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刷爆微信群的酸文让人不适,我们痛惜李咏,伤了谁?
需要情感咨询者,关注公众号后,请在后台发送咨询内容,不超过800字。
谢谢亲的关注,防走丢,请选择星标置顶~点击上方的“卉姐”→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就OK啦
这是个杂音四起的世界。
因为范冰冰事件,全民开始讨伐明星。
这个信奉儒家中庸之道的民族,却是越来越多的人被偏激情绪裹挟。
总有一些喷子,自认为掌握了这个世界的逻辑,成天怼天怼地。
李咏离世后,世人痛惜。
一位叫杨民杰的道德卫士却横空出世,炮制了一篇充满戾气的酸文,居然在微信群刷爆了。
这篇文章犹如机关枪,扫向众人和逝者李咏。
因喉癌去世的李咏,真得值得如此吊唁缅怀么?
文/杨民杰
一个美国籍的华离中年人、前中国大陆央视主持人李咏,在他宣誓效忠的祖国一一美利坚合众国的医院里病逝,又安葬在他自己所认同的美国土地里……万里之追的中国民众反应昨这么大呢?
怀念他的主持? 凭心而论水平一般,远没有白岩松崔永元毕福剑甚至萨贝宁好,更不具备高晓松的博学、窦文涛的睿知、汪涵的机智、孟非的圆融,甚至也没有谢娜的喜感与金星的辛辣,李咏这等三脚猫功夫,全国男主持人里没有一千也至少有几百……那为什么他能独领风骚十来年呢? 家庭背景呗…… 不用我多说,中国人都知道……
许多年以前就知道他成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合法公民,可惜,美国再好的医疗与药物都没有能留住这位投入她怀抱的黄皮肤黑头发国民……
对李咏的逝世,我既没有悲伤也不会幸灾乐祸,逝者如斯夫……只不过我觉得国内很多人有点犯贱,人家病也病在美国,死也要死在美国,葬也要葬在美国,自己的归宿与归属如此明白无误地展现于国人面前,你看不明白么?
这么深情与去吊唁一个美国人的病逝,是不是有点自作多情? 真的憋不住非要缅怀一下美国人,我建议你去缅怀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爱因斯基、爱迪生、马克吐温,或者乔布斯和前不久去世的软微创始人保罗,这才是值得你去缅怀的美国人!
……
娱乐至死时代,曾主持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得到了病态追捧,现在我们真正的民族脊梁崔永元老师正在孤军奋战,你们有几个人在支持声援?!
毕老爷调侃几句就得下岗,赵忠祥与朱军的那些脏事你们反而能够容忍,今天一个早已背离你们而去的美国人去世,值得你们这么兴师动众地缅怀?
实在闲得蛋疼,拿出你太爷爷太奶奶的照片出来好好缅怀一下吧,你是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他们才是你真正需要去缅怀的人!!!
纵观全文,作者即便不是曾经的红卫兵,也该是文革的遗腹子。
哈文曾经回应外界:李咏“木有”加入美国籍。
不过,李咏有没有加入美国籍,会不会安葬美国,那李咏的选择,也是他的自由。
即便移民,也并不意味着背叛或者不爱国。
这口诛笔伐的狭隘调调,让那些心系故土造福桑梓的海外侨胞情何以堪?
那些拥有中国国籍者,难道一定比海外华人更爱国?
我相信假设有条件有能力,作者大概率转身就会去更改国籍。
国家应该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留不住钱财和人才?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中国每年赴美就医的患者约有3000人,其中70%为肿瘤患者。
一位患癌赴美治疗的的医生受访时表示,
美国规范、严密、细致的药物试验过程,不仅让他看到精准医学的光明未来;
作为一名中国医生,他还在美国的就医环境中找到了“做病人的尊严”。
出于求生的意志和本能,有条件去医疗条件更好的地方去跟命运赌上一把,有错吗?
愿逝者在彼岸的乐土安息。也愿生者努力,将此岸建成乐土。
愿意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选择在此岸安居乐业,而无须靠一张绿卡来救赎。
乐见那样一个更成熟,更自信的中华民族。
为了贬低李咏,作者拿他跟其他主持人对比。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生命是否有意义,取决你是否竭尽全力。
机遇本是说不清道不明,命运把李咏推上央视舞台,
他靠着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在荧屏上给大家创造了快乐,给一代人,留下了温馨美好的回忆。
正是那些相关联的人和事,使那个时代变得弥足珍贵。
如果我们身边有一个刚刚50岁的熟人猝然离世,谁不会心塞呢?
李咏不过是全国人民的熟人罢了。
我们痛惜李咏,是痛惜他正值盛年匆匆别过,是痛惜一个妻子失去好丈夫,一个女儿失去好父亲。
我们痛惜李咏,是对别人的苦难感同身受。
在这个压力爆棚的时代,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人生苦旅,
很多貌似光鲜生命,因为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迫,戛然而止于人生中点,何况我们这些更为卑微的小人物呢?
李咏的离去,让人感叹生命的无常,感叹疾病的无情,感叹个体的无力,感叹自然法则的冷酷……
悲悯心和同情心,是人类情感和道德的底盘,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基础和前提。
李咏的离去,是提醒我们要对生命抱以敬畏之心,
好好爱自己,好好爱家人,好好爱朋友,同时,也好好生命中爱擦肩而过,甚至未曾谋面的陌生人。
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会宁静,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会平和而美好。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且用毛泽东当年劝柳亚子的这句话,送给这位杨民杰君吧!
近期推文:
金庸何以成为金庸?变至暗时刻为成长资源,这是他留给世界的生命经验
卉姐,中年少女,前资深媒体人,野生情感砖家。著有特稿文集《假如没有这些遇见》。个人原创公众号:卉姐(ID:tzzsh_2015)。长按二维码,更多精彩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