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社会学研究 | 潘绥铭等《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
【编者按】
“许多问题由此而来。例如,如果男女同性恋问题被忽视,分层理论将会怎样?女同性恋者的社会流动模式是怎样的?这些模式是如何与种族、年龄、宗教及其他因素交叉在一起的?如果将同性恋因素考虑在内,对市场结构分析会产生哪些影响?对消费研究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教育会产生什么影响?对社会老年病学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需要从性差异的角度重新考虑整个的研究领域。许多社会学研究视野的狭隘程度真是令人震惊!”(斯泰恩、普拉莫,2000:163)
2019年,性研究ing推出了“性社会学研究文献回顾”栏目,介绍了近年来发表在中英文期刊上的部分性研究文献以及中国大陆的部分性研究硕博学位论文,共计推出了4期Culture, Health and Sexuality英文文献编译、4期中国大陆期刊文献选编和7期中国大陆硕博学位论文选编。
2020年,我们将在介绍会议论文及其他重要原创性研究成果之余,继续着手资料库建设工作,希望能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检索便利,也方便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了解中文的研究语境。本年度,我们将着重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人员迄今为止出版(或未正式出版)的所有书籍(包括教材、文集、专著和译著等)。本系列往期内容详见公众号首页-正在连载-性社会学文献汇编。若无特殊情况,我们将以每周两次的频率更新上述书籍的基本信息、目录和精选内容。敬请期待。
本期介绍的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9月出版的《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作者为潘绥铭、黄盈盈、王东。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
《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
作者:潘绥铭、黄盈盈、王东
时间:2011年9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目录
导言
提出“论方法”的重要性
突出中国的情境与本土性
强调“调查设计”,突出社会学调查区别于社会调查的本质特征,体现社会学调查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重视调查过程的质量控制、具体展现与反思
以性社会学实地调查为例,力求具体、生动
具有原创性与反思性
感性的告白
上篇 定量调查方法的中国贡献
第1章 “社会学调查”与“元假设”的提出
第一节 社会学的调查:概念的提出与操作化
第二节 “元假设”:调查问卷的灵魂
第2章 社会学问卷设计的初始考虑
第一节 问卷调查做不到什么
第二节 社会学问卷是要研究问题,而不是描述现象
第三节 理论应用:社会学问卷调查之本
第四节 设置相关假设:社会学问卷之魂
第3章 问卷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本土思考
第一节 常见的误解
第二节 设置“开放题”是一种失误
第三节 反思“观念调查”
第四节 不许事后假设,慎用二手资料统计
第4章 随机抽样的本土应用
第一节 以社会科学为主体,发展随机抽样
第二节 “居住区”的抽样构想及实践
第三节 抽取调查样本的本土方式
第四节 居住区指标:在社会学问卷中把个体
复归到社会中去
第五节 网站调查与实地调查的实证对比研究:样本
偏差程度及其方法论意义
第5章 调查实施过程的展现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队伍的组建和选择
第二节 本土的难点:进入现场
第三节 调查前的准备
第四节 访谈
第五节 调查的管理
本章附录:现场使用的11种质量控制表格
第6章 调查操作方法的自荐
第一节 邀约被访者:调查本土化的尝试
第二节 千方百计防止“假数真算”
第三节 请使用笔记本电脑来调查
第四节 多种应答率的设计与学术意义
上篇的参考文献
中篇
定性调查在中国:操作过程的展现、分析与反思
第7章 中篇引言
第一节 文献回顾的体会
第二节 重视调查过程的展现和反思
第三节 一些名词的说明和选择
第四节 进行定性调查的初始考虑
第8章 定性调查新解
第一节 “求同法”、“求异法”与“个案法”的不同性质
第二节 对象选择与人数问题
――“最大差异的信息饱和法”及其方法论意义
第9章 为什么设计,设计什么?
