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线热映|图文详解《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故事秘密(上)

蝴想Funtasee 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 2022-01-17
2021-07-17

编者按:

6月18日登陆全国艺联的《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即将迎来专线放映“满月”,目前影片票房近2800万元,在艺联专线发行影片中排名第三,也收获了绝大多数影迷的好评。无论是影院的支持,还是影迷观众的长情相伴,都令我们看到了艺术电影和艺联专线放映工作在疫情后重燃的希望之光。


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而言,艺联和同好们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该片延续了艺联一贯的长线放映特色,一次性密钥期就是3个月,所以,无论是因为疫情暂时影院关闭的广东部分地区观众,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在第一时间看片的影迷,都依然有机会看到这部奥斯卡获奖佳作!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The Father 以下简称《父亲》)在初次观影后,会对其精妙的碎片式叙事方式将观众深刻代入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扭曲的记忆拍案叫绝。

上一次被玩得晕头转向产生“记忆失常”感受的还是诺兰的《记忆碎片》和斯科塞斯的《禁闭岛》。

前者将观众引到短期失忆患者的世界中,一点点从结果叙到开始,而故事开始即是影片结束;


后者是精神科医生为了医治好小李子产幻的精神创伤为其建立了一场似真似假的戏剧,让观众在真实和虚幻间傻傻分不清楚。


《父亲》所采用的叙事、视听手段更像《生死停留》中的虚实结合,其声画设计有着极为清晰的设计目的——将观众代入“阿兹海默症”患者的世界中。


看完全片后,是不是有点模模糊糊的?脑中有各种问题绕来绕去?
1. 它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
2. 安东尼身边怎么都是混乱的东西?
3. 为什么有一段安妮杀害父亲的情节?
4. 谁打了安东尼巴掌?
5. 为什么感觉乱七八糟的?
……
之所以有以上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被导演和编剧潜移默化地代入“阿兹海默症”
其主要特征是:
1:记忆减弱。即容易忘事或记错事。
2:认知扭曲。即分不清眼前的事物,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
3:难以意识。即身处患病状态但意识不到自己有问题。


在回答以上这些问题前,我们带着以下设计前提来看,会更容易理解整个有趣的故事:

01
设计前提

前提1.观众视角:
安东尼的脑海——扭曲错乱,真假共存
安妮视角——站在安妮视角的客观真实
观众视角——站在第三人称观众视角的客观真实

绝大部分时间,我们看的是安东尼脑海中的故事。而“阿兹海默症”脑海中画面特征是碎片化的、时序错乱的、因记错而产生错误拼接组合的。

相同的厨房,不同的细节


相同的书房,不同的细节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点,脑海中产生画面有一个特征:需要在现实看过、听过或经历过才能通过回忆、联想等产生对应画面。所以虽然有所扭曲,但一定夹杂着部分真实。
打个比方:

我昨天吃了甘蔗,用棒球棒打了棒球。
我今天记成了“昨天用甘蔗打了棒球”。

这个前提用于解释影片中,安东尼看到的保罗为什么长着比尔的脸、房间布置为什么变来变去等。


前提2.时间/空间/事件——相似叠加:

安东尼当下的现实
安东尼当下的脑海
安东尼曾经的现实
安东尼曾经的脑海

整部电影有个非常巧妙的叙事方法——相似叠加,打个比方:

当下的现实:坐在我面前的是范冰冰,我对她说她是我妻子,范冰冰扇了我一巴掌
当下的脑海:我以为坐在我面前的范冰冰是李冰冰,我对她说她是我妻子,李冰冰扇了我一巴掌
曾经的现实:坐在我面前的是李冰冰,我对她说她是我妻子,李冰冰扇了我一巴掌
曾经的脑海:我以为坐在我面前的李冰冰是我妻子迪丽热热,迪丽热热确实是我妻子


这里的逻辑关系是:我看到的范冰冰=脑海中的李冰冰=曾经脑海中的迪丽热热=我老婆,所以我现在以为“范冰冰=我老婆”

以《父亲》中举个例子,安东尼的逻辑是“看到的疗养院=脑海中的豪宅=曾经脑海中自己的公寓=自己的公寓”,所以他在疗养院也会说“这在我的公寓(Here in my flat)”这句话


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经历相近的事引起了相同的错误结果,会让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现在”发生的,还是“过去”发生的。这个逻辑在影片中极其严谨,且该设计应用到了很多故事细节中。


这个设计在这部影片中的应用不止我以上例子说的这么简单,后面展开聊,脑洞爆炸...
(怪不得能把观众玩得团团转,只能说导演编剧真的是很坏很坏的人...)

