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兔字丨周记】实盘2023/6/10(手把手教你赚钱,然后茅台+咖啡,在腾讯的人民币柜台一杯接一杯)

食兔君 兔子书斋
2024-09-20

「只赚真实存在的钱」是一种态度,或者说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构建自己的投资体系,并且非常安全——企业的盈利可以真实的反映在企业的价值增长上,那有什么不安全的呢?

本周交易

本周五,用腾讯分红买入了青岛港(H股)的观察仓,成交金额4.37港元,详见周五的第三条推文。

当前持仓

历史收益

2023年年内收益0.74%,但总资产增厚了不少,努力打工的结果。

将👇👇图换为近一年收益折线图。

没有啥原因,就是想换着看看,因为👇图已经有历年收益了。


其他事项


标题党一回( ﹁ ﹁ ) ~→,其实是聊一聊周三试用过的返佣商品文案功能。


1.手把手教你打广告

本周,体验了公众号返佣商品的自带文案功能(详见周三的【兔字丨超市】),也算是近距离感受了腾讯广告对中小商户业绩转化的助力。

不知道这些文案是不是用腾讯的生成式广告方案辅助完成的,如果是,就「泰酷辣」。

最终结果是,未确认佣金38.29元,确认掉粉130名😂。

体验下来,我觉得返佣商品是一个不错的模式,有助于解决许多公众号作者的变现难题。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一下流程。

首先,返佣商品的开通要求是粉丝数≥500,达到条件后,在公众号后台「广告与服务」——「流量主」——「广告管理」。

其次,开拓权限后新建图文消息,在编辑栏顶端选择返佣商品,勾选「仅看有推文商品」。

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商品,查看价格,必要时和淘宝同类商品对比。

从我这段时间的对比来看,微信上推的商品价格一般是略低于门市价,有的会低于门店进口价,粉丝中也有店铺老板表达了类似观点——

接着,插入后检查文案,主要不当表达,次要是错别字(错别字这个因人而异,我觉得没必要,强迫症的同志可以检查)。

最后,加入题图、修改标题、写上作者(特约发表)、保存收工。

很简单的方法。

我积极支持自媒体作者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赚取收入,因为持续性的收入能够带来产出的动力。虽然收入可能非常低,但感受真的不一样。

以笔者为例,书斋开拓三年多,广告总收入2700+(截止昨日),从性价比角度而言是非常不值的。

但就是每天弹出的这几块钱收入,令人心神愉悦,码字激情倍增。

书斋是一个很个性化的场所,我不想做一个「金融自媒体」,而是想打造一处好友、同志的交流之所。

所以书斋也不仅限于金融类的推文,随笔、小诗、感悟、摘录,我感兴趣且想要分享的东西,我都会推出来。如果只对金融内容感兴趣的同志,可以考虑取关书斋,只关注我的雪球账号@狂暴干饭食兔君 那里只有企业分析,就是更新比较延迟,一般会隔个三五天,因为我基本不上雪球。

也借此重申,书斋每周三推送一次广告,名称改为【兔字丨小卖部】,每次3条,上次是想试试单次推送上限。我希望大家和我一样,偶然看到某个好吃的、勾起某段回忆。然后下单,毕竟价格比上店里买便宜。

对此无法接受的朋友们可以取关,但不要在后台反复留言滋扰。

👇以下正经文章:


2.风评好转的茅台咖啡

本周有个乌龙新闻,网传茅台将在冰淇淋店里卖咖啡,又是引得网友一阵热议。后来官方辟谣,称这是个别店铺的自发行为(广州国金天地的茅台冰淇淋店)并非公司行为。

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个一笑而过的事件,但却能挑动网友神经,主要是三个方面:

1)担心茅台盲目扩大SKU

曾经有网友问过段永平先生,怎样才能改变茅台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老段说,「多推一些便宜的非53度酒,包括茅台啤酒和红酒,甚至茅台米酒啥的,以及茅台矿泉水,茅台酒店,茅台手机,茅台空调,加快推出的速度,五年出厂的规矩也不要了,假酒也不管……十年后,茅台的地位就应该彻底不一样了。」(2015-02-16)

这段话被很多网友引用,以当年茅台推系列酒和推冰淇淋时为盛。

特别是丁总上台以后,茅台在销售策略上一改保守之风,积极融入年轻人(虽然有的融入方式真的太土了,例如在日本的那次无人机表演……),做了许多尝试,很多投资者担心这会给茅台的形象「减分」。

2)怀疑茅台「不务正业」

茅台是酒企,可近年来除了卖酒,似乎也干了不少事,修路、卖保险、卖冰淇淋、搞产业基金……如今又打算「卖咖啡」,无疑令有的网友受不了:为什么不专注主业,解决你的产需倒挂、价格倒挂?!

