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达人”曾国藩,从六次落第到晚清名臣,他是如何逆风翻盘的?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文:许禄| 主播:孙宏博
这两年,“内卷”这个词突然成为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现象级热词,身边的人都在狂热地讨论内卷,这个词也逐渐衍生出非常丰富的含义,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内卷可以大致理解为:没有发展的消耗。这一点精准地打到了当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痛点上。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似乎逐渐都变成了低水平的重复,大家都埋头苦干、积极奋斗,努力“提升”自己,每日进行高强度的劳动,却越来越感到空虚和无望,看不到自己的成长,甚至也失去了对未来的期待。
其实,“内卷”并不是一个当代新词,它在学术圈已经被使用了很长时间。比如一些学者会用“内卷化”这个词来分析清朝的制度和经济,认为清朝就是一个典型的内卷化环境。而恰恰就是在这种环境之中,产生了一个突破内卷的典型范例,那便是我们很熟悉的晚清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当然可以被看作是位伟人,在他从政期间的无数功绩中,光是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和发起洋务运动两项,就足以载入史册。但这样一位人物,其实曾经陷入过极其深的“内卷”之中。他曾考科举屡败屡战,被众人嘲笑;他性格内向自傲,情商极低,经常在官场跟人发生矛盾;他还不会搞关系,曾被皇帝弃用整整一年……这样一个油盐不进的人,却偏偏干出了一番大事业,他究竟是如何修炼的呢?
怀着这种好奇,我读了历史学者张宏杰先生写的《曾国藩传》,第一次深入地走进曾国藩的人生历程,突然理解了他受欢迎的原因,因为在他巨大的历史影响背后,他真实的人生经历实在是太像一个在人情社会和复杂系统中挣扎浮沉的普通当代人了。可以说,曾国藩的经历印证了无数普通青年在大城市闯荡的进阶之路,也能够给我们的为人处世带来贴近的启发。
丨曾国藩画像
曾国藩一生饱受构陷、猜疑,仕途充满坎坷,但他却用自己的力量打破“内卷”,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不断精进,成为大清王朝的最后领航者和儒家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
在张宏杰先生的《曾国藩传》中,详细描述了曾国藩人生中经历的三次重大转折,每一次转折都跟他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有很大关系。他的故事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怎样的人生境界。
/ Part 01
「曾国藩的官场进阶之道:笨功夫与巧劲」
▼
曾国藩家里世世代代都是普通的农民,到其祖父一代,才成为了家境殷实的小地主,有意识地让后代刻苦读书、参加科举,但无奈家族里却没有这样的基因。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参加了十六次科举,年过四十,连个秀才都没有中。后来,父子俩一同参考,屡败屡战,更成了乡间一时的笑话。第六次落榜时,曾国藩的考卷甚至还被公示出来作为反面典型。
他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开始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他意识到,自己虽然非常刻苦,但常常使用蛮力,很少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一点是受到父亲教育方式的影响,虽然基础牢靠,但只会死记硬背,文章缺乏亮点和思维性。于是他进一步总结道:自己的主要问题在于写东西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观和整体观。
这样痛定思痛之后,求学十六年的曾国藩第一次感觉自己打通了关节,参加第七次科举考试时,他没有像从前那样忙着下笔,而是先静坐思考了半个小时,梳理好整体脉络,然后才开始下笔,一股一股地展开。这之后,秀才曾国藩突然像开了挂一样,一路中举人、中进士,科举之路变得顺利起来。这是因为曾国藩掌握了考试的诀窍,从前的积累也才真正开始发挥作用。
这段艰难的科举历程坚定了曾国藩愈挫愈勇、崇尚笨拙的性格特点。这一点看似普通,但其实这种笨拙里隐藏着人生的大智慧。
曾国藩发现,笨拙有笨拙的好处,第一,笨拙的人常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第二,笨拙的人遇到的挫折多,逆商比较高,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虽然花费的工夫多,但是做事不留死角,有备无患。这样不断积累下来,也许成长会很艰难,但一旦成功,就是大成功。
1840年,曾国藩被授予翰林院检讨的职位,开始了自己的官场生涯。这时的曾国藩有些飘飘然,但是在翰林院见到的各种优秀的人让他立刻认识到了自己的缺陷。因为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了八股文上,曾国藩实际上没怎么读过经典,所以学识寡陋,思想庸俗,他意识到,必须努力去掉自己身上的粗鄙之气。
这个阶段,他性格上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第一是性情浮躁,有时会贪图享乐、浪费时间;第二是为人傲慢,性格不好,常常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第三是容易夸夸其谈,不懂装懂;第四是好色,爱看美女。
