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对脓毒症免疫血栓发生机制和干预策略的认识
提高对脓毒症免疫血栓发生机制和干预策略的认识
脓毒症是由于感染引起机体宿主反应失调,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当今ICU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统计,2017年全球脓毒症患者病死率已达到22.5%,约占全球总死亡患者的五分之一。脓毒症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涉及过度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紊乱、凝血功能障碍等,多系统功能失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网络状效应加剧脓毒症的恶性发展。免疫应答与凝血系统相互作用失调时,易导致多级血管中形成微小的免疫血栓(immunothrombosis),是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衰竭的主要原因。临床资料显示,30%~50%的脓毒症患者会发生DIC,其病死率高达28%~43%。因此,免疫血栓发病本质和干预途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已成为脓毒症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广告
1 免疫血栓发生机制
德国学者Engelmann和Massberg在2013年提出了免疫血栓的概念,即在(微)血管内由天然免疫反应引起的血栓。感染后,病原体分子模式(PAMP)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直接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等,与凝血因子相互作用形成免疫血栓。当局部感染时,免疫血栓具有限制、捕捉和杀灭病原体的作用,以防止病原微生物进一步播散。但当严重的全身性感染或脓毒症时,免疫血栓可发生于不同层级静脉、动脉和微血管,形成广泛的血管内凝血,将直接引起DIC和多器官损伤。
1.1 单核细胞
机体感染后,PAMP和DAMP等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活化单核细胞,继而激活天然免疫反应。研究发现,活化的单核细胞表面表达组织因子(TF),并通过释放微粒(MP)将TF运送到血液循环中,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患者外周血中发现,表达TF的中性粒细胞(CD14+TF+)比例显著增加,并且与血小板形成复合物,二者相互活化参与免疫血栓形成。除直接参与激活凝血途径之外,单核-巨噬细胞还通过焦亡途径释放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和DAMP,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等,由此激活中性粒细胞。
1.2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在免疫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感染状态下活化的中性粒细胞产生大量活性氧类(ROS)、发生钙超载,经由多条信号通路共同诱导细胞发生胞外诱捕网样凋亡(NETosis)。例如,肽酰精氨酸脱亚氨酶(PAD4)触发染色质解离、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转位入核、炎性小体介导细胞膜穿孔等;最终向胞外释放游离DNA(cfDNA)形成骨架,搭载多种细胞内蛋白成分,包括瓜氨酸化组蛋白(cisHis)、MPO、NE和PAD4等共同组成的网状结构,即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NETs为血小板和红细胞吸附及纤维蛋白聚集提供了"脚手架";同时,NETs包含复杂的蛋白成分,不仅可以通过XII或TF分别激活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途径,还能通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组蛋白直接吸附活化血小板,共同促进血栓结构形成。此外,MPO和NE通过氧化还原作用灭活抗凝血因子阻断抗凝血效应,如抗凝血酶(AT)、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FPI)和血栓调节因子(TM)。
1.3 血小板
血小板是微血栓结构的核心组分,其黏附与活化直接参与构成免疫血栓。研究表明,与其他免疫细胞相同,血小板表面也表达Toll样受体(TLR)。感染后TLR介导活化的血小板通过多条途径参与调控凝血过程。首先,活化的血小板表面表达多种受体与免疫细胞结合产生相互作用,如P-选择素、血小板糖蛋白Ibα(GPIbα)等。P-选择素与中性粒细胞表面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促进中性粒细胞向感染部位募集;GPIbα进而与中性粒细胞表面Mac-1结合,稳定细胞间相互作用并激活NETosis。其次,活化的血小板释放大量多磷酸盐(polyP)影响凝血途径,包括诱导凝血因子XII激活、加速因子V活化、促进纤维蛋白聚集、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等。
1.4 补体
补体是天然免疫反应中重要组分,炎症反应时补体系统与凝血途径密切相关。补体途径的终末产物膜攻击复合物(C5b~9)可插入细胞膜,使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诱导内皮细胞产生TF、血小板表达P-选择素。在未形成补体复合体前,C5a同样具有促凝血功能。研究发现,C5a能直接上调内皮细胞表达TF,参与调控肥大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1),抑制纤维蛋白原溶解。