3)居然觉得茅台+咖啡很搭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茅台+咖啡很搭、很酷,各渠道都有网友表示:哪家店?要去试试。或者是星巴克危矣(天下苦星巴克久矣😂),和其他出圈事件不同,甚至和茅台冰淇淋出圈时的舆论状况不同,就很有趣。

虽然我们都知道,茅台集团第一时间辟谣,「含有茅台酒的咖啡并非公司新推出的跨界产品,系茅台冰淇淋店自发行为」,但这个事情引发的讨论却没有随着辟谣而烟消云散。

况且,很多时候,谣言不一定是子虚乌有的,也可能是公司放出来「探探口风」,很多企业都喜欢干这个事,美其名曰「试点」「灰度测试」。

——如果是探口风的话,茅台应该会惊讶于这次收到的评价居然不是一边倒的负面。

在笔者看来,这可能还真不是一件坏事。我们同样分三个层次来说:

1)在茅台冰淇淋店的一杯茅台咖啡,并不会败坏茅台品牌。

老段对茅台品牌的描述其实可以总结为一句话,「茅台如果消费自己的品牌,它就会沦为消费品」。

但任何品牌,只要不是佛龛里的「小而美」,就一定会面临如何做大做强和如何接续用户两大难题。

对茅台而言,产地产能的限制是它的「制约与誓约」,是茅台品牌故事里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虽然当前对「茅台镇」的范围已经扩大,但茅台的增产却不能一蹴而就。

基于此,将历史上异地实验和其他成果转化为潜在增量,做大做强茅台系列酒成了应有之义。而且茅台做的不错,系列酒159亿的营收已然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中高端酒企。笔者今日宴宾客,囊中羞涩,于是乎第一时间便向金王子酒求助,却发现i茅台上,福州地区已然售罄。

茅台冰淇淋也如此,在推出时广受质疑,但实际效果非常不错,1000万杯约等于6亿元营收,这放在冰淇淋单品里,也是重量级的(而且,小茅文创也卖了6亿多,这就很神奇……)。2022年,蒙牛冰淇淋总计营收不过56.52亿元(同比+33.3%)。

卖了钱是其一,茅台冰淇淋真的带动了茅台在年轻人心中的品牌心智,至少,年轻人对茅台的概念,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金融产品」或老掉牙的辣味白酒。

此外,茅台冰淇淋店还很成功的成为了一处「休闲之所」,即可以坐下休息的地方。那么在可以坐下休息的地方来上一杯咖啡,似乎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毕竟,茅台冰淇淋店里本来就有卖果茶等饮品,果茶里也是有茅台的😂,而且含量大于咖啡中的茅台(3毫升)。

2)茅台+咖啡是一种可选的饮料,它不奇怪。

事实上,烈酒+咖啡的组合不但常见,而且口感不错。

上个世纪70年代,邓丽君曾经唱过,「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美酒让人放松、咖啡令人提神,浓缩马提尼便是一道口感丰富的意式鸡尾酒,爱尔兰咖啡也曾风靡一时。

闲逛之余,来一杯加了几口烈酒的咖啡,体验感爆棚。

在坊间,茅台加入咖啡也早有尝试,笔者至少去年就在B站上刷到过视频,说深圳有一家咖啡店,会提供茅台+咖啡的服务,往一大杯dirty里倒入一小杯茅台,一口闷下去,浓缩咖啡液和酱香味道直冲大脑,令体验者评价颇高,当然,很遗憾的是体验者未能品出茅台的风味,这也是如果茅台真要做咖啡需要攻关的技术难点之一。

3)茅台冰淇淋店里的咖啡,人们「喝得起」。

这次茅台咖啡风评逆转的一大原因,在于,吃瓜群众表示这咖啡的价格,工薪阶层负担得起。

和「高高在上」的茅台冰淇淋不同,茅台咖啡单杯售价在28-46元之间(茅台含量1.8毫升),茅台酒加料,一份12元(加2毫升)。这个价格和星巴克的单品基本一致,略高于瑞幸,不存在多余的品鉴门槛。12元一份的茅台加料,也堪称「亲民」。

(当然,茅台不会亏,如果按照2ml=12元计算,500ml「冰淇淋用茅台」的价格是3000元,约等于变相将出厂价提升至一批价)

一款在大家愿意逛、愿意坐的地方推出,有强烈品牌感,而又喝得起的咖啡,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毁坏品牌的行为,至少比巽风大赌场接地气的多。

所以作为投资者,假使茅台真的在冰淇淋店里上架茅台咖啡,我觉得也只会强化茅台的品牌效应而不是降低——高端做低端容易、低端挤进高端困难。

作为消费者,我认为茅台咖啡有两个问题可能需要攻克:其一是酒咖配比,谁也不会想在冰淇淋店里喝醉,因此茅台咖啡的重心必然是咖啡,但咖啡的风味非常浓郁,酱酒加入其中,基本只剩酒味,如何搭配出保留了茅台特征的咖啡,可能需要公司像试冰淇淋一样做尝试;其二是风格问题,目前来看,dirty和黑咖都能较好的兼容烈酒,其他类型的咖啡,如拿铁等,则被风评一般,冰淇淋店里不可能有专业咖啡师和顶级咖啡豆,如何兼容茅台的口感,给出公式化解,也需要不断尝试。

总之,要多试。

试了之后呢?