第一节 理论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第二节 设计之源
第三节 提出好的问题,研究就成功了一半
第四节 研究方法的设计
第五节 设计的调整:“踩点”与试访谈
第10章 社区考察:社会学定性调查的本土尝试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考察
第二节 “进入”
第三节 “切入”
第四节 社区考察中的“观察”
第五节 耳闻、聊天、体验:定性调查中
“共述”、“共景”、“共情”的递进
第11章 深度访谈的本土应用
第一节 深度访谈的不同分类及其意义
第二节 访谈是共同讨论,而不是一问一答
第12章 座谈会调查法的重提与反思
第一节 座谈会的分类与意义
第二节 座谈会的适用条件
第三节 座谈会的操作
第四节 座谈会中的权势关系
第13章 “现场反思”方法
第一节 录音还是笔记?
第二节 调查与反思的同步过程
第三节 现场分析
第四节 需要被研究的研究者
第五节 质量判定的标准:笔者的认识
中篇的参考文献
下篇 方法论层次的探讨
第14章 “主体建构”:性社会学研究视角的革命
及本土发展空间
第一节 从“性科学”到“性的社会建构”
第二节 “主体建构论”的逻辑结构
第三节 中国“性”研究的主体建构
――从方法论层面表述的本土化
第15章 中国社会调查中的研究伦理:
方法论层次的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伦理的讨论:从道德层次到方法论层次
(三)研究伦理具体应用的方法论来源
(四)研究伦理的方法论探讨:举例说明
(五)研究伦理的刚性贯彻与认识上的局限性
(六)高于伦理原则的道义责任
(七)讨论:研究伦理的自觉源于“主体建构”视角
的确立
第16章 对于社会学调查方法的光谱式理解
第一节 社会调查,何谓真实?
第二节 “定量与定性之争”:笔者的参与
第三节 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
结合,组合,还是整合?
第17章 问卷调查的 “过程控制”:
论主体构建视角下调查方法的整合
(一)生活环境的控制:添加对于调查点的全面考察
(二)调查情境的控制:激发主体的充分呈现
(三)数据质性的控制:收集“主体的构建表现”
(四)走向整合:过程控制的方法论意义
精选内容
第9章 为什么设计,设计什么?(节选)
第三节 提出好的问题,研究就成功了一半
(一)
何为研究问题
做了理论和文献方面的准备之后,首先需要确定研究问题,而研究对象、具体方法、研究内容的设计等等都会围绕研究问题而展开。
研究问题就是研究主题与研究目标的具体化,就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回答的具体问题。这方面,初学者最容易出现的失误有三个。
第一个失误是错把研究对象当作了研究问题。在方法论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每每遇到一些学生只会说“我要研究某个人群”,却说不出“问题”到底是什么,更说不出这个问题与这个人群有什么关系。
第二个失误要轻一点,就是错把某种具体的现象或者某个具体的工作目标当作研究问题了。例如许多学生都说过:“我要研究艾滋病的性传播。”可是这其实这只是一个现象,如果其中什么“问题”都没有,那你为什么要去研究呢?还有的学生说:“我要研究预防艾滋病。”这就更加糊涂了,这仅仅是一个需要实施的工作,其中固然会存在“问题”,可是如果你不知道,那怎么开始研究呢?
