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疍民”究竟属于哪个民族?

鹏陈万语 行游环宇 2023-10-12

“疍民”比较认可的说法是:早期文献称他们为游艇子、白水郎、蜒等,是生活于福建闽江中下游及福州沿海一带水上的人家。传统上,这些人家终生漂泊于水上,以船为家。以闽东语福州话为母语,但又有别于当地的福州族群,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是个相对独立的族群。

因“以船为家”,也有人戏称为“水上的吉普赛人”。

“疍民”究竟是哪支民族?又是怎么形成的?

“疍民”的由来有几种不同说法。



有学者认为,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正当汉军围剿南越王时,离中原政权偏远的福建,“闽越”之地的“东越王”余善宣布独立。此事传到汉廷后,汉武帝震怒,调集四路大军围攻“东越国”领地。“东越国”内部发生内讧,“东越王”余善被杀,为避免生灵涂炭,“东越国”向汉朝投降。

但有部分将士,害怕遭到杀戮,连夜乘船逃到海上四处漂泊。因此,“疍民”不仅存在于福建境内,东南沿海的浙江、广东甚至广西也有这个特殊的族群——“疍民”。

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元893年,王审知率军攻克福州,部分守城将士弃城而逃,乘船沿闽江逃到海上,从此漂泊,居无定所。

支持前一种观点的人较多,理由是,“闽”字,在《说文解字》注为“东南越,蛇种”。最早居住在福建的闽越人,以蛇作为图腾。而“疍民”的信仰则是拜祭先祖无诸及以蛇为图腾,无诸是闽越国开疆拓土之先人,以蛇为图腾崇拜则是闽越人独特的信仰。



在福州地区,“疍民”有“连家船民”的雅称,但也有“曲蹄”(福州话:Kuóh-dà)或“曲蹄仔”(福州话:Kuóh-dà-giāng)的贬称。

为何称之为“曲蹄”呢?成年人常年行走在低矮狭小的船舱内和盘腿而坐,整个大腿弯曲变形,因此,俗称“曲蹄”,当然这是贬义的称谓。

女性,则称为“江妹仔”(福州话:Gĕng-muói-giāng)或“江妹婆”(福州话:Gĕng-muói-bò)。一些资料记载称:白水郎、游艇子、蜒。

唐朝时,较为普遍称之为“白水郞”或“白水人”;宋代《淳熙三山志》则称为“游艇子”,认为,“疍”即南方的夷人,与“蛋”、“蜒”字通假。“疍民”一词,从此时开始称呼。


“疍民”从诞生之日起,便受到陆地汉人的歧视,只能世代以船为家,依水而居。
清代福州地方志记载,疍民“其人以舟为居,以渔为业,浮家泛宅,遂潮往来,江干海澨,随处栖泊。各分港澳,不相凌躐。间有结庐岸上者,盖亦不业商贾,不事工作,习于卑贱,不齿平民。闽人皆呼之为曲蹄,肖其形也。以其脚多弯曲故也,俗亦谓之为乞黎云云。视之如奴隶,贱其品也。”
由此可见,“疍民”的地位卑微,经济来源主要为近海和内河渔业捕捞,或从事水上客货运。
历史上,福州城区的“疍民”主要分布在今天的三县洲、帮洲、义洲、鸭姆洲、泛船浦以及上渡、中洲、苍霞、水部等临近闽江水域一带。

当然,城区的附近的诸如南屿、洪塘、闽侯、长乐、永泰、闽清、罗源、这些福州近远郊的沿江地区也有,还有一部分溯闽江而上,迁徙到南平、邵武、顺昌、建瓯、将乐等闽江、沙溪、富屯溪、建溪河流上。

“疍民”沿着闽江出海口至马江、亭江、馆头、琅岐、连江,并沿海岸线北至宁德三都澳、霞浦三沙港、西洋岛等。

有些“疍民”聚居在一些江洲小岛或偏僻的小渔村,有的因此而上岸定居,结束这种水上人家,称为“歇家”。


“疍民”的人数究竟有多少?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但是,近代,陈文涛《闽话》卷三记录:“故桥下十万之众之疍民,几占半数为戚奶之义子”,这个数字被认为比较贴近史实的数据。

据资料显示,建国初期,福州有关部门对分布在闽江下游约10公里两岸较为固定船上人家的“疍民”进行统计,共有3731户、人数17235人(其中男8760人、女8475人)。

省有关部门对流动于闽江流域的长乐、永泰直至南平等地7县的“疍民”进行统计,共有4219户、人数为10369人。

我曾听一位文史学者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福州地区的“疍民”联名向有关部门申请核准其为“少数民族”身份,但没有获批。原因当然很简单,没有自己的语言(福州地区使用福州方言)、文字等,也都使用与福州人同样的姓氏。

“疍民”虽然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也是个相对独立的族群,但在中国的民族识别中被认为是汉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政府大量安置“疍民”,这一居住在水上的族群逐渐消失。




往期文章



这一族人为何自称是“中国人”

中国各地方名称的由来

徐福东渡日本是真的吗?

陨落南宋王朝的最后根脉——赵家堡

闽粤琼侨乡独有的“侨批”文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