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由《长坂坡》说到孙毓堃

步堂 梨園雜志 2022-07-30

今日推送之《由<长坂坡>说到孙毓堃》录自《立言画刊》1940年第98期,作者刘步堂,为民国时期著名剧评家。孙毓堃自幼师从范福泰,后来艺入斌庆社科班斌字班,在吉祥茶园、广德楼等戏院演日场,常演《长坂坡》等俞派武生戏。出科后拜杨小楼为师,颇得其师真传。1949年后,以从事戏曲教学为主。


 在昆弋班中有脆武生、大武生之分。大武生穿长靠子厚底靴子拿大刀大枪一类的武戏属之,如赵云等角,盖指名将而言也。脆武生穿的是袖箭裤衣,薄底靴子(居多数),手使的是短刀一类的武器,如武松、林冲,英雄或强盗。皮黄班上虽没有明文规定,然亦有靠把、短打之别。《长坂坡》的赵云、《战宛城》的张绣,属于第一种,《赵家楼》的华云龙,《恶虎村》的黄天霸属于第二种,这是毋庸犹豫的。


孙毓堃之赵云


 但是《艳阳楼》的高登,虽不穿长靠,使的兵刃又是长柄刀枪,应当归纳于那一种呢?愚见还是应并入大武生类。盖大武生之在舞台上首重气概,短武生重手脚敏捷也。


 杨、尚二君宜于饰大武生,尚君尤甚,杨小楼虽以《连环套》有名,然究不若《长坂坡》、《冀州城》,大将气度之美。而盖叫天、薛凤池一类人物,则又是天生的短武生材料,无论《乾坤圈》、《四杰村》多好,一穿上靠子,马上就别手别脚。杨死尚老,大武生戏,几乎叫我们不知道看看谁好。


 孙毓堃戏,还在十几年前他叫“小振庭”时代,一次《状元印》,一次《长坂坡》,气度大方、惊非凡品,尝与乃舅俞五老板盛赞之,许其为继承俞派衣钵者。中年坠落,愚颇惜之。日昨始冗拨偕友在吉祥一观《长坂坡》,记之如下:


 入园正值曹八将起霸,杨春龙、迟月亭分饰张郃、文聘。迟亮是杨老将的老配角,此戏永远扮文聘(俞振庭演《长坂坡》亦是他去文聘)。年近六旬老翁是日并未偷懒,下场枪花串腿腕,依若当年,诚叫人捏上一把汗。春龙张郃,不如许德义老练(许君射糜夫人一场之跑圆场,自一绝活,可算得洵美且武也)。


孙毓堃、范宝亭之《长坂坡》


 侯喜瑞去曹操,固是老手,唯性喜另外生枝,往往失于胡闹,是不能为贤者讳也。数年不见容貌已较削瘦,扮相不如郝寿臣。回想起黄三念完大引子两眼角一挤成为一条缝,奸态毕露情况,殊令人发生乏才之叹。喜瑞嗓低所恃者幼工好,大段西皮平平而过,上山的摆步很率,见赵云交战时露出羡慕惊异足矣。若喜瑞者则未免太过火,殊失曹操身份,而台下反而报以热烈好声,岂喜瑞为迎合人心理故意出此乎?愚意大不可也。


 张春彦去刘备规规矩矩,终剧未落一好。是日之弦似未搭调,许德义的张飞与当年钱金福无大差别,丝毫不苟。王福山的送剑将,不完全效法乃父(王长林唱词是未曾出兵先眼跳,煎炒烹炸要入勺)。陈盛荪糜夫人,不能增色。


 阔别多年之孙毓堃,尚能令我满意。扮相魁梧面部峭瘦,一出场的台步稳稳当当,面部能现出仓惶之中,故作沉毅之态,是得了杨老将的精髓。“主公且免愁肠保重要紧”遵杨念法而不遵俞(俞念白多一句吉人自有天相)。“叹五更凭椅危坐时”,杨以拳支头孙易以掌,杨则纹丝不动,孙则频频点首作已入寝状,实则此刻决睡不着也。上马姿势极好看,跺步颇似小楼,几个退步,较小楼多得多,乃壮年人要好心盛之过,不算是大病。帘内喊“马来吓”最肖,“黑夜之间破曹阵”,“曹”字下应断开如文章之蓄势再念“阵”字,才好听。“昨晚四更时分与曹贼……有何脸面去见主公”,“主公”二字念得太快,实不好听,仍不如遵杨念法,“主”字抬高“公”归入鼻音,赵云念念不忘者为“主公”,故此二字当特别的加重也。


孙毓堃之《长坂坡》


 毓堃嗓子有实音而欠高音,所以“ 只见简雍倒埃尘”,“ 果然怀抱小主人”之杨腔均不敢仿效。糜夫人投井时,杨君做的最有身份,无论如何着急不能失掉君臣之礼,有触男女之别。毓堃仍不免失于稍过火。起打则应有尽有,丝毫不乱。总观全剧评之曰“不失老规范”,于今之世,尚和玉外一人耳。


(《立言画刊》1940年第98期)


-阅读链接-


孙毓堃、侯喜瑞染上嗜好太可惜了

谈旦角流派:“无砚秋之嗓音,不能学砚秋也”

《二进宫》的铜锤与《长坂坡》的井口

须生宜有武的底子

盖叫天:不懂可别装懂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怀旧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