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 | 影视录音的发展与麦克风特性 音频科普专题(1)

影像狗 影像狗 2023-03-04
声音对于画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正确地录制所需的音频?如何根据不同场景使用不同性能的麦克风?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本次专题中一一解答,本次专题分为三期,通过了解麦克风的特性,可以更好地在不同场景中匹配合适的麦克风,最后还将为大家总结在影视录音中一些误区及技巧。这期我们先来了解下影视录音的发展历史及麦克风的基础特性。
 
内容提要:
·影视录音的发展历史
·麦克风的分类
·麦克风的四大特性
 

影视录音的发展历史


自1857年留声机发明以来,声音的发出不再转瞬即逝,而是可以被真正的记录下来,重复播放;在1899年,电影在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已经能够发出一些声音,但在十几年之后,有声电影几乎被放弃了。从扩音器的音响放大专利到默片大师们集体的反对宣言,让有声电影的诞生产生了重重阻碍。


在1926年,世界第一部有声短片《唐璜》诞生,1927年华纳推出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从此以后,无论是企业家、艺术家、或者某些观众的反应,都阻止不了有声电影的日趋普遍。

海报上丰富的音乐元素


在之后的30年代初到50年代,有声电影主要应用光学录音方法,虽然在有声电影初期曾使用过唱片配音的方法,但效果并不好,很快就进入到光学录音的阶段,彻底推动了电影事业的发展;而40年代末磁性录音也进入电影领域,因为磁性录音所用的磁带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到80年代磁性录音与光学录音两种方法并用。


光学录音顾名思义,就是将声音记录在感光材料上;通过光调制器调制过的光透过一条很窄的缝隙,使匀速运动的胶片在某一范围内曝光。
光学录音原理


下面我们用一张图片来给大家进行说明,电影胶片左侧就是音频轨、而右侧则是视频轨,在音频轨方面还有SDDS声轨、Dolby Digital 声轨、模拟声轨以及DTS时间码四种元素,从而实现电影同期声的播放。


无论是光学录音还是磁性录音,都属于模拟信号,电影工业数字化的到来,意味小小的储存介质就可以记录所有有用的信息;在这里我们要解释下模拟音频转化为数字音频的过程,因为这对于理解后期音频的格式有一定的帮助。
 
我们都知道,模拟音频的记录是通过物体的物理性质产生,例如磁带上的磁粉引起的磁场强度来表示音响振膜上的即时位置,即使是双声道,也可以通过记录同一时刻上、磁带上同一位置的两个轨道来完成;但磁带会老化,这样的保存方式会随着时间的流失产生损耗,这时数字音频就应运而生,无论多久数字都会得以保留,同时数字可以被传输,方便进行交流。
模拟转数字原理示意图

其实模拟音频转化为数字音频也非常简单,连续的信号理论上来说信息量是无穷的,就像胶片时代没有像素的概念,这是数字时代才有的产物,理论上胶片的像素点可以是无穷大,那么通过采样的方式就可以将音频进行数字化记录,例如将磁带上每隔一段距离(采样),就记录下该处的磁场强度(量化),音频格式中的采样率就是这样得来的。
Tips:44.1Khz采样率的声音就是要花费44000个数据点来描述1秒钟的声音波形,原则上采样率越高,声音质量越好。采样频率一般分为22.05Khz、44.1KHz、48KHz三种等级,第一种只能达到FM广播的音质,而目前数字化影视制作普遍都采用48Khz的采样频率。


麦克风的分类


在简单了解了影视录音的发展历史后,我们根据麦克风的物理性质来对其进行分类:
001动圈麦克风
动圈指的是与振膜紧密相连的导线线圈根据声压变化在磁场中不断运动,从而产生与声波振幅呈等比例变化的电流,从而让声学信号就转换成了电信号,缺点也非常明显,振膜对于快速变化的声波响应速度并不如其他麦克风,所以对于高频部分的拾取并不出色,常常被用于人声的录制。
枫笛SR-HM7动圈麦克风系列,适用于采访等场景

002 电容麦克风
电容麦克风是基于静电学原理设计的,振膜与背板构成一个电容单元,振膜随声波的振动导致其与背板间的电势差改变,从而将声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容麦克风一般内置放大器,因为电容单元的输出是很微弱的。
常见的指向性电容麦克风

当振膜做得越大,它对于正对麦克风的声音的敏感程度高,也就是影视拍摄录音中所需要的指向性,所以我们拍摄所使用的麦克风,普遍都是电容麦克风;电容麦克风的收音也较为精确,可以尽可能的还原场景中最真实的声音。
 
003 驻极体麦克风
驻极体麦克风是一种特殊的电容麦克风。我们已经知道电容麦克风的原理是电容上极化的电荷量发生改变,从而在电容两端产生电信号,达到声—电信号转换;而驻极体材料是一种在加上电荷后可以永久性保存这些电荷的材料。
驻极体麦克风输出原理


