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讨班主题发言 | 潘绥铭:性研究的“中国情境”(四)

2017-11-29 潘绥铭 性研究ing

本文为潘绥铭教授在2017年第八期“性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研讨班上的主题发言。经潘教授本人授权,特此发布,与各位读者共享。由于文章篇幅较长,故分为四个部分陆续推出,现已连载完结(目录中红色部分为今日推送内容)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后期我们将结集出版成书。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务必注明:潘绥铭,“性研究的‘中国情境’”,第八期“性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研讨班主题发言,2017年6月28日-7月5日,中国哈尔滨。


往期精彩回顾:

研讨班主题发言 | 潘绥铭:性研究的“中国情境”(一)

研讨班主题发言 | 潘绥铭:性研究的“中国情境”(二)

研讨班主题发言 | 潘绥铭:性研究的“中国情境”(三)




目  录


序言



上篇

中国情境的发生学:性文化发展史概述



一、从古代到五四


(一)“儒道佛三教合流”:

            中国传统性文化的意识形态

(二)性的精神禁欲主义的操作化

(三)五四:第一次被西化的“性”

(四)1930s:“性文明”共识的建立

(五)最大的思想遗产:爱情被割裂

           1.情爱高于性爱

           2.浪漫爱情与夫妻恩爱相对立


二、共和国:性的“新社会”


(一)新官上任三把火

(二)新传统:性的意识形态

           1.性的道德优越性就是政治合法性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阶级斗争,不断寻找敌人

           4.每个人的“螺丝钉化”

           5.爱情被贬斥为“小资产阶级情调”


三、当今中国:从性革命一路走来


(一)1980年代以来,直接催生“性革命”的三大力量

(二)初级生活圈的基本理论

(三)独生子女国策直接催生了“性快乐主义”

(四)独生子女国策,带来性的至少六大变化

           1.避孕和流产的合法化,是传统性道德的杀手

           2.女性不再仅仅是生育工具,才可能出现性革命

           3.独生子女国策解放了各种“性变态”

           4.年龄革命:

              小太阳的诞生,摧毁了传统性道德的家内传承

           5.青年文化正在反哺

           6.单性别成长


四、21世纪:性化的中国


(一)结成性关系更加困难

(二)性关系之中

(三)“阴阳外溢”

(四)性爱婚的“铁三角”日益巩固

(五)中国情境的最新转向

           1.从勇闯禁区走向逃避选择

           2.从性的革命走向安全焦虑

           3.从社会压制到时尚引领

           4.从越左越好,走向各就各位




下篇

中国情境的理论意义



一、阴阳与中庸:社会性别的中国情境


(一)阴阳与sex的五大差别

(二)不同的生活史,造就不同的哲学

(三)“阴阳和合”的必然产物:中庸之道

(四)gender与阴阳哲学的殊途同归


二、中国情境中的具体问题


(一)异装问题

(二)性别形象的中庸

(三)中国男人的“君子人格”

(四)男同性恋的本土认知:将男作女


三、阴阳哲学,消灭?解构?融汇?


(一)阴阳之外?男同/女同,仍然是男/女?

(二)模仿阴阳?为什么要结婚合法化?

(三)性少数,需要边界吗?

(四)阴阳生万物,还是生物因素取消论?

(五)阳哲学=异质同构,多元性别=异构同质

(六)阴阳哲学=过程协调,性别平等=起点or结果?


四、阴阳哲学之中的sexuality


(一)恐阴主义

           1.根基:对于女性无限的性能力的恐惧

           2.男人戒色之源:

              生我之门,死我之户、劳色伤身、精尽人亡

           3.双重性道德标准的来源:

              男人偷情隔重山,女人偷情隔层纸

           4.性生活协调:男人如火,女人如水

           5推而广之:以阴克阳

(二)中国异性关系的特质

           1.男尊女卑,源于“妻、妾、婢、妓、尼一体制”

           2.性别战争,源于一夫一妻制

           3.异性专偶制婚姻:强制的“合阴阳”

(三)异性性关系,研究为什么越来越少?