2 免疫血栓监测指标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凝血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均可反映体内凝血状态,用于诊断脓毒症DIC。但这些指标均以凝血途径为参照,不能特异性反映免疫血栓的形成状态与过程,而免疫血栓的监测需要综合考虑免疫系统与凝血系统的相互作用。如前所述,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参与调控免疫血栓形成的主要免疫细胞,其功能和组分是监测免疫血栓的金标准。
2.1 微粒和组织因子
TF是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关键因子。活化的单核细胞表面表达TF,还可以通过胞吐方式产生MP,将TF释放到外周循环中,激活更广泛的凝血反应。日本学者Matsumoto等通过流式分析的方法检测了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来源TF表达微粒(CD13+TF+MPs),发现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CD13+TF+MPs数目明显增多,与APACH Ⅱ评分和DIC评分显著相关。有研究评估了中性粒细胞来源MP(NDMP)在预测脓毒症预后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同样显示NDMP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呈正相关。
MP的大小不等,其内容物和表面成分依据细胞来源和外界刺激而异。脓毒症状态下,MP显著影响炎症反应和凝血途径,检测表达TF的MP含量更特异的反映免疫细胞参与凝血过程。目前,尚缺乏标准的临床检验方法对MP进行分离和定量检测。实验室主要通过标记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明确MP的细胞来源,通过Annexin-V结合表面PS,再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MP含量,但Annexin-V标记MP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低。因此,MP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可能为发现特异性标志物提供理论支持,对监测脓毒症免疫血栓形成、预测DIC等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2 NETs成分
NETs在免疫血栓形成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诸多资料证实外周血NETs组分水平与脓毒症DIC及不良预后紧密相关。NETs的主要成分是其骨架结构cfDNA。早在2006年就发现ICU患者外周血中cfDN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并发脓毒症或者死亡组cfDNA显著升高。另据报道,当cfDNA水平≥2.35 ng/μL时,其预测ICU病死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和94% 。实际上cfDNA并不完全等同于NETs,细胞发生焦亡、凋亡时均可释放cfDNA,但并非所有cfDNA都参与NETs形成。因此,cfDNA是否可以反映免疫血栓的形成状态有待验证。有学者在脓毒症患者中动态观察反映中性粒细胞NETosis的多个指标,包括流式分析DNA损伤的中性粒细胞、外周血核小体、DNA-MPO复合体等,发现脓毒症合并DIC患者中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未发生DIC患者。诸多资料提示,脓毒症时中性粒细胞NETs形成增加,并且与DIC及不良预后紧密相关。由此可见,NETs主要成分和复合物均可作为监测免疫血栓的有效标志物,期待未来开发出更便捷的检验方法,通过临床试验明确有预测价值的临界值。
3 免疫血栓的干预对策
3.1 NETs干预
NETs干预以降解已生成的NETs和阻断NETs形成两方面为靶点。cfDNA骨架结构是NETs形成的基础,降解cfDNA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治疗策略。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 Ⅰ)是体内产生的一类可以消化单链或双链DNA的核酸内切酶。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脓毒症时外周血中cfDNA浓度持续升高,而DNaseⅠ活性变化明显滞后。脓毒症患者体内DNaseⅠ水平则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外源性补充DNaseⅠ可能有助于NETs的降解。Pulmozyme(Dornase alfa)是目前用于临床治疗肺囊性纤维化的重组人DNaseI制剂,通过吸入途径靶向溶解肺泡液中DNA成分。在近年来的新冠肺炎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疗效,吸入Dornase alfa患者肺泡灌洗液中DNA-MPO复合物明显减少,氧合指数也有所改善。但脓毒症时微血管内广泛形成NETs,吸入给药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在脓毒症小鼠模型中,静脉注射rhDNaseⅠ能够明显改善炎症反应状态,提高动物生存率。DNAseⅠ在体内半衰期较短,为进一步提高外源性rhDNaseⅠ在体内的活性,有学者尝试用纳米颗粒搭载rhDNaseⅠ以达到缓释之目的;与传统rhDNaseⅠ相比,它对脓毒症小鼠体内NETs的降解作用更加显著,并有助于减轻器官功能损伤。根据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资料,补充外源性rhDNaseⅠ可有效降解NETs,但在用于脓毒症治疗时,其治疗时间窗、治疗剂量、给药方式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中性粒细胞NE参与NETs形成,并嵌入NETs骨架结构影响凝血途径。此外,NE通过发挥其水解活性造成内皮细胞和组织器官损伤。NE抑制剂——西维来司他(Sivelestat)是全球首个治疗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急性肺损伤药物。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经过Sivelestat治疗的脓毒症患者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无明显优势,但DIC评分逐日改善,ICU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另一项研究联合使用Sivelestat和重组人TM(rhTM)治疗,DIC评分和患者生存率改善相较于单独使用更加显著。