这些问题我们如今看来其实也都是人之常情,不算什么大问题,但曾国藩就是那种会跟自己死磕的人,拿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谓圣人,就是完美的人,体悟了天理,掌握了天下万物运行的规律。这样的人一举一动都合乎时宜,可以经邦治国,造福社会,自己也能够立功立德立言,万世不朽。在这样的人格设计中,人的潜能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精神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
那么曾国藩是如何开始脱胎换骨的呢?方法其实很简单很具体,那就是记日记。一开始,他记的日记也没有章法,常常是流水账,而且不能够持续坚持,定的计划也难以做到。后来他在朋友的启发之下端正了自己记日记的态度,一是日记里定的计划一定要做到,二是重视生活中的细节,不放弃反思自身每一个细小的行为,甚至要检查自己大脑中每时每刻转过的念头。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性格和脾气,把记日记的习惯保持了一辈子,后来离开北京,在外带兵,他就把自己的日记定期抄写,送回老家,给兄弟子侄们看。一是为他们做一个榜样,二是让他们监督自己。通过这样不断的自我督促和反思,曾国藩的气质和习惯一天天地发生着变化。
这些具体的反思都记录在了《曾国藩日记》里,如今我们还能窥得全貌。在其中我们会看到,他用三十天的时间戒了烟,一生没有再复吸。然后他又用了三十年的时间,一点一点磨掉身上种种更难戒的毛病。他立誓不与人吵架,立誓改掉身上的粗俗气质。
这听起来很简单,要做起来却很难很难,因为人的性格特征是根植于本性之中的,血肉交融,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对此曾国藩也有经验,他总结道,在修身的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就是要激烈,强度要大,但在修身的进行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有韧性,不能轻易放弃。
曾国藩在北京的官场生涯共计十二年,时间不长,但仕途的升迁却非常快,从翰林院检讨的七品到礼部侍郎的正二品,他的升官速度创造了道光执政期间的纪录。这样的成长速度跟曾国藩自身的处世之道息息相关。
/ Part 02
「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学会“圆滑”,才能曲线救国」
▼
尽管升迁之路一路顺遂,但曾国藩后来的官场生涯却并不顺遂。晚清政治环境的僵化和混乱,而曾国藩性子太直,常常上疏奏折批评官场乱象,引发众多官员的不满;而他甚至还敢正面刚皇帝,批评咸丰皇帝在面对太平天国作乱时毫无领导力。到后来,曾国藩在京城几乎成了人人唾弃的人物。
这下曾国藩职场失意,原本想要就此回乡,不再管理公事。但恰逢太平天国暴乱,咸丰皇帝发了一道奏折,让他帮助地方政府操练兵团,共同剿匪。于是曾国藩正式开启了他最为重要也最为动荡的官场生涯,创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操练湘军卓有成效,但咸丰帝操战过急,并且对曾国藩有强烈的不信任,最后导致湘军大败,在江西与太平天国对抗的过程中陷入了漫长的困境。曾国藩自己曾说,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时期之一,甚至一度想要自杀。1857年,他被皇帝卸下兵权,几乎休息了近两年。
此时的曾国藩沉浸于痛苦中无法自拔,随手拿起了朋友推荐的老庄著作,突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启示。他开始安静下来反思自己。曾国藩意识到,自己在官场上一再碰壁,碰得鼻青脸肿,不光是因为皇帝小心眼,官员有私心,自己个性和脾气上的很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过去的自己有些太自傲,太急切,太刚强,只知道一味地蛮干,以为这就是所谓的正道,但却忽略了社会和人的复杂性。
实际上,真正的强者,表面上可能恰恰是柔弱的。中国社会有其漫长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潜规则,这些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完的。曾国藩突然意识到,“那些他以前所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和狡诈,有时候只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需手段。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在家独自反省的这两年,也成为曾国藩重要的生命转折点,他自己也将其称为“大悔大悟”之年。
后来,咸丰皇帝意识到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于是请曾国藩再度出山。身边的人惊讶地发现,曾国藩像变了个人一样。首先,他变得和气、谦虚、周到了。其次,他对皇帝,不再那么直言不讳,而是学会了打太极拳,讨皇上欢心。第三,他开始不那么清高固执,而是学会在某种程度上同流合污了。就这样,接近五十岁的曾国藩完成了自己的中年蜕变。
这之后,曾国藩越挫越勇,他制定了三路大进军的计划,开始了对太平天国的全面反攻,最后终于彻底打败了太平军。曾国藩至此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功绩之一,整整用了他十二年的时间,其中还经历过三次自杀。这是他一生中最有挑战的一段时间,也是他自己真正脱胎换骨的一段时间。
我们会从中发现,一个人能够是否能够实现他自己的价值,关键就在于他能否把自己打碎,重新组合,不断更新自己对于时局和人世的认识。
/ Part 03
「整顿官场与洋务运动:随机应变、兼容并包」
▼
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曾国藩奠定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当时,清王朝的地方治理一塌糊涂,太平天国运动又留下了一堆烂摊子。身为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决定好好整顿吏治。但此时的曾国藩,处理办法已不像年轻时那么冒进武断,而是懂得迂回、通融。
