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道医最好的百病自治的方法

修行圈 2020-01-07

传播上古智慧、灵性与科学、修行、养生、生活。公众号后台点击“往期精彩”,在内容页上面的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即可搜到您想了解的文章。这里有最全的优质内容和资料,给予修行路上更多的启示与帮助。



老君说百病

 

老君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今人见背,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寿命。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有。盖灾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人以小善为无益,故不肯为;以小恶为无损,故不肯改。小善不积,大德不成;小恶不止,以成大罪。故摘出其要,使知其所生焉,乃百病者也:

 

喜怒无常是一病。忘义取利是一病。

好色坏德是一病。专心系爱是一病。

 

憎欲令死是一病。纵贪蔽过是一病

毁人自誉是一病。擅变自可是一病。

 

轻口喜言是一病。快意逐非是一病。

以智轻人是一病。乘权纵横是一病。

 

非人自是是一病。侮易孤弱是一病。

以力胜人是一病。贷不念偿是一病。

 

威势自胁是一病。语欲胜人是一病。

曲人自直是一病。以直伤人是一病。

 

恶人自喜是一病。喜怒自伐是一病。

愚人自贤是一病。以功自与是一病。

 

名人有非是一病。以劳自怨是一病。

以虚为实是一病。喜说人过是一病。

 

以富骄人是一病。以贵轻人是一病。

以贫妒富是一病。以贱讪贵是一病。

 

谗人求媚是一病。以德自显是一病。

人成功是一病。以私乱公是一病。

 

好自掩意是一病。危人自安是一病。

阴阳嫉妒是一病。激厉旁悖是一病。

 

多憎少爱是一病。评论是非是一病。

推负着人是一病。文拒钩锡是一病。

 

持人长短是一病。假人自信是一病。

施人望报是一病。无施责人是一病。

 

与人追悔是一病。好自怨诤是一病。

骂詈虫畜是一病。蛊道厌人是一病。

 

毁訾高才是一病。憎人胜己是一病。

毒药鸩饮是一病。心不平等是一病。

 

以贤喷嗃是一病。追念旧恶是一病。

不受谏谕是一病。内疏外亲是一病。

 

投书败人是一病。谈愚痴人是一病。

烦苛轻躁是一病。摘捶无理是一病。

 

好自作正是一病。多疑少信是一病。

笑颠狂人是一病。蹲踞无礼是一病。

 

丑言恶语是一病。轻易老少是一病。

恶态丑对是一病。了戾自用是一病。

 

好喜嗜笑是一病。喜禁固人是一病。

诡谲谀谄是一病。嗜得怀诈是一病。

 

两舌无信是一病。乘酒歌横是一病。

骂詈风雨是一病。恶言好杀是一病。

 

教人堕胎是一病。干预人事是一病。

孔穴窥视是一病。借不念还是一病。

 

负债逃窃是一病。背向异辞是一病。

喜抵捍戾是一病。调戏必固是一病。

 

故迷误人是一病。探巢破卵是一病。

刳胎剖形是一病。水火败伤是一病。

 

笑盲聋喑是一病。教人嫁娶是一病。

教人摘捶是一病。教人作恶是一病。

 

含祸离爱是一病。唱祸道非是一病。

见便欲得是一病。强夺人物是一病。

 

老君曰:能念除此百病,则无灾累,

痛疾自愈,济度苦厄,子孙蒙佑矣。

 

老君崇百药

 

老君曰:古之圣人,其于善也,无小而不得。其于恶也,无微而不改。而能行之,可谓饵药焉。所谓百药者:

 

体弱性柔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

动静有礼是一药。起居有度是一药。

 

近德远色是一药。除去欲心是一药。

推分引义是一药。不取非分是一药。

 

虽憎犹爱是一药。好相申用是一药。

为人愿福是一药。救祸济难是一药。

 

教化愚敝是一药。谏正邪乱是一药。

戒敕童蒙是一药。开导迷误是一药。

 

扶接老弱是一药。以力助人是一药。

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位高下士是一药。语言谦逊是一药。

恭敬卑微是一药。不负宿债是一药。

 

憨慰笃信是一药。质言端悫是一药。

推直引曲是一药。不争是非是一药。

 

逢侵不鄙是一药。受辱不怨是一药。

推善隐恶是一药。推好取丑是一药。

 