           1.最根本原因:主流的性别理论不可普及

           2.性少数,你跳出阴阳,这才是你最大的优势

           3.进步,归功于谁?

           4.加深思考:人与人,如何被连接起来?


五、运用西方理论,首先考虑什么?


(一)一切理论都有社会前提,不能拿来就用

           1.依赖于人际平等的理论

           2.依赖于自由社会的理论

(二)中国情境,现在也仍然不同于西方

(三)西方,还有别的性别理论啊


六、西方理论的中国应用


(一)微观:个体层次

           1.信念主义:个体的性目标

           2.社会化理论:性风采

           3.欲望/需求论:性趣及其发育

           4.决策推动论:性关系的结成机制

           5.行动理论:性交往

           6.符号互动论:性的仪式

           7.认同论:性取向的身份

(二)中观:群体层次

           1.性总量理论:“性释放途径”的结构差异

           2.现象学/解释学/意义论:性快乐

           3.消费文化论:性的时尚

           4.结构功能主义:“性爱婚”中心论

           5.戏剧论/表演论:性的呈现

(三)宏观:社会层次

           1.社会分层理论:性阶级

           2.社会冲突论:性的社会管理

           3.社会行为学:性的运行机制

           4.整体论:性的场域/空间


七、思维方式比理论更重要


(一)光谱式思维

           1.万事皆为多元构成

           2.确定边界,莫忘局限

           3.任何分类都是主观故意

           4.任何分类标准都是裁剪生活

           5.任何判定都是权势产物

           6.不是为了颠覆,而是为了深入

(二)建构主义的研究思路

           1.必要条件

           2.控制条件

           3.充分条件

           4.发展条件

(三)主体建构的视角

           1.建构的视角

           2.“主体”的视角

           3.融合的视角




下篇

中国情境的理论意义



五、运用西方理论,首先考虑什么?



(一)

一切理论都有社会前提,不能拿来就用


理论,都是理论家从自己所处的社会中总结出来的。咱们不能只看理论本身,还要看看,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这种理论才能够成立。


1.依赖于人际平等的理论


先看看交换论、博弈论、理性选择论,乃至于一切形式的互动论。它们都是建立在人权平等已经实现的社会里。只有人跟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才有可能互动,进行交换、博弈、选择。可我们现在是性贿赂,面对有权的人,女性只能拿自己的身体去贿赂。碰到这种情况谁也别逞英雄,没用,只好这样。这叫交换吗?这叫博弈吗?这是女性的理性选择吗?根本就不是,是权力不平等啊


咱们好多同志做学校社团的,那不全靠校长宽容你吗?校长一声禁令,你不就完蛋了吗?再有理也没用。在这种权力结构下,你跟校长是互动关系吗?


所以,我们如果要运用这些西方理论,首先必须论证清楚:我研究的双方确实是平等的。要我说,目前中国唯一有可能运用这些理论的,只有那些自愿的性关系,无论婚姻还是同居还是一夜情。可是其中很可能还是有不平等的情况,你可千万别一头扎进去不出来啊。


2.依赖于自由社会的理论


这主要是符号论、话语论、传播论、消费主义论等等,可以一直扩展到任何一种文化制约论。这些都是只有在自由民主的社会里才能够处理的理论。


福柯这样的理论家都很伟大,但是他们生活在后现代社会啊。你看看法国社会,在日常生活中,政府还管P用啊,完全是公民社会。在那里,符号啊话语啊传播啊消费啊,确实能够影响人的生活,作用比政府大得多得多。否则那些伟大的理论根本就总结不出来。


可是咱们呢?删帖,你知道不知道?有个人研究了我早期写的通俗文章,说我的符号、话语、传播就是“夫妻性生活”。哈哈哈,那时候允许我说别的吗?我说了,还有今天吗?那是上级规定的,那不是话语,那是权力,跟话语半点关系都没有。你按“话语研究”来分析中国传媒上说什么,你假装什么老外!你藐视中宣部的存在!