第三个失误算是比较高级的,就是把研究主题给当成研究问题了。其实,一个研究主题可以包含很多个研究问题。比如,“农民工问题研究”、“老人问题研究”、“性产业问题研究”等等都属于研究主题,而“农民工的流出原因”、“农村家庭养老的利弊”、“性服务中的风险行为的形成因素”才是研究问题。
在定性调查中,一个好的研究问题至少需要满足这几个条件:重要性、创新性、可行性、适合性、具体化。
重要性,就是考虑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创新性,即考虑与其他研究之间的差异。可行性,即不能够超出研究者的能力范围,包括财力、物力和人力。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下列两个条件。
适合性,就是研究者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等是否适合进行此类研究。研究一个自己一点都不感兴趣的问题,不仅会折磨研究者自己,也会折磨被访者;其结果不是功败垂成,而是不战而逃。
具体化,即以小见大。这恐怕是初学者最容易忽略的地方。笔者在本科教学与论文答辩的实践中,“中国人的婚姻观”之类的宏大论题屡见不鲜。笔者则是秉公执法,一律以不及格伺候。
研究问题还必须非常非常的明晰、确定与细致。
研究问题来源于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平时的理论积累、文献回顾。
(二)
研究问题:理论性与本土性的考虑
在定量研究中,理论的普适性和本土性已经成为一个讨论问题(边燕杰等,2006)。但是,在定性调查方法的国内文献中,仍然只是星星点点。
普适性和本土性两个概念本身的讨论超出了本书的范畴。但是对于实地调查的研究问题的设计与取舍而言,最重要的困惑在于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如何既能在理论的层面上具有普适的意义,又不是“在西方的理论框架中讨论中国的问题”,更不是提出一个伪问题(“一个在中国根本不成为问题的问题”)。
理论的前提就是应用的限定
这里,千万注意西方各种理论的前提,也就是它们究竟是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之中产生的,目前的中国是否具有同样的社会条件。
例如,来自西方的所有的理性选择理论、所有的交换论、所有的互动论与博弈论,都是建立在“当事双方的人权是平等的”这样一个前提之上,而且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才能成立。因此在目前的中国,如果我们研究的当事双方其实并不具备这一条件,那么我们就是误用了该理论,我们的研究不仅会未始即败,而且会贻笑大方、遗臭万年。
同样的,西方传进来的所有的话语论、所有的符号论、所有的权势论、所有的资源论,也都是在他们那样的后现代的社会情境之中才能够成立,才能够适用。如果我们把这些理论运用于那些言论管制的、阶级冲突剧烈的、制度主宰的具体事例中,那可真是愚不可及、无可救药。
本土考虑的实例
本土性是最为根本、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困难的考虑。以“身体研究”为例,就是试图以“当今中国具体情境中的身体研究”为出发点。这些思考特意突出地写在了论文里面(黄盈盈,2008),特引用如下。
我的研究最初的问题意识来源于欧美社会科学界有关“身体”(body)的研究。
英文中有关“body”的研究在一些译著中被翻译成“身体”,我也不想创造出另一个中文词来翻译“body”。但是,需要强调的是,“body”这个概念与中文的“身体”概念不是完全重合的。翻译行为必然要介入某种语言的“述行性”(performativity)(刘禾,2002:4)。我主要是通过情境与语境来区分英文的“body”与中国的“身体”。在这种意义上讲,body也可以说是西方语境下的“身体”。我着重研究的就是相对于西方理论背景中的“身体”,中国的日常情境与语境中的“身体”是什么,中国现代的女性对于“身体”的主体构建是什么。请注意,因为语境的不同,这里两个“身体”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文献分析中,我发现大部分与“身体”有关的研究都来自欧洲与美国,而且哲学的、理论的探讨多于实地研究,而且并没有形成某种系统的理论,也没有构成一个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概念体系。有关的研究更多地是围绕“身心”、“主客”、“个体-社会”等等基本问题而展现出来的不同的研究流派,至今并存于西方学界,也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本研究的问题意识产生的理论背景。
