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怜亚裔父母心

Jingjing Xiao 罗博深数学 2021-03-23


作者 | Jingjing Xiao (耶鲁大学大四学生)

编辑 | 罗数君

文 2576字  阅读时间约 7分钟

导语:

“他们为了供养我,头发渐渐白了,人也老了。每想到此,我的心里就充满了负罪感。”

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我的父母买下了一间抵账农舍。之后的十年里,每周我们都会从我们住的肯塔基州出发,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到这里来一趟。这个农舍在印第安纳州,是20世纪70年代建的,闹过白蚁,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父母在一边翻修这个农舍,我在一边的田野里玩,或者躲在车里读书。他们买下这个农舍的时候我还小,正在上初中,从没问过他们为什么每周末跑到这么偏僻的地方干活。


去年夏天我开始申请研究生,发现我想上的哈佛和斯坦福的MBA项目每年的费用都在10万美元以上,我这才意识到那座农舍是为了什么。


爸爸用汉语对我说:“不用担心钱的问题,我们买下这座农舍就是为了你。


他的意思是,他和妈妈准备以后卖掉自己的房子,搬到这个农舍里住,这样就有钱供我读研究生了。我也亲眼见证了这个计划成为事实的过程。


图片来源:mottchildren.org


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华裔家庭。随着“虎妈”这样的词条出现、“望子成龙的亚裔父亲”之类的表情包火起来,亚裔似乎已经成为了教育成就的代表。这些刻板印象可能很让人觉得不舒服,但的确有一定道理。2019年,美国教育进步评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发现,亚裔学生的平均绩点更高,高等教育内部报告(Inside Higher Ed )也显示,亚裔学生的ACT考试平均成绩至少比其他种族的学生高2分,SAT的平均成绩至少高100分。


这种学习上的成功并不一定反映在顶尖大学录取率这种硬性指标上。2018年沸沸扬扬的美国大学录取丑闻事件表明,从考试成绩到体育成就,有些父母会不惜花重金、牺牲道德准则为子女造假。因此即便是真实的成绩也可能形同鸡肋。尽管在所有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中,亚裔的SAT平均分最高,但录取率却最低。有诉讼指控哈佛故意限定了亚裔申请者的录取数量,并且为他们设定了高于其他种族的入学标准。裁决结果应该很快就能出来。


虽然亚裔对哈佛招生案褒贬不一,但出于对这些案子结果的重视,亚裔的家庭团结在了一起。这些案子的结果,不止是法院交给我们这些少数族裔群体的一纸裁决。同时,利用招生制度作弊也动摇了顶尖高等学府在美国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并让许多家庭(无论是亚裔还是其他族裔)在教育上付出的大量金钱、人力和感情化为泡影。


图片来源:secretchina.com


亚洲文化对教育程度的重视意味着,父母愿意为孩子的教育投入更大的财力。LendEDU 2017年的一份报告对1400多名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在黑人、白人、西班牙裔和亚裔家庭中,亚裔家庭为孩子上大学提供的经济支持最多。


报告发现,70%的亚裔父母(其他族裔中这一比例为50%)会为子女的高等教育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其中四分之一的家长支付一半、甚至全部的大学开销。


我在一个稳固的中产阶级家庭中的长大。我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亚裔父母拿得出大学学费并不是因为多有钱,而是因为因为想尽了一切办法,就像我父母历时八年翻修一间农舍一样。很多亚洲父母认为,为子女支付高等教育学费还远远不够,他们甚至提前几十年就开始为孩子上学的各种花销攒钱。


我对四岁左右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印象,但有一个场景记忆特别深刻:一个霓虹闪烁的购物广场。每个星期天,父母都会陪我到那里上阅读课。那时我们还住在北京,当时双休日还没有在中国实行,他们一周仅有的一天休息时间都用来陪我奔波在上课的路上。


上高中的时候,母亲早上6点起床做早饭,有时候一直加班到到晚上6点,就为了等着我课后班放学,开车载我回家。


父亲也会坐在一旁,随时等着回答我的数学,或者工科项目的疑问。周末他会陪着我一起组装弹射器,为参加奥林匹克科学竞赛做准备。他开车载着我,奔走于州里各个地方的科学竞赛,让我有足够的机会展出自己的研究。虽然整个小学阶段我上的都是免费的公立学校,但父母为我投入了无尽的汗水,直到把我送进大学校门。


图片来源:nytimes.com


2013年上高三的那个夏天,我参加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面向青少年科研人才的暑期科研项目(MIT’s Research Science Institute)。项目的录取率只有3%,比耶鲁、哈佛、斯坦福的同类项目还要低。当时我们的班上一共有90多个人,其中有两人最后走上了自杀的不归路。《寻找卢克》(Looking for Luke)这部纪录片就讲述了其中一位同学的成长与自杀经历,以引起大家提高对抑郁症的认识,特别是亚裔。


我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亚裔家庭给子女的压力,不是他们对高分的要求,而是无条件牺牲自己,默默支持着孩子的学业。虽然我的父母常常告诉我,身体健康高于一切,但我还是常常会为了上课连着饿几顿,为了写完大学作业而熬几个通宵。因为我知道,比起他们为我的学业所付出的一切,我的这点委屈根本算不了什么。


我真的很幸运,父母为我解决了读研费用的烦恼。但一切的岁月静好都不过是有人在背后负重前行。他们替我把还债的烦恼省去,却给了我另一种无形的压力。我知道自己亏欠的是父母,那种感觉跟欠着一家素不相识的公司钱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为了供养我,头发渐渐白了,人也老了。每想到此,我的心里就充满了罪恶感。


我们的小家,承载着我们最珍视的回忆,也是他们多年打拼、劳作、付出的结晶。过去10年里,我看着父母把他们的生命倾注到农舍上,看着他们筹备着卖掉我们的老房子,来负担我的研究生学业。我明白,如果拿不到奖学金,就等于在经济上把父母的老家付之一炬。


我别无选择,我必须要发奋学习


图片来源:sina.com


(本文首发于纽约时报中文网,略加编辑删改,原文链接:https://cn.nytimes.com/education/20190327/for-an-asian-american-family-the-cost-of-education/dual/,侵删)

*以上内容谨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看法, 如有不同见解请在文章后给我们留言。转载需注明作者名字及文章来源。欢迎转发本文与全世界的朋友分享数学、教育的乐趣。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给我们留言,探讨有趣的数学问题,如果你还想看其他的相关内容,也可以向我们提出来哦! 


相关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