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完费孝通这本小说,《江村经济》就看明白了一半|读书会报名

食通君 食通社Foodthink
2024-08-04


《茧》&《江村经济》

作者: 费孝通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21-1
丛书: 费孝通作品精选



你知道著名的《江村经济》还有个“文学版”吗?


1938年在英国等待博士论文答辩期间,28岁的费孝通创作了一部中篇小说《茧》。小说以1930年代的苏杭小镇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致力于改善蚕农生计的新式丝厂,如何在传统丝行和金融势力的夹击下艰难求生的故事。


而这部小说的灵感,就来自费孝通的姐姐费达生在苏州开弦弓村参与的蚕丝业改革。


晚年的费达生与费孝通夫妇合影。摄于江村纪念馆。


1936年夏天,费孝通受费达生之邀来到位于太湖东南部的开弦弓村,在这个以稻米和生丝为主要出产的典型苏州村庄做了一个多月的田野调查。两年后,他将这些田野笔记整理为博士论文并答辩、出版,这就是人类学名著《江村经济》的前身。


在费孝通田野调查期间,开弦弓村的手工蚕丝业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在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和机器缫丝工业发展的叠加影响下,国内手工蚕丝(土丝)价格急剧下跌,出口贸易迅速衰落。作为村民“第二主要收入来源”的蚕丝业,虽然不至于完全破产,但也很难再为村民增收。


如今,在开弦弓村东南方向60公里的浙江桐乡正河浜,大概还有1/3的农户在养蚕。不过,既养蚕又从事蚕丝加工的农户已经不多见了。图为返乡青年于建刚的父母手工制作蚕丝被。


为了改善当地农民生计、重振蚕丝业,曾在日本学习工业养蚕技术的费达生积极投身于蚕丝业改革。 


她参与创办了开弦弓村生丝产销合作社,用现代养蚕技术为蚕农提供指导,引入机器动力提高生丝质量,并希望通过小规模工厂为乡村工业探索一条可行的出路——这些都在《江村经济》的第十二章《蚕丝》中得到了细致的讨论。


上:开弦弓村生丝产销合作社的选茧室;下:合作社的入股单和用笺。均摄于江村纪念馆。


《茧》的文学重构与《蚕丝》章的学术探讨既互为补充,也形成了有趣的交叉映照。虽然江南的手工蚕丝生产已经衰落,但两个文本围绕作为农产品的蚕丝展开的讨论却丝毫不过时,常读常新。 


本期读书会,我们希望聚焦这两个文本,以对读的形式,分别从蚕丝生产和合作社介入生计改善两个方面来共读讨论。


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主营手工蚕丝被制作的返乡青年于建刚来领读第一期读书会,他会结合自身参与桑蚕丝生产、加工的经验,带领讨论:


  • 传统手工蚕丝生产的工序有哪些?背后是怎样一套农业生产体系?

  • 相比传统制丝工艺,机制蚕丝的优劣分别是什么?

  • 开弦弓村的蚕业改革如何改变了传统手工蚕丝生产?

  • 100年后的江南手工蚕丝生产在多大程度上传承了传统的技艺?

    ……


第二期的领读嘉宾也是食通社的老朋友——深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黄亚军。他将从多年农村社区发展的工作经验出发,带领讨论:


  • 开弦弓生丝产销合作社具体是怎么运作的?

  • 为什么合作社工厂的运转并不顺利?

  • 合作社对组织者和村民分别提出了哪些要求?

  • 做农村发展、生计介入的当代NGO,也会遇到相似的困难吗?

    ……


   - 本期嘉宾  -   

 

于建刚


在江南的丝绸村庄正河浜出生、长大,2008年大学毕业,在北京从事品牌咨询的工作。因为对三农问题的关注,2011年辞职,成为小毛驴农场实习生;随后,又在广西与越南交界的壮族村寨从事乡村建设的志愿工作。返乡后与妻子梅玉惠成立“梅和鱼”,从事精细工艺蚕丝被的生产与手艺传承,希望活化农桑非遗,创造新的传统。


往期文章:《返乡十二载,土地有神灵》《最狂野的返乡梦想是在江南荒芜的河里划桨》《150年前,中国传统智慧拯救了疫情下的欧洲》

 

黄亚军


农村社区发展工作者,广东丰年庆联合发起人。驻过村,种过田,组织过失败的合作社,但对农村合作经济兴趣不减;卖过各种形态的农产品,承认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但对城乡互助始终期盼。


往期文章:《公益组织做生意,入坑之前需三思!》《干旱、烂脖子病与“命”:靠天吃饭,如何丰收?》


   - 共读计划  -   


- 共读计划 - 


第一次线上共读

5月31日(周三) 19:00-20:30

 

第二次线上共读

6月7日(周三) 19:00-20:30


- 直播预约 -

​​


- 报名方式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报名




你需要

①自行购买或借阅本书,《茧》和《江村经济》在微信读书上均可阅读。


②在阅读计划内完成阅读,参与社群及会议室的分享与讨论。


*已在“食通社读书会”群内则无需报名,重复报名信息默认不回。


*请尊重作者及出版机构,遵守群规,请勿在读书群内伸手或分享盗版电子资源。


关于食学社共读计划 

认识世界,从认识食物开始。作为可持续食农领域的写作和学习的社区,食通社以每月一本书的频率组织读书会,并且邀请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成为领读人或分享嘉宾,结合他们的知识与经验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展开讨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一个共学社区,对食物体系展开系统性的学习。欢迎加入我们,让我们一起认真阅读,好好吃饭!


*食学社共学群已更名为“《茧》|食通社读书会“,曾参加过读书会的伙伴可通过微信聊天搜索关键词“食通社读书会”找到并置顶本群,以防在共读期间错过讨论与通知。


关注食通社B站号,可回看往期读书会 




往期共读书单

- 食物体系 -

《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的新描述》

《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

《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学思考》

《第三餐盘》

《吃是一种公民行为》

《餐桌上的危机》

 

- 迈克尔·波伦/饮食系列 -

《为食物辩护:食者的宣言》

《吃的法则:经典日常饮食手册》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烹:烹饪如何连接自然与文明》

 

- 团结经济 -

《菜篮子革命:从共同购买到合作找幸福》

《田间面包店的奇迹》

《消失的城乡边界线》

 

- 人类学/社会学-

《末日松茸》

《大吉岭的盛名》

《游牧的智慧》

《不生不熟:发酵食物的文明史》

《土里不土气》

《食日谈》

 

- 环境保护/自然科学 -

《寂静的春天》

《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蚯蚓的故事》

《土里不土气》

《垃圾去哪了》

 

- 气候变化与农业 -

《地球不在乎》

 

- 饮食与健康 -

《吃的法则:经典日常饮食手册》

《肠子的小心思》

《不可思议的发酵酿造》

《太喜欢微生物了》

 

- 其他 –

《鲜花帝国》

《有滋有味》


“没读过这些书,不好意思自称吃货|读书会盘点”

*详情可前往食通社豆瓣主页,打开豆列“食学共读”

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35459538/



统筹:泽恩

版式:莳梧


  扫码打赏,支持原创知食  


回复关键词,了解更多内容

近期热文 | 食物课程 | 农友大会 | 菜市场 | MOSES | 食通社在路上 | 前沿食农 | 小农故事 | 节气餐桌 | 食农活动 | PGS | 种子 | 女性 | 气候 | 日本 | 作者 | 招聘 | 转载



▼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食学共读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食通社Foodthink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