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化州长岐、杨梅2处非法加油店被查处!

2018-04-30 化州家乡
化州家乡

每日为您奉送一条来自 “化州家乡”的美妙之声


为了进一步打击成品油走私活动,4月27日,市打私办组织科工商务局、公安局、工商局以及交通运输局组成联合执法组,依法对长岐、杨梅的2间非法加油点进行查处取缔。

2

 当日,联合执法组根据群众举报以及前期摸排情况,深入长岐、杨梅两镇,对位于长岐镇上东山村以及杨梅镇那新村委会兰石村的2间非法加油点进行查处取缔。长岐镇上东山村的非法加油点位于公路旁边,上方是高压电线,电力变压器就在旁边,同时也非常靠近居民居住点,周边人员密集,安全隐患非常突出。非法加油点内藏有5个大型塑料储油罐,经确认已清空,经联合执法队核查,该非法加油点已停止经营。经研究,执法队把案件转交属地政府以及派出所处理,监督户主自行拆除。


紧接着,联合执法队转战杨梅镇那新村委会兰石村,一个对外偷偷经营的非法加油站位于一间饲料售卖店旁,一台加油机,两个分别储存汽油和柴油的储油罐,对外售卖汽油以及柴油,加油站旁边是人员居住宿舍和厨房,安全隐患突出。经检查确认,该加油点正在经营销售中。联合执法队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该非法加油点进行依法查处取缔。



据了解,我市根据省、茂名市《关于开展打击成品油走私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组织联合执法队,迅速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打击行动,重拳打击成品油走私活动,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取得积极成效。


