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接下来的三篇文章,我会和你精读一本专业书,书名叫《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理论》。本书作者名叫罗杰·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是美国的城市设计教育家和实践家,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设计研究生院和瑞典查默斯理工大学主持工作;1970年至1982年在哈佛大学任教,1982年以来,在康奈尔大学任教,现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景观建筑学课程教授。本书原版于1986年出版发行,2008年引进国内。这本书应该算是城市设计领域的一本经典的入门读物,比较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理论赘述,而是总结分析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帮助读者了解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造成的突出问题,以及该如何运用恰当的方式对其进行修补。从这点来看,其实本书既适合咱们风景园林人粗略了解城市设计领域的理论知识、关心的问题;同时也适合大多数人,从一个相对专业的视角来深入认识每天生活起居的城市。我刚才有特意加重一个词,“城市设计”,相信你对“城市规划”肯定不陌生,那“城市设计”和它有什么区别呢?城市规划的主体是城市,通常会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总体规划是对城市蓝图的整体谋划,关注的是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社会经济结构等宏观话题;再往后的详细规划便是对总体目标的层层深化,最终形成一系列可严格落实的指标和做法。但城市规划总的来说,是一种鸟瞰视角,浮在半空,因而往往会忽视微观城市空间里的人视体验,比如街道的尺度、景观的细节、建筑风貌的统一、公园体系的连续等,这在传统的城市规划中难以被顾及到,因此就需要城市设计予以补充。城市设计关注的核心是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只不过是通过具体的空间营造来达到影响人的效果。这就好比一家企业,“城市规划”就是为企业树立使命愿景价值观、部门架构KPI,但有了这些就能保证一家企业的战斗力和高效率吗?未必。工作环境、同事之间的竞争,对每一位员工的心气儿有着巨大的影响,而这就需要有人来专门协调处理这些细微之处的矛盾。此前国内对“城市设计”是缺乏重视的,毕竟快速发展才是主旋律,但近些年的城市建设思路越来越注重宜居性,大力改善居民们的生活质量、修补城市问题,因此本书虽然讲述的是30多年前的美国,但对当下依然具备一定参考意义。了解完城市设计的工作性质,我们回到本书,看看作者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尽管本书的副标题是“城市设计理论”,但作者并没有像编大学教材一样面面俱到,把所有城市设计会涉及到的工作泛泛地罗列一遍;而是很务实地聚焦于当时美国城市建设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产生了大量的“失落空间”,进而围绕这一问题,深入探讨该如何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段,在支离破碎的城市里重新找回形态明确、关联清晰且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第二、理想的城市空间应该是什么样?有哪些地方值得借鉴?第三、面对整体的城市空间设计,运用什么方法才能规避空间失落?
1 什么是失落空间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作者认为的“失落空间”。在讲具体的定义之前,我想先请你看两张图片,让你对“失落空间”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随便截取了一张北京市北五环箭亭桥附近的卫星图,图中包含有主干交通、河流、高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区、公园等各类空间,我想这样的城市形态(肌理)应当是非常常见的,你肯定不陌生。接下来,还是同样的卫星图,请你留意下图中我用白色虚线框出的区域。粗略估算,这些白色区域大概能占到图片总面积的20%,那它们指代着什么呢?
这片区域我之前做过调研,所以对周边环境还是比较熟悉的,这些白色区域有的是被公路立交分割后,形成的破碎的绿地;有的是棚户区拆迁后,七八年都未曾使用的荒地;有的是私人在城市边角空间里无证经营的停车场;还有的是单纯为了绿化,用围栏圈起,人们实际无法使用的绿带。更确切地说,作者认为:凡是在城市中对环境和使用者毫无益处,没有明确的可以界定的边界,而且无法与周边的各个城市景观要素连贯在一起的空间,都算“失落空间”。作者知道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所以他还为我们举了一些例子,比如:高层大楼底层无组织的景观,或是脱离步行活动而无人问津的下沉广场;
环绕市中心、切断商业中心和居住区之间联系的地面停车场;
沿高速路两旁无人维护、更不被使用的闲置土地;
闲置的河岸、废弃的铁路调度场、已搬迁的工厂旧址;
城市更新所遗留的,出于多种原因未开发和疏于清理的空地;
