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是如何成为科学家的?
作者 | Helen 编辑 | 罗数君
文 1917字 阅读时间约 5分钟
导语:
前几天罗教授讲起了一个他跟小女儿之间的故事。五岁的Diana在办公室里陪爸爸工作,突然指着窗外的一座桥,“爸爸你看!那里有座桥!”罗教授顺着Diana的指尖看过去,想了想说:“那我们去找一找这座桥在哪里好不好!”于是Diana带着罗教授,两个人一边讨论一边尝试,找到了这座桥。在这个过程中,Diana练习了楼层之间的减法,辨认了几何方向,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好多新的技能和知识,也找到了她心心念念的那座桥。这也给了我写今天这篇文章的启发——父母该怎样将孩子向学术方向引导?
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好奇的问题:科学家是怎样成为科学家的?他们的父母怎样教导他们,他们自己是怎样成长的,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孩子的?中国人一直有这样的观念——所谓书香世家,教育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家族的样貌。在这篇文章里,我想与你一起来探索“书香”到底是怎样传承的。
我们就先用罗教授来举例子吧!罗教授的父母都是老师,父亲是素有美名的威斯康星大学的统计学教授,母亲则是高中的数学老师。从小父母就很注意罗教授兄弟姐妹三人的教育:小学的时候罗教授的母亲就已经教会了他基本的代数;更有趣的是,每晚罗教授的父亲都会从一本叫《The Mathematical Funfair 》的书里给他们挑选题目,兄弟两个就各自回房开始思考,然后父子三人会聚在一起讨论各自的解法,父亲也会给他们指导。
罗教授说,就是在每天这样的活动中,他发现了数学的乐趣,罗教授的原话是这么说的:“This led me to find math enjoyable, interesting, refreshingly creative, and satisfyingly precise.”(这让我感觉到了数学的宜人、有趣,具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造力和令人愉悦的精确性)。值得一提的是,罗教授兄弟姐妹三个都分别成为了高校的教授,在各自的领域里颇有建树。
少年时的罗教授和弟弟妹妹
也许这种形式的教育让许多家长望而生畏,毕竟不是每个父亲都刚好是统计学教授,也不是每个母亲都刚好是高中数学老师。但是培养数学兴趣不仅只有这一种方式,譬如罗教授的妻子Debbie, 她在上大学以前也从来没有参加过数学竞赛,现在在家里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学数学也卓有成效。
每天早上,Debbie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做一道很难的数学题,每个人都提供一点想法,再一起讨论谁的方法更好。有时候讨论了很久也没有结果,甚至Debbie也想不出答案,大家就一起去网上找答案。罗教授还说,大女儿Vivian每天都比全家人起得还要早,一起床就开始自己思考数学题,因为她觉得数学实在很有趣。
可能很多家长又会觉得,这种对数学的兴趣,可能是在基因里的吧;数学家的小孩,自然在数学上有天分。我觉得这句话一半对,一半不对。父母对于孩子兴趣的引导确实很重要,但这与天分并没有关系。与其说是罗教授家族的基因好,不如说是两代人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更是对于思考本身的渴望,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图片来源: gettingsmart.com
我想,这两种能力与天分是决然无关的。拿理查德·费曼举个例子,费曼是物理界的偶像派,所有物理学家的白月光,一个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男子。这么说或许不够准确——费曼是好多物理学家的信仰。我记得《生活大爆炸》有一集,莱纳德被邀请去电台讲讲近年理论物理学界的进展。谢耳朵莱纳德四个小伙伴聚在一起,突然发现近年来竟然毫无进展,觉得物理学已经死了。绝望之余,四个人一起跑去费曼坟前喝酒,聊以慰藉。
这么看来的话非要说的话,费曼大概是现代物理学家的信仰吧。他的父亲是商人,母亲是商人的女儿,可以说是丝毫没有任何物理学基因或者传承。但是在费曼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常常跟他一起做各种各样的游戏。譬如为了教会他规律性,常常花一个下午和他一起摆轮胎,从蓝白相间开始,一直到费曼能够自己摆出像蓝白黑黑白蓝白黑黑白…这样复杂的规律。一直到费曼写自传的时候,提起父亲,总说他是一个十分理性的人,尤其热爱思考。父亲在费曼小时候给了他相当重要的引导,教会了他怎样观察和思考。以致于在费曼的整个学术生涯中都受益无穷。
你是怎样的人,你的孩子也会成为怎样的人。如果你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和他们一起研究一些简单的事情,哪怕只是静下心来好好回答他们十万个为什么其中的一个,或许就已经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换句话说,子女也是父母的第二双眼睛,父母也通过子女的成长而成长,也透过子女的眼睛去看世界,去学习,去重新感悟。
理查德·费曼,图片来源: caltech.edu
(未完待续)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给我们留言,探讨有趣的数学问题,如果你还想看其他的相关内容,也可以向我们提出来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