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轶话》(二):陈德霖父是英雄儿好汉
今日推送之《<梨园轶话>(二):陈德霖父是英雄儿好汉》录自《梨园轶话》第一册,作者唐友诗。此书为1938年出版,共两册,为研究民国时期梨园轶闻之珍贵史料,我们将分期连载推送。
戏界的老夫子是陈德霖之称呼
父是英雄儿好汉
陈德霖在戏界中称为老夫子,这个名称在表面上看着无甚要紧,若是究起实来,谈何容易呢?盖陈德霖者,实为旦角中创造新腔之老手也,梨园界成功之名旦,莫不由陈君之指导,如梅兰芳,王瑶卿,姜妙香,王蕙芳,姚玉芙等,皆蒙其惠者,行中以陈造就人才之众,故均以夫子呼之。
陈德霖之便装照
德霖当年亦系平凡角色,三十八岁时患塌中,一日经管事人派演落花园,同场有孙怡云之朱砂痣,斯时孙伶正走红运,德霖以无嗓关系难唱落花园之重戏,拟与孙伶互换戏码,孙已允可,不料管事人从中作梗,反对此种办法,勒令德霖仍演落花园,陈无法照演原定之戏,下场时同行中笑语陈云,「这戏唱的真不错,好像掉入凉水盆内一般」此种俏皮语,系谓陈唱的并无人报好也,德霖受此打击,几乎自杀,乃辞班不唱,
返家后精神若有所失;当语家人云,我欲断去鸦片嗜好,便于长期用工,以洗去今日之羞耳,自此刻苦用工,无间寒暑,怎耐陈之烟瘾正浓之际,何能顿时消除,遂致一病不起,家人恐发生其他危险,再四敦劝,请略为少吸,陈仍置若冈闻,古语有云:「有志者事竟成」,陈竟以练习戏剧之工,将嗜好打倒,最后行中得悉陈之苦修,且嗓音之佳,已超过其他角色之上。又研究新腔许多,邀请其二次出山,重登舞台,至五十岁始享大名焉。
是时戏剧盛兴,赞成德霖者大有人在,当时一变成为名角,后来梅兰芳学陈腔而继起,陈遂告老休养,但梅伶每演全部四郎探母时,必请德霖饰萧太后,以为配搭整齐,后王琴侬,吴彩霞等扮演萧太后,皆遵陈氏遗留之成规,此亦兰芳提倡之功效也,陈老来喜运动,每日总以走若干路程为快,如有饭局亦必来往步行,诚所谓安步以当车耳。
陈德霖之《雁门关》
陈有子二,长福喜,现唱扫边老生,次少霖,少年儒雅,工老生,先前从其姊丈余叔岩学戏,其用工时间,为每日晚间八时起,至翌晨天明止,如是者凡七年,少霖与叔岩本系郎舅,学戏时尊如师生,此其虚心之处也,据少霖所谈,叔岩教戏特别认真,亦有规矩,初学时先将唱念做及靠背各工戏,各授一出,以做开蒙而扎根柢,使其皆无毛病,然后方改教他戏也。
一日学靠背戏之宁武关,内中有跨腿做工,第一次学演不对,当尽力告之,第二次再不对,则与之警告,第三次若能表演合式,即免去受罚,继续再讲其他做工,然不定何时,于突然间又问起跨腿做工之姿式,意在使学者学有根柢,不致表演有错,如此次再有不对,定必挨打受罚,少霖因此做工偶一失神,曾被叔岩用板将腿打伤,经三月之医治始行痊愈,而少霖受此痛苦,并无怨言,反称叔岩教授有方云。
陈少霖之《四郎探母》
少霖现搭各班演唱,已成有名之须生,其字韵腔调中,若细听之,实含有叔岩之韵味,少霖后为博学计,又拜张春彦为师,能戏更多,而宁武关一剧,先时只有叔岩与小楼演唱,今叔岩不愿登台,小楼又已物故,是剧竟成绝响,闻叔岩已将此剧授之少霖,学习亦久,逆料将来能使此剧再呈献于舞台之上者,恐只望少霖一人耳。
(《梨园轶话》第一册)
- 阅读链接 -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