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先生缀玉轩珍藏之《思志诚》画像记
傅惜华(1907-1970),又名宝泉,北京满族,富察氏。戏曲研究家、俗文学研究专家和藏书家。1931年,傅惜华在梅兰芳、齐如山等人创办的北平国剧学会任编辑部主任,代理事长,并参与主编了《国剧画报》、《戏剧丛刊》。着有《缀玉轩藏曲志》、《中国小说史略补编》等。
《思志诚》,乃一随意插科打诨之趣剧也,演贾志诚至妓院冶游事,脱胎于明沈练川之四节记传奇嫖院折,较原剧情节稍复杂,科白亦无定,得任意增删,但仍为昆曲,近世梨园,已无能演者,殆己成广陵散矣。
梅畹华缀玉轩,藏《思志诚》画像一幅,道光时物也,绘象者为沈蓉圃,(沈安徽人,曾为程长庚、梅巧玲、徐小香诸名伶,绘有戏装象多帧,予曾见其一二,皆精品也)。
梅兰芳先生珍藏的画像《思志诚》
此像为一横披,纵三尺二三寸,横约六尺,画中人物,赋色如生,备极精妙,诸旦扮象不一,有旗装者,汉装者,手纨扇者,箑者,吸水烟者,旱烟者,弄巾者,支颐者,兀坐者,面目不同神情各异。打连厢之四小童,舞式非一,态亦婉妙,四丑尤趣,绝观之令人解颐,小生风格,亦极洒然、此诚画中之绝作,人物之神品也。
初此像藏于梅氏家中多年,鲜有人注意者,迨易朔后,戏剧家高阳齐如山先生偶见之,以此像颇有价值,极关戏剧史料,惜此画中人,以时代稍远,多有不知姓氏者,于是如山先生乃约请老伶工陈德霖、乔蕙兰、吴菱仙、朱素云、贾洪林、曹心泉、王瑶卿、杨朵仙、王长林等廿余人,共同研究,经诸老辈此番审察后,始知画中为何人也,后请罗瘿公先生题志,瘿公乃题“思志诚全影”于像右幅上,下书“梅氏缀玉轩家藏”。又分书画中人姓氏于像下边幅之上。
罗瘿公题字
画中坐于左者之丑为杨鸣玉,瘿公题曰“通呼杨三,所谓杨三已死无昆丑者也。”按杨三名鸣玉,擅昆曲,具绝技,插科打诨,隽趣环生,能剧颇富,《思志诚》一剧,即其绝作也,杨之昆丑,并世无俦,死后继起乏人,故当时有“杨三已死无昆丑;李二先生是汉奸。”之联(下联指甲午中东事之李鸿章)。
杨左立者之丑为罗寿山,公题曰“通呼罗百岁,按百岁京人,青衣罗巧福之子,唱丑剧,以滑稽冷隽名,花旦田桂凤、杨桂云,皆依之如左右手”,罗之左侧坐者为梅巧玲,公题曰“梅兰芳之祖,字慧仙,按慧仙名芳,一名雪芬,为贴旦之擘,曾掌四喜班,唱作绝佳,貌丰而美,故有“胖巧玲”之号,性殊任侠,以姓梅而又酷嗜梅花,士大夫多喜与之游。
梅侧左坐者为时小福,公题曰“时慧宝之父”,按小福字琴香,唱青衣,昆乱皆工,唱做超俗,备极和婉闲静之致,喜与文士游,李莼客《越缦堂日记》中,称朱霞芬、钱秋菱与琴香为花部三珠,有三珠赞,亦可想见其艺事矣。
时侧左坐者为杨朵仙,公题曰“杨小朵之父”,按朵仙名桂云,徽人,唱花旦,后以体胖,喉音发沙,遂工泼辣旦剧,民元时,曾与田际云余玉琴等,发起正乐育化会,杨侧左坐者为朱霞芬”,公题曰“朱幼芬之父”,按霞芬吴人,工昆曲,唱旦冠绝一时,文人以其吐属隽雅,人又如秋凤海棠,遂推为丙子花榜状头。