推多取少是一药。称叹贤良是一药。

见贤自省是一药。不自彰显是一药。

 

推功引苦是一药。不自伐善是一药。

不掩人功是一药。劳苦不恨是一药。

 

怀实信厚是一药。覆蔽阴恶是一药。

富有假乞是一药。崇进胜己是一药。

 

安贫不怨是一药。不自尊大是一药。

好成人功是一药。不好阴私是一药。

 

得失自欢是一药。阴德树恩是一药。

生不骂詈是一药。不评论人是一药。

 

好言善语是一药。灾病自咎是一药。

苦不假推是一药。施不望报是一药。

 

不骂畜牲是一药。为人祝愿是一药。

心平意寺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

 

不念旧恶是一药。匡邪弼恶是一药。

听谏受化是一药。不干预人是一药。

 

忿怒自制是一药。解散思虑是一药。

尊奉老者是一药。闭门恭肃是一药。

 

内修孝悌是一药。蔽恶扬善是一药。

清廉守分是一药。好饮食人是一药。

 

助人执忠是一药。救日月蚀是一药。

远嫌避疑是一药。恬淡宽舒是一药。

 

尊奉圣制是一药。思神念道是一药。

宣扬圣化是一药。立功不倦是一药。

 

尊天敬地是一药。拜谒三光是一药。

恬淡无欲是一药。仁顺谦让是一药。

 

好生恶杀是一药。不多聚财是一药。

不犯禁忌是一药。廉洁忠信是一药。

 

不多贪财是一药。不烧山木是一药。

空车助载是一药。直谏忠信是一药。

 

喜人有德是一药。赴与穷乏是一药。

代老负担是一药。除情去爱是一药。

 

慈人悯念是一药。好称人善是一药。

因富而施是一药。因贵而惠是一药。

 

老君曰:此为百药也。人有疾病,皆有过恶。阴掩不见,故应一疾病,因缘饮食,风寒温气而起,由其人犯违于神,致魂逝魄丧,不在形中,体肌空虚,精气不守,故风寒恶气得中之。是以圣人,虽处幽暗不敢为非,虽居荣禄,不敢为利,度形而衣,量分而食,虽富且贵,不敢恣欲,虽贫且贱,不敢犯罪,是以外无残暴,内无疾病,可不慎之焉。


我们看到道教太上老君说过百病,也说过一百种药,我们看看这些病,我们有没有?先说百病。第一个说「喜怒无常是一病」,我们有没有犯这个?喜怒无常,如果要有就要警惕,这一病是什么?是我们得病的因由。凡是人生病了、不正常了,情绪他不能控制。我们自己亲见的例子,过去韩馆长护持我们三十年,她的女儿二十八岁过世了,留下两个小孩,在过世的前半年就是喜怒无常,以前她不是这样的。所以说这是疾病产生前面的预兆,显得特别的心浮气躁。如果我们有这种情形,需要检查身体;学佛的人应当冷静下来,应当多念佛号,多拜佛消业障。

 

第二「忘义取利是一病」,利现在是人之必争,不但不能争,还要想一想我应不应该得到?应该得到的可以取,不应该得到的不能取。为什么?如果你要是念《了凡四训》,你就知道,《了凡四训》里面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他一生当中,「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换句话说,你命里有你决定可以得到,只是时间有早晚不一样;命里没有,你想尽什么方法你求不到。如果求到,你不是生病,就是有灾难来了;换句话说,你没法子享受,没这个命。这些事情也都摆在我们面前,诸位如果细心去观察,你会恍然大悟。我初出家,我一出家就开始讲经。台北有一个也算是大富长者,现在讲企业家,他在阳明山建一栋别墅很豪华,建一栋别墅,我曾经在那里住过一天,他的亲戚带我去玩,住过一天。以后我听说,这位企业家过世了,年龄很大过世了,听说他一生当中在那个别墅也只过一个晚上。平常也没人去,他用了三个人在看管别墅,打扫清洁,那三个人在那里享福,长年住在那里。你看他一生就住一天,产权是他的,你看没有办法享福。那三个佣人他们有使用权,他们享福,这命里定的,这样的事情在全世界到处可以看到。

 