我只能说,茅台,在那之前,要多试。

3.腾讯等21家港股推出人民币柜台

香港交易所将于6月19日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当前,首批提交开通港币-人民币双柜台交易的21家企业(共24家申请,其中中国平安、比亚迪、长城汽车未入选首批)都已陆续刊发了自己推出人民币柜台的公告。

以腾讯为例,在人民币柜台交易的股份代号为80700,中文简称腾讯控股-R,英文简称TENCENT-R,交易手数不变(100股)。

关于人民币柜台的新闻、潜在汇率波动、套利空间和他影响,我们在《实盘2023/4/1(双柜台、伊泰和茅台)》中聊过,不再赘述,感兴趣的同志可以移步。

我们聊的是方丈对水友「人民币没有完全自由兑换的前提下,依然可以把人民币国际化推到更高的位置」观点的一句回复——

需要指出的是,以下观点是我个人观点,含有揣测的意味,可能不是方丈原意:

许多水友借此吐槽方丈「崇洋媚外」,但我个人理解,方丈这里讨论的是离岸和在岸人民币的区别问题。

当然,这话的确不高明,也是个套套逻辑:如果离岸人民币的使用范围等同于在岸人民币,人民币便离国际化只差一层窗户纸了。

这里解释一下离岸、在岸人民币的概念:

离岸人民币是指在中国境外经营人民币的存放款业务(即使用,定义主要为对银行存放款,自然人和企业的使用也是一样的);与之相对,在岸人民币则是境内使用的人民币。

离岸人民币以外汇储备作为兑付依据,可以在境外自由使用,而境内居民,每人每年有5万美元的额度可以办理人民币离岸。

如果我们把离岸和在岸看作两种不同的货币(例如一些激进学者的观点:将离岸人民币称之为「离岸元」,在岸人民币称之为「人民币」),那么离岸人民币是自由兑换货币,它可以自由兑换,并且数量庞大。仅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就一度濒临万亿(目前仍有8000多亿),全球24个离岸人民币市场,总计超过4万亿人民币在世界上自由流动(依托于中国与许多国家签订的本币互换协议)。

我们日常使用的在岸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它符合「货币不可能三角」的前两个:①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该国货币汇率的稳定性;③资金完全自由流动性。因此丧失了完全流动的特性。

以此刻为例,1美元≈7.1425离岸人民币≈7.1285人民币,二者存在「汇率」。(当然,由于人民币们长得都一样,且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离岸、上岸,因此二者之间的汇率在套利的润滑下是无限接近1:1的。)

本次人民币柜台使用的就是离岸人民币。因此,和许多人的热切期盼不同,这个柜台对于在岸人民币一点用没有(暂时),也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无关,至多增加一点知名度。

对于香港的资本市场,由于离岸人民币自由兑换,外资持有港币资产和离岸人民币资产没有显著区别,至多是部分外资由于担心港币可能与美元脱钩,从风险均摊的角度,分散部分资产到离岸人民币上。

(根据国信证券援引《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数据,2021年末,主要市场的境外主体共持有近11万亿元的人民币资产。其中,近四成是股票。这4万亿的股票头寸主要通过沪港通/深港通,QFII/RQFII的渠道进入A股市场。这里的11万亿,是在岸人民币。)

港交所的公告中还承诺,会在未来将港股通与人民币柜台相联接,这种连接方式目前未知,揣测和当前港股通的结算周期是一致的(离岸人民币非常类似于外币),但「汇兑损失」会小得多,所以,以后购买人民币计价的港股时,被锁定的外汇差额应当会大大减少,这可能是唯一的好处。

4.东方雨虹股权激励计划

详见周四文章《雨虹颇具「特色」的激励计划(顺便谈谈股权激励)》。

5.广联达投资者关系

6月5日,广联达发布《2023年06月0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值得关注的记录如下:

「九三期间我们要把单点的业务整合起来,要把过去分别开展的相对独立的业务和产品线的能力集成起来,实现全链路打通」。

「在九三刚开始的关键节点,我们率先聚焦4个非常重要的客户群,一是设计与成本客户群,造价客户和设计客户资源进行整合,有助于我们推动设计成本一体化打通;二是施工企业客户群,这个是面向现在整个在行业中非常重要的规模化的施工企业来为他们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各个产品线的服务;三是行业服务客户群,围绕行业管理提供专业化数字化方案,帮助推动行业治理水平提升;四是系统客户群,重点服务中央建筑企业」。