尽管欧美不少人类学家的研究是基于对中国、日本以及其他非西方文化的丰富的田野调查,但他们的理论对话(或者补充,或者批判)依然是在自己的学术框架里进行。也就是说,即使欧美学者可能是在不同的情境中研究身体,但对于“为什么研究身体”这个根本问题,他们还是有他们自己的语境,通常是围绕“身-心”关系而展开讨论。
中国对于身体的很少的研究,主要是来自人文学科的研究者对于西方哲学的译介与分析,以及偶尔几位文史研究者对于中国的先秦思想中散见的身体观的整理与阐释。但是这些诠释基本上也没有脱离西方有关“身-心”的研究语境,只不过更加强调“身心互渗”。
关于“研究语境”的问题,可以引用一位研究泰国研究“性与性别”问题的学者所做的论述:
除了需要关注性和社会性别领域里的一些基本概念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泰国研究者和研究泰国的英文研究者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研究动机。泰国研究者面对泰国读者所生产的泰语话语是一种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和自我表达(self-representation)的努力结果。相反,英语研究者面对非泰国读者所生产的英语话语一定程度上是在表达一种“他者”,而且只是间接地可以起到“反思”的作用。泰国研究者所生产的英语话语则是为了“国际”(主要是西方)的读者;因此会在西方的讨论框架下来表达“泰国”的问题。(Cook & Jackson,1999:5)
中国的研究亦然。实际上,在中国,即使是中国研究者所生产的中文话语,也偏向于在西方的讨论框架里来呈现中国的材料;虽然显得很有理论色彩,也有一定的反思性和国际对话性,但是通常偏离了中国社会所关注、所体现的一些“真正”的问题。如何既体现本土的东西,又能致力于国际对话,又能不乏理论意义,这确实是一个难点,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事情。理论有无国界是可以讨论的,但是理论所依据以及所能解释的社会现实和问题是有界限的。就经验研究而言,我认为这种本土的“问题意识”是很重要的;可是遗憾的是,很多研究者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本研究就是要提出这个问题,并且尝试着抛开身体研究的西方讨论框架,从本土社会中所展现的问题出发做出努力。虽然未必成功,也可能虎头蛇尾,但是毕竟是从最为基本的概念开始谈起,朝着“立足实地研究,构建本土概念和框架”方向的一个起点或起点之一。
诚然,中国社科界几乎没有涉足“身体”领域。中国情境中的身体研究、尤其是侧重“日常生活”的身体研究在中国的社会科学界仍然处于缺席的状态,“身体的研究语境”在中国也还远远没有形成。也就是说,尽管身体研究涉及到“物质-意识”、“个人-社会”、“主观-客观”、“本质-建构”等等哲学与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本研究还要加上“主流话语-日常实践”、“静态表述-实践性表述”、社会性别等重要问题),但是身体研究在中国依然没有声音。这种缺席状态一方面造成了本研究的主要障碍与困难,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新的理论发展的潜在可能。
从理论上讲,我面临的问题是:在中国的身体研究尚未形成自己的某种语境的时候,如何确定我的理论对话点?坦诚而言就是,在没能“博古(中国的哲学和历史)”也没能“通西(西方的理论)”的尴尬情况下,如何认识作为研究者的缺陷,如何定位本研究?
欧美语境中的身体研究,有许多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尤其是一些独特的研究视角非常有借鉴意义。但是,body(西方语境中的“身体”)不等于“身体”(中国语境中的“身体”)。我一直认为,某种时空中的身体需要放在具体的情境中、本土的语境中加以深入地研究和讨论,才能形成自己的概念体系与研究框架。我们可以(也需要)与西方的研究框架进行对话,但并不是把本土研究的成果仅仅作为一种例子来补充或批判西方的学术框架。
当然,这牵涉到西方理论与本土研究之间的讨论以及研究的语境这样一些宏大的问题。可是,在西方理论被不断地引介并被不断地推崇,而基于中国的现时情境的扎实的研究却相当缺乏的情况下,我认为这种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西方”、“全球化”、“本土”、“传统”这些概念本身都需要重新引起思考和讨论(Boellstorff,2004)。在一个文化流动(cultural flow)的时空中,是否真的有纯粹“本土”的东西?“本土”是否允许外来的影响(而不是控制)存在?在“全球化”、“西化”这种文化流向居于强势的情况下,如何看待“本土”对于“全球化”进程的反向影响?