中国古人讲得好,「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何必?你一个人,都是你自己贪欲、欲望,盖那么大一个别墅,又没有时间去享受,一生只住一天。我相信还有些人,一生一天也没住过的,何苦来?而不能够拿他这些钱去多做一点好事,去帮助一些苦难众生,这个他没想到。帮助苦难众生这个功德可以带得走的,那个别墅带不走。佛有智慧,常常提醒我们,带得走的事情多干,带不走的不要干。所以我们想到,什么可以带得走的,什么带不走的。在今天在这个世界里头,第一等好事是什么?什么好事?是教一切众生做好人,这才是最大的好事。释迦牟尼佛干一辈子,从开悟之后就讲经教学,劝人不但做好人,好人里面最好的人,作佛、作菩萨,佛是个究竟圆满的好人,没有欠缺。菩萨是觉悟的有情众生,虽然他烦恼习气还没断干净,他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他做到。所以我们要以释迦佛做榜样,对于取舍一定要小心谨慎,合不合乎道义?这个义通常讲法,合情、合理、合法,这个可以取;如果情理法有一样相违背,就不可以取。任何事情有因必有果,我们在因上谨慎,果报就殊胜,避免苦果。

 

「好色坏德是一病」,这个病在现前社会非常普遍,人不懂,太上老君重视因果。你看我们三个根里头,有太上老君的《感应篇》,头一句话说得多好,「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没有人在管你,是你自己的因感得的果报,善因善果、恶因就有恶报,因缘果报丝毫不爽,任何人一生都无法摆脱的。现在这个社会,男女关系很混乱,每天堕胎有多少?堕胎是杀人。因果律上常常警惕我们,是真事情,欠命的要还命,欠债的要还钱。佛告诉我们父子四种缘,没有缘你不会变成父子,不会变成一家人。这四种缘,第一个是报恩,这个小孩好,好教,孝子贤孙他是来报恩的,你过去生中对他有恩。第二种是报怨的,前世有过节、有怨恨,他来报仇的,长大会叫你家破人亡。第三种是讨债的,讨完他就走了;第四种是还债的。没有这个缘不会成为一家人,这佛在经上给我们说明,这家人有什么关系。所以家要有道、要有规矩,如果没有道、没有规矩,这家就乱掉。堕胎不得了!我听一个同修告诉我,不是他自己,别人,他的一个朋友好像堕胎二十多次。有通灵的人看到,她后面跟着一群小鬼,所以她自己也苦不堪言,身体非常不好,很多病痛。那些病痛是什么?病痛就是那些冤亲债主找她麻烦的。所以,懂得因果的人,决定不敢干这个事情,为什么?将来还命!你这一生杀一个,你来生要还他的命;你杀二十个,要还二十多条命,这不是开玩笑的。所以害命的事情,怎么可以干?好色,堕胎那就是杀人,这个罪可重了。不但坏德,现在人不讲道德,但是懂因果的要还命,你敢不敢造?这是病。这个病我们看见,身体衰败痛苦不堪,她自己不知道原因,明眼人看得清清楚楚。

 

「专心系爱是一病」,这个专心系爱,就是我们现在人所讲的宠爱,你宠爱一个人,在一般人讲偏心。如果是在一个家庭当中,你偏爱,其他的人服不服?引起别人的嫉妒,甚至引起别人的报复,这麻烦就来了,所以这些事情很可怕。

 

「憎欲令死是一病」,憎恨他,不欢喜,希望他赶快死,这属于怨恨、属于诅咒,自然结下冤仇。古圣先贤劝导我们,人在世间冤家宜解不宜结,冤要想办法化解,不能结怨。为什么?冤结下去之后,会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一世是冤家,来世可能冤仇更深,你说这个多麻烦,彼此双方都痛苦。所以觉悟之后就把它放下,双方只要有一方觉悟,这个冤仇就化解。觉悟的这一方总会想种种方法化解,或者在物质上,或者是精神上,做补偿、弥补,不再结怨,这个很重要。譬如别人对我们毁谤、羞辱,甚至于陷害,我们遇到这些事情,心里要觉悟,他对别人为什么不是这样,为什么对我?我们学佛的人明了,必定是我过去生中对不起他。他今天这样对待我,我甘心情愿就受了,没有报复的心,没有怨恨的心,这个好,消自己的业障。我们没有怨恨、没有报复,对方慢慢他也就淡下去了。我们看到对方,对方有好处,我们赞叹他;对方有缺点,我们不批评,一昧以善意去响应,时间久了这个结就化开。决定不能报复,决定不能有怨恨,那个麻烦很大,那不是解决问题,那叫制造纠纷,种下生生世世的祸根,这就大错特错。怎样培养自己这些德行?读圣贤书、读佛书,你念多了你就有智慧,你就知道怎样处理。菩萨有这种智慧、德行,能在一生当中,把无量劫来这些冤亲债主全都摆平,都给他化解了。菩萨生大慈悲心,跟诸佛如来一样舍己为人,成就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做好样子,帮助大家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智慧行。

