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母爱与自己书写的童话 | 小小港湾即日启航
2021-09-01
妈妈离家之后,10岁的女孩亚拉将一对双胞胎抱回家,承担起养育婴孩的责任,用给予爱来填补爱的缺失。这则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故事,在电影的容量里呈现了更多童年成长的细节,以及社会现实映照下的亲子关系的秘密。
「不要叫我妈妈,叫我露西娅。」
《小小港湾》里,亚拉有个非常孩子气的妈妈。她喜欢穿亚拉的童装露出俏丽的肚脐,热衷于和俊男靓女们在海滩上纵情欢乐,和亚拉为数不多的互动,也都是朋友间酒桌游戏的延续。
她心里满是逍遥与远方。当亚拉的双手向她伸出,她微笑着回应:「不要叫我妈妈,叫我露西娅。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露西娅没有准备好做一个母亲。她与亚拉的「友谊」,已经是她所能给予的全部爱意。电影的前40分钟,她作为母亲的不在场,成了故事最大的在场。
海边,露西娅的眼光匆忙掠过女儿的面庞,落在跳海的帅哥身上。为了争夺妈妈的注意力,亚拉采取了决绝的行动。她登上高耸的废弃水塔,准备跳海。如果说婴儿的超能力是发出尖锐又嘹亮的哭喊,撬动养育者的关爱的神经,那么亚拉是以坠落的方式,绝望地发射爱的讯号。
这是本片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场景。怀着即将得到母亲关怀的憧憬,跳入水中的亚拉像一条鱼一样轻盈愉悦。
但当她失意地上岸,依旧独自一人,看着自己被水拍得红肿的膝盖,尖锐的情感矛盾被缓慢而诗意的画面包裹成一颗糖衣炮弹,就此击穿观者的心。
《小小港湾》没有将讨论引导向社会问题的风口浪尖,而是用童话的表达幻想了解决问题的另一种可能性,消解了现实中正在胶着角力的矛盾。但我们依然能从这段有些极端的母女关系中,看到一种对现实的映照:我们都见过这样的孩子,父母管教和关爱的缺位让他们小小年纪有着成熟的面容和些许粗野的举止,时而被社会粗暴地冠以「问题少年」的名称。
其实在这类人群真正成为社会难以解决的「问题」之前,他们渴望的非常简单——一个相对完整的家庭,其中不缺席的养育者可以用爱搭建他们避风避雨的去处。
「我想要那艘船,我们一起远航」
故事继续以非常温和的方式流动,妈妈离开后,亚拉来到了火车站,想要追上母亲离开的火车。命运一般地,她遇见了陌生女人托付给她照顾的一对双胞胎婴儿。无独有偶,婴儿们的母亲衣着落魄,眼神闪躲,短短的照面之后就丢下孩子们跑上露台喝酒。亚拉在她身上看到了母亲露西娅的影子。那一刻是她命运的转向。
因为不忍心独自舍下两个无辜的生命,她把婴儿带回了家,在外婆留下的花园小屋中,与好友克里斯蒂安共同扮演起父母的角色。亚拉从爱的渴求者成长为爱的施予者。
被遗弃的女孩和离家出走的男孩,带着一对双胞胎婴儿,在外婆的花园小屋里铸就一个温馨的小小港湾。他们笨手笨脚地喂养孩子,快乐地冲下山坡,遥望城市的风貌,那些高耸的烟囱仿佛是邮轮的排气口...... 再而后不可解的现实结局被童话的光晕笼罩着,我们于万分不可思议的迷雾中看见梦境的出口。
亚拉作为「事实孤儿」,尽管拥有监护人,监护人却没有养育的意愿。在这样的环境里,亚拉勇敢地成长,甚至承担了大人推卸的责任,将爱的余烬燃烧出有温度的火花。
银幕上的故事可以戛然而止,现实中的故事却无法按下暂停键。从商业院线片到作者电影,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地着墨于充满问题的亲子关系。他们是构成社会性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聚焦祖孙三代两段互相影响的母女关系的电影《春潮》所说,「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你与世界的关系」。作为子女,我们所经历过的母子关系,到底怎样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我们是否还在父母或多或少的亲情缺位中久治未愈?
另一个层面来看,我们所处的也早已不是外公外婆口中所说“能生就能养活”的时代。那么,我们为人父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面对可能需要牺牲的人生可能性,我们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
天真的孩子们即使没有得到爱的滋养,也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爱的小世界,重新发明世界运行的法则。在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新生代单元也褒奖了《小小港湾》的这份丰富与真实。
电影从不是观众寻找答案的捷径,只是观察问题的小窗口。两天之后,走进电影院吧,和《小小港湾》一起打开孩子们的心理世界,从那里望出去,远方的答案只有带着爱与希望往前航行才能看见。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