利用这个原理,振膜或背板上的驻极体材料提供电容单元所需的恒定电压,可省去麦克风的供电部分。不过麦克风内置放大器的工作仍然需要用电池或幻象供电,需要注意的是用电池的驻极体麦克风与用幻象供电的相比,敏感度较差,对最大声压的处理能力也较弱。
枫笛B500PRO系列的内置麦克风使用了驻极体麦克风


驻极体麦克风可以将体积尽可能的控制,同时也可以压缩成本,在手持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内部集成FET前置放大器的驻极体麦克风可以提供很高的性能。
 
004 其他类型
除了上述的三种类型外,还有真空管麦克风、铝带麦克风以及压电麦克风等,由于这些更多的应用于音乐方面的拾音,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铝带麦克风原理示意

麦克风四大特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了解了麦克风的分类后,我们需要清楚麦克风的一些基本特性,才能彻底的发挥麦克风的性能,适应各类场合的收音需求。
 
001 灵敏度
反应一款麦克风拾音能力大小,最直观的就是灵敏度,从理论上来说,灵敏度指的是单位声压强下所能产生电压大小的能力,通常以mV/Pa为标识,负数-dB(分贝)为单位,灵敏度越高,负数值越低。
灵敏度可以直观表现在音频波形图上


是不是灵敏度越高越好?答案并不绝对,如果声源离麦克风较远,需用灵敏度高的麦克风;这样才能清晰正确的拾取声源的声音。如果声源离麦克风很近,则用灵敏度低的麦克风;各个麦克风厂家在生产麦克风时都会对其进行产品定位。



例如枫笛Blink500PRO的内置麦克风,灵敏度为-39dB,作为贴身使用的麦克风,这样的灵敏度足够准确的录制人声,实现Vlog拍摄或采访;像枫笛枪式麦克风SoundBird T3,它的灵敏度则达到-38±3dB,这样的设计才更容易拾取周围的声源。
性能参数表


002 频率响应
我们都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既然是波,那么自然会有频率的产生,人耳能听见20-20000Hz的声音,其中最敏感的则是200-800Hz之间的声音。
 
每一个麦克风都有自身所能拾取的频率响应范围,以枫笛专业领夹麦克风DK3A为例,它的频率响应范围为40-18kHz,基本涵盖了人耳所听见的声音范围,现在绝大多数麦克风基本上都能达到这样的程度。

 
除了频响范围外,还有频响曲线图可以进行参考,这样的频响曲线图可以直观的看出每个频段上声音所产生的效果,波动越小则说明麦克风的频响性能越好。


003 指向性
在麦克风的分类部分可以看到,电容麦克风具有指向性,对于正对的发声源敏感度较高,而反向则敏感度较低,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创造出许多种指向性的麦克风。
 


心型,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心型的图案,拾音范围像一颗心。只有对准麦克风的正前方说话才能达到拾音的最佳效果。心型设计减弱了来自两侧与后方的声音拾取效果,如果你是在噪音嘈杂的录音环境下,心型指向的麦克风就可以降低环噪的录入,更好地拾取来自正前方的人声。


超心型指向与心型指向略微有点相似,但应用的场景却大大不同。适合近距离拾音通常在录音工作室以及视频的拍摄录制,较少用于人声。


全指向型的意思就是在录制时无论是对准麦克风的哪个方位都可以均衡拾音。这类麦克风适合用于舞台类声乐合唱、会议现场,小型领夹麦应用于个体需要等。


双心型或双指向型,拾音范围就像一个8字。这种指向型的拾音灵敏度最高就在麦克风的前面和后面,两侧灵敏度较差。适合用于工作室录制以及双人合唱组合。


004 信噪比
在收音过程中,动态声音和噪音的比例就是音频的信噪比,信噪比是设备出厂就具备的物理属性,后期无法改变,所以需要尽可能挑选信噪比高的麦克风,来满足我们的录制需求。
噪音主要来自FET


信噪比70dB以上的麦克风属于中上水平,像枫笛早期发布的SR-UM10-M1的领夹麦克风信噪比大于等于70dB,已经足够应付日常的使用,之后它的DK3A专业领夹麦克风达到大于等于75dB,将信噪比进一步提升。
DK3A麦克风参数


综述


在初步了解了麦克风的性能后,下期我们就会具体到每一个场景进行分析,看各种场景所适用的麦克风各有哪些。



- The End -

- 微信/电话联系:132 1230 9126 -


- 热点:Action2 云鹤M3 松下Lumix20周年 索尼A7M4

- 相机镜头:松下 索尼 富士 佳能 尼康 适马 

- 镜头:盘点 适马镜头 变形宽银幕镜头 

- 稳定承托:盘点 大疆 智云 RS2 RSC2 weebill 2 云鹤2S 烈龙

- 电影机:盘点 索尼FX9 索尼威尼斯 适马电影头 Ronin 4D 

- 无人机等:大疆 MavicPro MavicAir2 Air2s Mavic3Cine

- 音频:盘点 罗德videomic 森海MKE 枫笛录音笔

- 灯光:盘点 南光Forza60 神牛VL300 电影打光知识

- 存储:SD卡横评 CFexpress卡横评

- 狗哥热评:CMG视频影像大赛 L卡口联盟 适马棋局 富士棋局





关注&留言 你最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