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刚经》治疗抑郁症的原理

罗大伦 修行圈 2020-01-07

抑郁症,又名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如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失眠乏力等。

然而,并不是条件不好,人才抑郁的;很多条件非常好,甚至非常出色的人,也会抑郁,甚至自寻短见。

1、引发抑郁症的因素

1.遗传因素

如果家庭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家庭成员患此病的危险性较高,这可能是遗传导致了抑郁症易感性升高。其中双相抑郁症的遗传性更高些。

2.生物化学因素

现代科学通过临床观察抑郁症患者,检测抑郁症患者的脑部数据时,发现93.2%的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分泌功能紊乱,在这基础上各国医学专家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最终确定了抑郁症的发病机理。

3.性格因素

有下列性格特征的人易患上抑郁症: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且这些性格特征多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养成的,这个时期的精神创伤影响很大。

4.环境因素和应激

亲人的离去,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些都会促发抑郁症。有时抑郁症的发生与躯体疾病有关,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常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



2、金刚经治愈抑郁症的案例

但是,今天我介绍一个完全令人想不到的方法,开拓世人的思路。

此事由我的一个朋友的生病说起。

我这朋友与我关系很好。他当时在做生意,有一年我与朋友们聚会,席间我们高谈阔论,意气风发,但是我这朋友一直没有什么表情,也很少说话,我当时就观察到了,饭后,他开车送我,我就问他经营得如何?

他愁容不展,说现在压力很大,经济形势不好,开工资都有压力了。然后,突然问我,有没有什么有效的经营法则可以借鉴?

我当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就说:“我小的法则没有,但是大的法则有,我觉得人需要信仰,有了信仰以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变,我看你就修佛吧!”

然后,我们就分别了。后来过年,我见到他,他对我说:“你知道我当时处于什么状态吗?”

我回答说不知道啊。他说:“当时我每天严重失眠,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总是想着如何自杀!”

然后他又问:“你记得当时你劝我做什么吗?”

我说我记得,我劝你修佛。

他说,你这一句话,把我救了。我回家就想,南怀瑾先生的书,关于儒家的我买了,可是佛家的我一本没有买过,我要看看。

于是,他拿来开始看,慢慢看了进去,有一天,他看《金刚经说什么》的时候,突然被佛祖的大慈悲心给感动了,于是开始泪流满面,痛哭流涕,心想这是大慈悲啊!

结果,意外出现了,他自己说:“突然,我感觉在十几秒钟的时间里,心里的乌云散开了,一片光明,当天晚上,我就没有再失眠,然后,之前所有的症状逐渐消失了。”

后来,他的生意开始腾飞,越做越大。前天,我刚刚与他通了电话,他说现在,仍然每天清晨起来,看一段佛经,其中的智慧,给他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启发。

我想,如果当时他对我描述病情,然后我给开方子,也许现在他仍然在吃药呢,因为此病比较难以治疗。而他居然不药而愈,实在令人惊叹。

后来,我一直思考这个特殊的例子,这个比较疑难的病,为何可以这样痊愈?然后,我有意无意地在网络上搜索类似的病例,检索《金刚经》和抑郁症这两个关键词,结果一搜索,惊人的情况出现了,原来,在网络上,有很多患抑郁症的患者,在诵读了《金刚经》后,痊愈了,然后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痊愈过程!

我的观察,其中很多患者已经是非常顽固的了,但是居然得到彻底的康复。

而其中多数人诵的,都是《金刚经》!

这不但奇怪,而且令人震惊。其中原理何在?

我们是医学工作者,我们的习惯是,看到了现象,不会去断然说不合理,而是要问:为何会如此?里面有合理的成分吗?

3、从中医角度分析金刚经可治疗抑郁症的原理

我们从中医的理论来分析一下吧

中医自古就重视情绪的调理,认为不良情绪导致身体出问题,这叫七情内伤。所谓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会伤五脏,会令气机紊乱。

那么,什么能化解这七情呢?

我认为是慈悲心。为什么呢?

因为七情,都是为自己而起,因为我自己的心的患得患失而来,比如我获得某物会喜,别人侵犯我的利益我会怒,我为了获取某物会忧思,我失去某物会悲,我要受到伤害会恐惊。

归根到底,七情致病,都是围绕着一个“我”字放不下。

而慈悲心,是放下自己,看到众生的痛苦,愿意为解除这种痛苦去努力。此时,把“小我”放下了,于是,七情无处落脚,烟消云散。

那么,抑郁症和这个有关系吗?

其实,我们只要研究抑郁症的症状,我们就会发现,患者多数的反应,是在“我”的价值定位上出了问题,“我到底重不重要?”“我活着有价值吗?”“如果我死了,大家就都轻松了吧?”这都是陷在“小我”里面的表现。在评价“我”的价值的时候,出现了偏差,引起了心理失调,而他们身体的症状,多是因为这种心理失调而来,然后再反过来影响心理。

所以,如果他们懂得了“放下自我”,不再纠结,而是坦然地去利益众生,这样会更加快乐,这个道理如果明白了,则心理压力会减少很多。

而《金刚经》正是讲述“慈悲”、“放下”的道理的经典。

所以,我观察到,这些痊愈的患者,并不是单纯地诵读《金刚经》,而是一边诵经,一边学习理解,有个患者说:看了好几本注解的书。

我的那个朋友,也看的是南怀瑾先生写的《金刚经说什么》一书的。

理解了其中的思想,才能彻底提升境界,摆脱阴郁的心理状态的。

而《金刚经》的说法模式,也是非常特殊的,很可能正好切合了抑郁症患者的思维模式,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金刚经》里面先是破除了对于自我的执迷,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没有那么重要,布施不要想回报,要放下“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等于是在告诉我们,“我”终究也是虚妄的,也会消失,不必执着,“我”并没有那么重要。

而抑郁症患者,恰恰是表现为对我的评价出现了问题,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了,拖累了大家,对自我的评价极低,此时,《金刚经》恰好与患者这样的思维模式取得了某种角度的“共同点”。大家一起“归零”。

然后,从这个起点出发,《金刚经》告诉大家,虽然“我”没有什么价值,都是“虚妄”的,终究也会失去。但是,我们依然要好好度过此生,这是修行。我们虽然渺小,但是,当我们看到了众生的痛苦,我们依然可以发出极大的愿力,发出无量无边的力量,去利益众生。

而这种不计回报,不考虑自我的布施,不但我们每个人是可以做到的,而且,这竟然才是真正的最高境界的布施!每一个认为自己没有价值的人,居然都可以做到的!

所以,这是一种思维上的逆转,这种从“无”,再到“有”的过程,给了很多认为自己很渺小的人,无边的力量,原来我们可以这样过一生的啊。

所以,我觉得可能是这种说法的模式,启动了抑郁症患者的生机,令他们的内心,发生了改变。

了解了这个道理,我想,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金刚经》会治疗抑郁症了吧?或许,类似的思路,都会有此效果,只不过,是《金刚经》讲得实在太经典了,如果心理学者能够借鉴这样的模式,相信会有研究成果出现的。

我想,这个方法,值得推荐给大家。

⊙关注订阅:回文章顶部,或识别下方二维码 订阅

⊙免责声明:本图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请直接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