名年轻人来到三涧溪创业就业”。


 “我创业的第一笔50万元启动资金,就是村里帮我筹集的。”曾经“北漂”做兽药营销的王元虎至今忘不了村党组织对他的大力扶持,“高书记就像老大姐一样,天天带着我跑高校找专家、到部门问政策,还帮我争取到了‘免税’的专项扶持,一年就降低成本将近70万元。”经过8年多发展,如今王元虎创办的源虎食品已成为一个拥有2个生态养殖基地80多名员工,集农产品加工销售、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总书记要求我们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我们一定把总书记的要求领会好、落实好,充分发挥好各类人才推动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高淑贞掷地有声地说。这些年,村“两委”一直把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作为工作重点,为村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在旧村改造过程中,他们主动规划建设人才公寓,提供给园区企业,只要是企业吸引的人才,按照优惠价购房;发挥章丘高校园区优势,与齐鲁师范学院、齐鲁理工学院等7家院校建立“校村共建、交流共享”机制,主动邀请在校大学生参与生产劳动、教育培训、敬老服务等活动,在社会实践、互动交流中引导大学生扎根农村、创新创业;在外出务工经商党员中开展“党旗飘飘向四方,增光添彩耀家乡”活动,引导他们在外经商、身份不忘、带富乡邻、贡献家乡。


 “现在我跟着王元虎干生态养殖,学的是最先进的技术,住的是田园景观房,还经常跟北京、上海的客商打交道,工作生活比那些在大城市‘漂着’的同学好太多了!”23岁的李其晓乐滋滋地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这些“80后”“90后”的参与和付出,如今的三涧溪一派朝气蓬勃、活力四溢的发展景象。



绿色发展:乡村由富到强


 对村民马素腾来说,这几年村里带给他的变化既“痛苦”又“欣喜”。“痛苦”的是,他开办多年的小石灰窑被关闭了,一大块稳定的收入没了;“欣喜”的是,他在村党组织的鼓励和扶持下成功转型,创办了章丘素腾养殖种植合作社,不但吸引了60多名社员,还帮助了20多名困难群众,成就感很是“爆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过去,三涧溪村就是小锻打、小煤矿、小石灰窑、小焦宝石矿等“四小”产业的天下,烟囱林立,石料遍地,一年到头环境脏乱差。村“两委”一班人形成共识,不论效益再好、收入再高,为了子孙后代,也要彻底改变脏乱差的面貌,把环境治理好。但“断别人财路”的事哪有那么容易。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是党员干部的率先拆除。凭着一股信念和执着,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彻底把“四小”企业完全关停拆除。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总书记的嘱托说到了三涧溪人的心里面。“关停拆除‘四小’企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的目标是人人有事干、户户都赚钱!”村班子经过反复讨论达成共识:“四小”企业拆除后,必须把绿色发展作为富民强村的根本之策。他们抓住章丘区发展经济园区的机遇,吸引72家绿色企业进驻,全村80%的青壮年就业有了岗位,一年就为群众创收5000多万元。为更好服务园区企业,村里还把留守的妇女、老人组织起来,成立了物业公司,给园区和周边高校搞绿化、做保洁。现如今,三涧溪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6万元,村集体年收入达到260余万元。


 村民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村班子借势借力,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引进公司种植苗木,搞休闲观光农业。每到节假日,来采摘、观光的市民络绎不绝,既丰富了城里人的生活,也拓宽了村民的收入来源。现在村里绿树成荫,老百姓都说好。



文化引领:乡村由强到美


 走进有70多个房间、100多张床位的村养老公寓,这里窗明几净、温馨舒适,迎面碰上了77岁的李长远老人。“村里对我们这些老年人可好了,住在这里面啥也不用管,好吃好喝,有人打扫卫生,还能打牌、听戏、看电影。就为这么好的条件,我也得多活几年!”李长远笑得合不拢嘴。在这里,80多位老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我们不仅建了老年公寓,还为6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养老补贴,这样做不只是为了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更重要是让全村老百姓都懂得尊老、爱老、敬老。”高淑贞想得更多更远。为了让老年人住得更舒心更舒适,村里专门与物业公司合作,养老公寓的日常管理,环境卫生、用水用电等全部由物业公司运作。



三涧溪全貌 


 近年来,村里先后建起了22栋社区公寓楼,350余户村民喜迁新居。“村里统一进行了简单装修,收拾一下,买点家具就能住进来,你看,又干净又敞亮!”说起自己的新房,村民赵淑珍满脸笑意。村里还建起了商业街、文化大院、1万多平米的便民服务中心,住、购、医、教、乐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三涧溪村真正实现了大变样。


 文化兴,乡村兴;环境美,乡风更要美。“村庄面貌改变,关键是人的变化。我们从改变群众生活习惯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着力打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高淑贞对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有不少新点子,“我们提出建设‘家文化’,党支部就是‘家’字头上的那一‘点’。总书记在我们村视察时还夸这个立意好,要求我们加强村规民约建设,推进移风易俗,为农民减轻负担。”


 近年来,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抓住党员家庭这个“细胞”,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带动群众向上、向善、向好;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评选出一批“好媳妇”“好婆婆”,让良好家风蔚然成风;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主动服务群众,促进移风易俗;制定村规民约,对守规矩的进行奖励,不遵守的就按章批评教育。“最绝”的一招,是把那些经常给村里找毛病、提意见的人请进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里的大小事务、收支账目,全部经村务监督委员会通过才行,使他们变成了最会出点子、提建议的人。就这样,党风家风齐努力,带出了文明和谐好村风。“现在我们村实现了‘六个不见’,即不见薄养厚葬、不见披麻戴孝、不见大操大办、不见奢侈浪费、不见互相攀比、不见赌毒黑恶。”三涧溪村的村民自豪地给自己“点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涧溪村视察结束时,对高淑贞说:“你付出了、辛苦了,谢谢你!”高淑贞当时就哽咽了,“听到这句话,心里非常温暖,应该是我们感谢总书记、感谢党,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也给了我们基层干部施展才能的舞台。”她告诉记者,下步,村里还将用两年时间,让剩余700多户村民全部入住简装的新居楼房;发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优势,对接区东部医疗中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医养服务产业。如今的三涧溪村,正以推动乡村振兴为契机,强党建、促经济、惠民生、保生态、倡文明,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在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征程上阔步前行……


为您推荐

灯塔编辑丨许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