前提3.关键记忆碎片:

整个故事围绕在安东尼意识里的各种记忆碎片之间,我暂且这么分类:
①安东尼喜欢的女人:大女儿安妮,小女儿露西,女护理劳拉,女护士凯瑟琳
②安东尼不喜欢的女人:以女护理安吉拉为代表的所有安东尼赶走的女护理们
③安东尼喜欢的男人:自己(...)
④安东尼不喜欢的男人:安妮的前夫詹姆斯,安妮的现任保罗,男护士保罗
⑤安东尼的住处:自己的公寓,豪宅,疗养院
⑥安东尼的物品:手表,留声机,睡衣

以手表为例,从表面来看,安东尼从头到尾都在找手表,表现了安东尼失忆时连手表都找不到的病情。

他诬赖护理偷走了自己的手表,实际上是自己藏起来却忘了放在哪


与劳拉第一次相见发现手表不在手上


眼馋“保罗”手上的手表


疗养院起床就找不到手表


手表象征什么?

是的,时间

时间、空间、人物之间接近疯狂的跳转组合,形成精妙的错乱设计。

错乱的设计≠混乱的设计,导演通过清晰的房间规划通过细节的布置让空间与时间形成巧妙的相辅相成、乱而有序。

前提4.一切都是假象!——安东尼的碎片组合:

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我们注意影片1小时25分时女护士凯瑟琳与安东尼的对话:

你女儿不在这里,安东尼,她住在巴黎。她在那里已经好几个月了。她住在巴黎是因为她遇到了一个叫保罗的男人。她有时来看你,偶尔来度过周末,她来这里带你去公园散步,她会告诉你她的新生活,她在做什么


1. 安妮确实因为谈恋爱去巴黎了,恋爱对象叫保罗

2. 安东尼进养老院后,没有见过保罗,因为保罗和安妮住在巴黎;
①安东尼不可能去过巴黎;
②如果保罗陪同安妮回来看过安东尼,凯瑟琳这里应该会说“他们有时来看你...”而非仅仅“她有时来看你...”

3. 在故事中,安东尼之所以一直认为是“保罗”,是因为安妮回来看望他时对他的讲述中,安东尼记住了“保罗”的名字。


基于以上客观信息,故事中安东尼与“保罗”的所有互动,实际上是和安妮前夫詹姆斯在一起时所经历的片段(这一爆炸信息我认为是导演编剧将隐藏信息藏得最巧妙的一点)

之所以安妮和詹姆斯离婚,安东尼是作为导致安妮和詹姆斯无法享受正常夫妻生活是最重要的原因。


整个第二幕中以安东尼为主视角的故事,都是安东尼脑中所有碎片的拼接组合,虚实结合。

以上便是观影前提。

安东尼脑海中的故事,在导演精妙的编织下,呈现给了观众一场,巧夺天工的动人故事。

02
故事概括

《父亲》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

患有“阿兹海默”的老人安东尼坚信自己记忆没有任何问题,在女儿的照顾下既反对护理照顾也反对搬到疗养院。

在亲眼见证一系列错乱的时间和变化莫测的亲人后,安东尼无奈发现自己已经身处疗养院,脑海中的过去只剩下错乱的拼接。

生命晚年的绝望在安东尼的眼泪下肆意流淌。


按影片中的信息,按客观时间顺序梳理安东尼曾经历过的关键事件:
  • 安东尼住在自己公寓。
  • 女儿安妮与其前夫詹姆斯生活在一起,时间长达10年左右。
  • 小女儿露西因意外事故死亡。
  • 安东尼病情严重,安妮为其找了多个护理,但均被安东尼赶走。
  • 在安东尼赶走护理安吉拉后,安妮将其接到自己和詹姆斯一起住的公寓中。
  • 安东尼给这对夫妇带来了诸多不便。他在詹姆斯公寓把这个公寓认成了自己的家,还经常把安妮和詹姆斯当陌生人,还间接导致安妮夫妇本该去意大利的计划被迫取消,导致詹姆斯对他极度不满。
  • 安妮在詹姆斯家为安东尼找了新的护理劳拉。
  • 安妮和詹姆斯因安东尼的病情与去留产生争吵。安妮与詹姆斯离婚。
  • 安妮将父亲接回安东尼住处。携护理劳拉照顾安东尼。可安东尼的病情日益加重,连劳拉也不认识并赶走了劳拉。
  • 在安妮与詹姆斯离婚至少5年后,安妮找到了身处巴黎的新男伴保罗,加之父亲病情已严重到自己也无法照顾,故将安东尼送到疗养院。
  • 安东尼在疗养院被女护士凯瑟琳和男护士比尔照顾。
  • 安东尼在疗养院期间,女儿安妮会偶尔写信或回来陪父亲,给他讲自己与保罗在巴黎的生活。
  • 安东尼在疗养院期间病情愈发严重,时常遗忘或搞混很多事情,说出很多混乱话语让人无法理解。而这些混乱在安东尼的脑海中却是合理编织着的...不信?那让我们看看安东尼的脑海...

OK,有了以上前提,下一篇,我将详细挖掘影片故事剧情中的秘密

*本文转自豆瓣,作者蝴想Funtasee
 

往期推荐

没赶上?还有机会!全国艺联观影团多城活动顺利进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展播活动”7月展映片单公布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所有角色的面相与身份都不可信?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从空间细节教你看懂这部神作!

半部惊悚片?深度解析《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时空迷局

关注全国艺联视频号,解锁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