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秋谈戏曲界用才、聚才、生才:“避免平均主义的倾向”
更多精彩 点击上方蓝字"梨園雜志"↑免费订阅
“用财、聚财、生财”是经济部门所提倡的,对我却颇有启发。联想到戏曲界,将“钱财”的“财”换成“人才”的“才”,觉得大有必要在戏曲界提倡“用才、聚才、生才”。
在戏曲团体中,不是没有人才的。人才有,但使用上存在许多困难。这里面,人事臃肿是一大障碍,它给剧团带来了力量平均使用的倾向。如,在一个剧团里,不少演员都希望担任一出戏的主演,各抱一套人马,领导为了搞平衡,结果是,谁都有演出的机会,谁演出的机会也不多,若外出巡回,本可以一人兼演的几个戏,却要几个人分别主演,各套人马一齐出动,动辄百数十人。这样演出,劳人伤马、耗费财资不说,人才上的消损却是难以计算的。
张君秋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是不是定出这样一个原则,叫做量才使用,各得其所,培植精英,团结向上。
量才使用,就是要有重点的使用人才。重点在哪里?恐怕还应该放在艺术上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演员身上。那么,谁是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演员呢?这个问题,剧团领导和广大演员同志应该是清楚的,更有权威的发言者是观众。张三主演几出戏,李四主演几出戏,谁演出的效果好、上座率高,那就是观众在发言。当然,还不能只着眼在叫好、上座率上,以庸俗的东西取悦观众,虽然一时能叫座,但这并不是艺术的真本事,还要戏路子正。戏路子正,艺术水平高,又能叫座,自然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演员,这就是应该重点使用的人才。领导应该多给他派戏,一出接一出地演,让他在年华兴旺的时候多见观众,千万别错过这个大好时光。需知,许多艺术上成就卓著的前辈演员都是在十几岁、二十几岁就崭露头角的,过了三、四十岁再培养,就晚了。所以,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二十来岁的年轻演员身上,从他们当中发现人才,看准苗头抓紧时机,下大力量进行培养。
张君秋、杜近芳之《西厢记》
从条件以及条件发展等方面看,不是所有受观众欢迎的青年演员一下子都能成主演的。过去有所谓“叫好不叫座”的演员,他们在台上演出,虽然受到观众的欢迎。但是,他自己要是主演一出戏,就没有能力叫座了。这时候,领导就应该为他安排适合他条件的配演角色,叶绿花红,相得益彰。假如他不服气,偏要拉出一班人,比比高低,那就对谁都不利,事业也遭到损失。这就涉及到“聚才”的问题了,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一棵菜”。主演、配演各尽其妙,就象女排中的孙晋芳,郎平主扣,得益于优秀二传手孙晋芳传来的好球。记得成立北京京剧团之前,马连良担任马连良京剧团的主演,谭富英、裘盛戎同志担任北京市京剧二团的主演,我担任北京市京剧三团的主演,为什么要合在一起,成立北京京剧团呢?我想,就是为了聚才,正因为聚在了一起,不分主次,团结合作,才出了象《赵氏孤儿》《秦香莲》那样的剧目。所以,聚才就要提倡风格。聚才有利于事业,但实现起来也不那么容易,领导就应该在这方面多做思想工作,使得每个同志都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条件,认识到角色无论大小都可以显示才华。真正做到量才使用,避免平均主义的倾向。
张君秋之《秦香莲》
改变剧团人事臃肿的现状,还有一个各得其所的问题。年老体弱的同志,已经演不动了,现在有退休、离休的办法规定,对他们生活、医疗等方面都有妥善的安排,问题是容易解决的。比较困难的是大部分中、青年同志,他们的大好青春是在十年动乱中度过的,艺术被耽误,需要补课。经过几年努力,我们高兴地看到,不少同志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受观众欢迎的演员。但确实还有一部分同志,艺术底子本来就薄,实践机会少,生理条件又发生一些变化,影响着艺术的提高。他们看到别的同志有突出的进步,自己很少参加演出,心里是很苦闷的。