朱侧左坐者为孙彩珠,按彩珠号绚华,苏人,唱旦,艺兼昆乱,孙侧左坐者为孔元福,按元福号莲卿,京人唱昆旦,兼青衣,孔之前立者为黄三雄,按三雄乃春一部之丑角,其艺与刘赶三相伯仲,惜一生不遇,未能享盛名也。
坐于杨鸣玉右侧之小生为徐小香,瘿公题曰“字蝶仙,所称徐大老板者也。”按蝶仙苏人,原名馨,后名忻,唱小生,昆乱文武不挡,常与程长庚卢台子诸名伶配,尤工雉尾生剧,才气继横,睥睨一世,有‘活周瑜’之名,蝶仙有义声,故士林多重之。”
徐之右侧坐者为叶中兴,公题曰“叶春善之叔”,按忠兴乃四喜班名净叶忠定之弟,苏人,唱青衣,色艺平庸,叶之右侧坐者为余紫云,公题曰“余三胜之子,余叔岩之父”。按紫云名砚芬,唱青衣,兼昆旦,貌极艳丽,与时小福、陈德霖均蜚声菊部,紫云又工琵琶小曲,嗜收藏,精鉴赏,余侧右坐者为方松龄,公题曰“小生钱俊仙之外祖”。按松龄唱花旦,擅长跷工,隶和春部,五旬后犹尝登台,逼睨清光,泛肤浮艳,有“人妖”之目。
方侧右坐者为朱莲芬,公题曰“朱天祥之父,善书,常为潘祖荫代笔”。按莲芬名福寿,正名延禧,苏人,唱昆旦,丰姿秀美,神采照人,童伶时即驰誉京国,潘文勤公祖荫,极赞赏之,尝制莲花词以赠,莲芬工书画,琴棋丝竹,靡不精娴,有求潘书者,大率由莲芬代之,都人遂称之为“状元夫人”。又尝代张文达公百熙绘画,菊部之多才者,人咸推莲芬为第一焉,当代青衣泰斗陈德霖,即其入室弟子也。
朱侧右坐者为王彩琳,公题曰“王瑶卿凤卿之父”。按彩琳字耀庭,吴人,唱青衣,隶四喜班,王侧右坐者为吴燕芳,公题曰“朱素云之姊夫”。按燕芳唱旦,吴之前手壶杯者为刘赶三,按赶三号宝山,津人,唱丑兼生,与昆丑杨三,俱以丑冠绝一时者也,扮丑旦,尤惟妙惟肖,演《探亲》剧,则乘真驴上台,赶三口齿尖刻,诙谐杂陈,惟喜刺人隐恶,其供奉内廷时,尝演《思志诚》,赶三扮鸨母,客至,则引吭高呼曰“老五老六老七,出来见客呀!”是时适惇恭醇三邸,皆在座聆剧,惇行五、恭行六、醇行七,赶三故以是戏之也,恭邸故脱落,喜诙谐,闻之捧腹,醇邸故恭谨,虽不悦,然以在太后侧,未敢言,惇邸夙严正,闻之大怒,叱曰“何物狂奴,敢无礼如此!”立命侍者杖责四十,赶三终以演《丑表功》一剧,触怒李鸿章,抑郁死。
画中座前打连厢之四小童,由左一为郑多云,瘿公题曰“徐小香之徒”,二为曹福寿,三为顾小侬,公题曰“朱双喜之徒”。四为董庆云,公题曰“徐小香之徒”。后有樊山老人跋。
此像现藏梅氏缀玉轩,颇珍视之,曾有日人某,愿以二千金易之,梅氏不欲也,盖此有关于吾国戏剧及绘画之艺术,极为重要,梅氏不肯售与外人,亦有见而然也。
(《南金》1927年第2期)
-阅读链接-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