(二)

中国情境,现在也仍然不同于西方


我讲了半天中国情境不同于西方,很容易让大家误以为那仅仅是历史背景不一样。其实就说今天,咱们虽然大大地西化了,可是仍然不同于西方,而且其实在很多方面已经领先啦。


先来看大环境方面的。


我们现在已经拥有更普遍的男女同工同酬,加上更多的夫妻双方就业,给男女平等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经济基础。在欧美,还真没有咱们这么多。


我们有整整一代独生子女,全世界都没有过。结果,父母的负担一下就减少啦,再加上非常实用的跨代养育,有四个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可能帮你。到西方你试试,除了犹太人或者南欧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我们有更加阴柔的中国男性气质;加上性生活中性技巧的丰富,客观上有利于出现更加平等的性关系。


再看直接与性有关的具体情况。


我们中国人的生殖/养育的次数最少(独生子女国策);私生子女最少(生育管制);性行为戒律最少(缺宗教);出轨的顾虑最少(没有通奸罪);性的家教最少(小太阳);男女交往的前期培训最少(单性别成长);多元性别的阻力最少(阴阳可变哲学)。


可是在另一些方面我们却远远落后。我刚刚去丹麦大使馆办讲座,丹麦人首次性交的平均年龄是多少?男人女人都是15岁。咱们的首次性交年龄呢,是平均18点几岁。为什么?因为在咱们的中国情境里有一个“祖先崇拜”,必然产生“接班人情结”,就是希望通过传宗接代来实现自我的长生不老,而不是西方人那样靠宗教信仰而得永生。所以咱们必须严厉管制下一代,企图“复制明天”,以求“千秋万代不变色”。


综上所述,问题不在于引进的西方理论对不对、好不好,而是作为任何一种理论的前提,我们中国的情境就与西方不同。所谓“南橘北枳”,不是橘子本身错了,而是你给种错地方啦。



(三)

西方,还有别的性别理论啊


我只说一个:性别取消论。这种理论在中国几乎得不到传播,因为它太不革命,不能激起女人愤怒。


它认为,人类根本就不应该划分为男人和女人。因此无所谓男女平等,而是应该在衡量任何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考虑任何一个方面,唯独不考虑ta是男人还是女人例如,招收幼儿园老师的时候,不是因为我们要贯彻男女平等才招了一个男老师,而是因为他在其它方面都比别人优秀。这就够啦,才不管他是什么性别。


这种理论反对任何“性别照顾”,更反对任何“性别斗争”,因此“政治很不正确”。但是它在实际生活中却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与贯彻实行。大家知道吗?美国拍的第一部反映性骚扰的电影,演的恰恰是一个女上司骚扰一个男下属。虽然人人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少于相反的情况,但是没人敢出来责骂。这就是“性别取消论”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的明证。也就是说,骚扰才是关键,什么性别骚扰什么性别,其实并不重要,都应该一视同仁。




六、西方理论的中国应用



这部分我只能简单介绍一下。以后我会专门写一本书,叫做《性的猜想》,就是列出所有那些我认为值得研究的性现象和性问题,写清楚它们有什么理论价值,有什么创新意义,应该如何设计这个研究,应该如何具体操作,应该如何总结和发挥。总而言之,就是把我这一生能够想到却来不及做到的性研究,统统留给后人,连路也留下。希望它不仅成为一个性研究的“课题指南”,也成为一个“操作手册”。



(一)

微观:个体层次


1.信念主义:个体的性目标


以人本心理学为基础,这种理论认为,个体是有性目标的,会对自己的性关系和性行为发挥巨大的作用。例如咱们同学里有人在研究女孩子约炮,发现有时候她并不满意,但是靠一种信念坚持下去:“自己约的炮,流着泪也要打完。”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可没这个,这叫做愿赌服输,契约精神。它怎么来的?怎么会贯彻到约炮里边去啦?值得研究。