各个城区自由发展的商业带之间,无人问津的残余地区;
衰败的公园;
2 失落空间会带来什么问题
可是说到底,这些空间失落就失落呗,它们的存在会造成什么问题呢?最容易想到的,当然就是土地利用率不高嘛。相信你一定听到过身边人抱怨说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人口密度太高了,但通过刚才的分析你会发现,其实大城市中隐藏着数量庞大,闲置或未被充分使用的空地。如果平均来看,城市密度当真不高。正是由于大量空间被闲置,才会部分导致局部地方的密度过高。再进一步分析,失落空间还会造成城市活力的丧失。我在《交往与空间》那本书的精读文章中分析过,“人看人”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根本前提,是社会性交往行为的起点;但失落空间的存在,会将本可以紧凑的城市,切分成一处处“孤岛”,进而在它们之间出现很多非人尺度的、大而无当的公共空间。这样一来,“人看人”的交往空间便会逐渐萎缩,城市活力也将日渐衰落。(戳此回顾《交往与空间》)作者对美国华盛顿的街区进行了航拍和分析,如果去掉道路、广场的话,你会发现这些建筑物几乎是无序地散布在城市中,孤立发展、毫无关联,这些城市孤岛在不知不觉中毁坏着城市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如果你曾经感慨过城市生活缺少人情味儿的话,那看完今天文章你就会发现,背后的原因可能不完全是“人心不古”的问题。不过话说回来,给城市挑毛病总是很容易的,但这并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重要的不是现象(what),而是背后的原因(why)。站在why层面你会发现,产生“失落空间”并不是因为城市规划师们不负责,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关系,只有理清这些关系才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去思考城市问题。
3 失落空间的成因
1)对汽车依赖性的增加;2)现代主义运动对城市影响;3)城市用地区划和土地使用政策;4)公共空间的私有化;5)土地用途改变。中世纪时候的城市基本都是按步行尺度设计的,但现代城市优先满足的是汽车尺度。过去,我们设计的是适宜5km/h 的步行圈,而现代城市制订的是适宜于60km/h 的车行圈,为了适应汽车的活动范围,我们需要修建“60km/h的建筑”、“60km/h的街区”,于是街道要变得更宽,建筑要变得更分散,由此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汽车的依赖。而且,随着对汽车依赖的加剧,还会继续引发两个效应。首先,人们出行是坐在车里,行为方式是从点到点,那么点与点之间的街道空间将逐渐丧失人群聚集交往的意义,而只承担交通作用。第二,汽车一多,我们就不得不建设更多更宽的道路,双向六车道、八车道,几十米宽的道路横穿于城市中,无疑会隔绝道路两侧城市空间的联系,道路沿线也会产生大量难以利用的失落空间。但是我觉得,作者一味地指责汽车也不公平,因为整体上看,汽车一定是大幅提升了城市的运转效率,由此产生的空间失落问题只能说是为了获得“收益”,而不得不付出的“成本”。换个角度想,我们真正要反思的或许不是汽车本身,而是“汽车优先”的路径依赖。在这里,我想稍微扩展一些。汽车的本质说到底无非是提升效率的工具,但事实是,汽车决不会在所有场景下都是最佳效率的选项,尤其是当你下班堵在北京二环欣赏月色的时候。站在效率的角度,在有些地段我们是不是就应当放弃汽车这个选项,调整为更有效率的方式,顺便再修复一下失落的空间呢?不久前看到一本书,名叫《抢街》,副标题是“大城市的重生之路”,作者是珍妮特·萨迪·汗,纽约市的前交通局局长,书里主要记录了她在任期间解决纽约交通拥堵问题的故事。
书中讲了个例子,纽约最堵的地方在哪里?时代广场。据书里说每天会有35万人经过,但是时代广场的面积其实很小,不到1700平方米,也就五分之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你想想这个地方得有多挤。那为什么这个地方人流量那么大呢?emm……跟城市规划有关(难免考虑不周嘛)。纽约的街道横平竖直像个棋盘,但是偏偏“百老汇大街”是斜斜地从南到北纵贯下来,正好在时代广场这个地方切出了一块三角地,附近几条繁华道路的人流都被汇入到这里,所以才特别堵。而且堵车还有传导效应。时代广场一堵,周边的百老汇大街,第七大道也就堵,然后一点点向周边蔓延;由于时代广场常年堵车,很多路面就被压陷了,一下雨就积水,结果雨天更堵;一堵车,人的心情就烦躁,所以时代广场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比邻近的大街要高出137%。那问题这么严重,该怎么办呢?难道要拓宽道路吗?嘿嘿,扩建的空间是有限的,而买车人的热情是无限的,珍妮特形象地比喻:“通过修建更多道路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就像试图通过松开腰带来防止肥胖。”所以珍妮特就算了一笔账。虽然时代广场很堵,但它的实际利用效率怎么样呢?大致估算一下发现,广场每天涌进来的30多万人,只利用了路面的11%,剩下89%的路面是被车用掉的。其实哪怕是普通的道路,使用效率也不高。再堵,车的前后左右也留下大量的空,一辆车的宽度大多在1.8米以下,而车道宽度基本是3.5米,这就浪费了一半。从车的角度来看,道路当然不够用;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其实资源的效率恰恰还没有被充分利用。接下来,2008年底,珍尼特开始行动:封路,把街道“抢“回来,还给行人。