 

「纵贪蔽过是一病」,这个贪欲已经是错了,还要放纵,那还得了吗?无止境的贪婪,这愈陷愈深。过要忏悔、要改过,不能掩饰,这个蔽是掩饰,过失掩饰不让人知道,这是病,你那个过愈积愈深,先是小过,慢慢就变成大过,错了。我有过失,别人批评,好事,为什么?报掉了,现前就报掉。我们对批评的人要生感恩的心,这是对的;如果是怨恨,那麻烦大了,那到来世都解决不完。学佛最大的好处就是警觉性高,眼光看得远,不是看这一生,更能看到来生后世,知道因果,知道祸福是怎么来的。

 

「毁人自誉是一病」,这个也是常常发生的,最重要的我们自己有没有犯?有没有毁谤别人?有没有赞叹自己?自己有一点好事,唯恐别人不知道,这一条在佛法里叫「自赞毁他」,意思完全相同。自赞毁他在菩萨戒里是重戒,佛是严格制止的,不许可的。对别人要赞叹,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诸佛、赞叹如来」,别人有好处,我们要赞叹;别人有缺点,有不善的地方,决定不能说,决定不能批评。规过好朋友,有这个责任,要在什么时候?没有第三者看见、听见的时候劝导他,劝他改过自新。而且劝导最多是两次,不可以有三次,两次不听不能再说,再说就变成冤仇,这点很重要。一个欢喜接受别人劝告的人,听了之后真能改,那这个人你要好好照顾他,要常常规劝他,他能成圣成贤。别人批评心里面不高兴,这就不能再说,不要跟他结冤仇,这做朋友之道。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亦如是,早年我跟李老师学教,我们经学班上的同学,都是学经教的、学讲经的二十多个人,有几个同学老师好像从来没有好脸对他,有打有骂。好学生能接受,打了、骂了,感谢老师,对老师感恩,老师真教。还有二、三个同学,老师对他们很好,从来不说他们,什么原因?第一次老师批评他脸上颜色就很难看,就很不高兴,老师以后不再批评他了,把他看作旁听生,欢迎你来听,绝不批评你。我们那个时候年轻,心里有疑惑,老师对待我们同学不公平,时间久了老师也看出来了。有一天叫着我到房间里告诉我,说明为什么有些人严厉教训,他能接受,我要不这样教他,对不起他。为什么有几个同学不能说,从来不说话?他不能接受,何必结冤仇?我这才明了。教学当中的时候,也教导我们怎么做人,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都有分寸。

 

下面这一条,「擅变自可是一病」,这个问题也非常严重,古圣先贤立下来的规矩,我们自己把它改变,要不要负因果责任?肯定要负。中国古圣先贤立的这些法则,就是现在一般宗教里面讲的真理,不能改变。《三字经》里面前八句,几千年来,老祖宗、古圣先贤对后人教学的原理原则,能改吗?一改问题全出来,这擅变自可是现在人的大病。古人教学最高的指导原则,「贵以专」,现在人都没有照这个原则去做,学得太多、学得太杂。特别是有些年轻的父母没有教小孩的经验,望子成龙心切,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出人头地,什么都会、什么都学,这小孩很可怜,他负担不了,他学得很痛苦。现在我们常常听到小学生自杀,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他为什么会自杀?他太可怜、他太苦了。这都是什么?父母的过失,不会教。在古代小孩上学只学一门功课,「贵以专」,几千年来都是这样的,这一门功课没有学完,不能学第二门。现在可以同时学七、八门,这还得了吗?这不得了!中国古人学东西是一门,一门学好了才可以学第二门。

 