2.社会化理论:性风采


这是我提出的新概念,就是个人在性方面的魅力与呈现、做派与气质、应变与发挥等等。


性风采当然也是社会化的结果。例如,许多嫖客不仅仅是是购买一次性交机会,也不仅仅是购买某些性技巧,而是去买“风情万种”;因为风情万种的女人,你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见不到,只能去买。那么,究竟是只有那些妖娆多姿的女人才去做小姐,还是做小姐的女人被嫖客的需求给培训成这样呢?“小三”也一样。她们从来就是狐狸精,还是被看成狐狸精?被谁?被那个出轨的男人,还是他的老婆,还是知情者,还是社会舆论?


3.欲望/需求论:性趣及其发育


前面我展示过,“缺乏性趣”和“少性状态”都在增加。这不可能是这么大比例的中国人都缺乏荷尔蒙分泌了。那么这些人的欲望和需求是减少了,还是转移了,还是被替代了,还是被压抑了?你研究去吧,肯定很有意思。


4.决策推动论:性关系的结成机制


这是我们社会学里介绍得比较少的理论。它就是说,任何一种性关系,都是由其中的一方首先做出决策,然后才能进行下去。谈恋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我首先认定“我爱上你啦”,然后我表白,你也不反对,好,成啦。如果双方都不决策,那就散了。


5.行动理论:性交往


一夜情啊、约炮啊,实际上都是交往,那么其中的运行机制到底是什么样?不光是怎么约的,还有到了地方究竟是怎么做的。第一步先干什么?跟谈恋爱究竟有什么异同?跟双方的性风采有什么样的关系?现在网上的“假自述”太多啦,都成了套路啦,就等着咱们去研究呢。


6.符号互动论:性的仪式


“我可以骚,你不能扰”,这当然是一个口号,一种主张,但是恐怕也是一种人际互动中的符号,一种仪式。它反映的其实不仅仅是性骚扰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社会性别问题,更主要的是身体与面子的关系。因为女性的身体裸露,在中国不是美,也不是性,而是要不要面子。所以不可能有很多女性敢于追随你,所以你把自己的裸露也给符号化和仪式化之后,你原来的主张反而没什么人知道了。


7.认同论:性取向的身份


现在大家都强调认同,其实就是为了获得一个合格的身份。可是,如果我自己也“出柜”,但是我实际上什么也没做过,我也不喜欢,然后我去发起一个同志小组,会是什么结果呢?要不要做个小小的社会实验?


这种认同与身份的结合体潜含着一种倾向,就是强求“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可是咱们中国以前没有过排他的宗教,我们一千年来就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大家去河南登封看看,三大教的三个庙居然建在同一个院子里。我们从来是至少三面人。那么,认同不认同,有没有合格的身份,又能怎么样呢?“看人下菜碟儿”那不是人格分裂,那是生活智慧啊。1992年我去东单公园调查,访谈到一个异性恋男人,跑到那里去,找男的给他口交。他说,我就是喜欢被口交,老婆又不干,听说这儿有人干,我就来了。你说,他该认同什么?


那么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呢?研究去吧,肯定是建构主义的优秀研究啊。



(二)

中观:群体层次


1.性总量理论:“性释放途径”的结构差异


一个人、一个民族的性活动总量不可能大起大落,只是释放的途径可能变化。以前只有婚内性生活这一条路,现在七七八八的途径多得很,但是总量不可能大变,只是分流更多了。


所以请研究互联网的童鞋们注意,别老在表面现象上打转转。互联网改变了性的什么?就是把性给虚拟化了,已经不再需要肉体接触了。这就增加了一条全新的性释放渠道,不但最容易做到,还最刺激,还没什么后果,何乐而不为?结果,原来的性被扩展了,内部结构改变了,这才是真正的性革命。