我认为,“本土”不等于“传统”,也不对立于“全球化”。正如我的研究将要展示的,“本土”的身体观和性观念已经参杂了“全球化”和“西化”的影子,而且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是这种“参杂”不完全是被动的“受控制”,也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主体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中做出的带有积极色彩的反应。只不过这种本土的“积极性”、本土对于“全球化”进程的反向影响尚未得到鼓励和强调。这种参杂了各种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境,那些生活于这种具体情境中的女性主体所做出的主体反应,就是我所关注的“本土”的内容。
我的选择是借鉴欧美身体研究的一些方法与视角,把西方语境下的“身体观”以及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主要身体观作为某种可能的影响因素,作为现时中国情境的可能组成因素,来分析与身体相关的中国现时情境。
(三)
提出问题的实例
红灯区考察的例子
研究问题对整个调查工作发挥提纲挈领的作用,之后的所有设计和具体实施都要围绕这个“问题”。分目标的确立则有助于把总目标进一步细化。
黄盈盈在进行第一次红灯区考察的时候,没有很好地设计和准备,也没有明确的研究问题;但是第二次红灯区考察就有了进步。
那个研究的题目是:XX省城郊/路边性产业中的风险行为的形成因素与最佳干预方式的研究。这个定性调查的应用目的很鲜明,是为艾滋病防治项目做出探索式研究。当时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还很少,艾滋病防治项目虽然把小姐人群作为重点预防人群之一,但是又缺乏对这个人群的了解,也缺乏接触这个人群的经验。笔者当时设定的研究的目标是:在深入研究形成和影响性产业中的“风险行为”的各种因素及其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出最有效的干预切入点,以及干预工作可以直接应用的、具体详细的建议。总目标下面又有4个具体的分目标。
1.总结出进入现场与获得对方接受的最佳方法,包括如何接触和说服老板、经理、妈咪、小姐等各种人。
2.摸索出调查不同类型的男客(嫖客)的各种可行方法。
3.发现风险行为(主要是不使用安全套)的形成机制;从小姐、男客与场所管理者3个方面,做出定性的深入分析。
4.寻找出干预工作(主要是在现场的宣传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与最有效的方式以及针对各场所的不同形式。
身体研究的例子
在“身体研究”中,黄盈盈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了解中国城市的年轻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身体”、“性”等基本概念的定义;并在中国的现时情境中、在“身体-性”的关系中,探讨“身体”的部分内涵。因此,相应的研究问题主要是两个。
▪ 中国的城市年轻女性作为主体,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想象与构建“身体”、“性”这些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其构建的结果是什么?
▪ 她们为什么会如此想象与构建“身体”、“性”这些概念以及这两者的关系?有哪些具体的情境因素共同参与了主体的这种构建?
确定研究问题的步骤
研究问题的设定可以分为几步,步步细化。黄盈盈的经验如下。
我的第一个研究问题(见上文)需要再进一步分解为三个方面:
1. 女性对于“身体”的日常理解与实践是什么?它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与“性”相关?
2. 女性对于“性”的日常理解与实践是什么?它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与“身体”相关?
3. 女性对于“性感”的日常理解与实践是什么?它如何体现身体与性之间的具体关系?
简而言之,研究问题的设定的基础就是理论准备、文献准备、研究兴趣、对于本土社会的把握、以及现实条件的权衡等诸方面。最初设定的研究问题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包括研究者的经验、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新情况等)在研究过程中有所变动,尤其是很可能在研究初期和试访谈之后加以调整。
研究问题是整个调查的“纲”,需要高度重视这个研究问题的设计,而且必须花上比较长的时间来实现之。
往期
回顾
性社会学研究 | 赵军《边缘的权利:女性性工作者被害问题经验研究》
性社会学研究 | 王昕等《主体与建构:中国西北地区小姐的世界》
性社会学研究 | 黄盈盈《身体·性·性感:对中国城市年轻女性的日常生活研究》
本栏目更多内容详见:
公众号首页-正在连载-性社会学文献汇编
内容整理:王沫 祝璞璞
图文编辑:陈锐
性研究ing
你想要的性研究
都在这里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