我们在李老师经学班里学经教,老师规定也是一门,明白告诉你,你决定不能同时学两门。老师讲的话很不好听,他说两门你决定没有这个能力,说得非常肯定。一门学好了,好到什么程度?要老师承认,老师说可以,才可以学第二门。可是老师的标准并不是很严格,也很宽松,他的标准,譬如学一部经,这一部经你能够上台去讲,他在底下听,听得点头不错,这就算通过了。可是我跟老师的时候,我就把我的标准要更严谨一点,我觉得讲一遍不够,至少要讲十遍,我才会学第二部经。十遍到哪里去讲?到同学家里,同修,星期一到张居士家里,星期二到王居士家里,星期三到李居士家里。都是讲一样的,就这一堂课里面,我一个星期至少找三、四家,我是这样讲法的。听众一个、二个、三个都行,学讲,练习讲遍数愈多愈熟,熟能生巧。不熟怎么行?所以我说一遍不行,我给我自己的标准,我说十遍。《无量寿经》,这部经过去我讲过十遍,这一次讲特别选的是黄念祖老居士的批注,我们大家在一起学习、一起分享。

 

所以古圣先贤定的规矩你遵守,一定有好处,你要把它改变肯定出麻烦。你看在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人敢改变,老祖宗定的是什么?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不多。古时候的教育教什么?就教这四样东西。这四样东西是做人的标准教育,都能做到你才像个人。五伦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这个很重要,不能不知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不同的任务)、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而中国教育的核心就是父子有亲那个亲爱,所以中国教育是亲爱的教育。后面五常、四维、八德,都是这个亲爱延伸出来的,那就是从亲爱扩张,核心是亲爱。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义者循理,就是合情、合理、合法。礼是节度,处事待人接物都要有分寸,不可以太过分,也不能不到,一定的节度,人与人之间相处不能无礼。智是理智,不可以感情用事,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要用理智,不用感情。要讲信用,人无信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信这个字非常重要。四维是礼义廉耻,八德是孝悌忠信、仁爱和平,就这么些纲领,这是祖宗定的,不能变,一变整个社会秩序就乱,家不像家、国不像国。老祖宗的规矩在中国行了几千年。太上老君说病说了一百条,我们举这几条就够了。

 

再看看他讲的药,头一条讲「体弱性柔是一药」,这个不是太上老君叫我们身体要衰弱,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弱是对于面对着强,我们表现得太刚强这个不好,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和谐,性情要柔软。实在讲佛法里面,你看《还源观》上讲的四德,第三条讲「柔和质直」,体弱就是质直的意思,待人接物要柔和,质直就是真诚,对人要有诚意。不能够用强势的态度对人,要用柔弱这样的态度,别人欢喜。现在的话说,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姿势都应该低一点,弱势是这个意思。不能用刚强,言语忌讳用命令式的,这人家听了很刺耳;纵然是自己的下属,你能谦虚,别人会把事情办得更好。最忌讳的是大声叫唤,不好,别人表面上服从你,心不服;你要能叫人心里服你,所谓心服口服那就成功!

 

「行宽心和是一药」,实在讲这些药对我们来说,修身有利益,修身养性,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事业顺利,这些药统统能帮助你,社会的和谐、世界和平,它真好。行要宽,宽厚,行是行为,叫宽宏大量,心要和谐,这讲和平。平等它才有和,平是因,和是果,待人不平,这个和是决定做不到。「动静有礼是一药」,礼非常重要,有礼,别人尊敬你、别人敬爱你,真正得利益、得好处是自己。「起居有度是一药」,生活有规律这是药,这健康长寿之道。「近德远色是一药」,亲近有德行的人,远色,男子对女子要远一点,女子对男子也都要远一点,这是药。

 

「除去欲心是一药」,这个欲是欲望,欲望人都有,没有欲望你就不会到人间来了。人间这一界,在佛法叫欲界,所以他没有欲不会到欲界来,他到色界去了、到无色界去了。欲怎么办?愈淡愈好。人最重要的欲望是生活,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表演,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真的把欲望减到最低的限度,守在这里他就不动,一生不改变。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七十九岁圆寂在树林里面,不是在房子里头,与大自然为伍、为伴侣。

 