2.现象学/解释学/意义论:性快乐


现在很多人使用“性愉悦”这个词。我不明白,性高潮仅仅是愉悦吗?它跟读书、旅游、看电影是一样的?我觉得这就是没出息,不敢堂堂正正地说“性快乐”这三个字。其实就是继承了“乐极生悲”的中庸传统,非要把自己打扮得温柔一些。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意义论的大好题材。无论用什么词,都有社会作用在里面,就看你挖掘得深不深了。


3.消费文化论:性的时尚


除了我前面讲的,现在出现的处女情结、贞操主张、复兴女德等等也是一种时尚,也是道德消费主义,只不过流行不开而已。那么背后的社会因素和时代情境是怎么样的?究竟是最近30年中国女性的飞速进步带来的反弹,还是把其他社会冲突产生的怒火转移到“性”这个最弱的突破口,还是某些宗教势力作怪,还是这些人自己真的受到了伤害?


4.结构功能主义:“性爱婚”中心论


性爱婚的完美统一,这是某种特定的社会结构生产出来的某种特定功能。你沿着这个思路研究下去很可能会发现,异性恋与性少数,其实没那么大的差别,都跳不出这个如来佛的手掌心。


5.戏剧论/表演论:性的呈现


有位男同志问我:如果我们现在在中国像阿姆斯特丹那样搞一次同志骄傲大游行,会引起更多的反对吗?这确实是个问题,因为私下里进行的性实践是一回事,把它呈现出来是另外一回事。呈现就是希望别人看到,那就不是私事了,一切基于隐秘才能够成立的性权利就都要重新考虑了。所以有很多弱势群体的成员,不愿意出柜或者曝光,那就不是认同不认同的问题,而是切身利益所在。越弱势的人越不愿意抛头露面,这也是中国文化传统。


那么从私下行为到呈现出来,过去是如何转化的,现在有什么新动向,其中哪些因素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这些都是很好的研究课题。



(三)

宏观:社会层次


1.社会分层理论:性阶级


西方有一个最新的理论叫做“性等级”,可是在时下的中国本土,恐怕还是性的阶级更为突出。也就是说,越高的阶级越多地占有了性革命成功的果实。反之,性方面的自我禁锢也就成为低阶级被固化的重要动力之一。例如在小姐里面,这种互构的机制就非常明显:越是低收入的小姐越不肯做任何“怪招”,可是她们也就越无法获得更高的收入。


2.社会冲突论:性的社会管理


为什么政府现在只搞禁娼和扫黄(扫除色情)的大规模运动(所谓“严打”),而且成为文革之后中国社会里仅存的两种“运动”?通奸不管,同性恋不管,性玩具也不管,就连强奸和性侵害,也不是用搞运动的方式来管。那么,性产业和色情业究竟触犯了什么人的什么利益?这个研究题目最靠近经典社会学。


3.社会行为学:性的运行机制


这个说的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在整个生活中,性究竟是怎么运行的?与哪些更为宏观的社会因素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也是个经典的性社会学问题。我前些年曾经提出过,爱情是现在制约性关系和性行为的最主要的和最后的社会力量。这就是一个社会行为学的假设,它到2016年还可以成立。我现在就是在等着看,看它到什么时候会不成立了,以及怎么会不成立。


4.整体论:性的场域/空间


现在,提倡整体主义研究方法的中文论文非常多。性研究也需要往这里走,需要首先搞清楚,性究竟有没有一个场域或者空间。这两个概念也是从西方引进的最时髦的概念。可惜,我自己就在这个问题上失败了。2008年我带着学生在广西柳州市区做性方面的调查,发现各种“越轨”的性关系和性行为的发生率,柳州都远远高于全国地级市的平均水平,甚至高于广东和福建的地级市。可是我却无法解释怎么会这样。柳州究竟有哪些和什么样的独特的社会因素,发挥了哪些和什么样的作用?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