一方面,禁止百老汇大街的车流开进来,时代广场从此变成了纯粹的步行街;另一方面,工作组用鲜艳的颜料在路面上画出休闲区,摆上露天桌椅、绿植、阳伞,邀请人们来街头闲坐。说到这儿,我想你大概率会有疑问,虽说时代广场的问题解决了,但是车还在啊,这里不堵堵别处啊。我们先来看事实哈。时代广场变成步行街后,这里的堵车问题自然就解决了。但是有趣的是,相邻的其他大街,非但没有更加拥堵,反而是通畅了许多,车速平均提高了7%,有些街区甚至提高了15%,甚至附近地方交通事故的死伤人数也下降了35%。其实换个角度很好理解:车只是出行的工具,如果创造的条件合适,人会不会从车上下来呢?而且,由于时代广场的步行条件更友好,所以其他大街的行人就会汇集到这里,这样一来,周边道路的人流就会减少,人车混行、相互阻碍的情况就会改善,车速自然就提升了嘛。虽然时代广场的改造不涉及失落空间的问题,但可以想象到,如果街道附近还存在桥下空间、闲置绿地、废旧停车场的话,无疑可以将它们和步行街连通起来,整体设计,综合提升区域活力。我们小结一下,对汽车的依赖,无可避免地会产生失落空间,这是作者在书中重点谈到的首个原因。可城市发展又离不开汽车,我们不能只为了挽救空间而影响城市的整体运转。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我们发现,汽车其实并非在所有场景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局部地段通行方式的优化,或许可以一并激活临近的失落空间,部分缓解城市问题。我们再来说另一个原因。如今中国每年都会开展“十大丑陋建筑”评选,去年恒大“莲花”体育场和融创“大棉被”剧院光荣上榜,引发全网热议,相信你一定还有印象。这些项目与其说是关于城市建设,不如说是大型的投资行为和欲望的承载器。随意布置的建筑打破了街道的延续性,建筑高度控制经常被突破,各式各样的建筑材料堆砌滥用,多种形式的建筑立面争奇斗艳。这些标新立异的建筑严重脱离真实的城市生活,它们的价值取向是在追逐个人主义,企图通过它和周遭环境的割裂,来表达自身的魅力。虽然地块是归属于开发商的,但城市形象、空间氛围却又是属于公众的,大家共同拥有的城市空间正在变为充满私有标记的展示场。除了极致的“异”,更有平庸的“丑”。如今去到中国任何一座城市,我们都会感觉很熟悉,相似的飞机场、火车站、公路、CBD,到哪都一样,它们悄无声息、潜移默化,像温水煮青蛙一样,麻痹着人们对环境的感受。“好的建筑无法与大地割裂开,它应该与大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着移都移不动的分量。它是与住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哲学和人生紧密联系着的,这才是建筑的原点。”
这些问题在30年前的美国就曾出现过,如今又在中国重复上演。这主要是因为在现代城市中,完整的空间都被划分为独立的地块,而后有不同的公共或私人开发商负责设计、建造,不同地块之间缺乏协调和统筹。各个地块独立为政,形成局部的拼凑,地块之间的公共空间缺少整体规划,于是失落空间便从中滋生。尽管各地关于城市建设都有一些规范性的条文,但在现有政策下,很多城市运营依旧靠着土地财政支撑,不得不大力吸引开发商来投资建设,可这些大开发商通常有着满足自己利益的设计想法,那你猜谁会先妥协呢?资本的力量往往还是很强大的,规划师、建筑师也很无奈。可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资本的介入,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恐怕都不会如此迅速。真实世界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继续留在发展中解决吧,至少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问题。限于文章篇幅,我只能为你简要介绍产生失落空间的两点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城市用地区划,缺乏对社会整体秩序的深入认识,将原本混合的城市功能强行区隔开;土地用途改变,工厂、交通运输设施、商业区、居住区从城市中搬迁后,新的功能未及时填补,产生大量闲置空间。
目前中国城市化率已超过60%,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中,城市建成什么样、好不好用,关乎到每个人的利益。以往城市建设更多注重的是城市规划,是描绘大轮廓;但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其实是小细节,而这就需要更微观的城市设计工作予以补充。本书正是城市设计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全书没有泛泛地讲述城市设计的内容,而是聚焦于此前不当城市建设所造成的突出问题——产生大量失落空间,作者试图通过城市空间的重新设计,挽救失落的空间、缝合失序的城市、激活衰退的城市活力。今天这篇精读,重点为你介绍了失落空间的定义和成因。既然现代城市存在大量不合理的失落空间,那我们不禁要问:一个不失落的、合理的城市空间应当是什么样子呢?下一篇精读我们就来聊一聊作者眼中的理想城市空间范例。我是YanYan,我们下次再见喽。如果觉得文章有意思,不妨点个赞,让我知道啦~~~
---
低产狡辩声明:由于目前学识有限,为了搞清楚一件事情,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论文,力求让自己的“现学现卖”显得稍微“专业”一些,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