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唱片看梅兰芳歌唱的发展道路

许源来 梨園雜志 2022-07-30

今日推送之《从唱片看梅兰芳歌唱的发展道路》录自1962年9月28日《文汇报》,作者许源来,为梅兰芳先生秘书许姬传的胞弟。


 1961年冬,中国唱片社为了选辑《梅兰芳唱片选集》,邀请张宇慈、徐兰沅、姚玉芙、朱家溍、许姬传和我组成一个小组,排日到该社听梅先生生前的唱片和录音,选择其中精品,准备制成密纹片。在进行选片的同时,我有这样的建议:“我们很幸运地参加了这一工作,有机会把梅先生的录音资料全部听完,这是难得的机会。我们何妨利用这机会,换一个角度来选取一部分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他由传统基础上怎样不断地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最后进入歌唱艺术的炉火纯青的发展道路。”这个建议得到大家的同意,顺便就从新中国成立前灌的170面中选出有代表性的25面唱片和两种录音,把它们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梅兰芳、杨小楼合灌《霸王别姬》唱片留影

 梅派唱腔风行了几十年,梅先生的嗓音脆亮圆润,柔中带刚,行腔婉转自如,余味不尽,吐字清晰有力,合乎音韵规律,并且紧紧把握了剧中的人物性格,在歌唱中充分发挥宣泄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是梅派唱法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的最重要的因素。

 

 梅先生的唱能够达到这样高度的艺术成就,绝不是偶然的。他的嗓子禀赋特厚,从小又受过严格的正工青衣的训练,懂得用“丹田劲”提着气唱,因而唱起来满宫满调,字正腔圆。


 梅先生这样说过:“全国各地方的戏曲,大都来自农村,为了使广场观众听得清楚,演员唱的调门就非高不可。京戏虽然形成在北京,它的前身是徽、汉两种剧,也是农村的产物。当年程长庚老先生掌三庆班的时代,还是把正宫调定为台上的标准调门,各行角色的唱腔朴实简单,讲究吐字有劲,而使用的音域幅度却不大。那时观众的欣赏也偏重在听嗓子,品韵味。因此,演员创腔必须首先考虑如何适应高调门。声带的发音,高则窄,低则宽,这是生理上自然的规律。旦脚发音部位与老生、花脸不一样,本来用的是逼紧声带的假嗓子,再老奔高调门唱,嗓音就会唱成尖细一路,这一点也可以说是对旦脚的嗓音有所不利,但在‘丹田劲’的锻炼方面是起着一定的作用的。就是今天训练开蒙的小学生,如果先学几出如《祭江》、《彩楼配》、《六月雪》等老腔老调的折子戏,打下了提着气唱的基础来学习流派和独创流派,都有莫大的益处。陈德霖先生的唱片现在还有,我们不妨拿来研究一下。”

 

早期


 梅先生对他自己早期的唱片最不满意,因为那时候录音技师不懂京戏,安排乐队位置不够恰当,所以各种乐器的发音都不够协调。他还说:“听唱片不比听台上的唱,总要打点折扣,尤其是解放前灌的唱片,时间规定每面3分钟,唱片公司的要求总是希望你多灌几句,有些唱片的尺寸就不免赶落,让人听了不舒服。”今天,我们从研究他的艺术发展过程的角度着眼,那些唱片还是极其有价值的资料。


梅兰芳与陈德霖合影

 他灌唱片是从1920年开始的,这时他的艺术已经走向成熟的阶段。在这以前是他继承了吴菱仙、陈德霖等老一辈艺人的传统唱法,苦心钻研,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深厚基础的时期。那时他在行腔换气上是偏重于刚的一面的。虽然没有留下什么歌唱资料,但从我们这次选取的早期唱片中,不难听出他还保持着许多老的唱法.确乎是接近陈德霖一派,可是嗓音与陈不同,并不像陈的尖细。他的早期唱片只留下了八面,都是茹莱卿替他操琴,乐队还没有二胡伴奏。

 

 我们选用了以下的四面:


 一、《汾河湾》“西皮原板”、“摇板”。(百代钻针一面)

 二、《虹霓关》“西皮二六”、“快板”。(百代钻针一面)

 三、《天女散花》“二黄慢板”。(百代钻针二面)