这提示我,我现在就来讲“西方理论的运用”恐怕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那就当作是抛砖引玉吧。




七、思维方式比理论更重要



(一)

光谱式思维



这个就是光谱,彩虹旗就来自这个。在性研究中,是金西(金赛)1948年首先运用的,同志平权运动加以传播和普及。它的要点是:


1.万事皆为多元构成


我们看到的可见光似乎都是一模一样的,可是在光谱分析之下,它就变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了。任何社会现象都是如此。如果你把研究对象看作大一统的、铁板一块的、内部无差别的,那你还没开始研究就已经走偏了。


2.确定边界,莫忘局限


这个光谱说的是人眼可见的光,在此之外还有红外线和紫外线,我们看不到,但是绝不是它们就不存在。因此,咱们一开始做研究,不仅首先要搞清楚我研究的是什么,还要念念不忘;我实际上排除了些什么。尤其是,我为什么要排除这些呢?如果你没考虑这些,那就是“瞎子走夜路”。


3.任何分类都是主观故意


光谱本来是无法分类的,我们硬要说从这里到那里是黄色或者蓝色,那一定是我们自己故意做出的主观判断,并不等于真实,更不是真理,仅仅是因为我们不分类就无法思维。


4.任何分类标准都是裁剪生活


生活就是光谱。虽然我们的研究完全可以做到不去故意歪曲生活,但是我们的分类仍然是把生活给裁剪了,只留下我们认为有用的那些部分。


5.任何判定都是权势产物


如果非要在光谱里划分出黄色或者蓝色,那么每个人划在哪里肯定是不一样的,最后往往是最权威的人说了算。这就是科学里的权势关系。


6.不是为了颠覆,而是为了深入


光谱式思维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反思我们的局限性,不要无知无畏。例如我过去研究的小姐,其实并不包括高档的、兼职的、曾经的和一次性的;谁是小姐谁不是,也是我自己划定的,并不等于真的如此;我的研究仅仅是裁剪出小姐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由于我是老教授,所以反驳我的人也不多。这些情况当然是我们无可避免的局限,但是我自己知道不知道,敢不敢说出来,那就是思维方式的高下之别了。去年我跟别人争论“大数据的原罪”,结果对方认定“有原罪就是坏蛋,说原罪就是否定”,他死也不明白,知道有原罪而且知道原罪究竟是什么还敢于说出来,那才是高明啊。



(二)

建构主义的研究思路


它说的是:一切性的现象,一切我们要研究的性问题,绝对不可能是“天生如此、历来如此”,必然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你把这个纵向的过程分析清楚了,就是建构主义的研究,往往也叫做“谱系学研究”。它比传统上那种仅仅针对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的因果分析要深刻得多,因为所谓的“成因”,其实就隐含在发展过程当中,而且绝不会是一成不变。


我下面推荐的逻辑分析的方法,应用得已经非常广泛,其实就是按部就班地分析四个条件。


1.必要条件


就是客观上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例如现在出了一个新词叫做“无性”(asexual)。如果你就事论事,那么什么才能叫做“无性”就吵不清楚。如果从必要条件来分析,那么我们说的“性”应该基于生理上能够分泌足够的性激素。如果没有这个,那就不是“无性”而是“非性”(non-sexual)。确实有少数人是因为“非性”才没有任何性活动的,这个必须分清楚。


那么我们中国情境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呢?


