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度十大争议公司

何老师 源记物语 2024-04-11

总体源记物语丨第61篇文章

阅读提示丨5113字 9分钟


导言时代“选中”的公司

 

2021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疫情的反复、气候的变迁、地缘政治的角力、经济的衰退……放出了各种各样潜伏着的情绪,极端民族主义、恐怖主义、地方保护主义不断滋生,使得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正面地搏斗。我们既没有往福山预言的“历史的终结”之处走,也并没有撕裂成亨廷顿所言的文明冲突。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在中国大陆,有些公司被时代“选中”陷入“争议”。“争议”不代表贬义。在2021年的中国大陆,这十家公司屡屡被置于公众议题之下,他们或背负了巨额债务深陷困局,或被置于舆论风暴之中,或被调查,或选择退市,或身负国家大义,或肩负行业破局使命。他们是“时代的结果”,也可能是引发下一个“时代结果”的原因。

 

2021年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一句话:


没有公司的时代,只有时代的公司。


01 海航

  


30年间,海航集团从一家小小的地方航空公司转变为“全球买家式巨兽”。伴随着创始人离世的离奇事件,这家向来充满着跌宕和神秘的企业,倒下了。

 


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团官网发布公告,表示已收到由海南省高级法院发出的《通知书》,其因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向法院申请对海航集团破产重整。



3月15日,海南省高级法院发布公告表示,3月13日海南省高院已依法裁定对海航集团等321家公司进行实质合并重整。半年后的9月12日,海航集团宣布,民企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和海南国资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成为海航集团旗下航空和机场两大业务板块的战略投资者。海航另一个在招募战投的商业零售业务板块则尚未披露中标者。


9月24日,海航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海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峰、首席执行官谭向东因涉嫌违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10月23日,海航集团及相关企业破产重整案的各重整计划(草案)均已获得表决通过。2021年12月8日起,海航集团的航空主业引战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控制权利正式移交至战略投资者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至此,在2020年2月海南省人民政府牵头成立联合工作组处理海航集团债务问题的近2年后,“海航事件”获得重大阶段性突破。


02 H&M

  


2021年之前的H&M集团,曾在中国大陆开创了“快时尚”的风潮,并一度赚得钵满盆满。然而,2021年3月20日之后,H&M集团陷入舆论风暴。


 

一切始于这一天H&M集团在其官网发布的一篇声明,其表示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原材料。该份声明被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曝光后,舆论勃然。



三天内,H&M所有店铺已被中国大陆所有电商下架。3月31日,H&M集团发表公关回应,但网民并不买账。


 

相关话题不止1次冲上热搜,“战火”逐渐延烧至耐克、阿迪达斯等外资服装品牌。几乎所有与相关品牌有代言关系的明星纷纷主动公开宣布单方面解约。


2021年9月30日,瑞典H&M集团发布第三财季(6-8月)的财报,H&M集团在华销售额不足11.4亿人民币,同比下跌超过37%,破天荒跌出畅销国家的前十榜单。

 

一家企业试图以莫须有的调查为依据,企图彰显自己的“西方价值观”以讨好相关的国家和资本,却大大伤害了自己全球最大份额国家的国民感情,导致直接丧失了中国大陆市场。


03 小米

  


2021年,小米成立十周年。这家出生时号称“为发烧而生”的公司如今已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公司。其创始人雷军,作为典型的技术人才,代表了“草根逆袭”的网民希望。与别的互联网企业不一样,小米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贴上了“Low”“便宜货”等标签,但与之连带的则是“性价比”“国货良心”等标签。在历经供应链危机、销量腰斩等危机之后,小米重焕新生。

 


3月30日,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召开。会上雷军发布了小米第一款折叠手机。然而,整场发布会的焦点却是另外两个“发布”:小米的新logo和小米宣布造车。

 

小米新logo由国际著名设计师原研哉操刀。事后,网友们开启了吐槽模式。一个新logo,带来全网热烈讨论,而小米也乐见其成。雷军回应道,新 logo 不只是简单的、形态的改变,更是内在的、精神气质的升级。


 


发布完新logo后,雷军公布了小米造车的决定,并称其为个人最后一次创业。雷军表示,他将亲自带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不接受外部任何资金,首期投入 100 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投资 100 亿美元……



“米粉”们表示,“你敢造、我敢买”;而业内人士对这一决定的态度则比较模糊,有人称其想再次做“风口上的猪”,有人称是“水到渠成”。小米引领了国货手机的一时风气之先,而此时入局新能源汽车已是“赶了个晚集”,能否再次惊艳,有待观察。


