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红色山东 | 刘其人——从乡村师范走出来的将军
从乡村师范走出来的将军
刘其人
20世纪30年代,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一些进步知识分子被迫离开城市,逃往乡村。此时正逢国民党为乡村师范招募教师,于是乡村师范学校便成为这些知识分子理想的避难所。在乡村师范学校,教师和学生们逐渐建立起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乡村师范党支部如同中国共产党在白区的“党校”,为党培养出大批干部。刘其人就是在这所“党校”里,接受革命真理,投身革命事业,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征善战的将军的。
参加革命 刘其人,原名刘德贤,曾用名刘一民,1916年3月生于山东威海一个中农家庭。父亲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小时候,刘其人常听父亲讲甲午年间日军侵占家乡的往事,又目睹了官府打骂大哥的情景,心里刻下了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烙印。1931年,他考入本县风山小学读书。这个学校的教员中有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党员,经常给学生讲辛亥革命的故事,加上自然常识和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刘其人心里开始有了国家和民族的观念。“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刘其人和同学们一起下乡宣传。翌年,刘其人考入海星中学,半年后考入山东省立文登县第七乡村师范学校。这所学校的创办人于云亭在学校筹建过程中,即与地方党组织秘密取得联系,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在这里,刘其人开始阅读《母亲》《铁流》等进步书籍,还阅读了《列宁主义初步》《辩证法入门》等理论书籍。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了世界大势与民族危机,开始倾向革命。学校党支部负责人刘家语(即后来成为国务院原副总理的谷牧)多次找刘其人谈话,介绍党的性质和主张,帮助他思想进步。1934年9月,刘其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8月15日,团山东省工委向胶东特委发出《关于游击战争问题的指示信》,胶东特委根据团山东省工委的指示,决定发动农民武装暴动。1935年11月,刘其人等文登乡师的党员们,遵照中共胶东特委的指示,参加了“一一·四”暴动。由于当时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暴动失败。但是,这场暴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胶东人民为摆脱阶级压迫和剥削、争取解放的一次伟大尝试,使人民群众看到了翻身得解放的希望和曙光,在胶东大地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一一·四”暴动失败后,刘其人回校读书。不久后,因发动罢考、驱逐反动教员,刘其人被国民党县警备大队逮捕。因他机智沉着,始终未暴露身份,敌人没有获得足够证据,7天后经友人作保被释放。但由于学校把他开除,他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只好昼夜奔波,寻找组织。
1936年8月,刘其人考入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入校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3个月后,他又因参加进步活动被学校开除。11月,他来到北平,在林一山的帮助下,与党组织接上关系,被介绍到山西太原阎锡山的军训团学习。军训团中有共产党的支部,刘其人请求到延安学习,得到批准,于1937年5月入延安抗大二期学习。 打击万仙会 七七事变发生后,刘其人按照党的指示,提前结束学业回到山东,在与山东省委取得联系后,被派往新泰、莱芜、蒙阴三县交界处,以八路军特派员的名义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发展抗日武装,仅月余便组成了一支200人的游击队。1938年6月,这支队伍与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第二团合编,刘其人任团政治处主任。1939年7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第一区党委成立,刘其人任委员;同时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第一军区(对外称八路军山东纵队后方司令部),刘其人任政治部主任。
1940年2月,第一区党委、第一军区机关进入鲁东南地区开展根据地建设。先是组建山东纵队第九支队,刘其人任政委。随之成立鲁东南军政委员会,刘其人任书记。当莒北几个区的抗日民主政权相继建立后,莒县地主、国民党党员于经武在日军支持下,以封建迷信组织“五旗会”为基础,建立了“万仙会”,大肆造谣污蔑共产党、八路军和抗日民主政权,迷惑拉拢群众入会。
对待这一群众性的迷信组织,我们党采取教育、争取、瓦解的方式,尽量避免出现与群众针锋相对的斗争局面。3月,第一军区退出了莒日公路以北地区,只在公路以南活动。“万仙会”认为这是八路军软弱的表现,加剧了疯狂气焰,越过公路向八路军进攻。第一区党委、五地委决定对“万仙会”进行严厉打击。6月18日,刘其人率连队翻山越岭,占领板石河村西岭制高点,包围了“万仙会”驻地大院。“万仙会”首领梁瑞丰率众负隅顽抗。战士们将梁瑞丰当场击毙,其他队员不打自散。刘其人等率领7个连队,于7月27日突进到公路北“万仙会”集中地石门村一带。“万仙会”仗着人多势众,向八路军所在地扑来,领头的脸上画成关公、张飞模样。八路军开火后,两个“大花脸”应声而倒,其他会众四处逃散。战斗结束后,刘其人带领战士和部分地方干部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主张,揭露敌、伪、顽和“万仙会”头目的滔天罪行。“万仙会”会众知道受了欺骗,队伍随之瓦解。至此,曾经猖獗一时、与人民为敌数年之久的反动组织“万仙会”彻底覆灭。 克己奉公 忠贞不渝 在战争中,刘其人要求部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反复强调,铁的纪律是我党我军的力量保证。1947年,部分伤员在东北绥化养伤时居功自恃,违反纪律。刘其人深入到医院、机关、病房,找群众调查了解情况,解决了伤员的合理要求,逐级进行纪律教育。在肇源时,有位管理科长因违反纪律被群众告发,他毫不留情地严厉处理。在公审大会上,刘其人激动地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谁欺负老百姓就是忘本,连禽兽不如!”这些做法,使部队的纪律性进一步加强,确保了战斗任务的完成。
新中国成立后,刘其人先后担任中南军政大学副政委,第四高级步兵学校政委,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政委兼干部部部长,此间,刘其人主要从事学校工作,为部队培养和输送干部,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1953年,刘其人任总政治部副秘书长,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任总政组织部长。在总政工作期间,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军队的政治工作做出了贡献。他经常说:“党的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做干部、战士、群众的工作。这一工作是随时随地的,不能分上下班。”他在部队亲自主持办教导队、训练班,培养基层干部,还常常深入连队、病房、伙房,与干部战士谈心,关心群众的生活。
刘其人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克己奉公的作风。他一身布军装,虽打着补丁,却总是洗得干干净净。他的马匹、车辆,从不允许家属孩子们使用。1956年秋天,刘其人的嫂子带着刘其人的女儿小景从胶东老家到了北京,让他为孩子找个工作。刘其人耐心地婉言相劝,打发嫂子带孩子回了老家,这件事在部队传为佳话。
1958年,刘其人奉命带工作组去朝鲜,协助志愿军总部做撤军准备。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与洪学智一起,深入机关、部队、群众中了解情况,向军委总政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撤军工作的具体建议,为军委指导撤军工作提供了依据。
从1956年12月起,谭政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这位实事求是、不盲目迷信权威的政工干部,对于“左”的错误的抵制,引起了林彪的不满。1960年9月,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谭政遭到林彪的诬陷,刘其人也难以幸免,被诬陷为“反党集团的骨干”,由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降职为副部长,党内受警告处分。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其人背负着不白之冤,妻子于1966年遭迫害去世,两个儿子也被逐出部队下放边疆。刘其人在病情日重的情况下离开部队去泰安养病,但他始终坚信,党会给予他正确评价。在弥留之际,他语重心长地对子女说,要相信组织,一定会实事求是的。1974年1月16日,刘其人在济南去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拨乱反正,恢复了实事求是的路线,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于1979年3月批转总政治部《关于为“谭政反党集团”冤案彻底平反的决定》,其中对刘其人的一生作了公正的评价,为他恢复了名誉。
一起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