我听到这样的情况,也很为他们着急。他们的年龄在不断增长,如果在表演上不容易得到提高,是否可以在别的方面去发展呢?我想,现在还是来得及的。譬如,剧团内部可以开办服装、道具工厂。我是久有此心提这个建议的,这有两个好处,一是便于剧团舞美艺术的不断革新,因为剧团内部工厂对本团的需求有着直接的感受,演员改行搞舞美,感受更直接,他们制作的服装道具,更切合本团的需要;二是经济上的好处,戏曲行头的制作开支很大,不要说帔、蟒等大件,就是旦角头上戴的一朵草花,市面上买也要几元钱,用几遍就不能用了。剧团有工厂,就大大节约了开支。还有的演员,根据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往编剧、导演、音乐等方面发展,我们不能怪他们整天无所事事,应该关心爱护他们,同他们交换意见,及早地安排他们到适合发挥自己才干的工作岗位上去,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不要再继续耽误他们的青春了。我想,这样安排,也是他们所高兴去做的,也不致于动辄百数十人巡回演出,而是各得其所,各尽其职,大家拧成一股劲,事业就兴旺发展了。
从长远角度看,根本解决剧团人事臃肿问题,还应该从培养优秀表演人才的戏曲教育工作着手。这个问题,我想着重谈谈自己不成熟的意见。
培养新一代演员,招生选材很重要。艺术强调人的天然禀赋,具体到戏曲,就要看学生的嗓音、身材、扮相等天赋条件,具备这些条件,可以培养做演员。不具备这些条件,他将来可能是个优秀车工,或者成为科学发明家,但他不太容易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过去科班招收学员,一般是梨园行或穷人家子弟,进科班学戏是为了找碗饭吃,所以不太强调天赋条件。进了科班,有条件的就发展,没条件的或学有一技之长,或半路改行。那时演员的社会地位低,愿把孩子送去学戏的不多,这也是招收条件不太严的原因之一。建国以来,演员的社会地位提高了,愿意学戏的孩子也多了,所以,戏曲教师每年招生,都要从大量报考的孩子中严格挑选可资培养的人才,必须做很多细致的工作,工作还是很有成绩的。但是,现在戏曲院校毕业生的工作分配,也还存在好的和差的搭配的情况。我听一些外地剧团负责同志反映,他们接受戏曲院校的毕业生,都是希望得到能够担任主演的优秀青年,一般演员当地完全可以自己培养。我们培养学生就得考虑剧团本身状况和需要,为了满足剧团的需要,我们就得在自己的工作环节中再严格检查一下,还在哪些环节上有不足,如何弥补?我想,大概有两个方面需要我们加以改进,第一就是招生工作还应该精益求精。可能还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的孩子条件不太理想,或者因为家长要求迫切,或者考虑到一些人情照顾,以及其它原因,报考时,条件放松了一点。这样招来的学生,既分散了教师的精力,也对孩子不利。所以,招生这个环节,一定要更严格些、科学些,千万不能心软,误人子弟。
第二个原因,就是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了。培养戏曲演员,明确入校学习期间的甄别制度,还是很有必要的。入校学生虽经考核,具备一定的素质,但这些素质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还要起变化。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因为素质变化不宜继续求学的学生,就应及早甄别,越早发现越好,时间是否以一年为宜?一年之内,应该保证他们文化课学习同普通文化学校的水平相同,使他们转入普通文化学校,不致于跟不上进度。几年后,也还会发现有个别学生因生理条件发生变化(如变声期嗓子变坏了,身体发胖、长高等),不宜再学表演了,如果他们在其它方面,如音乐、美术等有所特长,是否可以在校内甄别,让他们改学其它专业?经过这样几度甄别,学校的学生质量就可以更精一些了,将来不致于再好的、差的搭配分配,为剧团添加不合需要的名额,加重剧团现有人事臃肿状况了。
张君秋之《望江亭》