PAD4是中性粒细胞内触发NETosis、形成NETs的关键分子。动物实验证实,利用PAD4抑制剂明显减少外周血NETs的生成。但是目前PAD4的抑制剂众多,特异性和有效性存在差异,仍缺少足够证据明确其在脓毒症治疗中的有效性。
3.2 焦亡抑制剂
脓毒症时单核细胞内炎症小体切割活化Gasdermin D(GSDMD)蛋白,转位至膜上形成孔洞,最终导致细胞膜破裂,诱发细胞焦亡。发生NETosis时中性粒细胞中物质的释放也依赖于GMDMD孔洞。因此,阻断GMDMD是抑制单核细胞焦亡和NETs形成的又一潜在靶点。近年来研究发现,一种用于治疗酒精成瘾的药物——双硫仑可有效阻断GMDMD孔洞的形成,进而阻止IL-1β释放和焦亡的发生。脓毒症小鼠模型初步证实,正常剂量的双硫仑即能降低动物病死率。体外实验亦证实,双硫仑可以有效防止中性粒细胞NETs的形成。双硫仑在临床上已安全使用数十年,在动物体内外实验中均表现出显著的GMDMD抑制效应。虽然多项研究中所用剂量在FDA批准的标准剂量范围内,但脓毒症合并肝肾功能损伤时,双硫仑及其复杂的代谢产物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仍不清楚,目前用于临床治疗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单核细胞焦亡产生过量IL-1β,进而活化中性粒细胞。抑制IL-1β虽不特异,但可以从根源上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和NETs形成。阿那白滞素(Anakinra),是重组人IL-1受体拮抗剂,目前被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开展了两项III期临床试验,均未能证实阿那白滞素对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有明确效果。有学者对试验数据重新分析,发现在脓毒症合并DIC的患者队列中,阿那白滞素治疗可以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随后的资料显示,治疗效果因患者血清中内源性IL-1受体拮抗剂浓度而异,在血清IL-1受体拮抗剂水平较高时阿那白滞素治疗能降低28 d病死率。由于疗效和机制尚不明了,至今未进一步开展阿那白滞素治疗脓毒症的大规模临床研究。
3.3 抗血小板制剂
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血小板制剂包括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既往患有冠心病和心肌梗死中老年人的日常用药。在脓毒症患者中开展了多项临床试验,大多数结果显示前期服用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急性肺损伤发生率、住院时间、病死率等明显低于未用药患者。最近的资料表明,在老年人群体中,长期服用阿斯匹林并不能降低脓毒症的病死率。以上临床研究均以长期服用抗血小板制剂的脓毒症患者为调查对象,在脓毒症发生后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是否有助于预防微血栓和DIC形成尚无定论。
3.4 补体抑制剂
依库珠单抗能与C5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其裂解为C5a和C5b,并防止产生C5b~9,是目前临床批准上市的C5抑制剂,用于治疗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C3抑制剂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Cp40和AMY101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两种化合物。补体抑制剂的适应证和研究范围较局限,新近有学者尝试在新冠肺炎患者中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发现,在接受AMY101或依库珠单抗治疗后,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下降、NETs释放减少、呼吸功能改善。目前类似研究多为个案报道,样本数量有限,尚不足以证明补体抑制剂在改善脓毒症免疫血栓中的有效性。
4 问题与展望
免疫血栓实质上是免疫系统和凝血系统交互作用的产物,与广义血栓的主要区别在于,免疫血栓更加强调天然免疫反应在血栓形成中的意义,重点关注机体感染后由免疫系统激活而诱发的凝血功能障碍。中性粒细胞NETs形成在免疫血栓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是临床监测和干预的潜在靶点。
值得注意的是,免疫血栓形成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从早期中性粒细胞活化、到NETs形成、血小板黏附,各阶段均有多种免疫细胞和凝血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时也存在可逆性调控机制。因此,对免疫血栓的监测不可"管中窥豹",联合多种指标进行动态监测,才能从多个维度更加精准地反映机体状态,为进一步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来源:张卉 吴瑶 姚咏明.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3,32(2) : 137-141.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书籍宝库,用完记得收藏哦,下次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