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半部惊悚片?深度解析《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时空迷局

2021-06-24
文/ 王 霞
编辑 / 娄白杨

新锐导演处女作惊艳四座 

电影导演脱颖于戏剧舞台,在欧美电影界成为一道传统佳话。从普莱斯顿·斯特奇斯,到迈克·李和理查德·艾尔,再到艾伦·索金等等,今年又出了新人佛罗莱恩·泽勒,而泽勒更是轮转小说、戏剧与电影三种媒介语言。

佛罗莱恩·泽勒电影处女作《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获两座小金人

原剧目英译本
 
他的电影处女作《父亲》如割草般在近60个电影节一路拿奖,2021年第一季度就被众多影迷定为年度最爱。此片由全国艺联专线发行,中文名为《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已于6月18日上画中国银幕,飨以内地观众。
 

这个改编自泽勒2012年原创的同名法国舞台剧在戏剧界久负盛名,由克里斯托弗·汉普顿翻译成英文后,先在伦敦西区上演,又搬到了百老汇,还翻译有中国版,在北京人艺上演。


场景魔法:从舞台到银幕

此剧创作缘起于泽勒的患有认知障碍症的祖母,泽勒因此获得了深刻的生命体验:有的时候,越是爱一个人,越是清楚身处无能为力的境地。舞台剧《父亲》试图利用场景的变换和道具的无端消失,表现父亲对时间的丧失感。
 
转换到电影的视听表达时,泽勒在和汉普顿一起改编剧本前,就先画出了一幅公寓的布局图,并坚持不使用外景地。
 
公寓场景布局图
 
正是对空间表达的敏感与自觉,让《父亲》虽然是舞台剧改编的电影,却拥有着不输于《后窗》、《十二怒汉》等经典的单一场景影片的电影化形式。

泽勒说,迈克尔·哈内克的《爱》带给他自信,让他看到:视觉呈现在单一公寓里的故事,也可以做到去舞台化。而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带给他灵感,让他决定以迷宫化的时空拼图方式进行讲述。

《穆赫兰道》
 
因此《父亲》不同于《远离她》(2006)、《仍然是爱丽丝》(2014)等阿尔茨海默症题材的影片,它首次让观众进入到病患者的内部世界,感知这种疾病为个体带来的深度的时空迷失与自我认知的溃败过程,以及在这个无法避免的悲剧里与亲人、与整个世界艰难的决绝过程。

 
因此电影《父亲》在结构上的成功,不仅仅来自于剧本,更来自于改编剧作与制作设计(PETERFRANCIS)以及摄影指导(BEN SMITHARD BSC)之间的高度配合,他们共同创造了父亲安东尼的迷宫般的精神空间——一个变幻中的宽敞明媚的高级公寓。
 
半部惊悚片:失忆的房间,失常的秩序

影片一开场,这个公寓就被锁定在伦敦优雅的肯辛顿街区,有着方正对称的门厅、华丽明媚的大客厅、功能齐全的起居室、私密舒适的卧室以及通透宽敞的厨房、餐厅与走廊。
 
然而这个安东尼生活了三十年的优渥公寓,却在影片的第二个场景里就接连遭遇陌生人的置疑与否认。进而我们发现父亲与他人的情感方式,与这座公寓的存在着一种越来越可疑的、胶着的紧张关系。
 
 
日常琐事在这个公寓空间里变得越来越惊悚。这个公寓由那么多的门相互连接,没有人知道经过一道门后会出现谁的面孔,会有什么失常发生。一句问候、一块手表、一餐鸡肉这些最为熟知的日常都变得深不可测、难以理解。
 
这种惊悚不同于《闪灵》(1980)、《小岛惊魂》(2001)等类型片不断设局外在的单一空间的封闭性压力,以示人物精神失常的必然。《父亲》的惊悚不外在于物理空间,而在于每个场景中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之间的逻辑认定,涉及的是关于人类认知秩序的问题。



尽管影片处处留有痕迹,让聪明的观众跟在走动于各个房间中的父亲后面,不断识别墙的颜色、灯具与家具的变化、墙面装饰画的变动,根据色调冷暖与审美风格分辨出这里虽然布局结构非常一致。

但先后出现过父亲安东尼的棕色系公寓、女儿安妮的兰灰色公寓和养老院的天蓝色布局,来试图推算——父亲煮的咖啡、保罗打的电话、安妮做的烤鸡、新护工的第一次来访、塑料筐中找到的手表、安妮与詹姆斯的离异、安东尼的看病等等之间的时间、地点顺序和引发冲突的情感路径。然而你会发现越到影片后面,这种厘清的愿望越令人绝望。

尤其是本片以患病老人的第一视角展开,我们将能够感觉自己置身于安东尼的脑海中、置身于时空错乱的迷宫中,更直观地感受到他们眼中的世界、理解至亲、或许是将来的自己面临的人生困境。(未完待续……)

往期推荐

《阳光姐妹淘》:“姐青回”的本土化改编

恶魔汉尼拔变身失忆父亲,奥斯卡影帝再现神级表演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已上映 看奥奖佳作如何征服全球观众

黄渤倾情推荐奥斯卡佳片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助力公益明日上映

关注全国艺联视频号,解锁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