如果行业内的经营者大规模减少,那么对我们的点上业务会有影响。但公司现在聚焦的客户都是行业长期经营者,其也在对业务进行转型和全面布局,从房建走向基建、市政,从当地走向异地,从增量走向存量(大体量的业务走向专业化的中小体量业务)」。

兔:后面的说辞不太具有信服力,一家企业想要成长,不可能只将目光聚焦于「行业长期经营者」。

「对造价的新业务数字新成本来说,过去解决的是点上应用,且客户成本经营意识不强,对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不高,但现在行业情况发生改变,他们既需要招投标阶段成本的精细化测算,又需要能控得住和分供商的过程结算,同时要摆脱以前对国标数据的依赖,沉淀出自己的内部成本数据并能不断优化,彻底升级其精细化成本管理能力」。

兔:如果一个企业「既要、又要、同时要」,现实往往逼迫它暂时放下对其他两部分的追求。因此,虽然「数字新成本」是一个不错的方向,但恐怕并不会如管理层、如市场预想的那么受企业追捧。

「当前我们施工产品解决方案覆盖的项目数占每年总开工项目的比重是非常低的,所以现在主要矛盾并不是项目开工与否,而是行业管理人员的数字化认知升级、数字化管理能力升级以及能使用数字化产品的人才升级,所以这个阶段我们重点是把解决方案做的更简单、易用,然后在交付周期上极大简化,来解决核心问题」。

兔:从前任甲方的角度来看,广联达对这个施工需求把的很准。

「今年整体营销节奏调整,整体上是先慢后快的安排,另有两个变动因素,一是去年是为了应对疫情,加速回款,分别在一季度和二季度做了两次大规模优惠促销,所以去年整个基数是非常高的,但是今年均没有做。原因是因为造价的续费和签约具备刚需属性,产品有很强客户粘性在,优惠促销会降低利润。今年释放了更多的营销资源,集中精力做新成本价值应用标杆……二是从外部看,以往春节前会集中招标,春节后进入施工,但是今年政策要求是资金基本到位后,再进行招标,把集中招标的节奏和周期拉长了」。

兔:本质上就是经济不景气,周转率下降了,对工程而言,节奏拉长从来不是好事情。

「新成本是我们造价业务升级后进入的一个非常好的蓝海,是在造价软件的基础上结合整个成本管理和商务管理形成的闭环」。

兔:管理层对数字新成本拥有无限信心,不知道为何管理层会认为,企业在经济下行时,会热衷于采购新的成本管理方案,而非直接降本?不过也好,如果推广不利,可能会创造买入广联达的机会(笑)。

「施工业务会保持高增长,同时两个指标会更加健康,一是现金回款,从前面几个月来讲,施工业务表现非常不错,回款情况比较好;二是毛利率。今年我们一方面严格成本费用管控,另一方面我们把硬件供应链管理放在公司专业的供采BU,我们在硬件的供应、周转、仓储,供应商的选择,集采率的提高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毛利率有效提升」。

兔:广联达是整条产业链上有定价权的企业。施工业务如果能做出盈利,对其盈利结构的改善非常有帮助。

「在过程管控上面,对一线人员的目标要求也做了变化,过去是扩大单,但我们现在不执着于扩大单,更多强调从项目到点,然后再到企业,然后逐渐放量,形成快循环和快周期的周转」。

兔:和腾讯的云业务类似,增长遇到瓶颈,所以由量转质。和常识不同,这一阶段的企业,由于稳定的业务和利润率提升的潜在途径,往往投资回报率很不错。

「AI肯定是我们下一轮非常重要的一个升级的方向」。

兔:在建筑信息行业,广联达最有望拿出实用的AI产品。

「三年的目标是整个收入翻一番,对此我们是非常有信心的」。

兔:我的信心就弱一点——五年翻一番。

「今年激励机制是做了调整,从提成制变成了目标奖金责任制」。

兔:不太好评价,两者都是显著有利有弊的,观后效吧。


广联达的思维模型如下——

原图获取方式在左下角「阅读原文」处,自取。

以上。


申  明

周记仅为本兔的个人投资记录,如果照抄作业的话,赚了是你厉害,赔了你大可以骂我,但似乎也于事无补。

所以,对于投资行为,我不做任何推荐,请坚持独立思考、多看一二、狡兔三窟,千万不要拿着四五年内会用到的钱做投资,也别被人骗了,求求各位~



留 言 处 👇


点击「阅读原文」,里面有一些框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兔子书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