第一个是你们这一代人可能无感的,就是“饱暖思淫欲”,不是饱暖了就必然思淫欲,而是只有饱暖了以后才可能思淫欲。中国最近三十多年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中国人民吃饱饭了,要减肥了。在饿肚子的时代里,性不会带来快乐,只能带来罪恶感。


第二个就是前面讲过的“公权力的隐身在场”。公权力如果要消灭咱们这样的人,分分钟的事情,太容易啦。只是它给我们留出这一小块空间,就是私领域。它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但是它也隐身了,不再像文革那样,毛主席像在卧室墙上,时时刻刻盯着你们过性生活。


第三个是独生子女国策,加上婚姻松散化。这些都讲过,不再赘言。


2.控制条件


有了必要条件还不够,还要看有什么东西在控制着必要条件,就是客观可能性究竟在什么范围只才能够存在。如果控制条件太苛刻,那么必要条件就名存实亡,发挥不了原有的作用。反之,控制条件越宽松,必要条件就会越扩大越加强。


中国性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损害它的控制条件极大地减少了,而促进它的控制条件却极大地增加了。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信息革命给我们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生活,包括约炮。


第二,我们走进陌生人社会了。以往的性道德控制主要靠两条:第一条是“革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可是现在,门对门的人都见不到面了;第二条是“杀鸡给猴看”,可是现在虽然鸡还在杀,猴子却已经不看啦。


第三,个人的独处化,既是冷漠,也是宽松。


3.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和控制条件仍然仅仅是可能性。即使每个人在这两方面都是一样的,有些事情还是有的人能做,有的人却做不到。那些能够做到的人,一定是具有某些充分条件,就是获得了现实的可行性


性革命的那些“领跑者”或者叫做“越轨者”,并不仅仅是“下半身决定上半身”,更不可能随心所欲,而是至少需要有足够的个性魅力、充分的人际交往能力、最佳的时机、可靠的安全保障、强大的支持力量等等。这些就都是ta们的充分条件。反之,那些循规蹈矩的人也不仅仅是出于“洁身自好”的思想,更可能是因为缺乏这些充分条件。


强调充分条件,这是一种更加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它反对单纯的“动机论”,反对把一切结果都推到“思想问题”上。我强烈推荐给大家。


4.发展条件


一个现象产生了,就一定会永恒不变吗?它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带来了什么样的反馈,招来了什么样的外力;这些都会影响到该现象如何发展变化。这就是发展条件。就拿约炮来说,如果被骗了,如果感觉并不好,如果被别人发现了,那还会有下一次吗?即使还有,能跟上一次一模一样吗?


发展条件的思维方式更加重要,在其他学科的研究中还很少提到,但是它是建构主义思路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反对一成不变地看待任何现象。例如我的四次全国调查发现,最近15年来,一方面实际发生的性骚扰其实一直在急剧减少;可是另一方面,认为自己有可能受到性骚扰的人却在剧增。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社会舆论大张旗鼓地反对性骚扰,把它的发展条件给改变啦。本来应该是性骚扰越少大家越安心,可是一些人老是宣传“性骚扰就在你身边”,结果大家被吓傻了,反而更加人心惶惶。



(三)

主体建构的视角


这是我和黄盈盈老师在2007年发表的论文里提出来的。后来又有发展,也有很多人开始运用。简要说来就是以下三点。


1.建构的视角


就是反对把“性”视为“天然的静态存在”,强调对于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和解构,尤其重视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等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它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建构的基础、动机和意义;第二层次,建构的过程和方向;第三层次,建构的机制及其所蕴含的权力关系。


2.“主体”的视角


就是反对研究的客观化,主张从“主体”出发。它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强调被研究个体的“主体性”和体验性;其次,在自己的文化中,侧重的是个体之间的互为主体的机制;第三,在多文化中,我们所处的文化就是一个主体。


3.融合的视角


把现象作为主体自己建构的结果(而不是天然存在的或者仅仅环境决定的),以主体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研究者的认知)为基础,更加侧重去研究主体自己的建构过程(而不仅仅是建构结果及其作用)的诸方面。


当然,主体建构视角绝对不是“对方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要突出地强调:研究者自己的认知与分析,都必须在获知主体建构的实情之后再进行。


参见:《“主体建构”:性社会学研究视角的革命及本土发展空间》,《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174-193页。



END

性研究ing

你想要的性研究

都在这里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