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腹泻患者,血培养出温和气单胞菌,是个啥?如何解释?

啰嗦探案 离床医学 2023-11-22

临床实战,找到组织

标本血液,化验单结果


何为气单胞菌?

气单胞菌属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常居菌,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于地下水、水库、清洁或污染的湖泊和河流等,也可以在海洋环境中被发现,但只存在于微咸水或低盐的海水中。

大部分气单胞菌,尤其是和人类感染有关的菌种,在各种新鲜蔬菜、肉(牛肉、家禽和猪肉)及乳制品(生牛乳和冰淇淋)中都可被发现。
威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共生于医用水蛭的肠道内,可培养出纯菌落,有报道可感染青蛙、猪、牛、鸟类和海洋动物。

气单胞菌引起的临床感染大多数与接触某种类型的水生动植物有关,送检的标本可以是粪便或是肠道外标本,少见情况也可是摄入的食物。
大多数研究表明标本中气单胞菌的检出率与季节相关,主要在气温较高的月份检出。这并不奇怪,因为这些季节的温度是嗜温性气单胞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这也因此增加了度假人群暴露于这些细菌的可能性,使这些水生微生物的定植和(或)感染风险增加。

因为气单胞菌在美国或其他大多数国家都不需要报告,所以全球气单胞菌所致的真实发病率不清楚。

分类

气单胞菌(Aeromonas)现属于气单胞菌( Aeromonadaceae)新近建议的气单胞菌( Aeromonadales,ord. nov.),该科还包括海单胞菌属( Oceanimonas )和甲苯单胞菌属( Tolumonas )。
这些菌属中只有气单胞菌属对人类有致病性。

气单胞菌属频繁地变更、不断地修订或扩充描述,使日常工作中不经常接触这些细菌的微生物工作者感到相当的困惑。

但是本章中的内容应该能阐明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气单胞菌种的鉴定和意义(表40-1)。



为了简便起见,DNA杂交群(现在意义已不大),以及同义的细菌威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Aeromonas veronii bv. Sobria)[小鱼气单胞菌(Aeromonasichthiosmia)]和脆弱气单胞菌(Aeromonas trota )[肠棕气单胞菌( Aeromonas enteropelogenes )]没有包括在表40-1中。同样,也不包括由嗜泉气单胞菌( Aeromonas eucrenophila)/鲠鱼样气单胞菌( Aeromonas encheleia-like)组成的气单胞菌DNA杂交群。
库蚊气单胞菌( Aeromonasculicicola ) ( 2002年分离自蚊子并建议命名)证明实际上是威隆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 )

结果的评价、解释和报告

不管分离自什么部位(肠道内或肠道外),气单胞菌都需要鉴定到嗜水气单胞菌群、豚鼠气单胞菌群或威隆气单胞菌群,但需要注意,温和气单胞菌现在称为威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属于威隆气单胞菌群,不是温和气单胞菌种。

对常规分离自单纯性肠胃炎患者的菌株,鉴定到群水平已足够。

尽管有很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一些气单胞菌是胃肠道致病菌,但是目前还没有可信的证据证明所有粪便分离出的气单胞菌都和腹泻有关。
因此粪便中气单胞菌分离株的临床意义解释需要谨慎,必须同时依赖于实验室和临床的信息。
正因为如此,对肠道培养基上分离到的气单胞菌落的相对数量(极少的菌落、中度生长或优势生长)需要和种(群)的鉴定一起报告。

对于复杂性的腹泻病例,如长期出血性腹泻的儿童或持续时间>1个月的慢性肠胃炎患者,或是粪便培养阳性的肿瘤患者(该患者易于发生气单胞菌全身性感染),需要明确鉴定到种。

对于肠道外(血液或伤口)分离株,需要按照常规的做法鉴定到气单胞菌种。尽管不同气单胞菌属或菌株在体内、体外的致病力相差很大,但目前仍没有全球通用的标准来明确何时需要将分离株鉴定到种的水平。

临床意义

气单胞菌性肠胃炎可表现为急性水样腹泻(最常见)痢疾样疾病或慢性疾病。

急性水样腹泻患者的粪便是不成形的,没有红细胞和白细胞,并发症包括腹痛( 60%~70%患者)、发热和呕吐(20%~40%)、恶心(40%)。
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的,但儿童由于脱水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 豚鼠气单胞菌是引起这些感染最常见的菌种,在儿童中豚鼠气单胞菌感染甚至类似于炎性肠病。

  • 威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可能引起罕见的霍乱样疾病,伴腹痛(60%)和发热、恶心(20%)。

  • 在类志贺菌痢疾样腹泻的病例中,患者有剧烈腹痛,粪便为含多形核白细胞的黏液血便。

  • 10%~ 15%的霍乱样或痢疾样腹泻的患者合并其他肠道病原菌感染。


巴西发生的一起涉及2170例病例的大型急性腹泻暴发感染中,19.5% 患者分离到气单胞菌。尽管大多数腹泻病例是自限性的,但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受损患者常需要抗菌药物联合支持治疗。


气单胞菌性腹泻的并发症包括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需要肾移植的肾脏疾病。这些严重的感染通常与嗜水气单胞菌或威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有关
此外,在初次感染几个月后患者还会发生顽固的间歇性腹泻,可以持续数月或数年。

肠道外也可分离出气单胞菌,最常见的是血液和伤口。
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很少发生气单胞菌败血症,大部分病例是肝病或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可并发坏死性筋膜炎。
但是2011年的一篇文献报道了在泰国/缅甸边境有3例孕妇感染后发生菌血症。

败血症患者最常分离出的气单胞菌是嗜水气单胞菌、威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和简达气单胞菌(Aeromonas jandaei)

外伤性损伤后接触水源常引起伤口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和达卡气单胞菌(之前为水族馆气单胞菌)。这种感染可从单纯的蜂窝织炎到预后比较差的肌肉坏死性感染。
文献已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暴发伤口感染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因泥地足球引起的伤口感染,
一种是2004年亚洲海啸幸存者和2005年洛杉矶新奥尔良卡特里娜飓风幸存者的伤口感染。

调查表明只有17%~52%的气单胞菌伤口感染是单一细菌性的。
为了增加手术部位血供而使用的医用水蛭疗法会导致20%的伤口感染,这主要是由威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引起。
最令人担忧是最近报告了3例患者接受水蛭疗法后检出环丙沙星耐药的气单胞菌株。

其他肠道外感染包括眼部、呼吸道、手术和尿路感染,以及脑膜炎、骨髓炎、胆囊炎、肺炎、心内膜炎、腹膜炎、门静脉脓毒血症、胰腺脓肿和温泉浴毛囊炎。

少见的有从佩戴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的角膜炎患者中分离到豚鼠气单胞菌,以及不同的尿路感染患者中分离到豚鼠气单胞菌和波氏气单胞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