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球不在乎,你在乎吗?|读书会报名

食通君 食通社Foodthink 2022-10-22


《地球不在乎:被气候变化毁掉的餐桌》

 

作者: 威尔弗里德·博默特 / 玛丽安娜·兰策特尔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被气候变化毁掉的餐桌

出版年: 2021-9



此时此刻,国内大部分地区都遭遇了罕见的高温天气。气温飙新高、持续时间长、河流断流、土地龟裂,给这些地区的人带来了直接的冲击。同一时间,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比如欧洲和美国,也遇到了类似的极端高温。仿佛整个北半球都处于热浪的炙烤下。


这一次次的热浪背后,是主导温度和降水的地球大气系统发生了不寻常的变化,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气候变化”。


而最依赖光照、温度和降水的农业生产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


《地球不在乎:被气候变化毁掉的餐桌》德文初版首发于2017年。两位德国记者和学者走访全球各地,他们发现,无论是美国加州的大杏仁、胡萝卜和西瓜,欧洲的西红柿和蔬菜,还是德国的大型养殖场和肉类加工厂所依赖的海外饲料的种植,无一例外都在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们手边的咖啡、茶、巧克力、橙汁、橄榄油和海鱼,也许会在不那么遥远的将来变成奢侈品。而为我们提供食物的种植者、养殖者和捕鱼者,他们的生计也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这个酷夏,食通社走访了华北和华南地区20多位生态小农,在田间地头体会到了极端天气对他们生产、生计和生活的影响。我们还主办了三场关于气候变化与农业的分享会。不论是对极端天气背后的科学解释,还是对当前农业所面对的气候挑战,我们可能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借此次食通社和自然之友联合主办的《地球不在乎》读书会,我们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议题和更广阔的视野,启发思考,选择行动。


为此,食通社这次邀请更加多元化的嘉宾和大家共读此书。嘉宾中既有直接感受到气候变化冲击的生态农友,也有长期关注这一领域的公益同行,还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希望他们的分享,能让读者对此书的内容和议题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在未来三次共读中,嘉宾们将就以下问题带领大家讨论:


  • “我”的餐桌会变得多糟糕?到底哪些人会受到影响?

  • 气候变化带来的海洋热量和酸化如何搅动整个海洋食物链?

  • 一线技术人员在农场种植中对气候变化的感受和适应如何?

  • 维持全球三分之一食物的传粉昆虫正在面临什么样的威胁?

  • 半干旱地区农牧业在温度与水资源非均衡变化下采取了哪些适应策略?

  • 长期钻研柑橘黄龙病的农技师对病虫害和植物关系有什么样的观察和理解?


第一次线上讨论将于下周三(8.24)晚上8点开始,来自环保机构的王有枣和上海海洋大学的王有基教授将为大家做分享。这次分享涉及的海洋酸化的内容在书中最后一个章节,建议时间不够的朋友可以在第一次线上讨论之前先阅读第12章。


   - 本期领读老师  -   

 

冯启华


负责食通社气候变化项目,自然之友玲珑计划伙伴。曾先后在媒体、金融等行业工作二十余年。伦敦商学院金融硕士专业,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美国弗吉尼亚理工自然资源专业线上硕士在读。爱自然,爱观察,对气候变化和生态农业充满好奇心。


   - 分享嘉宾  -   

 

王珏(王有枣)


在环保机构工作,也是朴门永续助理设计师,“CBD一米菜园”视频号料理人 。致力于把气候科普做到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去,参与作品:气候变化主题桌游《地球号!宇宙飞船》;看理想节目《气候告急!关于气候危机的20次讨论》;艺术项目《餐桌上的小地球》。


 

王有基


博士,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基金等十多项科研项目。在水产、海洋生物和环境学领域的国际主流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任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Journal of Shellfish Research等多份海洋水产期刊副主编/编委。目前主要从事环境科学,贝类养殖及生态生理学研究,聚焦在全球变化驱动的环境压力下(海洋酸化、升温、缺氧以及微塑料和纳米污染物等)物种的生态生理应答和适应机制,围绕生态学、行为学、生理学、毒理学及养殖等方面开展研究。


 

罗立双


高级农技师,长期专研柑橘黄龙病及生态种植技术。也是一个对种地充满兴趣、对农民非常有感情的农民,正努力探索一种比当前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农业生产方式更有优势的生产方式。他相信按照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有优势才更具有生命力。


 

赵飞


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目前担任北京平人农场生产经理,从事有机蔬菜生产工作。同时跟从中国农大胡跃高老师在山西灵丘探索发展全域有机农业,着重在有机生产技术探索和有机农业合作社发展探索。在2022年车河国际有机论坛有幸获得灵丘全域有机农业发展贡献个人奖。在平时种植过程中,感受到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学习相关知识,关注气候变化。


 

马彦伟


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硕士。2005年加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工作,离职后在阿拉善定居并创办致良田生态农场。


多嘉宾仍在邀请和确定中

欢迎推荐和自荐

共读计划


- 共读时间 - 


2022年8月-9月

 

- 线上讨论 -

 

8月24日(周三) 20:00-21:30

嘉宾:王珏,王有基

 

8月31日(周三) 20:00-21:30

嘉宾待定

 

9月7日(周三) 20:00-21:30

嘉宾待定

 

腾讯会议 717 6360 3869



- 分享和讨论流程 -

领读:10分钟

每位嘉宾:20分钟

互动讨论:剩余时间


如何参与?

1.各大网络平台有售中文纸质版,请自行购买。


2. 报名读书会,入群,参与线上讨论。



- 报名 -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关于食学社共读计划 

认识世界,从认识食物开始。作为可持续食农领域的写作和学习的社区,食通社以每月一本书的频率组织读书会,并且邀请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成为领读人或分享嘉宾,结合他们的知识与经验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展开讨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一个共学社区,对食物体系展开系统性的学习。欢迎加入我们,让我们一起认真阅读,好好吃饭!


*食学社共学群已更名为“地球不在乎|食通社“,曾参加过读书会的伙伴可通过微信聊天搜索关键词“食学社”找到并置顶本群,以防在共读期间错过讨论与通知。


关注食通社B站号,可回看往期读书会 



往期共读书单

- 食物体系 -

《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的新描述》

《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

《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学思考》

《第三餐盘》

《吃是一种公民行为》

 

- 迈克尔·波伦/饮食系列 -

《为食物辩护:食者的宣言》

《吃的法则:经典日常饮食手册》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烹:烹饪如何连接自然与文明》

 

- 团结经济 -

《菜篮子革命:从共同购买到合作找幸福》

《田间面包店的奇迹》

《消失的城乡边界线》

 

- 人类学/社会学 -

《末日松茸》

《大吉岭的盛名》

《游牧的智慧》

《不生不熟:发酵食物的文明史》

 

- 环境保护/自然科学 -

《寂静的春天》

《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蚯蚓的故事》

 

- 饮食与健康 -

《吃的法则:经典日常饮食手册》

《肠子的小心思》

《不可思议的发酵酿造》


- 其他 -

《鲜花帝国》


“没读过这些书,不好意思自称吃货|读书会盘点“

*详情可前往食通社豆瓣主页,打开豆列“食学共读”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35459538/


统筹:启华,万琳

版式:莳梧

  扫码打赏,支持原创知食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内容

近期热文 | 食物课程 | 农友大会 | 菜市场 | MOSES | 食通社在路上 | 前沿食农 | 小农故事 | 节气餐桌 | 食农活动 | PGS | 种子 | 女性 | 气候 | 日本 | 作者 | 招聘 | 转载



▼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食学共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