04 华为

  


自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华为一直处于“战事风暴眼”之中。2021年,随着华为手机销量的断崖式下降、鸿蒙的发布、孟晚舟的回国、姚安娜的出道等事件,华为一直未离开过公共视野。某种程度上而言,华为已经与爱国主义密不可分,成为中国人在追求国际贸易秩序公平中的代表企业。

 


2021年1月14日,带着“超级富二代”“哈佛学霸”“华为公主”等标签,任正非的二女儿姚安娜,正式官宣出道。而另一边厢,其同父异母的姐姐孟晚舟依然被加拿大扣留无法回国。两姐妹同时冲上热搜,造成了不同的群体的舆论冲突,也冲击了华为的形象。


 

2021 年 6 月 9 日,鸿蒙发布一周后用户量突破千万,一个月便突破 3000 万用户升级;随着NOVA9 系列在9 月 23 日发布 ,华为官方称每天超 100 万用户升级鸿蒙,鸿蒙升级用户突破 1.2 亿。

 


8 月 6 日,华为在官网发布了 2021 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收入同比下降 29% 到 3204 亿元人民币。贡献了华为九成收入的消费者业务、运营商业务上半年营收大幅下降。

 

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安全归国。孟晚舟及华为化身“爱国斗士”,全网落泪。




05 滴滴

  


历经多次融资,从多轮堪称经典的商战中走出来,滴滴成为了中国大陆最大的科技在线交通平台。过去,贴在其身上的标签多为“创新者”,而在2021年7月之后,这一标签被撕下,在网络上被部分人替换为了“卖国贼”。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召开。前一日,滴滴于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纽交所上市,没有敲钟、没有新闻发布会,据称甚至连员工都没有发朋友圈。与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时的盛况天壤之别。

 

第二天,7月2日,基于“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的考量,国家网信办宣布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滴滴出行”在审查期间停止新用户注册。7月4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公告称,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滴滴出行”APP被责令下架。

 


在一片盛大的建党百年宣传之下,滴滴事件正式爆发。受此事件影响,原计划赴美上市的相关中国企业皆暂缓计划,与此同时,2021年下半年美国“中概股”总体持续下跌。

 

12月3日,时隔5个月之后,滴滴在微博官宣在纽交所退市,并启动在香港的上市准备。



某种意义上而言,滴滴是中美贸易战的“牺牲品”。但相对多网友认为滴滴“不值得同情”。这一事件,是“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分水岭。


06 鸿星尔克

  


在2021年7月份之前,鸿星尔克是一个被一线城市及互联网遗忘的国货品牌。一次灾后捐赠,在上半年的“外资黑心品牌”衬托之下,显得尤为可贵。而其创始人平淡的言论更暗合了互联网的表达方式,使得这一仿似被遗忘的国货再次冲入公共视野,获得广泛关注。

 


2021年7月21日,鸿星尔克在官方微博宣布,捐赠5000万元物资驰援河南灾区。第二天,置顶的一条评论“感觉你都要倒闭了还捐了这么多”,让鸿星尔克成功出圈。



随后,话题 #鸿星尔克的微博评论好心酸#登上微博热搜榜榜首。



同日,网友为“舍不得开微博会员”的鸿星尔克冲了十年微博会员,到23日其官方账号会员年数更被网友续费至2140年。与此同时,鸿星尔克电商直播间涌入大量网友,人们用下单购买表示对这个品牌的认同。截至24日,鸿星尔克淘宝直播间粉丝量已突破千万,其抖音直播间销售数据突破了1亿元。线下门店销售也同样火爆,武汉鸿星尔克线下门店一天销售额甚至暴增130余倍。


07 阿里巴巴

  


2020年,在马云发表惊世骇俗的“外滩演讲”和蚂蚁集团上市“被暂缓”之后,阿里巴巴集团在2021年低调了许多。马云几乎淡出公众视野,阿里在双十一也破天荒地没有实时公布销量数据。然而,一则罚令和一个桃色事件两次将阿里巴巴推上“争议”风口。

 


根据《反垄断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九条规定,综合考虑阿里巴巴集团违法行为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2021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19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557.12亿元4%的罚款,计182.28亿元。

 

5月16日,杭州西湖边上,“湖畔大学”四个金色大字正在被抹去。



2021年8月7日,阿里巴巴女员工自称被侵害一事在网上曝出,此事迅速窜上微博和知乎等社交平台热搜,引发全网关注。然而,历经阿里巴巴内部、济南警方等方多次核查之后,屡次反转。最终,各方涉事人都收获了自己的处理结果。而最大的输家,无疑是曾不断强调“价值观”的阿里巴巴。

