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流派戏要遵从手法而不泥
王世续(1920-2005)字少农,北京人。京剧老生。自幼受家庭影响学习京剧,10岁入富连成社世字科学老生,师从萧长华、王喜秀、雷喜福等。1940年出科后,向王凤卿、王瑶卿、陈少霖、夏山楼主、李适可等京剧名家、研究家求教。后参加梅兰芳剧团,担任老生主演,1959年在梅兰芳剧团任艺术组组长。1963年后任北京市实验京剧团艺术室主任、教师、导演,曾任余叔岩艺术研究会理事。
最近,读《戏剧报》有关京剧流派艺术讨论的文章,颇受启发。京剧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一代又一代的推动京剧艺术发展的代表人物。
京剧艺术之所以在我国广大人民中间广泛流传,并在世界享有盛誉,同历代艺术家各具特色的精湛、纯熟的表演技巧以及不断创新的精神分不开。因此,我们要发展京剧艺术,就必须很好地学习流派艺术以及前辈艺术家的创新精神。
王世续少年时期《回荆州》之刘备
但在学习流派艺术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正确对待。譬如,我看到某些青年同志在学演流派剧目时,往往只着重模仿流派艺术的一招一式、一字一腔,而不去认真钻研、理解这些艺术的表演手段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要这样表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来学习,势必学不到艺术的真缔,更谈不到学习前辈艺人的革新精神了。因此,我想到已故王瑶卿先生生前对我所谈的许多京坛轶事,其中不少对我们今天学习流派艺术,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有一次我向王瑶卿先生请教有关谭鑫培先生在《问樵闹府》一剧中的表演。我问:“谭老板演范仲禹奔往葛登云家中时,有人说走‘吊毛’,还说是一个蜘蛛团式的‘吊毛’(团着身落地即起来);又有人说谭老板不是‘吊毛’,走的是‘老太太钻被窝’。究竟谭老板走的是什么身段呀?”王先生听了,笑着对我说:“谭老板是人把戏拿住了,他怎么演都运用自如,‘吊毛’、‘老太太钻被窝’都用过,晚年更多用的是‘老太太钻被窝’。当然,他不是没谱、没准的胡来,都是在合乎戏情、戏理的范围内进行表演。”
接着,王瑶卿先生又对我讲过谭鑫培先生演出《桑园会》的一段往事:“有一次,我同谭老板演出《桑园会》,演到秋母命秋胡向罗敷女陪礼时,秋胡唱的是〔西皮流水板〕,不想这次谭老板忽然把第一句`母亲训教儿遵命’唱成了〔摇板〕,‘儿遵命’三个字拖腔变成了〔梆子腔〕。台上台下均为之一惊。台底下观众初是一愣,然后屏住声息,静观其变。只见场面随着临时变通,改开梆子点,拉梆子过门。谭老板下面的〔流水板〕则完全唱成了〔梆子腔〕。最后一句由〔梆子腔〕转回西皮腔调收尾。一段唱完,台下笑声、掌声响成一片。”
谭鑫培、王瑶卿之《汾河湾》
说到这里,王瑶卿先生严肃地对我说:“我同谭老板不知唱过多少次《桑园会》,可只赶上过这么一次唱〔梆子腔〕。如果有的观众只看过这次演出,就认定《桑园会》该有一段〔梆子腔〕,这就是以偏概全了。根本的问题是谭老板的功底深、会的宽、又因为《桑园会》这出戏唱到这里是喜剧气氛,谭老板兴之所致,随手抓来〔梆子腔〕,加强了喜剧效果。没有谭老板的功底,是做不到这点的。”
王瑶卿先生讲的这件事,是发生在谭鑫培先生听处的那个时代里。我们今天排演剧目,要求舞台艺术的完整性,台词、腔调以至身段动作都有导演的统一调度处理。因而不宜提倡类似谭老板的这种即兴表演,但他善于在不出原则的范围内,能够灵活地运用技巧,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两个故事说明,学习流派剧目,是不能只学流派艺术的一招一式,应该是遵从手法而不泥,灵活掌握而不乱,关键在于要立足于戏情、戏理,调动自己所掌握的各种艺术表演手段来塑造人物。
这样讲,是不是就可以不去认真学习流派艺术的一招一式了呢?不是的。我认为,我们也不能只强调革新,革新要有依据,只有认真学会了流派艺术的一招一式,才能够进行理解、分析,看看这里面哪些是合理的,哪些不合理?合理的要继承、发扬,不合理的才去改动。不了解过去的艺术面貌,革新也就无从谈起。
由此,我又想到已故王凤卿先生同我谈的几个故事,我向王凤卿先生学戏时,王凤卿先生常拿当时的演出情况同过去的演出情况加以比较。他给我说《浣纱记》一戏时提到:“过去演到浣纱女投江,伍子胥唱完〔散板〕、〔哭头〕,还有一段念、表演,是一边用剑在石头上刻记碑文,一边念道:“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的”表示日后报答之意。念词很典雅,也很感人。但我在演出过程中,逐渐感到,若要把伍子胥这段念演全了,戏就拖了。所以,念词虽好,我也只好割爱。”
他还提到《定军山》的表演。他说:“过去演《定军山》开始还有黄忠、严颜的‘起霸’,‘自报家门’后,严颜从上场门下,黄忠从下场门下。现在把这些表演都减去了。由孔明发点开始,黄忠上场阻令则由下场门上,这样改,我觉得很好,因为前面的‘起霸’没什么戏(指内容),现从阻令时上场,黄忠上来就有戏,是带着戏出场的,给观众一个很鲜明的印象。”
王瑶卿、王凤卿之《坐宫》
王凤卿先生所讲的两个例子说明,艺术是在有所宗的基础上去进行改革的。有所宗,又不是一招一式、一字一腔都不能走样,而是要审慎地辨别里面的精华与糟粕,做到既不保守,又能有所依据地不断对传统艺术进行推敲修改,逐渐使戏曲的唱、念、做、打等艺术技巧更趁完美。(伊平整理)
(《戏剧报》1983年第5期)
- 阅读链接 -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