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烂好人“的精神困境
需要情感咨询者,关注公众号后,请在后台发送咨询内容,不超过800字。
防走丢,请选择星标置顶~点击上方的“卉姐”→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就OK啦
“大衣哥咱合个影!大衣哥你帮帮我!大衣哥你给观众打个招呼……”
每天早晨,朱之文一开门,就会一群人涌进他家的院子。
十多个手机对着他,他学会了多招手,少说话,多唱歌,少说话,多微笑,少说话……
很多村民靠着拍朱之文赚了钱。
有位村民有了100多万粉丝后,把账号卖了,得了60万,买了新车。
“你想想,这和我有关系吗?你还得强装笑脸去应对,你说能舒服吗?”
出现在媒体面前的朱之文总是一副疲态。
在许多村民心中,他一年赚几十个亿,钱多得花不完。
越来越多的人理所应当地找他借钱。
朱之文家里有一箱子欠条,总金额超过一百万。
媒体报道,2011年,李年和妻子于文华带着《星光大道》的导演去到朱楼村,见到了当时的建筑工人朱之文,
穿了件破旧的军绿色大衣,里面红色的毛衣破了个洞,怯生生地躲在人群外,不敢上前说话。
9年来,李年觉得,朱之文“保持着农民的本质不变”,
他对物质没有要求,就喜欢住在村子里,有鹅、有鸭子、有鸡、有田。
2012年,朱之文为村子修了路,给那条路立了碑,写着“之文路”。
第二天一早,碑被砸了,稀碎,渣掉了一地。
他给村里买了健身器材,像是公园放置的那样,结果晚上就被人挖了土。
给村里交垃圾费那次,三万元,朱之文发现没人念他的好,第二年,他不愿意交了。
平摊到每个人头上,是30元,村民们反过来骂他,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村民们说“每一家给一万元,再买一辆车,才记你的好。”
村支书朱宇诚也说:“包括县里镇里都是极力地培养他,不然他根本走不到这一步”。
村里人卖东西给朱之文,都要给他加价。
一捆绳子要100元,打车15公里路要价100元。
每天都有人涌入朱之文家中,他的一双儿女犹如困在孤岛上。
人潮涌进朱之文家的客厅。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女儿下楼吃了一顿饭。曾有人拍了她放在网上:以葛优瘫的姿势躺在沙发上,
网友们留言,这就是大衣哥的女儿吗?怎么这么没规矩?
这些话看多了,她也就不愿意下楼了,从淘宝上一箱一箱地买零食。
朱之文介绍女儿去超市上班,不去,去卫校学护士,不去。
在家里吃的、用的都好,女儿不愿意受累了。
大衣哥成名后,成群的人围到家里,给孩子买奶糖吃、买游戏机玩,
朱之文家第一次有了电脑,等他出去演出,儿子迷上了打游戏。
儿子也不出门,房间里,地上丢着纸和吃烧烤用完的竹签,
油洒在被子上,有两只屎壳郎在屋子里兜圈。
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靠天赋和勤奋成名后,好人卡拿到手软,
不但生活陷入一团乱麻,个人也一直挣扎在人情的泥沼里。
朱之文在自家院子里被前来看他的人围住。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摄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把西方社会格局中的人比作一捆一捆扎着的柴,聚在一起形成边界清晰的集合结构,
而传统中国社会格局,像石头掷在水面上的波纹,每个人是涟漪中心,涟漪间互相干涉。
由于国人的边界感意识普遍很差,乡村社会尤甚。
不仅践踏别人边界者无理无知,像朱之文这样被侵犯者自己也浑然不觉。
他们不懂得拒绝,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误以为亲疏远近,比死守边界重要。
所以很多人,默许别人越界打乱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产生焦虑,导致浪费时间和自我丧失。
如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说: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英国咨询师雅基.马森(Jacqui Marson)在《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Curse ofLovely)中,
谈到一种强迫心理,称为”圣母情结“。
陷入圣母情结的人,活在一种不健康的假我状态。
简言之,就是活得虚伪。
这类人的表现有:总是把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之前;
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的行为准则,即使受了委屈;
不敢表达真实的自己;不敢在大庭广众下与人起冲突;
过度夸大拒绝别人的后果等。
烂好人之所以痛苦,在于他的生活没有真正的边界。
任何人都可以侵门踏户,对他予取予求。
为什么烂好人在虚伪中活得痛苦?
其实,烂好人都是孤独的人,内心渴望被人关注被人在乎,只是发展得有些极端。
第六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获奖名单中,朱之文榜上有名。
他在媒体上发表获奖感言:讲究孝道,不仅要孝顺自己的老人,而且还要孝顺周围的老人。
朱之文给记者讲述了他理解的“孝”: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顺从老人,尽量听老人的话,不要让他们生气。“
即便”孝”,也是一副“烂好人”的愚孝面孔。
朱之文六七岁时,父亲离世。
他兄弟姐妹多,母亲含辛茹苦把他们养大成人,
朱之文还没有成名时,母亲就去世了。
村民们没人懂他,恐怕,少爱的他,也不是太懂自己。
成名以后,朱之文想“过想过的日子”。什么算想过的日子?
早上能吃三碗稀饭,没人打扰,躺在自家院子的摇椅上,晃荡一整天。
旁边有茂盛的竹子,风刮下来榆钱,牡丹的香味飘来,小狗跑来蹭腿,院子里,鸡又打起来了。
这些年,朱之文越来越频繁地想到离开,想攒了足够多的钱,想自己拿个箱子,天南海北跑着学各地的艺术。
可是,哪里有什么桃花源?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人际交往的底层规律,这个世界,本无处可逃。
人际关系是在推拉扯拽中维持动态平衡的,并不是你不拒绝别人,顺从别人,别人就认可你,
反而是自我的压缩,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枷锁,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
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Cialdini,著有名作《影响力》)发现,
当某件事物变得稀缺或者难以得到时,人们会认为此物更有价值,也更想得到。
烂好人的友谊不被尊重,痴情狂的爱情不被珍惜,有求必应被视作理所当然……
一个人当宽以待人,但要有自己的原则,并且,要有力量捍卫自己的原则,
否则,你以为的宽容,只是别人眼里的懦弱。
关于母性,包括是否生育孩子的不确定性、对怀孕和分娩的恐惧或对自己孩子的负面想法的不同感受,这些不仅很难讨论,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禁忌。 在这本书中,芭芭拉·阿蒙德提出了这个令人不安的问题。她揭示了产生矛盾的根源,叙述了女性及其孩子的生活状况,并描述了一系列母性行为,包括那些有正常感的母性行为以及有高度不安感的母性行为。
卉姐,前资深媒体人,野生情感砖家。著有特稿文集《假如没有这些遇见》。
近期推文戳这里:
把过年整成过劫,都是因为这两个字(语音版)
给我【在看】
你也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