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十随语——俞大维

佳易博览 2018-12-15


导语

俞大维,(1897年~1993年7月8日),祖籍浙江绍兴斗门,生于湖南长沙,从小在湖南长大,祖父俞文葆,清代举人;父亲俞明颐,母亲曾广珊是曾国藩的孙女。


九十随语——俞大维
佳易编辑

今天,亲朋好友、各界人士都以为我九十二岁,我生于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年的圣诞节,离过年还有七天,但是按中国人的算法就差了两岁。因此只有我一个人感觉自己九十岁。
  
一生中影响我最深的,是母亲经常对我转述曾文正公的一句话——不近人情的事他不做。我也是如此,不近人情的事,我不做。母亲是曾文正公的孙女,这句话由母亲说来倍觉平易深远,我因而终身奉行不辍。


俗话常说“人生如戏”,我是这句话的信徒。认为剧本冥冥之中早已经编好了,故事的发展由不得你作主,操纵在编剧者的手上。譬如我这个念哲学、数学的人,为什么会终身献身戎马呢,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在人生这场戏中,我只是个配角,跑龙套的,只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使整场戏乱了阵脚,哪敢理会活得愉快不愉快!因此我很少往前瞻望什么,只因我知道还没有发生的事不能预知,一切由编剧作主,就是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然而偶尔回顾往日,总算还能自豪地说一句,我演得并不差!


我的生活很简单,像是:看戏只看一段——自己演的这段;喜欢牛肉面、汉堡,因为这些食物方便;四十岁后戒烟、酒,现在每晚喝一小杯,只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没有特殊的理由;住的房子是以前日本招待所的厨房改建的,卧室屋顶斜一边,是后来加盖的,目前可说仍过着老兵的生活。
  
日常生活,我遵循和平的原则,从来没有发过脾气,不交个性暴躁的朋友,也不聘用得大吼大叫才能做好事的人。在家中,我既是个温和的丈夫,也是慈祥的父亲,我的小孩不曾挨过骂,道理是我认为骂多了的小孩子是长不成器的。至于夫妻间的小吵是常事,劝架的人才是多事。这个原则使我九十年来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来做事,和我接触的人也都能濡染到我的乐观心性。

俞大维(中),蒋经国(右)


我是个普通人,过着和一般人没有两样的生活,所以老百姓相信的我都信。举个例:我到北港妈祖庙去,看到一些善男信女抽签、卜卦、磕头,我也跟着向妈祖磕头,有人就笑我:“你是学科学的,为什么也相信这一套呢?”我只简单地告诉他:“因为老百姓磕头,我也是老百姓。”
  
我知道我的哲学,到西门町去随便问个路人,就会得到答案,只不过他或许不是睡在厨房里。
  
我最喜欢什么呢?音乐吧!在德国四年,每个月都去听音乐会,现在耳不聪、目不明,却能感觉到身边时常使人心境安宁的音乐。我也喜欢文学作品,只是标准不高,我对生活的要求是简单,自然不想拿些深奥的哲理来麻烦自己,所以我喜欢像白居易等所写的妇孺皆知的作品。

前排左起:陈新午、俞大维、俞祖声(孙子)、蒋孝章(儿媳,蒋经国的女儿)

后排左起:俞扬和、俞小济、俞方济



俞大维处事原则一是了解全局,掌握重点。二是负责,责任不往下推。他说:"议之于众,而决之于一,责任则归我。"


俞大维用人,可用五个字概括:访、用、信、敬、宥(you:宽恕)。求才先访察,可用即用,用则充分信任,而且予以尊重。部下有过,尽量予以劝说而晓以大义并予原宥宽恕。他曾对陈诚提及宥才的重要,不必计较小过。


曾氏家训

曾国藩:平生长进,全在受挫受辱时

人文就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傅佩荣



本文由佳易博览出品
公众号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时因某种原因与原作者联系不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jiayibolan@163.com

佳易博览制作
微信公众号:jiayibolan,谢谢您的关注!
长按二维码 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