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收于《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九章)

潘绥铭 性研究ing 2021-03-12

编者按


性社会学,只不过是社会学的一个弱小分支。在西方,它发展不过百年,学者不过百人;在中国则更是历史短而人数少。但是,它研究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发生最频繁、体验最深刻、意义也最广泛的重大活动之一。人类智慧数千年来对于自身的几乎一切认识和争论,都可以在“性”(sexuality)这里得到集中的体现:精神与肉体、个人与社会、美与丑、生命与死亡等等,不一而足。不妨说,“性”是研究人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

       

2019年,性研究ing推出了“性社会学研究文献回顾”栏目,介绍了近年来发表在中英文期刊上的部分性研究文献以及中国大陆的部分性研究硕博学位论文,共计推出了4期Culture, Health and Sexuality 英文文献编译、4期中国大陆期刊文献选编和7期中国大陆硕博学位论文选编(详见文末“往期回顾”)。


2020年,我们将在介绍会议论文及其他重要原创性研究成果之余,继续着手资料库建设工作,希望能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检索便利,也方便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了解中文的研究语境。本年度,我们将着重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人员迄今为止出版(或未能出版)的所有书籍(包括教材、文集、专著和译著等)。若无特殊情况,我们将以每周两次的频率更新上述书籍的基本信息、目录和精选内容。敬请期待。


本期介绍的是由潘绥铭教授编写的《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收于《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九章。《社会学概论新修》于1994年1月首次出版,初版本章标题为《家庭婚姻与性》。该书于1998年11月出版修订本,该版的标题信息暂缺。在2002年12月第三版中,本章标题改为《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该书分别于2013年4月和2019年1月出版第四版、第五版,本章标题与第三版相同。由于每次修订本章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动,故本期选取的标题、目录与精选内容均出自2019年1月第五版《社会学概论新修》。





《社会学概论新修》1994年1月初版封面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收于《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九章

作者:潘绥铭

时间:1994年1月 初版

1998年11月 修订本

2002年12月 第三版

2013年4月 第四版

2019年1月 第五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九章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二、研究的独特角度

 

第二节 婚姻家庭社会学

一、定义

二、婚姻与家庭的结构与关系研究

三、婚姻家庭的过程研究

 

第三节 性社会学

一、性的概念

二、性的社会因素

三、性在社会活动中的表现

 

第四节 社会性别

一、从本质的性别角色到建构的社会性别

二、性别概念的重构

三、性别的社会定轨

四、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






精选内容





研究概述:研究对象与意义


生殖、养育、婚姻、性、爱情、社会性别这6个社会现象,完全可以分别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是它们实际上又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存在。引申社会学关于初级群体的基本概念,可以把它视为人类的“初级生活圈”(primary life cycle)。


这个概念来自于但不限于英文中的“人类供养制”(human providing system)。后者的基本假设是:人类客观上的生活目标是为了繁衍后代、延续物种,因此如何使自己的后代长大成人就成为人类的中心任务。为此,人类不得不创立和发展一系列的社会制度来保障这个根本任务的顺利完成。这就是说,供养制才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制度。


初级生活圈这个中文概念进一步深化供养制的假设,认为供养制并不是人类天生的或者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从哺乳动物的“性”(sex)发展为人类特有的性(sexuality),并且以此为中心纽带,迫使男人与女人不得不紧密地、长期地、稳固地结成性关系,进而不得不共同抚养双方的后代,因此供养制才能够得以延续。也就是说,初级生活圈的概念比供养制概念更进一步地从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实践出发,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根本社会形态的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制,因而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在人类之初的渔猎社会中,初级生活圈的结构可见图9-1。



图9-1 人类之初的“初级生活圈”示意图

在图9—1中,男人、女人和孩子是初级生活圈的最基本构成单位,斜跨的长虚线则表示女人与孩子被生物地连接在一起,其间的两个密集虚线表示人类最基本的供养关系,靠着这个供养制,孩子才能成长为下一代的男女。图的顶部中央表示男人与女人通过性来实现连接与互动,爱情与婚姻则是随后由性而生的。整个图形表达的是:性关系是把男人与女人连接起来的纽带,客观上出现生殖的结果,迫使男人与女人不得不共同供养孩子,使之成长为新一代的男人与女人。人类就是在这样一个初级生活圈中生生不息。从个体的产生与成长来看,它就是最初的“社会”;从社会的构成来看,它又是最初级的“单元”。


初级生活圈的概念比经典的家庭概念更加深入。


后者基本上是以血缘来确定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性质,这不仅无法解释作为家庭起源的那两个男女为什么必须结成关系,而且潜含着“有血缘就必定会供养”的假设。这并不符合人类从古到今的生活实践,例如再婚者与前婚姻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仍然会供养后者。


初级生活圈概念则强调,家庭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被性构建出来的。性是人类最深刻的感受,只有在性的过程中,男女双方才可能结成最紧密和最持久的人际关系,两性之间的一切劳动分工与合作都是来源于此。尤其是在人类不懂得性交与怀孕的关系因而不知道父亲与子女存在血缘关系的渔猎时期,只有依赖男女双方的性关系,那些根本不参与怀孕、分娩和哺乳全过程的男人,才可能心甘情愿地来供养那些被认为是女人独自生殖出来的孩子,才有可能形成家庭。


初级生活圈概念足以解释为什么在人类不同社会的制度设置中,性及其扩展形态的爱情与婚姻,一直是习俗、道德和法律的最基本和最首要的构成,例如新中国的第一个法律就是《婚姻法》。


最重要的是,初级生活圈概念不仅足以解释人类之初的社会形态,也足以更加深入地解释此后人类社会的发展机制。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由于物质再生产日益依赖人口再生产的保持与增长,也由于人类在耕种实践中发现精子对于怀孕的作用,所以生殖这个环节成为中心,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则变成社会的中心纽带而且主宰着性与爱情,也开始排斥任何一种不能生殖的同性恋与跨性别。这可以示意在图9-2之中。



图9-2 农业社会中的初级生活圈示意图

  


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和人口夭折的减少,人口过剩危机、供养的社会化与日新月异的人工孕产技术,共同促使生殖这个环节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降低。结果农业社会的初级生活圈就不得不才出现了全新的结构变化,性开始日益与生殖相对分离,开始获得更大的独立的价值与意义。这在1980年到2016年的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严厉执行期间呈现得格外清晰。到21世纪的数字化时代,“性的虚拟”与“性的独处”方兴未艾,社会性别(gender)的多元化和“跨性别”(transgender)的现身更是风起云涌。这些新发展共同造就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初级生活圈很可能转型为全新的结构,可见于图9-3。



图9-3 初级生活圈的展望

 


综上所述,初级生活圈从学术上来说,既是解释力更强的新概念,也是更深刻地研究社会变迁的新视角。从社会实践的层面来看,初级生活圈这样一个生活实体,既是历史演变的产物与见证,又是社会文化发展中的能动因素。尤其是在这一领域中,人类所关心的一些最根本的问题,例如人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精神与肉体、个人与社会、理智与情感、自私与无私等等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的问题,都得到充分和集中的反映。这是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所难以比拟的。因此社会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是本学科完善和发展的必需,也是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最佳突破口之一。





往期

回顾



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性社会学讲义:对于性存在的社会学研究》



内容整理:陈锐 祝璞璞

图文编辑:黄泽宇





性研究ing

你想要的性研究

都在这里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