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字千金”:小贝直播虚假宣传带货成带“祸”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Author 武昊璇
近日,#小贝饿了带货因虚假宣传被罚46万#登上微博热搜。售卖虚假牛排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品飒传媒(西安)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被罚46万。该公司系账号“小贝饿了”关联主体公司,带货主播程某某为该公司员工。
图片来源:短视频平台截图
小贝,一名拥有千万粉丝的吃播主播。2022年11月,“小贝饿了”在直播中销售顶诺食品公司生产的腌牛排。直播带货过程中,程某某先后19次将“原切静腌牛排”说成“原切牛排”引发争议,被网友质疑带货产品涉嫌虚假宣传、质量问题。
处罚事由显示,当事人欺骗、误导消费者购买其商品,不当谋取交易机会和竞争优势,构成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经查,当事人共销售牛排3986单,每单定价178元,销售额710539.93元,因退货等原因,实际销售1973单,销售额354807.7元。
不知情的购买者跟着程某某在直播的描述,逐一下单,那一场直播成交金额高达30多万。据悉,原切牛排是不经辅料调理加工的牛排,涉事牛排因经过腌制,属于调理牛排范畴,故该行为构成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
少说两个字被罚46万元,掀开虚假销售的遮羞布
虽然在处罚出来前,小贝曾多次在社交平台发布声明,称自己选的产品质量绝对没有问题,而且说成原切牛排是因为口误,是无心的,购买过的消费者不放心可以送检查验,他们也会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少说两个字,被罚46万元,可谓“两字千金”。
“口误”“手滑”“没注意”,主播惯用伎俩,懂得都懂
当处罚结果一出,小贝“口误”的这种说辞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买家心服口服。
首先,对于一个拥有千万粉丝的职业带货主播而言,将“原切静腌牛排”说成“原切牛排”远非定性为口误问题那么简单。
其次,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职业主播来讲,履行的是销售腌牛排公司产品协议,却存在少说两个字的细节纰漏属实说不过去。更何况,直播带货过程中,程某某先后19次将涉事牛排宣传为“原切牛排”。
多次被“实锤”仍活跃,“翻车”的“种草”谁来买单?
2018年7月始,美食博主小贝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内容,主要作品为美食探店类。因为其饭量大、比较有亲和力的陕西方言讲解等原因,很快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4年多时间仅在单个平台上就累积了近2000万粉丝。
这已不是小贝第一次“翻车”,也不是第一次被“实锤”。此前,“小贝饿了”曾被另外一个名为“盛唐雷音”的博主不断质疑。“盛唐雷音”在视频中称,“小贝饿了”带货商品中的雨子坊和时小福藕粉存在质量问题,特别是生产时小福藕粉的企业曾被当地两次处罚。
涉及虚假宣传的并非“小贝饿了”一个直播间。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此前,因产品二裂酵母含量不足、宣传“南美芦荟”实为国产、违规宣称产品有“舒缓抗炎”等功效,猫七七旗下黛莱皙美妆品牌因虚假广告被行政处罚。
直播带货不能任性甩货。无论在《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是《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中,均明确规定不得“发布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信息,欺骗、误导用户”。
“小贝饿了”少说两个字被罚46万元,对于直播带货行业是一记响亮的警钟,释放了规范直播带货行为的积极讯号。
带货直播,“带火”消费
不可否认,网络直播带货在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直播带货快速发展,已逐渐成长为一种购物模式,迅速进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相比于实体店,直播间下单无疑有着价格低廉等优势。不过在便宜的同时,能否保证产品的质量,一直是这一行业面临的挑战。
事实上,在过往的媒体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网红直播带货遭遇质量问题。而涉事主体也不乏一些千万粉丝网红以及知名演艺人员。如此情形,不仅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更让这一新兴的行业,面临严峻的声誉危机。
信任只有一次,把“走红”变“长红”才配当网红
打造一个招牌不容易,毁掉一个招牌却可能在旦夕之间。由此可见,如此带货,实为带“祸”,引火烧身,得不偿失,可谓悲剧。平心而论,从口碑到品牌,追求极致的服务能力更为重要,信誉来之不易,且卖且珍惜,品牌的塑造是水滴石穿的结果。
从此事件来看,一言以蔽之,即便顶着超级网红的光环,也应遵守法律、恪守道德,爱惜羽毛,敬畏规则,这不仅是自身走向长红的关键,也是确保网络直播带货行稳致远的应尽之责。
推荐 · 阅读
知乎推送“明星自尽”上热搜,平台无底线博流量再引众怒
“农管”来了,农民慌了?
中国红牛被禁止生产销售?一场长达7年的商标之战
淄博烧烤为何一夜爆火?从现象到品牌的新范式
人民数据研究院发布《中国儿童阅读发展研究报告》
作者: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 武昊璇编辑:张咏琴 | 责编: 王晓彤 陈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