培养戏曲演员,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敢于下大力量,选拔、培养学习成绩突出的人才。去年,我在戏曲学院看到一个学生,条件挺好,演出受欢迎,是个好苗子。今年,我又打听了一下这个学生又学演了什么戏?有同志告诉我,因为她去年做过重点演出,需要等一等,让别的同学重点演出完,再考虑她。我听了心里很着急,怎么一定要把她同其它学生的进度拉平呢?事实上,拉平是不可能的。因为学生的素质条件有程度上的差别,学习专业下的功夫也不一样,拉不平是必然的客观存在。如果一味追求进度平衡,结果是先进的被拖住腿,后进的也上不来,反而降低了学业上的最高水平,想拉平,实际是把水平往下拉。所以,发现突出的学生,就要集中优秀的教师,多给他说戏,多让他实践,让他的水平向更高方向发展,用这来带动整个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出所谓“科里红”的尖端人才。
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有其它许多方面的因素。如文化课的学习,设置文化课比科班光教戏提高了一步。旧社会戏曲演员很少有文化,真有人演了一辈子戏,不能分析自己演的人物,吃苦不少,也影响了艺术的提高。所以演员有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据我了解,现在在学生中,存在着对某些文化课不太重视的现象。我想,除了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外,是否也在课目选择及教材编写上找找原因,加以改进如何改进呢?我想起了周总理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那时,剧团的事务性工作及学习很多,往往挤掉了我们的艺术研究、排戏时间。总理针对这种情况,说:“你们不要不务正业,你们的工作是把戏演好,其它只要做到‘站稳立场、敌我分清’就可以了。”我想,这句话同样也对戏曲教学适用。戏曲教学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也应该围绕着一个中心去做,就是要突出戏曲专业的特点。比如,学音乐课,是不是可以结合戏曲音乐的实际去教视唱练耳?让学生在掌握基本音乐技巧的同时也学练一些大字曲牌?又如体育课,如把普通文化学校的内容照搬到戏曲院校中来,就不太合适,学生大半天把子功、毯子功就是一种体育锻炼,体育课就应该考虑做什么样的锻炼可以弥补武功课的不足,特别是要注意不能与武功课相抵消。戏曲武功讲究的是下身飘,翻跟头、走吊毛才漂亮,而体育课的跳远、踢足球等容易把学生练得下身沉,这就抵消了武功锻炼。我不反对业余的体育运动,但它不能影响专业学习,我听到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演花脸的学生,一次演出前,他因为踢足球把前额踢伤了,缝了几针,嗓子也喊哑了,晚上还要上场,只好头上贴了橡皮膏勾脸,上台演唱,嗓子也不受使了。这样搞体育活动就不恰当了,不仅影响了演出,还容易伤口感染,影响健康。这是不宜提倡的。在体育项目中,我看到有的自由体操,功夫好,姿式美,这样的体育项目不妨可以用在戏曲院校的体育学习上,这种运动对台上的武功是有好处的;又如文学课,教材的编写是否着重选讲戏曲文学,包括外国戏剧经典著作,结合他们所学表演剧目来讲解。
戏曲教学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剧团演出水平的提高。培养的学生越精练,直接关系到今后剧团队伍的精练。精兵简政,重要的是兵要精。生才有方,才能用才得当,大量优秀表演人才团结在一起,事业才越搞越兴旺。
我的想法很粗浅,出于对戏曲事业的关心,把自己的初步意见写出来,算是抛砖引玉,引出广大戏曲工作者更好的意见出来,大家想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想,剧团人事臃肿的问题也便能得到圆满解决了。
1981年12月30日
(《张君秋戏剧散论》)
- 历史推荐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梨园旧事get√
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梨園雜志
微信号:liyuanzazhi
今日头条:梨園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