比如有官员按照当时的官场风气给他送厚礼,如果拒绝不了,他就从那些礼物中挑选一两样价值最轻的留下来,既表明立场,又不折损对方的面子。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曾国藩不收礼,渐渐变成了一种风气。
除此之外,他还给身边的工作人员制定了工作准则。第一,要求身边人不能欺凌地方官员,不得表现出傲慢;第二,不许给亲友安排工作,不许向衙门举荐自己的亲友。这都是曾国藩从日常生活入手整顿官场的例子。而针对陋规盛行导致的官场腐败和赋税负担过重,曾国藩也会使用一些比较强硬的措施,甚至一不做二不休,为了减少改革阻力,干脆按情况淘汰和替换官员。
在官场浮沉多年,曾国藩越来越意识到,要做大事,不可以太过偏执,而要随机应变。这也导致如今来看,他身上似乎有非常多的矛盾点。曾国藩自己的日常生活非常简朴,穿的都是旧衣服,吃东西用的是破瓦盆,家中只有两位女仆,他的夫人每天需要亲自下厨烧灶、纺纱织布。从这些情况来看,曾国藩绝对是个清官。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曾国藩身上还有另外一面,与其他官员同流合污的一面,比如在吃喝应酬和一些灰色之处方面,他就出钱阔绰,这些钱是哪里来的呢?其实曾国藩自己有个小金库,经费来源于盐运司和海关等机构。所以在公事方面,曾国藩是有意地不那么清廉。但我们能看到,他从来没有任何一笔把公款塞进自己口袋的记录。
可以说,曾国藩是一个非典型的清官,他做一切事情的目的不是为了当清官,而是为了做大事。他要的是效果,而不是虚名。
整顿吏治的同时,曾国藩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国家的发展。西方国家的侵略使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一开始,曾国藩对西方国家的态度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是鄙夷和不屑的。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进程让他意识到,中西方武力的差距是非常悬殊的。他开始深思,这些强大又神奇的西式武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这么一探寻,他发现中西之间的差异不止体现在武器上,还体现在文明水平上。实际上,洋人并不像当时人所以为的那样想推翻清政府,他们真正想要的是通商和平等交往。随着越来越深的接触和了解,曾国藩意识到洋人有他们独特的信仰、文化系统和做事原则。于是他的对外观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他开始阅读介绍西方文明的书本,努力研究能接触到的西洋事物,当然他最感兴趣的还是西方的军事秘密。在这个过程中,曾国藩“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路也不断深化、升级。他明白了要学习西方,不能只停留在购买西式武器上面,还需要真正深入地去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技术。而且他意外地发现,其实西洋人很愿意主动与中国进行武器交易和提供技术支持。
于是,曾国藩开始想创办近代工业。早在湘军攻下安庆后不久,他就建立了安庆内军械所,这里有中国当时最优秀的科学技术人员,专门仿造西式武器。后来,为了更深入全面地掌握西式科技,曾国藩又跟李鸿章等人合作,创立江南制造局,自此中国的军事工业才开始蓬勃发展。他为江南制造局贡献了太多心血,向来为官谨慎的他在洋务运动上却不怕有越权的嫌疑,常常鼓动各省积极兴办西式工业。1868年,江南制造局的第一艘轮船终于造成下水,曾国藩十分欣喜,向朝廷奏报说:“中国自强之道,或急于此。”在他看来,军事工业是中国得以强大的源头。这才有了后来的洋务运动。
张宏杰在《曾国藩传》的结尾处,这样评价曾国藩,“立功、立德、立言,曾国藩全做到了。就立功而言,他从一介书生起家,创建军队,统率群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使中国传统文化免遭彻底毁灭的命运,使清王朝的生命又延续了六十年,其功不可谓不大。就立德而言,他时时以圣贤标准要求自己,道德修养近乎纯粹……说到立言,他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对理学身体力行,登堂入室,造诣很深。留下了洋洋数百万言的全集,其精深博大之处可以让学者终生沉浮其中,其家书语录更让直到今天的普通人受益匪浅”。
在老实本分和权谋圆滑之间,曾国藩找到了第三条路:既顺应世界的变化和外部的规则,又能坚持内心的操守。他不是一个能用单一标准评价的人,也正因如此,他的奋斗才能够穿越时代,让如今深处复杂变化之中的我们,感受到强烈的共鸣和启发。
【本期话题】你认为曾国藩的成功取决于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作者简介
许禄,图书编辑,上官文露读书会签约作家。
本文主播简介
孙宏博
评书大师单田芳先生入室弟子,播音主持专业副教授,播讲作品《楚汉争雄》《多血的梅花》《傲慢与偏见》《局外人》等在酷我音乐、酷我畅听独家播出。
音频制作:上官文露声音工作室—昊泽
了解更多详情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聆听上官文露解读更多精彩名著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以直接跳转哦~)
▼
[ 往期精彩回顾 ]
(点击图片阅读)
本期插图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授权请后台输入「转载」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请「分享到朋友圈」+点亮「在看」
偷偷告诉你 设置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