 

一时之间,阿里巴巴及其创始人马云的舆论形象反转。马云过往在各种公开场合的言论都被网友挖出“鞭尸”,弹幕上的称谓也从过去的“马爸爸”变成了“资本家”。

 

而不止马云,诸如王兴、刘强东、周鸿祎、张一鸣、黄铮等过往喜欢发表公开言论的互联网创始人们都在2021年陷入了“集体沉默”,淡出公关视野。

 

这一年,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公共舆论,都开始反思和审视过去十年获得巨大成就的互联网企业,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08 新东方

  


新东方曾是“梦想”的代名词。这个教育机构,诞生过太多金句、优秀老师、出色人才。以其公司创业史为原型的《中国合伙人》使更多人对其戴上了好感滤镜。而以其为代表的教培行业,被资本裹挟出的“中国教培模式”在高歌猛进了数十年之后,终于撞上了南墙。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教培行业哀鸿遍野,而曾经的行业翘楚新东方便化身为这一行业的风向标。过去的优点有多被放大,如今缺点一样被放大。闭店、裁员、停课、转型,新东方的未来或许已经离“梦想”渐行渐远。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7月26日,港A教育板块集体应声暴跌。其中,新东方暴跌超35%,一日之间蒸发超300亿港元。而此前的7月23日,新东方已经暴跌50%,创造历史最大单日跌幅,日内总市值蒸发超400亿港元。

 


10月25日,新东方在线(01797.HK)发布公告称,集团将停止经营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

 

11月7日晚,俞敏洪直播时表示,新东方计划成立一个大型农业平台,他将带领数百名老师直播带货农产品。11月15日至18日,俞敏洪3次增持新东方在线,累计957.2万股,此外,新东方在线其他董事及高管连续增持。11月22日,新东方在线收盘大涨23.04%。


 

一个新东方转型,整个教培行业落幕。


09 恒大

  


曾几何时,许家印先生风光无限。随着中国大陆房地产行业的高歌猛进,恒大地产四处开花,快速登顶地产业前列,还顺带手为中国足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这一切风光目前看来都是“纸老虎”。



2021年9月,网络流传出一份与恒大有关的《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该报告称恒大地产可能出现现金流断裂,进而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状况。但随后恒大否认了该报告真实性。同一个月,恒大金融暴雷,恒大问题正式浮出水面:商票无法兑付、供应商款项无法结清、出售相关企业股份、国家四部门入驻约谈……到目前为止,恒大依然深陷危机之中。

 


实际上,恒大的危机早已在2021年上半年潜伏和显现,而造成此局面的原因,则可追溯至更远的时间和更深的层面。

 

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成功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却错判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比例,形成了错误的路径依赖。一旦对这一“路径依赖”形成了上瘾式的盲目自信,以为自己“大而不倒”,祸根就已埋下。恒大事件的结局还没看到,但恒大的结局已经几乎定下。

 

尽管恒大事件仍未完结,但这意味着中国大陆的房地产业的一个时代已经落幕了。这一年的恒大,必然成为中国房地产史甚至经济发展史上难以绕开的一家企业。


10 特斯拉

  


作为近年来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互联网科技类企业,特斯拉及其创始人马斯克堪称“话题制造机”。从年初的“车展维权事件”,到马斯克的“中文诗”,以及“特斯拉中国第二工厂”,踩着新能源的大趋势和对英雄叙事的期盼,特斯拉一直处于舆论争论之中。

 


2021年4月19日,上海车展上一位身穿印有“刹车失灵”T恤衫的车主站上特斯拉车顶维权。当日下午,特斯拉中国副总裁陶琳回应车展维权事件:特斯拉没有办法妥协。一时之间,特斯拉迅速陷入公关丑闻,引发网络热议。

 


2021年10月,特斯拉迈入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是美股史上第6支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股票,其余5支分别为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Facebook。

 

当地时间12月13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2021年度风云人物为SpaceX公司创始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





公司排名顺序不分先后

评选标准全凭主观喜好


— END —

一点个人小解读。想到哪写到哪

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欢迎评论或留言。我会回复的。

✍️✍️✍️


回顾往期【公共热点/沙雕研究】精彩:

网络用语:互联网原住民的“新方言”?

张同学抖音爆火,然后呢?

2021年“双十一”个体观察:消失的仪式感和购物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