 

中期


 梅先生的嗓音,本来就是五音俱备。一般旦脚对“依”字音易于见长,对“啊”字音却难讨好。梅先生从1915年起陆续学会了许多出昆曲并且经常演出以后,由于昆曲的音域幅度比较大,在嗓音运用上起了变化,能高能低,又宽又亮,“啊”字音唱得特别好听,这种健康发展,和他学习昆曲是分不开的。按说旦行的前辈老艺人,大半也都学过昆曲,可是为京剧唱法的高调门所局限,就容易造成嗓音尖细的后果。

 

 台上以正宫调为标准调门的风气,到王瑶卿、谭鑫培演戏的时期,已经不是严格遵守的了。徐兰沅先生对我谈过关于调门的一件事,他说:“有一次,我给谭鑫培拉《二进宫》,花脸是刘永春,刘比谭的调门高。我给他们定了一个‘六’字多调,让刘压一点,让谭绷一点.两下一凑,大家唱得都很合适。”像这样互相迁就的方法。对嗓音条件根本不同和因年龄关系而嗓音起变化的演员做适当照顾,比以前的硬性规定是合理得多的。

 

 王瑶卿先生的嗓子也是宽的一路,他创造的新腔,不像过去老辈们偏重于高,而是向低处发展的机会多,听起来比较柔和,对抒情尤为相宜。梅先生一向推重王先生的艺术,所以也就易于受到王派新腔的影响。他中期的唱片,唱腔的变化最多,我们有必要再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显然有从陈派走向王派的新趋势,嗓音也比早期更为宽亮,并且创用了二胡伴奏,由徐兰沅拉胡琴,王少卿拉二胡。我们选用了这样的7面唱片:


 一、《宝莲灯》“二黄原板”。(胜利钢针一面)

 二、《御碑亭》“西皮散板”。(高亭钢针一面)

 三、《廉锦枫》“西皮慢板”。(百代钢针二面)

 四、《西施》“二黄导板”、“回龙”、“慢板”。(高亭钢针二面)

 五、《霸王别姬》“南梆子”。(百代钢针一面)

 

 上面一、二两个传统剧目,在唱腔上还没有显著的变化。三、四两个自编新戏里如《廉锦枫》的“老娘亲又得了阴虚之症”,已经出现了较新的唱腔,他也只是把传统老腔做一些增减移动。老戏里“南梆子”一向是花旦唱的,青衣、闺门旦唱“南梆子”,是梅先生在编演第一出古装新戏《嫦娥奔月》时创始的。当他的《霸王别姬》上演以前,大家早已纷纷仿效了。


梅兰芳之《廉锦枫》


 第二阶段是在偏刚的陈派基础上吸取了王派的柔,把它们融化一起,创造出刚柔相济的梅派新腔。这时虽然新腔迭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他一直抱着既尊重传统又发扬传统的宗旨,尽管吸收了王腔的柔,并不抛弃陈腔的刚,变的是工尺的增减,气口的改换,对于使用“丹田劲”提着气唱的传统法则,始终是坚持不变的。他的行腔吐字,换气发音,灵而不飘,沉而不滞,宽亮的嗓音也更加饱满了。我们选用了以下的九面唱片:


 一、《太真外传》“西皮导板”、“慢板”、“流水”。(百代钢针二面)

 二、《太真外传》“南梆子”、“流水”。(大中华钢针一面)

 三、《太真外传》“反二黄”。(新乐风钢针二面)

 四、《宇宙锋》“西皮慢板”。(胜利钢针二面)

 五、《凤还巢》“西皮原板”、“流水”。(高亭钢针二面)

 

 梅派唱腔从开始编演《嫦娥奔月》起,不断发展到《太真外传》,真可以说是华丽大方,变化无穷,达到创新的最高峰了。梅先生在创新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出奇制胜,以怪为能,他是按照剧情内容来安腔的。