「推分引义是一药」,这个好,特别是对财物,在分财物的时候能够退让,不要去争。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老人过世了,子女多,兄弟姊妹分家常常闹到法庭,这个不义,怎么对得起老人?老人要是看到这个现象,怎么不伤心?古人从小受过好的教育,伦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他们在分家的时候个个谦让,都希望别人多一点,自己少得一点;虽然分家,他的亲情永远团结在一起,这个好!所以古人分家不贪财,怎样将自己同胞兄弟姊妹都照顾好,能力强的,财务少分一点,他有工作能力;能力弱的,希望多分一点给他。他有道义、有爱心,彼此互相照顾,这是对的。

 

「不取非分是一药」,非分是什么?不应该得到的决定不能取。非分之财也叫不义之财,你要是贪得会有灾难,眼前没有看到灾难,祸根种下去了。在因果律里面讲,你现在有福,所以种的这些恶因,现前不会有报,等到你福享尽,灾难就现前。实在说人人都有冤亲债主,冤亲债主从哪来的?过去生中结的,我们现在不记得,他没走,他跟在后面。这一生所造作的,佛法里的警告很多、很严重,你吃牠八两,你将来要还牠半斤。我们吃肉,不能不负因果责任,尤其是自己杀的,被杀的动物牠也是一条命,牠能够甘心情愿把肉供养给你吗?那就没事,甘心情愿。如果不甘心、不情愿,牠能没有报复的心吗?我们看到过,我小时候生长在农村,农家都养这些畜生,养鸡、养猪这是最平常的。你看逢年过节杀鸡,那鸡情愿吗?到处乱飞,那逃命!杀猪的时候,你说猪喊的声音多凄惨、多可怜。那是什么?不懂得因果报应,干这种傻事。佛知道众生肉食断不掉,所以劝人吃三净肉,这是不得已!三净肉是什么意思?没有看到杀,这头猪被宰杀的时候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牠叫的声音,第三个牠不是为我杀的,这叫三净肉。我们到市场去买来的,都属于三净肉,绝不能宰杀。中国古时候读书人常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听到杀的时候,牠那个叫唤凄惨的音声,怎么忍心吃牠的肉?所以不取非分这是应该的,非分之财、非分之物都不可以随便占有,乃至于控制都不可以的。

 

下面一句说,「虽憎犹爱是一药」,虽然厌恶他、讨厌他,可是依然能够爱护他,这是慈悲心、怜悯心。这个人不讨人喜欢,这里头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他的业报。造的这些业报,明白的人、有修养的人应该要原谅他,凡是这些人在社会上得不到别人帮助,因为不讨人喜欢。所以真正仁慈的人,他看到不忍心,还是怜悯他、帮助他、照顾他,这是德行,我们一般人讲积德这个很重要,应该要学习。这一篇可以说是弥补《感应篇》,让《感应篇》更圆满,我们修学得真实利益。这是这个文字里面,「欲治诸病,当备种种众药」,我们看到太上老君这篇文章,我们深有所感。老君教导我们,能用这篇文章来反省,我们有没有病?再看看他讲的这一百种药,我们有没有?这一百种都是帮助我们身心健康,帮助我们家庭幸福、工作美满,利益太多了,应当学习。请尊重修行圈整理编辑的付出,转载须注明出处!

 往期内容:

▶ 运气不好与人体磁场有关

▶ 修行到底修什么?实质是积聚能量

▶ 一位炼成元婴的老人的练功体验

▶ 中医起源?—— 是神传下来的

▶ 超简单的方法,让你快速练成双盘!(实用)


首次公开披露隐传两千多年前的上乘炼性技术

抉破生命轮转的秘密,解奥大道至公的定律,使人在恍然之间荡灭三生、踏平六道,以太乙归真诀,则临终成就,逍遥物化,易如反掌!

- The End -

“修行圈”旨在传递心性的智慧,了悟人生,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众家智慧合为一体,用全息立体的思维和角度思考人和自然万物的奥秘,传承、创新东方智慧,共创美好新世界。不定期推送上古智慧修行启示修炼秘法灵性科学人体奥秘古今秘史中医养生国学智慧中华数术修学资料等大量相关内容。


修行人的公众号

格物|致知|自然|简单

长按二维码关注  开启智慧大门


从历史信息可以查看公众号往期更多的好文章。后台回复你想要了解的内容,会根据所需把内容推送在文章里;回复你想要的任何学习资料,会不定期提供相关资料,回复“资料”即可下载。


版权声明:

1、内容转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2、本平台旨在传播好内容,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3、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实修经验,

投稿邮箱937064631@qq.com,私人微信gwzz25。




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