有时候跟着李谦,有时候在甜水井。   冰河闻言笑道:“郡主喜欢的东西多着呢!这小盆栽是右参政鲁大人的夫人送过来,说是鲁夫人在江南的娘家送过来的。除了这小盆栽,鲁夫人还送了盆墨菊、一盆茶花、一盆茶梅、两盆建兰过来。”   这盆文竹是姜宪养的,周夫人来拜访姜宪,李谦就自告奋勇地接手了姜宪的事,帮这文竹修剪喷水。   李谦点了点头,示意冰河把文竹抱原来的位置放好,然后接过丫鬟递过来的热帕子擦了擦手,端起捧上的茶喝了一口,道:“周夫人又到了?”   “是!”冰河笑道,“不过,周夫人好像只是来送东西的。说是老家送了些鲞鱼来,她特意拿了些过来给郡主尝。还怕郡主不知道,讨了文房四宝,把做法给写了下来。”   “也难为她了。”李谦笑道,“离开昆山都快二十年了,还记得鲞鱼是怎么做的。特别这还不是吃鲞鱼的季节。”   之前动手杀卓然的时候他有些冲动,但杀了卓然之后他已准备和周照翻脸,却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他感叹着世事无常。   冰河即不敢接话,只是站在旁边保持着微笑。   李谦放下了手中的茶盅,决定去看看姜宪。   他到的时候正巧姜宪送走了周夫人往回走,两在厅堂前碰了个正着。   姜宪一看着他就笑盈盈地快步走了过来,道:“你来的正好,我有事要和你商量。”   李谦看着周围服侍的人,笑着颔首,牵着姜宪的手去了正厅。   姜宪等小丫鬟上了茶点退了下去,立刻两眼发光地倾身小声地问李谦:“你猜周夫人是来干什么的?”   李谦笑着摇头。   莫说他真不知道,就算他知道,姜宪难得露出这样俏丽的一面,他也要配合她惊讶一番才是。   姜宪没有李谦这么多的心思,她还沉浸在刚才激动中。   “周夫人是来给冬至提亲的!”姜宪说着,目光熠熠地望着李谦。   李谦真的大吃了一惊。   只是他还没有出声,姜宪已目光狡黠地抿了嘴笑道:“是左以明的侄儿。”   这下子李谦再也难以掩饰心中的震惊,他不解道:“怎么会想到把冬至嫁到江南去?”   这对李冬至来说,并不是件好事。   “我也没有想到啊!”姜宪支肘托腮地感慨,“听周夫人话里的意思,好像左家不想再和江南的那些门名望族结亲,周夫人娘家有一个婶婶,两位嫂嫂是出自金华左家。她来西安之前,她就曾接到她娘家婶婶的书信,让她也帮着看着点。远近无所谓,只有姑娘家聪明伶,家风清白即可。周夫人之前不是没见过冬至吗?赛龙舟那天我们曾经无意间碰到过。周夫人可能是那个时候就上了心,后来估计打听过冬至,今天还试探我的口气。”   李谦听着,怎么觉得是地主家的傻儿子要远远地找个聪明媳妇的意思。   可他看姜宪这么高兴,就把这句话给忍了下去,委婉地道:“左家是哪位公子要说亲?嫡枝还是旁系?人品怎样?有没有功名?父母德行怎样?”   “说是叫左泉,今年十八,刚刚过县试,是左以明胞兄的幼子。”姜宪兴奋地道,“真没有想到,我居然有和左以明做姻亲的一天。他从前教我读书的时候我就觉得他脾气温和,为人机敏……”   而且还擅于审视度势。   见着朝廷不行了,立刻就辞官归家。   前世,赵翌死后,她曾想请左以明出仕,却被左以明拒绝了。   这样的人在帝王的眼里是不识时务,可以家族立场而言,却是庇护族人的圣贤。   若是冬至嫁到这样的人家,老老实实听长辈的话,至少能保一世平安。   李谦额头冒汗,忙道:“等等,你不是说周夫人只是在试探你的口气吗?难道你已经准备答应周夫人?”   第六百七十二章 莫名   姜宪听了李谦的话微微一愣,奇道:“我没有啊!那左泉是个怎样的人我都不知道,我怎么会只是听了周夫人的只言片语就同意和左家结亲呢?何况我早打定了主意,公公虽说让我帮着叔叔小姑说门亲事,可我到底经历的事少,到底怎样的婚事才才叔叔和小姑有益,对李家有利,还是得认爹拿主意才是。”   她前世可没有做过媒人。   没想到今生却无意间凑成一对又一对的婚姻。   李谦听着这话却不由沉思起来,好一会才道:“左家太远了!”   也就是不太赞同的意思。   姜宪不以为意地挥了挥手,道:“那就回了周夫人。反正冬至还小,也不用这么着急地嫁人。”趁着这机会,她把李骥倾心康家大小姐的事告诉了李谦。   李谦听了恍然道:“难怪这小子一有空就往家跑,我还以他是来看你的,没想到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不过,这门亲事要是能成,倒比周夫人说的什么左公子靠谱多了。那康家大小姐今年多大了?你看我们要不要请个人去试探试探康太太的口气?若是康家有意,阿骥今年也不小了,早点定下来也可以。若是康家无意,也让他趁早死了这条心。免得他心心念念的,委屈了以后嫁给他的人。”   从功利的角度来说,康先生虽然是两榜进士,可李家是行伍之家,他就算是在朝中有同年同窗,也不比不上姜宪的势大。李家根本没有必要和康家联姻。可对于李骥个人来说,能娶个知书达理,自己喜欢的妻子却太重要了。   姜宪想到自己是李谦求娶来的,也隐约感觉到李谦在弟妹的上的婚事可能还是以情感为主。   这让她觉得很好。   世事无常,荣华贵富如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就是性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了。人若是活在这世上,连个自己喜欢或者是喜欢自己的人都没有,那就太没有意思了。   她不由起身坐到李谦的身边,挽了他的胳膊把头靠在了他的肩膀上,低声笑道:“我明天就请郑太太去试试康夫人的口气。不过,若是这件事成了,我们可得提前给阿骥准备点东西。”   子女成亲,除了女方会准备陪嫁之外,有能力的男方也会给新郎官准备些私产。特别是些人口众多的大家大族,让小夫妻俩也有私房银子应酬家中的人际交往。但大多数的的人家还是增加月例银子。   姜宪是特别喜欢李骥和康家大小姐的,所以想让他们过得更轻松富足一些。   李谦笑道;“那是当然。爹爹把他交给了我,我就要帮着他成家立业,他若是成亲,一万两银子的费用是少不了的。”   姜宪想了想,道:“现在的良田多少钱一亩?”   “要看是哪里了?”李谦做了地方长官,管的事多了,对农稼这一块也很熟悉了,“若是西安,大约也就六、七两一亩。若是在太原,还要便宜一些,估计四、五两银子就行了。”   两人在那里算计起给李谦置办些什么产业来。   小丫鬟跑了进来,笑吟吟地道:“大人,郡主,老爷那边派了人过来给大人和郡主请安。”   李长青不是个儿女情长的人,每次派人来都是有事。   李谦立刻去见了来人。   没想到来的是柳篱和他的太太。   他笑咪咪地道:“让大人吃惊了吧?我是公事,拙荆却是私事。”   李谦立刻就猜出来柳篱是来给李长青带话的,而柳太太则是趁机来见周夫人的。   他让人去叫了七姑过来,让她陪着还坐在马车里的柳太太去客房安顿下来。   柳篱也没有客气,等丫鬟上了茶点,他肃然道:“老爷怕大人吃了邵瑞的亏,让我过来帮着大人写写奏折。”   如果和邵家撕破脸,动静不会小。不仅可能在私底下短兵相接,而且在明面上还会向皇上和阁老们喊冤。甚至最终的决定胜利的,不是私下的暗斗,而是阁老们的平衡。所以这个写奏的人就非常的重要了。虽说李谦身边有康祥云和郑缄,可毕竟是传说中的人物,不像柳篱,战力是得到过考验和印证的,李长青非常的相信。   李谦感激之余又有点好笑,道:“爹也太担心了,一时我还没有想好怎么动手呢!”   柳篱道:“所以老爷才让我过来的。老爷的意思,这种事宜早不宜迟。若是能打对方个措手不及就最好了。有心算无心,赢面通常都比较大。”   这倒是典型的李长青口吻。   李谦想想挺有道理的,想着柳篱若是留在这里还可以时不时和李长青通风报信,李长青也能安心些,遂也客气了,道:“那就劳烦柳先生了。”   “哪里,哪里!”   两人在那里谦虚着,得了信的姜宪却很想见见这位能让男人为她放弃功名前程的柳太太。   情客不愧是她最看重的人之一。不用她吩咐,已经打着她的旗帜带着小丫鬟们捧被褥、团扇过去了。回来后对姜宪道:“那柳太太长得好,气质更娴静。一身靓蓝色细布褙子,衬得肤光如雪似的,看上去像三十刚出头的人。说话温柔文雅,行事作派却很是果断。一看就不是寻常的女子。”   姜宪就笑着:“那你就帮我给柳太太下张贴子吧!明天给她洗尘,请康太太和郑太太作陪。”   情客笑着去了。   第二天摆了酒宴请柳太太。   柳太太是个美人,不卑不亢的,学识教养都很是不错,和差不多出身的康太太犹谈得来。   姜宪就趁机拉了郑太太一旁说话。   郑太太说姜宪想为李骥求娶康家大小姐,神色不由一僵。   像他们这样的人,不贪不嗔,最讲求的是门当户对,子女幸福。李骥他们都见过,是个好孩子,可李家却是行伍出身,而且李骥是庶子,以后康家大小姐嫁过去了,连个庇护的长辈都没有。做人媳妇本来就艰难,再没有人帮衬,那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姜宪知道李骥的出身是硬伤,忙向郑太太许诺:“阿骥的生母是我婆婆的婢女,也是我婆婆抬了抬的姨娘,他就和我们家大人一母同胞的弟弟没有什么两样,还请郑太太帮着在康在康太太说几句好话。我们家不管是我还是我那小叔,都很喜欢康大小姐的,盼着她能做我们家的人。”   郑太太也没有把握,只能说帮着试试。   第六百七十三章 机会   康太太是个万事都听丈夫的女子,郑太太传话给她,她虽然有些意外,但并不惊讶——李骥有事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往他们家跑,她隐隐有点察觉。   她请丈夫帮着拿主意。   毕竟是自己长女的婚事,若是这门亲事结得不好,有时候会影响其他子女的婚事。   若说不答应,李骥这孩子也算是知根知底,人品秉性都好,而且这孩子机敏还讨喜,康祥云是很喜欢。可若是答应,这孩子是庶子,出身太低了些,把长女嫁给这样的人家,会不会让人觉得康家对姻亲的要求很低,以后什么样的人家都敢向他们家求亲,这不仅是面子问题,还会拉低家族的层次。   原本可以一口就回绝的事,康祥云想了很久没有个绝断,他索性去了郑缄家。   郑缄之前已经听郑太太说过了。   在他看来,这门亲事还不错。   因是康家的家事,他不好多说什么。   此时康祥云来找他拿主意,他也就直言不讳地说了自己的意见:“你看我们,也算是十年寒窗苦,拼死拼活地搏了个两榜进士出身,在这世上也算是能立足之人吧?可最终却带着家眷旅居西安。在你刚刚皇榜题名的时候,你能想得到吗?可见这世事上的事,不是我想怎样就怎样的。何况如今礼乐崩坏,我们这辈子说不定能勉勉强强地死于安乐,到子嗣辈却未必。这也是我为什么同意把儿子的学籍转到西安来,带在身边的原因。和李家联姻,总比到时候求李家庇护强啊!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的。”   言下之意是他们碰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要为儿女谋一条生路。   康祥云和郑缄两人私下也会隐晦地谈起来时局,就像现在一样。   他苦笑,道:“若不是如此,我早就答应了。”

来源:化州广播电台



化州近期热点信息↘

➀ 厉害!《化州市杨梅镇富豪榜名传四方》化州乡贤更是威震四海!

➁ 化州泥水佬每天三五百,月入过万,为啥还穷...

➂ 化州三男为图暴利,致市政府损失100多万!

➃ 牛!吴川商人刘永发投3.5亿元建“金龙岛”回报家乡

➄ 茂名启动气象灾害 (暴雨) Ⅲ级应急响应

➄ 72分钟!茂名至广州只要72分钟!这条高铁开始动工了!

➆ 震惊!化州竟然保存着一座价值连城的四合院,屋内全是“宝物”!

➇ 化州佬在外地买土地建房?结果属非法违建,得拆!血本无归!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637fzfw9l&width=500&height=375&auto=0

声明:本文章转载互联网,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