 就拿《太真外传》来说。这是一出描写宫廷而带有神话性质的戏,他就可以放手创出许多新腔。例如:“西皮导板”接“慢板”的“杨玉环生至在那华阴小郡,一家人各分散无限伤情”,“南梆子”的“我这里离御座重整霓裳”和转“流水”的“又好比维摩室内乱落天香”,“反二黄”的“我只得起徘徊忙推玉枕斜挽云鬟花冠不整转过银屏就来到了前庭”和“九华帐拥绣衾方才睡稳,董双成又传语来把人惊”,这些纡回萦绕的唱腔,都是非常突出的例子。等到编演全本《宇宙锋》和《凤还巢》时,因为剧情都不外乎一般家庭生活,他的唱法在新颖之中就比较收敛,流派特点也更为巩固了。


梅兰芳之《太真外传》

 

 到了第三阶段,梅先生不论是自编的新戏或是传统老戏,唱腔仍然在陆续发展,但又有了从绚烂渐趋平淡的新倾向。我们选用了以下的七面唱片:


 一、《生死恨》“二黄散板”、“碰板”、“原板”。(高亭钢针二面)

 二、《生死恨》“四平调”。(高亭钢针一面)

 三、《玉堂春》“西皮散板”、“导板”、“慢板”、“原板”。(胜利钢针四面)

 

晚期


 早、中两期唱片都是在抗日战争以前灌的。梅先生在八年抗战期间,蓄须明志,谢绝笙歌,当然不会灌唱片。抗战胜利,重登舞台,因为辍演已久,嗓音不及以前,也没有灌过唱片。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经常到各地为工农兵演出.每到一处,电台必定给他录音,他还拍了几部舞台艺术的电影,灌过一些唱片,留下了不少珍贵资料。从这些资料里,我们可以听出他的唱腔简洁,不炫新奇,字斟句酌,韵味醇厚,达到了随心所欲、无美不臻的高峰。说也奇怪,这时候,他的年龄日益增高,嗓音反而日见腴润,调门虽然赶不上抗战前那样高,却比胜利后涨了一个字。

 

 他的嗓子何以能够保持得这样久呢?这是由于他的基本功下得非常结实,平素又善于保护嗓子,唱起来总是顺着嗓音发挥.决不违拗自己的声带,他的声带从未受过硬伤,所以歌唱到老,光彩如新。还有,演员如果经常肯按着自己能力所及的调门唱,嗓子就不容易坏,相反,贪图省劲,定低调门,势必越唱越低。梅先生在台上永远不肯偷懒,总是唱得声音嘹亮,精神饱满。这一点,对他的嗓子的历久不败,也是有关系的。他晚期灌的唱片少,而电台和电影录音资料相当丰富,我们选的是两种录音,胡琴伴奏是王少卿和姜凤山。

 

 一、《宇宙锋》“反二黄”。(电影录音)

 二、《穆桂英挂帅》“西皮慢板”。(电台录音)

 

 上面梅先生晚期唱的“反二黄”和“西皮慢板”,如果拿来和中期灌的《太真外传》的“反二黄”和《宇宙锋》的“西皮慢板”对比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谁都知道,任何艺术都是博大深远,永无止境的。但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不论你有多好的天赋条件,也必须循序而进。


梅兰芳之《宇宙锋》


 梅先生总喜欢用“火候”二字来形容艺术的造诣。他常说:“‘火候’从哪里来的?是从勤学苦练而来,学到什么阶段,就有什么样的‘火候’,这是一点儿都不能勉强的。”现在的观众所听到梅先生的唱,都是他晚期炉火纯青的境界,并不好学。据我想,青年演员还是先学他中期绵里藏针、有刚有柔,一切行腔换气有迹可寻的唱法,比较易于人门。今天要听梅先生的中年歌唱,只有到唱片里去找,而有些早、中期唱片,在外面流传的已经不多了。我们这次选的,还有一部分为《梅兰芳唱片选集》所无。因此,我们很希望中国唱片社把这里所选的全部加以审查,及早制成密纹片,或者翻印一套粗纹片,让学习梅派的演员和研究梅腔的听众都能得到便利。

 

 (1962年9月28日《文汇报》)


-阅读链接-


梅兰芳谈戏曲唱片

余叔岩琴师朱家夔谈余氏十八张半唱片

谭鑫培的影片、蜡筒、唱片(谭鑫培唱片辨伪)

吴小如:马连良及其老唱片

曾经反对旧戏的刘半农为《梅兰芳歌曲谱》所作序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